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元淑墓志考释——附北魏高琨墓志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4月,大同市博物馆在大同东郊一座北魏墓中,清理出了元淑墓志(录文见本刊本期《大同东郊北魏元淑墓》)。本文就墓志涉及的有关问题略作考释。一、元淑的家世、籍贯与谥号根据墓志可以推知,元淑曾祖父为北魏昭成皇帝什翼犍第五子寿鸠。其祖父及父在《魏书·昭成子孙列传》、《北史·魏诸宗室列传》中均有传。祖父常山王遵,史载其"少而壮勇,……太武初,有佐命勋,赐爵略阳公。……及博陵、勃海群盗起,遵讨平之,迁州牧,封常山王"。父常山康王素,即元昭墓志所载之"连",元侔墓志所载之"素连"。素袭父爵,史载"素有威怀  相似文献   

2.
通行的看法认为,北魏在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始行俸禄制。其根据主要有以下几条材料:其一,《魏书》卷7上《高祖纪》载:太和八年,“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矣。《周礼》有食禄之典,二汉著受俸之秩。逮于魏晋,莫不聿稽往宪,以经纶治道。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改。朕永鉴四方,求民之瘼,夙兴味旦,祥,至于忧勤。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罢诸商人,  相似文献   

3.
招怀政策在北魏王朝政治与文化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批来自周边政权与民族的人士进入北魏王朝后受到优待与重用,从而成为北魏政权及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从文献记载中“上客”与“第一客”的事迹分析入手,试图对北魏招怀政策总体特征与核心原则进行简要的总结与归纳,力求从一个侧面阐发北魏招怀政策的重要价值与贡献。  相似文献   

4.
清代四川客长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勇 《史学月刊》2007,(3):28-35
随着清初大量外省移民进入四川,客长这一具有移民社会特质的地方基层管理人员便在四川城乡各地出现。通过对客长的任免程序、功能及其与保甲制关系的考察发现,在面对移民占人口比例绝大多数的"非常态"社会中,清地方政府从具体的实际出发,将民间自发的管理方式纳入官方既有的管理体制之中,既强化了对地方的监管,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地方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北魏太和十六年,孝文帝实行爵制改革,但改革前所实行的虚封五等爵制,依然延续下来而改称散爵。散爵封地为虚封性质,但由于与实封的王爵、开国爵一并实行,所以受到后者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散爵封地由原来以晋代郡、县为名称,改为以北魏所设郡、县为名称。并且,由于散爵封地由郡太守、县令进行治理,还可以被作为开国爵的封地来封授,散爵的封地与爵位等级已经没有联系。但散爵封地的封授与开国爵相同,也实行籍贯回避。总体而言,孝文帝爵位改革后实行的是以实封爵为主导的分封制,散爵封地的封授只是这种分封制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小考     
《文物春秋》2001,(5):38-44
  相似文献   

7.
正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园的西墙跟下,靠近南京大学西门且紧邻平仓巷,矗立着一座小洋楼,小楼坐西朝东,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包括一层阁楼),是砖木混合结构近代西式建筑,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四周生长茂密繁盛的松树将小楼映衬的古朴而又富有文化气息。这里曾是唯一一个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也是目前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寓所。  相似文献   

8.
秦鹿小考     
吕劲松  杨琦 《文博》2013,(6):63-68
秦遗址中鹿屡见不鲜,涉秦文献鹿的内容亦颇多。"指鹿为马"、"秦失其鹿"、"逐鹿中原"、"鹿死谁手"等典故人们耳熟能详。从易忽略鹿的点滴材料入手分析,一些成见可以重新商榷。尤其始皇陵陪葬的动物坑、珍禽异兽坑、秦俑二号坑、秦俑三号内提供了鹿类丰富的资料信息,为认识秦的政治、军事、文化、历史、思想、艺术、工艺等提供了全新视野,从而更加深入、全面了解秦、理解秦。  相似文献   

9.
万象布小考     
在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品中有一类纺织品文物,称为“万象布”,因其中一件上拴一黄纸条,书“万象彩布二十疋”的字样,故名。这种布过去一直被看作是少数民族织物。笔者经查阅文献和历史档案资料,得知万象布实际是中国的邻邦老挝所产,由安南王国(越  相似文献   

10.
石乾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稚柳先生在《谈石涛二事》(载《朵云》第19期)一文中谈到石涛的名号问题,其中“石乾”一名,谢先生以为是石涛别名,并曾三见: 一、上海博物馆藏画扇。小楷长题。款题:“甲辰初夏,雨窗读老人广陵竹枝辞十一,录为与白道翁文长博教,一枝石乾耕心草堂。”二、美王己千藏《西楼自寿图》。款题:“咏西楼自寿写意,清湘石子乾大涤堂下。”  相似文献   

