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1年8月,雷中田、马文车联合发动政变,囚禁甘肃省政府主席马鸿宾,改组省政府.事变发生后,陆海空军总司令潼关行营主任杨虎城迅速介入,试图利用解决事变之机摆脱蒋介石的控制,在西北自创局面,蒋介石则以处理事变为契机,顺势展开对西北的统一行动.蒋、杨围绕雷马事变的博弈,反映了抗战前"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个特点,即代表着"中央"的"地方"在分裂着"中央".  相似文献   

2.
1931年2月,蒋介石以胡汉民反对制订约法为由,将胡汉民软禁于汤山。以此为导火线,5月,国民党中的胡汉民派、汪精卫派、孙科派、西山会议派和两广军人陈济棠、李宗仁等,联合在广州召开中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并成立国民政府,公开与南京的蒋介石政权相对峙,形成宁粤分裂的局面。毛泽东曾经  相似文献   

3.
金山 《文史春秋》2013,(7):30-36
"两广事变"又称"六一运动",是1936年6月间广东军阀陈济棠联合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发起的一场以抗日救国为名、反对蒋介石削弱地方军政割据势力的斗争。这场事变与"西安事变" 一起,被史学界视为推动中国人民全面奋起、团结抗战的两大事变,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走向影响重大。为了联合一切力量奋起抗战,中共中央从延安派出了密使赴广西进行斡旋,促使事变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4.
李伟近照杜朝由摄这是1948年深秋的一天,地点是无锡的风景胜地台园,当时国民党政权的命运已如游丝,真像“燕居危巢,鱼游沸鼎”,淮海战役的败象已现,不知怎样蒋介石夫妇竟有心情来游览太湖,大概是借游览消除心中的郁闷。我在隔晚接到同业(记者)的电话,他故作神秘地说:“有一位重要人物,夫妇两人到了无锡,宿于田园。你想去采访吗?”我忙问:“这人是谁?”他沉默片刻,说:“蒋介石与宋美龄。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呀!”当下两人言定,翌日清晨在田园门口相会。为着弄清楚蒋介石夫妇此次无锡之行的目的,当晚我又接通了无锡参议会议…  相似文献   

5.
提起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 里长征,许多人并不陌生,但 对于红军长征通过第一道封锁线时,曾向国民党高级将领陈济棠借道的事,多数人就不大清楚了。今天披露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左派的统一战线工作,在革命的征途中,曾起过巨大的作用。 蒋介石怒斥陈济棠“借寇自重” 1933年夏天,蒋介石在美、英、德、意等帝国主义支持下调集百万大军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进行第5次大规模的“围剿”,直接用于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兵力就有50万。蒋介石采取了堡垒主义方针和步步为营、四面合围的战略。委任顾祝同为北路军总…  相似文献   

6.
杨天石 《文史博览》2006,(11):30-33
20世纪的中国历史波澜壮阔,产生过很多叱咤风云的人物。这其中,蒋介石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他依靠北伐起家,入主南京,统治中国22年,此后又败走台湾,统治台湾26年。蒋介石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还影响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命运。长期以来,对于蒋介石的历史评价,要么妖魔化,要么神化。那么,真实的蒋介石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他曾经做过哪些事情?让我们看看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天石先生所作的评述和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两广"六一事变"后,国民政府恢复了对广东的实际统治。鉴于陈济棠对抗中央的教训,为切实掌控广东,蒋介石在广东实行军政分治,国民党各派势力借机强势介入粤局。而地方实力派余汉谋视广东为禁脔,不容其他势力染指,由此他与政学系吴铁城、CC系曾养甫暗斗不断,军政对立愈演愈烈,并在日军侵粤前夕达到高峰。而引发军政对立的一大触发点,即是与地方行政有关的人事任免以及地方武装的归属问题。战前持续不断的军政对立,影响军政效能,不可避免地对广东对日备战工作产生一定干扰。这一阶段广东军政关系演变的状况,表明军政分治的做法并不适合移植于广东,而蒋介石有意维持此一格局,实折射出蒋利用军政矛盾控制广东的复杂意图。  相似文献   

8.
“两广事变”是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陈济棠、李宗仁、自崇禧于1936年6月1日打出抗日旗帜、逼请蒋介石政府领导抗战的一次反蒋事变。“两广事变”在抗战爆发前的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曾是一件颇具影响的大事。本文试图将五十年前的这一事件放在中国人民抗日民族斗争的历史背景下作出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广东党政军当局对抗日的态度及其应变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广东党政军当局对抗日的态度 1936年7月,在蒋介石国民党的强大的军政压力下,陈济棠被迫下台,广东半独立的局面结束,还政中央。蒋介石坐镇广州1个月,又布置蓝衣社人员监控各要害部门,10月对广东党政军进行改组,由国民党中央令派广东省党务特派员(余俊贤),各县、市国民党党部,亦同时改组,由省党部选派人员充任县、市党部特派员,从事各级基层党部之控制与整理。中央政府任命黄慕松继林云陔担任广东省政府主席(黄1937年3月20日在广州病逝,由吴铁城继任),省政府进行改组,各绥靖区和县政府  相似文献   

