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秉文创办东南大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秉文是20年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1919年,他接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南高)校长职。1920年,他提出在南高的基础上创办一所国立大学的议案,南高校务委员一致赞同,并认为该大学可命名为东南大学(简称东大)。1920年12月16日,“东南大学筹备处”成立,郭秉文任主任。1921年7月13日,教育部核准《东南大学组织大纲》,郭秉文兼任东大校长。8月24日至26日,东大预科和南高本科同时招生。1922年12月26日,南高正式并入东大,仍由郭秉文任校长。在以后的几年里,郭秉文惨淡经营,倾全力要把东大办…  相似文献   

2.
丁希宇 《文史月刊》2011,(12):60-65
中央大学溯源于清末三江师范学堂,1915年改为南京高等师范学堂,1921年郭秉文以南高师为基础正式建立东南大学。1927年国民政府实行大学区制,在东南大学的基础上,融合河海大学、江苏政法大学、江苏医科大学、南京工业专门学校、南京第一农业专门学校、南京商业专门学校、江苏工业专门学校和上海医科大学等八校组建成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2月,  相似文献   

3.
郭秉文和杨杏佛的矛盾是1920年代中国教育和文化界引人瞩目的事件,与东南大学的历史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二人的关系最终走向决裂,有其个人思想和性格的因素使然,更是东南大学权力格局和外部环境的体现。在校内,围绕大学治理中教授治校和校长治校的冲突引发了持续的紧张与矛盾。在校外,又呈现为大学独立与"趋附权贵"的根本分歧。这是东南大学治理结构中难解的症结所在,也成为郭、杨二人由分歧到决裂的主因。随着革命的再起,党派政治渗透校园,让原本远离政潮的东南大学,终成为教育改造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6月16日,由中国古陶瓷学会、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传统落灰釉与明代宜兴紫砂飞釉"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博物院举行。中国古陶瓷学会、河北博物院、景德镇陶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博物院等多家单位20余位专家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蒋宝麟 《历史研究》2012,(2):83-100,191
1921年国立东南大学在南京建校,经费完全由江苏省截留的"国税"承担。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东南大学改组为国立中央大学。与此同时,南京政府对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进行重新划分,直接影响中央大学教育经费的来源。各方围绕该校经费的来源和数额问题展开旷日持久的博弈。直到1932年8月,中央大学经费完全由中央财政承担,学校完成教育经费层面上的"再国立化"。抗战前中央大学经费问题的演变,透视出近代中国大学"国立"的政治经济蕴含,以及国民党治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框架中,政治与学术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都知道西南联大,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个西北联大。西北联合大学是由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原名北洋大学)三所院校组成的,但这所西北联大不但没有取得西南联大那样的辉煌,反而中途停办,究其原因,固然有政治方面的因素,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三校之间不团结所致。而西南联合大学在8年办学  相似文献   

7.
胡焕庸教授地理工作六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焕庸教授,江苏省宜兴人,于1901年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1919年毕业于江苏常州中学。当年,他考取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为该校文史地部的学生。1920年东南大学成立,聘请竺可桢博士来校任教,并担任新成立的地学系的主任。从此以后,他在竺可桢博士指导下,专攻地理学。在一段时间以内,南高文史地部和东南大学地理系,同时存在。1923年夏,他在南高毕业,即赴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任教。1926年春,他回东南大学补读学分,取得东南大学理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8.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晚年号劬堂,又号龙蟠迂叟、盔髯,江苏镇江人,清末优贡,毕业于南京三江师范学堂.继在南京高等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等处任教:1927年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抗日战争期间,任教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1945年抗战结束.  相似文献   

9.
首届“‘高考杯’(华东地区)创新读写大赛”已圆满结束,这次大赛由《高考》杂志联合《好家长》杂志、《钟山》杂志和江苏省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九所高校共同参与。大赛分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吸引了一万多名2009届高三毕业生参加。江苏省内上百所中学组织学生参加初赛,  相似文献   

10.
杨括 《钟山风雨》2022,(3):9-13
<正>胡小石是享有盛名的国学大家,1924年起,他先后任教于金陵大学、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以及由这几所学校发展而来的南京大学,并出任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等职,与陈中凡、汪辟疆并称南大中文系“三老”。在这期间,他独特的教学方式、清峻的学者风骨、风雅的文士气质,令人怀念至今。  相似文献   

11.
王伯沆(1871-1944),名瀣,一字伯谦,号无想居士,晚年自号冬饮,是近代江苏文化代表人物之一。世居江苏省溧水县石湫乡,明末迁至南京,寓秦淮仁厚里。学识渊博王伯沆少年时即以才学见长,能勤学精研,其道德文章为时人所誉。辛亥革命后,王伯沆先在江南图书馆善本部工作。民国4年(1915),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江易园面请他任国文主讲,王伯沆不受聘,只答应“试试看”。可是一经讲课,学生无不为之心服,声振教育界,于是乃任教授。此后,学校改称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直至最后改称中央大学,王伯沆一直在该校任教。其弟子卓有成效者众多,语言…  相似文献   