11.
岳飞印小考     
传世岳飞印有两方,其真伪,论者纷纭不一其说,今荟萃之,并提出愚见以就正于方雅。一见于先祖雪堂公《隋唐以来官印集存》(图一)。雪堂公于《俑庐日札》中有说: "西湖岳鄂王庙藏岳忠武铜印,系渔人得之湖水中者。文曰:‘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  相似文献   

12.
火炕小考     
火炕,在北方很普遍。但它究竟源于何时何地,尚属悬案。炕字见诸文献很早,最初也无火炕之义。关于火炕的记载,出现的较晚,而且零散。记找较明显的是《旧唐书》卷一九九上《高丽传》:“其俗贫窭者多,冬月皆作长坑,下燃煴火以取暖?薄缎绿剖椤じ呃龃芬嘣?“窭民盛冬作长坑,煴火以取暖?薄俺た印毕匀皇侵富鹂?所以《辞源》认为在这个意义上“坑”“炕”二字是相通的。比两唐书还早的记载,见于《晋书》卷九十四:“公孙凤隐于昌黎之九城山谷,冬衣单  相似文献   

13.
行灶小考     
梁育军 《文物世界》2004,(3):36-38,56
“灶者,生养之本。”它是人类生括必不可缺的炊具之一。严格意义上讲,一般由烟道、灶门、火眼及较为封闭的火塘等几部分构成,火眼上置各种炊器。可以遮挡风雨,聚温,以促进食物成熟。另外,还可以照明、取暖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尚无制作灶的意识,只在地面堆一堆火来烧烤食物和取暖,从新  相似文献   

14.
方腊洞小考     
方明华 《南方文物》2005,(2):99-102
上世纪60年代.位于淳安县威坪镇洞源里的方腊洞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后。有关方腊最后避难被俘的遗址似乎已成定论。然而笔者经实地考察并查阅部分史料。觉得该定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龙武县小考     
龙武县,在历史长河中可谓昙花一现。它始于民国23年(1934年),终于1958年。之间,随着政治局势的变迁,时称“龙武县”,时称“龙武设治局”。因为时限太短,龙武县未曾写过“县志”,将来亦无从再写。如再过些年代,“龙武县”概貌的“印记”将无从寻找。因此,笔不顾学术肤浅,借助档案资料和调查资料,撰写此,以备存迹。  相似文献   

16.
徐学功小考     
徐学功 ( 184 2~ 1912年 ) ,男 ,汉族 ,迪化县南山庙尔沟人。祖籍甘肃武威。祖父徐正泰 ,官任凉州 (武威 )千总 ,1777年调任清军迪化守备。父亲徐登治为清军中军把总 ,负责管理迪化南山各地段屯田 ,后定居于当地。徐学功在兄弟 8人中排行老二 ,自幼喜好武术。 12岁拜师学武 ,酷爱拳术 ,善使刀矛 ,善于骑射 ,勇略过人。19世纪 60年代 ,新疆境内爆发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迪化也爆发了回民反清起义 ,昌吉、呼图壁、玛纳斯等地回民群起响应。妥明挑起民族仇杀以后 ,一些满、汉、蒙古族群众为躲避不测 ,逃往迪化南山的人不断增加。为保一方平安 ,…  相似文献   

17.
尺牍小考     
本篇从宋人笔记、现存法帖中考证出尺牍的别称为“剳(札)子”,并述其由来与变化。  相似文献   

18.
娄君盂小考     
浙江省博物馆曾藏有春秋时期的娄君盂一件(旧称要君盂),系孙诒让后人捐赠。器失盖,口沿部分略残,束颈鼓腹,小圜底,器身满饰两组乳丁蟠虺纹,兽首环耳铸于肩突部(图一)。腹内壁铸有铭文六行共二十六字其中重文二(图二):  相似文献   

19.
何武墓小考     
何武,字君公,西汉蜀郡郫县人,官至大司空,封汜乡侯,食邑千户。《汉书·何武传》称他“为人仁厚,好进士,奖称之善,……其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可见他是当时有一定影响的政治人物。后来,为王莽诬陷,被迫自杀。何武墓的所在地,历来有两说:一说何武自杀后葬于河南洛阳北邙山,一说葬于县,其实两者并无矛盾。  相似文献   

20.
郇阳小考     
<正> 《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云:“(苏秦)乃西南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王,天下之贤王也。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陉塞、郇阳,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战国策》卷一四《楚策一》亦有类是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