10.
在很多重要场合,蒋介石都喜欢身披一件黑色大氅,这几乎定格了他的形象。蒋介石为什么会对黑大氅情有独钟?这里面有着怎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郭炜 《文史月刊》2009,(4):38-38
1949年4月23日,南京被人民解放军攻克,蒋介石逃到台湾,当时正在美国寻求援助的宋美龄惊恐万状。美国政界大多数人认为,要不了多久,台湾就会被共产党军队攻占。台湾保不住,蒋介石再往哪里跑呢?在美期间,她与美国各界接触甚多,政界军界人物对蒋介石均无好感,有不少人甚至当面抨击蒋介石集团的腐败无能。  相似文献   

12.
我们给后人留下怎样的地方文献?怎样培养当代地方文献研究者?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另外,晚清时有出巨资编纂出版地方文献的富商。当代的企业家可为选美活动赞助巨资。却似未有捐资出版地方文献的。这是否说明社会上关心地方文献不够普遍呢?这是题外话,暂且不提。本文只从人物研究角度来看当代地方文献资料收集与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发生于1937年抗战前夕的川康整军会议,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有着深刻的原因。它本是蒋介石在"两广事变"之后,进一步削略地方军阀势力和加强控制四川的一次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但由于蒋介石为首的中央政权与刘湘为首的四川军阀政权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尖锐矛盾,以及后来的全面抗战的爆发,蒋的计划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整军会议之后,四川军阀刘湘集团的势力进一步巩固和壮大,这不仅加剧了刘、蒋业已存在的矛盾,而且引起了蒋对刘的进一步忌恨,这也可能是后来,蒋介石乘刘湘在汉口生病之机派人置他于死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193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实施的法币改革被视为统一全国货币的标志性事件,但实际上各地改革步调并不一致.陈济棠军事割据是国民政府在广东推行法币政策的最大障碍,财政部多次派员商洽无果而终.自1936年7月广东“还政中央”以后,国民政府再次派要员南下改革广东币制.如何确定券币比率引发诸多争议,商界大多主张“不超过加三”,财政部以毫券准备金不足为由暂定“不超过加五”,商界反复交涉亦未能变更.1937年1月以后,面对涨价风潮和金融风潮,商界要求减低券币比率的呼声再起,并得到广东军政当局的支持,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迫使国民政府于1937年6月公布将券币比率改订为“加四四”.广东券币比率的最终确定实质上是各方经过反复博弈后在国家与地方利益之间达成的一种平衡,这表明在中央强化集权、垄断金融的态势下,地方仍有争取利益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鲁南 《文史月刊》2009,(1):66-68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史上,存在这样一个谜:红军为什么会几乎“兵不血刃”士也顺利突破蒋介石的粤北第一、二、三道封锁线,而在深入湖南腹地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之战时,却损失巨大?原来,中国工农红军在突破蒋介石的前三道封锁线时,与广东军阀陈济棠秘密达成“借道”协议,终于使红军顺利地突破了蒋介石重兵布防的一道道封锁线。  相似文献   

16.
正陈济棠治粤八年,对广东省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陈挟兵自重,称雄于地方,抵制中央,对国家统一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学术界关于陈济棠研究的专门著作已有数部,[1]针对陈治粤期间某一方面作为的研究成果更是丰硕。[2]但是,陈济棠主粤期间,曾建立一支特殊部队——广东宪兵,对此,学界鲜有关注。对陈治粤期间广东宪兵的发展演变,是  相似文献   

17.
1926年9月至1927年4月,邵力子作为国民党代表,在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度过了一段不寻常的日子。 1926年6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分别接到共产国际的通知,要求国共两党各派一名代表参加将在11月召开的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全会。当时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兼军人部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选中了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北伐军总司令部秘书长邵力子作为国民党的代表前往出席。蒋介石为何选中邵力子呢?主要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来邵力子是国民党元老,在党内有一定威信,对苏联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后,宁粤趋向合作.10月13日胡汉民被蒋介石从汤山释放.11月间,宁粤双方分别召开“四全大会”.随着蒋介石下野,粤方宣告取消广州的国民政府,同时成立西南两机关——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西南执行部和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维持一个半独立的反蒋局面.该两机关名义上是由胡汉民“挑大旗”,实权系于陈济棠手中.虽然李宗仁、白崇禧等桂系首脑也是该两机关的主要成员,但其  相似文献   

19.
潘建华 《史学集刊》2017,(5):108-117
败退台湾后,蒋介石先后起用吴国桢和陈诚对台湾省政府和行政院进行改组。但陈吴二人改组伊始即生嫌隙,改组后的省、院又在许多问题上产生冲突。国民党政权原本的政治常态是行政院向地方省政府发布命令,省主席对行政院负责。但退台初期的省院纷争却颇有例外,可谓"异态"。本文梳理国民党政权在退台初期"一岛两府"的特殊环境下,蒋介石与吴国桢、陈诚之间围绕省政府与行政院的人事、职权等问题的互动博弈。在考察蒋介石处理省院纷争之决策经纬和心路历程的同时,探讨政治设计、执政理念、人物个性等因素对当时省院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1949年以前的国民党统治时代,陈济棠(字伯南)不仅是广东家喻户晓的"南天王",而且也是闻名全国的地方实力派.这位出身贫寒的"南天王",虽然时运跌宕起伏,但也曾扶摇直上,雄视一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