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从春秋早期开始,晋国向外扩张,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晋文化.春秋中期之后,三家分晋,晋国变成了韩、赵、魏三国,晋文化也衍生为三晋文化,从山西走向中原.豫西和豫北曾是晋国的范围,韩、魏的版图主要在河南,赵国也涉及到豫北一部分.因此,晋和三晋均与河南息息相关,晋文化和三晋文化自然在河南传播.  相似文献   

2.
壶口瀑布是世界上唯一的黄色大瀑布。她那汹涌的波浪、咆哮的涛声和一泻千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永恒象征。瀑布景观自古是山西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吕梁山紧紧怀抱着她,山西人民世代守望着她。瀑布文化沁入了浓厚的三晋文化气息,反映了山西人民与之分不开、割不断的世  相似文献   

3.
山西史称三晋,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大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演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于魅力、在于特色、在于文化。没有魅力、没有特色,城市就没有生命力和竞争力。丧失了个性,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也就丧失了城市的根基。太原作为三晋首府,是三晋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节点,只有真正研究和把握了三晋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才能将这座历史古城建设成一个集三晋文脉和现代气息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4.
首届“晋学与区域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0月12—14日在山西师范大学召开。研讨会由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省晋学研究中心主办,《山西档案》杂志社、山西晋之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北京、台湾、广东、上海、陕西、安徽、内蒙古、湖北、浙江、山东、江苏、山西等地的80余位学者与会,提交论文70余篇。研讨会设晋国史与三晋文化、平水与金元版刻、山西古代寺观壁画、晋学与地方学四大主题讨论,兹缕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益龄 《沧桑》2014,(2):220-221
正癸巳年末,在《三晋文库》专家论证会上得到了志超先生的新作《山西地域文化散论》。出于对山西文化的敬重,也出于对老朋友学问动向的关切,我饶有兴致地拜读了全书。掩卷而思,感佩至深:这是一个文化人对山西文化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进行梳理、发掘、阐释的心路历程;是一个知识分子传承山西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真情表白,是一个跋涉者智慧、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志超对山西文化的研究探索有一种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精神。早在大学期间他就立志于山西历史文化的研究和解读,此后28年始终矢志不渝地走着自己  相似文献   

6.
三晋文化是大中华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它又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我以为,研究这些特点。对于了解三晋文化的本质和它的发展是有意义的,对解决今天现实问题也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目次一玉皇庙文化所见中原式青铜器二玉皇庙文化出土中原式青铜器的综合分析三玉皇庙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互动中原地区通常是指从黄河沿岸到黄土高原东南缘的区域,包括今天的河北中南部、山西中南部、陕西东部、河南大部等地,东周时期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主要文化是晋文化及三家分晋后的三晋文化,也包括了东周时期的周王室及后分封的东周与西周两个小诸侯国的文化,因此也被称为"三晋两周地区"~([1])。  相似文献   

8.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直接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的创新。政治文化的创新首先是政治观念的创新,以人为本、服务政府、公民社会等观念引领政治文化创新的走向,推进了民主法制等的制度化建设,也使其包容性与和平发展的战略定位更加清晰。从文化内涵上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与其在21世纪的“文化均势”相辅相成,并通过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凝聚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力量,以扭转“西强我弱”的文化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山西榆次常家庄园是中国民居中儒商建筑的典型代表,其柱础石造型考究、雕刻精美、纹样丰富,在三晋特有的地域文化中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常家庄园柱础石艺术有着儒商文化影响下的显明特征,其在晋商三雕中有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赵子敬 《沧桑》2008,(4):7-8
古代中国葬玉极为普遍,并渐渐演变为一套包括玉衣、玉握、玉九窍塞、玉含等葬玉的完善形式。山西远古先辈在极为久远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用文化的眼光来对待玉器,崇拜并喜爱玉器的品格,开始形成了对玉器的三个理论支柱:(1)玉器是美的;(2)玉器是神物;(3)玉器是有德的、高洁的。数千年来,这三个理论支柱几乎变成了三晋大地的文化基因,山西古代的葬玉也因此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山西历史文化脉络清晰,框架完整;山西文明进程从未间断,影响深远。山西历史从旧石器时代发端,历经尧舜禹和夏商周数千年的演进,到晋国和三晋时期已经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秦汉以来,山西历史文化更加多姿多彩,灿烂辉煌。山西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先进性和艺术性,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华夏五千年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使山西成为地方文化特色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 距今180万年以来的山西新旧石器遗存是中华文明的曙光 山西旧石器文化遗存近400处,这些遗址的发掘和发现,对研究人类的起…  相似文献   

