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王朝在覆亡前最后几年所推行的“预备立宪”是中国谋求政治革新的开端,是“宪政”在中国的最初试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此后政治观念、政治建设的走向。厘清“预备立宪”的起点无疑是一个至为关键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清政府宪政改革动机以及当时社会发展脉络的认知。然而,学界对“预备立宪”起点的认识并不一致。通过梳理当时的朝野政治倾向可以判定,清政府于1905年7月16日颁布派遣王公大臣出洋考察的谕旨实为“预备立宪”之起点。  相似文献   

2.
日韩合并是近代东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朝野反应强烈。中国人民在同情韩国的灭亡与谴责日本殖民侵略行径的同时,更多的是进行自身的反省以及对中国内政改革的诉求。无论是立宪派,还是清政府官员,乃至于一般民间舆论,大都注目于立宪。由于日韩合并加重了中国民族危机,在各种宪政势力的压力之下,清廷也被迫调整了宪政改革的策略,缩短了预备立宪的期限,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宪政改革的进程,但并没有取得挽救清王朝命运的实在效用。  相似文献   

3.
在清廷预备立宪的形势下,浙江巡抚张曾敡将尚未举事的革命党人秋瑾“就地正法”,引起了江浙民间舆论的一片哗然。民间舆论坚持以宪政精神做思想武器,抨击浙江官府处理秋瑾案的种种作为,使其穷于应付,狼狈不堪。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政府宪政改革的步伐,表明预备立宪时期渐趋发达的民间舆论已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从这一事件亦可看到,《时报》、《申报》等上海报刊媒体表达的民问舆论,主要是反映立宪派尤其是江浙立宪派的声音。从秋瑾案体现的民间舆论与官府作为之互动关系的情形来看,预备立宪之初,立宪派与清政府之间便已时显貌合神离之象。因此,立宪派在武昌起义爆发后能够迅速转向与革命派合流,可谓渊源有自。  相似文献   

4.
在贵州近代史上曾有过几次大的机构调整改革,主要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所推行的官制改革和民国时期国民党直接统治贵州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机构调整改革。这些机构调整改革,虽然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但它在贵州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清末的官制改革1898年戊戌变法后,清政府迫于形势,为缓和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宣布实行所谓“新政”和“预备立宪”。通过190!年至1905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推行新政,清政府并没有达到稳定封建统治的目的,相反,推行新政的结果,政府开支越来越大,对人民的搜刮也更加历害,各阶层人民的…  相似文献   

5.
清代征税官员作为清政府赋税制度的执行者,其征税行为直接影响着清政府的财政收入,进而影响到清政府的统治。作者通过列数清代官员在征税中的种种经济犯罪行为,旨在通过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了清政府由于到处充斥着腐败最终走向了灭亡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对安徽省咨议局在清末安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做一些分析研究,不妥之处,请专家指正。一、安徽省咨议局的成立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实行预备立宪,1907年清延虽然下诏决定在各省设立咨议局,但没有规定具体期限。清政府对立宪的这种冷淡态度,激起社会各阶层(包括统治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要闻     
《文史春秋》2006,(9):12-12
1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2日日本宣布大连为国际商埠。6日清政府官制编制馆成立,孙宝琦、杨士琦为提调,金邦平、汪荣宝、曹汝霖为起草委员。13日清政府宣告于安东大东沟设置商埠,并设立海关。15日清政府简派袁世凯、铁良为河南秋操阅兵大臣。16日清政府镇国公载泽奏请裁撤内监。18日清政府编篡官制大臣奏上厘定官制宗旨折。18日飓风袭香港,死伤10余万人。20日清廷诏禁鸦片,定限10年以内,将洋土药之害一律革除净尽。并令议订严禁吸食、禁种罂粟章程。24日清政府出使英国大臣刘式训奏请变通简派出使人员办法。29日北京《中华报》被封,干事彭诒…  相似文献   

8.
崔助林 《沧桑》2009,(2):28-30
1907年,清政府谕令各省督抚在本省设立咨议局,这是其颁布预备立宪国策后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以后清政府的宪政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山西省在进行一年筹备后,于1909年正式成立省咨议局。这是西方资产阶级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机构在山西省的开端,对山西省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从新政治机构山西省咨议局的建立和山西省政治民主因素的增加来考察咨议局对山西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近代史上"辫子问题",错误认识主要有三:1.国民开始剪辫子,是清政府灭亡之后的事;2.晚清政府对剪辫子的人严厉处罚;3.晚清政府不考虑剪辫子。事实上,在晚清的最后十几年间,已经有不少人剪掉了辫子。据国民党元老张群回忆:在日本留学的日子,尚处于晚清时代,那时,他和好友蒋介石都剪掉了辫子。  相似文献   

