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至此,红军长征宣告结束。长征的胜利,标志着中国现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长征所显现的意义,六十年前毛泽东即有相当精辟的论述。六十年后的今天重温这场“激动人心的远征”,它的价值、意义随着历史的推进愈益凸现,其内涵亦更加深刻、丰富,确有重新认识、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它挽救了濒临绝境的中国红军,奠定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领导地位,从而使中国革命重新走向发展壮大。由此,毛泽东自然对长征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精辟的看法,如长征是被迫进行仓促的战略转移,瞿秋白等人的走与留、遵义会议、长征的意义等许多问题,他都有论述。  相似文献   

3.
陈云与长征     
正长征是中国革命由危转安的关键一步,也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和壮举。陈云在长征中虽然仅仅走了一半路程,但他对长征却有着不同寻常的贡献。我们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回顾和缅怀陈云对长征作出的贡献,对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有意义,对深入研究和宣传长征的历史也很有意义。以中央常委身份担任红五军团的中央代表中央红军在1935年10月长征出发时,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史学工作者对红军长征中的若干史实进行考证,探讨了许多说法不一或者不符史实的问题。这对科学地研究长征的历史,是很有意义和必不可少的工作。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黔的一段战斗历程,是中国革命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中央红军长征经黔期间的几个问题,作一点考证。  相似文献   

5.
红军长征在甘肃的遗迹乔楠60年前胜利结束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也是本世纪震惊世界的伟大历史事件。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  相似文献   

6.
论长征胜利的历史经验及时代意义张志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进行的长征,是一部壮丽的英雄史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一曲胜利凯歌,是中国革命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灿烂篇章。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60周年。我们在纪念长征...  相似文献   

7.
作为“长征──世纪丰碑”系列活动之一的编纂《长征大事典》的工作业已完成,萧克老将军为她写了《序言》。序言介绍了这部书,介绍了长征,阐述了纪念长征的意义,进而论及了如何看待历史,如何对待前人记述的历史资料,如何对待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等等。本刊转载此文,目的是让更多的读者读到这篇《序》。  相似文献   

8.
“老少人八口,举家事长征。”这就是人们对老红军侯清芝一家8口参加长征吟唱出来的歌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的伟大长征,参加者约有20万人.长征结束时仅剩下3万人.而举家8口参加长征的这一壮举,这大概仅有侯清芝一家吧!  相似文献   

9.
高华在《炎黄春秋》2006年第10期发表的《红军长征的历史叙述是怎样形成的》一文中说:“红军到达陕北后,1935年12月,毛泽东在报告中首先用‘长征’一词,他说:‘长征是宣传队,是宣言书,是播种机……’从此‘长征’一词进入史册。”毛泽东的《长征》诗(1935年10月)和他论长征伟大意义的报告,无疑对“长征”一词的传播和影响是广大和深远的。但是,并不能因此认为“长征”一词是毛泽东首先使用或首创的。  相似文献   

10.
长征,作为“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已经载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史册,享誉全球。今天,当我们纪念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的时候,回顾其艰难历程,缅怀为长征贡献生命的先烈,更深刻地认识这一战略转移的伟大意义,是很有教益的。一红军长征,实行战略大转移,这是由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客观条件和我党主观方面的条件决定的。从一定意义上可  相似文献   

11.
杨茜 《文史春秋》2005,(7):41-43
《长征组歌》又名《红军不怕远征难》,是在纪念长征胜利30周年时创作的一部史诗性声乐套曲,是我国合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被选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全曲十个乐章,以恢宏的气势、精湛的音乐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再现了长征这一中国革命与人类历史上的艰难壮举与奇迹。40年来广为传唱,长演不衰,影响了好几代人,演出总场次已经达到1000多场,创造了中国音乐史和中国演出史上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2.
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先后召开过一系列会议,对长征胜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对于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会议研究,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长征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归纳概述学术界对这些会议的研究与进展,对于回顾长征历史,发扬长征精神,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冯晓蔚 《文史春秋》2006,(10):30-32
“老少人八口,举家事长征。”这就是人们对老红军侯清芝一家八口参加长征吟唱出来的歌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的伟大长征,参加者约有20万人,结束到达陕北时仅剩下3万人,而举家八口人参加长征这一壮举,大概仅有侯清芝一家吧。侯清芝居住在湘西大庸永定镇,全家参  相似文献   

14.
试论红军长征时期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四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红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无比英勇、顽强、机智而艰巨的斗争,夺取了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已经产生并继续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长征的胜利为中华各民族留下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各族人民从红军长征历史的回顾与学习中,获得无穷无尽的前进的精神力量。应当指出,在九十年代的今天,我们要科学地重温红军长征的历史,从中获取教益,不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150页],那么,革命者们在长征路上撰写的一封封家书,则是凝结长征精神的一颗颗红色火种。长征家书作为长征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叙事价值和教育价值。遗憾的是,一方面长征家书的挖掘力度不够,许多长征家书还未被挖掘整理;另一方面,现有媒介在发掘长征家书的时代价值时,过分强调了其精神层面光辉的一面,忽视了对历史本真的探究,甚至出现了  相似文献   

16.
正"即使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依旧被世人追寻不已。"长征就属于人类历史上这样一种事件。提起长征,想说的太多太多。毛主席曾豪迈地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然后,他又总结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作家王树增曾经用"三个远征"来评价长征,他说:"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传播理想  相似文献   

17.
历史认识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历史认识问题对中日关系至关重要众所周知,中日间的历史认识问题即中国和日本关于发生于20世纪30~40年代的中日战争在认识上的纷争问题。相对于日本来说,那是一场在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驱使下进行的侵略战争,相对于中国来说,则是一场自卫性质的反抗侵略的战争:日本是战争的加害者一方,中国则是战争的受害者一方;战争最终以日本侵略的失败和中国反抗侵略的胜利而告结束。毫无疑问,对于中日双方来说,在战争状态结束以后谋求恢复邦交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正视过去以及正确地认识历史,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前提。历史认识问题对中日关系之所以至关重要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8.
陈云与长征     
正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毛泽东曾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也是长征的亲历者和宣传者,虽然他没有走完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全程,但是在长征中仍然做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9.
《攀登》2016,(3)
根据学术界对红军长征经过青海问题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这一研究课题的重大影响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但红军长征在青海班玛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使这段历史更加明确、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20.
朱志清 《黑龙江史志》2014,(14):116-118
人类社会的政治军事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共中央在红军长征中做出了落脚陕北、把陕北根据地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的战略决策。地理环境是中共中央做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西北地区和陕北根据地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及分布结构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对长征落脚点的抉择及陕北革命大本营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红军长征落脚陕北具有一种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