12.
正据统计,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共有高等院校108所,其中大学42所,其余为专科学校。这些学校大部分集中在东部中心城市及沿江沿海一带,北平、上海两地最为集中,约占总数三分之一。西部特别是西南、西北地区教育资源极端贫乏,贵州、陕西等省份,连一所像样的高等院校都没有。抗战爆发后,东部沿江沿海地区的高等院校遭到极大破坏。仅战争初期,108所高等院校中,就有91所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10所受到完全破坏,25所停办,教职  相似文献   

13.
正季新益(1884-1976),字铭又,海门搭连镇(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街道)人,清末民初知名实业家。少时拜当地秀才樊民一为师,天资聪敏,读书认真。1900年留学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高工色染科。宣统二年(1910)九月二日,内阁奉上谕:季新益著赏给工科进士;宣统三年(1911),授职翰林院检讨,所以后人称他"工科翰林"。后他一心向佛,法号圣一居士,著有《净土生无生论讲义》。  相似文献   

14.
一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平津沦陷。平津地区的著名大学有的停办,有的南迁西撤,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辗转迁往昆明,合办为“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当时还有少数教会大学,如燕京、辅仁、协和医学院仍在困境中维持。燕京大学是美国基督教会募捐创办的,校园悬挂美国国旗,原校务长司徒雷登代替中国人吴雷川出任校长,与日方交涉,应对日伪的干涉。北平沦陷后,在日伪白色恐怖下,人民被剥夺了集会、结社、言论的自由,一切进步书刊均遭禁毁。然而处于危难之中的许多爱国青年和进步师生不忘国难,继续研究学术,从事…  相似文献   

15.
20 0 4年 1 0月 2 9日至 1 1月 1日 ,由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与淮阴师范学院合办的“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学术研讨会”在淮安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省内外 2 0余所高校及江苏省社科院、江苏省文史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常州市博物馆等科研单位的 6 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此次会议 ,时间比较充分 ,研讨相当深入。围绕着会议主题 ,与会的专家学者讨论了以下论题 :其一 ,“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  相似文献   

16.
<正>翁文灏作为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是中国地质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1913年,翁文灏从比利时鲁汶大学学成归国,在北洋政府农商部任事,并在地质研究所任讲师、主任教授。1916年地质研究所停办,翁文灏转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其在1921~1939年间任地质调查所所长,带领中国早期地质工作者着力于地质调查科研,取得了为国际所称道的成绩,他本人也因卓越的地质学成就而蜚声国内外。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翁  相似文献   

17.
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的文史学术界大致分为南北两大系统,以"新"、"旧"为重要分野。其中,位于南京的东南大学多被视为南方"旧学"的重镇。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东南大学改组为国立中央大学(第四中山大学)。从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该校史学系的师资结构大有调整,学术风格也有很大变化。但在这些变化的背后,系内主要教授都存"史学南派"的认同。这种认同并不源于初始期间的"疑古/信古"或"科学/人文"之争,而更多地落实在"学术传统"的延续性上。"学派"的分际更多地表现本学科欲在学界独树一帜、与他人立异的层面上。同时,现实权力之争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期,农学科作为中国近代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产物,在"西方崇拜"社会心理的驱动下,渐次演化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典型特征即由模仿日本转向效法美国,在学制与组织体系、教职员构成以及教科风格等方面,均呈现出明显的美国化发展趋向。就空间分布言,美国农科样式缘起于东南地区金陵大学、东南大学农科之创建,然后各向南北扩展,并波及早先以日本农科为典范创立之学校;就创办主体言,现代派传教士或教会大学为其始作俑者,继而为留美学生群体所主导并推广,他们借助全国学制改革的声势使其制度化、合法化。期间,农专"改大"运动几乎与其并行相随,合力拓展了农科的地理版图,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农科样式以及美国留学生的地位和影响,因受学术与政治以及教学需求的实际制约,日本等域外因素不可能完全消退。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的文实之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太原 《近代史研究》2005,1(6):163-196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场大变革时期,无论是政府中人还是一般教育者都试图对变革有所影响。文实之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论争首先发生于广州,1932年5月19日,邹鲁等政要提出在广州各大学“停办文法科或减少数量”,由此在广州《民国日报》现代青年栏引发了讨论。相差仅11天,陈果夫也向国民党中央提出了“十年之内停办文法科”的教育改革方案,此后围绕着是否应该“抑文重实”发生了全国性的讨论。这场貌似简单的关于一条具体教育改革措施的论争,实际上隐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诸如社会问题的解决、国难的因应、地方和中央之争、自由知识分子与国民党之争等无一不在其中。梳理纷纭,揭示细故,既可再现当时教育变革的场景,又可发现隐藏在教育中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年青的谢名溢因多次考试夺魁而名噪一时,被贵州司法界誉为“谢三元”。谢名溢读中学时,正逢贵州处于军阀统治时期,政局十分混乱。贵州原有的两所大学,由于当政者未给予重视,1930年被迫停办。1935年谢名溢高中毕业。本省虽已无大学,但他可以报考外地大学。因为他的父亲去世,母亲孤苦一人,自己又没有兄弟,为了生活的需要,只好忍痛放弃求学机会,开始寻找工作。1936年,他考进了贵州高等法院举办的县司法人员训练所,在毕业考试中,他一举夺魁,被高院录用为民庭收发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贵阳成了抗战后方重镇,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