10.
晚清的州县行政改革思潮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州县行政在官员任用考核、机构设置、财政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病 ,表现出欠缺合理化的前近代性质。晚清时期 ,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对此提出改革意见 ,并在“新政”和“预备立宪”过程中得到清政府采纳。这种改革思潮与实践 ,对中国县行政的近代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备立宪与立宪运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由清政府领导,后者由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立宪派领导;前者依赖各级政权自上而下地贯彻推行,后者系人民自下而上地要求请愿;前者确立的是君主大权政治,民主非常有限的政治,后者追求的是议会政治,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对前者有支持拥护的时候,而更多的是监督、批判和抨  相似文献   

12.
如所周知,清末的政治危机是与财政竭蹶迭相始终的。为了弥缝匡救,清政府对外滥借条件苛刻的洋债,对内暴敛名目繁多的捐税,结果则如饮鸩止渴,抱薪救火,加速了自身的灭亡。江  相似文献   

13.
正《清朝是被媒体毁掉的吗?》关于清朝的灭亡,一个流行甚广的说法是,由于清政府没有加强媒体的管理,在新政期间,媒体总是发布有关政府的负面消息,做负面评论,清朝实际上是被媒体搞垮的。或者媒体至少也是清朝垮台的一个有力的推手。随着清政府开放报禁,革命党人回国办了很多报纸。在日本办的机关报、民  相似文献   

14.
清末报律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末报律的实施王学珍在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相继制定颁布了五个管理报刊的法规,即《大清印刷物专律》(1906年)、《报章应守规则》(1906年)、《报馆暂行条规》(1907年)、《大清报律》(1908年)、《钦定报律》(1911年)。长期以来,由于...  相似文献   

15.
<正>清王朝的灭亡起于武昌起义,而武昌起义的成功又与保路风潮密切相关,保路事件无疑成了引发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导火线。保路风潮针对"干路收归国有",本是铁路修筑体制的改革,何以导致事件激化并引发统治危机?对此学界已有不少评析。以往多数学者将之归结为清政府国有政策劫路夺款、借债丧权,以致官逼民反。近年来观点更为多元,有学者认同国有方案,遗憾的是政府办理不善(陈晓东:《清政府铁路"干路国有政策"再评价》,《史学月刊》2008年第3期);  相似文献   

16.
齐风 《湖南文史》2013,(10):1-1
清末的暗杀之风,肇始于清政府对改良派和革命党人的“赏格”或“花红”。戊戌政变之后,清政府对逃至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曾悬赏1027两白银索要两人的人头。而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被清政府用“花红”和“赏格”索命的历史更长。在孙中山领导创建檀香山兴中会的第二年,即1895年10月起,直到1911年清朝灭亡的17年间,清政府针对孙中山一人共发出各种密谕上百道。按照《大公报》1908年的报道,当时清政府对孙中山的悬赏总数已近2527。因为孙中山比较谨慎,革命党人对其严加保护,才没有被清政府暗杀,即便如此,孙中山也直到1911年才敢公开回国。  相似文献   

17.
10月     
<正>16 1997年10月"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在大连下水。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属于旅海级(051B型)导弹驱逐舰的第一艘,1999年2月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并成为旗舰,其母港设在湛江。171907年10月梁启超等在东京召开政闻社成立大会。政闻社是清末立宪运动中成立的一个颇有影响的政治团体。由梁启超、蒋智由、徐佛苏等人在日本发起成立,以配合清政府"预备立宪"。  相似文献   

18.
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从改定官制入手。两个月后,中央官制的改革方案颁布实施,但地方官制的改革方案却一再难产,迟迟不能颁布。在筹备地方官制改革的过程中,清政府中的各种势力围绕着应该即改还是缓改,应该大改还是小改爆发了激烈的争论,这其中既有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也包含了对改革方案可行性的考虑。直到次年7月,正式改革方案《各省官制通则》终于在折衷了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得以确定公布,然而正因为其在制订时有意规避了种种复杂的问题,故而在时人眼中只是一个过渡性的试办方案。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内外交困的满清政府为挽救江河日下的专制统治,掀起了一场全方位的社会改良运动,史称"清末新政"。在"新政"中,统治者在社会各个领域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然而由于没有处理好政治改革和财政问题,"新政"引发了清王朝统治合法性的危机和严重的民生问题,不仅未能改变清王朝走向灭亡的命运,反而培植并壮大了反清势力,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20.
论清末预备立宪之积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预备立宪是中国近代宪政史上的一件大事,长期以来,人们对其褒贬不一。本文认为,清末预备立宪在当时的情况下,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也显示了一定的时效,表现了积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