12.
傅山(1607-1684年)山西阳曲(今太原市)人,乃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著名学者,也是明末清初这个特定历史时期,在富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三晋大地这个特定环境中熏陶产生的一位中国思想文化巨人。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壶口瀑布是世界上惟一的黄色大瀑布。她那汹涌的波浪、咆哮的涛声和一泻千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永恒象征。瀑布景观自古是山西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吕梁山紧紧环抱着她,山西人民世代守望着她。瀑布文化沁入了浓厚的三晋文化气息,反映了人民与之分不开、割不断的世代情结。  相似文献   

14.
(一)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同仁,在完成《中国珠江文化史》课题之后,即请缨向"中国南海文化研究"的课题进军,主要缘由在于两点:一是纵深发展的感悟,即在历时多年的珠江文化研究中,越来越深刻地感到要真正地把握珠江文化的特质和古今发展走向,必须再前走一步,持续研究珠江文化与中国南海以至与世界海洋文化的关系;二是当今时代的感悟,即海洋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和焦点,越来越受到举世关注,尤其是近年中国南海主权及开发之争白热化,掀起了政治、经济、外交以至军事上的纷争波澜,从而也必然链接于史地和文化上的来龙去脉及其风风雨雨。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中指出:21世纪是  相似文献   

15.
《沧桑》2010,(1):F0003-F0003
经过几年的辛勤耕耘。《山西古今地名词典》问世了.它为三晋文化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增添了靓丽光彩,是山西地名著作的空前力作。  相似文献   

16.
一、河洛文化的时空概念 中华远古文化存在着许多地域性的文化圈,诸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溪文化等。春秋战国时期,学者们比较熟悉的有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楚文化、燕赵文化等。早期的中原地区文化当是仰韶文化,经龙山文化之后是夏商周文化,可以笼统地称之为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圈的地域概念,除河南全省外,  相似文献   

17.
《沧桑》2012,(2):136-136
王晖在《安徽地方志》2011年第4期上发表文章,探讨方志政治文化与泛政治化。1.方志是一种政治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政治”与“文化”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作用于二者之间的正是所谓“政治文化”。方志是政治文化建设的产物。方志是伴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2.新方志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文化方向。方志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8.
齐文化是齐地文化的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从文化模式的角度来说,其在地理环境上是半岛型文化;在经济结构上是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在政治思想领域内是以忠君爱民相统一、礼法结合、义利并重为特色的互补式政治;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审视,齐文化又显现出与其他先秦地域文化迥乎不同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至今仍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秦始皇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位作出过杰出贡献的皇帝,其对国家的统一客观上促进了我国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齐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蕴涵在秦帝国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9.
李生文 《攀登》2008,27(3):27-30
全球化背景下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交互发展,对我国加强文化建设以及提高文化软实力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向时也对我国文化安全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如何保持我国文化系统的相对完整、稳定、独特和富于活力,保护文化的社会实效与创造潜能,已成为我们用发展的眼光进行积极谋划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兴隆洼文化与富河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隆洼文化和富河文化是西辽河流域两支独立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从房址形制、聚落布局、遗物及经济形态的特征看,富河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直接吸收了兴隆洼文化的诸多因素,二者具有直接性承继发展关系.富河文化的部分因素被赵宝沟文化承继,成为赵宝沟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在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中,富河文化之前为兴隆洼文化,之后为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处于两个繁荣期之间的过渡阶段,其年代约为距今7200-7000年,与红山文化之间未曾产生承继或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