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云南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为例,提出现在我国国家公园的法制化建设中,存在缺乏统一的国家立法,多头管理机构设置混乱,在建设过程中对国家公园的破坏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立法体系,加强对国家公园的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以保护为前提来发展建设,政企分开,开展特许经营来加强我国国家公园的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潘宏义 《旅游纵览》2014,(4):198-199
在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域的老君山国家公园的开发过程中,黎明社区始终坚持"生态立村、文化兴村、旅游富村"的思路,做到了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的双赢,实现了国家公园旅游开发与社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学民  方兵 《世界遗产》2014,(7):129-130
丽江老君山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八大片区之一,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境内,景区海拔在2100—4500米之间,总面积1324平方公顷。老君山景区地处丽江西部山区,景区内住着大量社区居民,  相似文献   

4.
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发展给遗产地带来的影响日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利用实证调查与相关统计分析,比较分析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两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与态度.研究发现处于不同旅游发展阶段的世界遗产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与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居民对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与旅游的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反之,负面影响感知与旅游的发展水平成负相关;研究结果从居民角度还反映出当今旅游地旅游收益分配机制存在的不公现象.  相似文献   

5.
旅游影响的因子体系及生成机制——以丽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佑兴 《人文地理》2007,22(6):98-104
论文从系统论的角度,探讨了旅游对目的地影响的因子体系及其生成机制的问题。论文分析了旅游影响的旅游影响动力因子模块、旅游影响应力因子模块与旅游影响规范因子模块三大因子模块及其主要因子、属性以及对旅游影响的作用。作为旅游影响动力因子的旅游流系统是通过旅游流各因子的各种行为对旅游影响产生驱动作用的,从而使旅游目的地系统各因子产生响应,旅游制度创新系统通过规范各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来达到对旅游影响的调适和优化,这三大旅游影响因子模块是在经济场、信息场、心理场、引力场和生态场等五种旅游影响场的作用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及通过旅游影响的不断反馈而生成的。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其旅游影响的主导因子的差异性,并指出四种不同类型的旅游影响生成机制。最后,论文以丽江作为案例进行了旅游影响生成机制的分析,认为丽江的旅游影响是多因子主导的旅游影响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老君山风景区为案例地,通过八爪鱼抓取同程、携程等网站上游客的在线评价数据为样本,运用ROST CM 6软件,通过内容分析法,从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两方面对老君山风景区形象感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老君山风景区的情感形象以积极情绪为主;消极评价中,游客对旅游配套设施与服务存在不满.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如老君山风景区可通过加大景区监管力度、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智慧化管理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老君山风景区为案例地,通过八爪鱼抓取同程、携程等网站上游客的在线评价数据为样本,运用ROST CM 6软件,通过内容分析法,从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两方面对老君山风景区形象感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老君山风景区的情感形象以积极情绪为主;消极评价中,游客对旅游配套设施与服务存在不满。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如老君山风景区可通过加大景区监管力度、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智慧化管理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  相似文献   

8.
世界遗产是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保存地,是进行文化传播、大众科普教育的实践场所,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是当地原住民的生产和生活空间。因其多元属性和多样的利益相关者,相应有了多重保护和发展诉求。旅游产业作为一种遗产利用模式,为遗产地保护工作提供了资金和社会关注,同时也为遗产地保护工作中多种关系的协调带来了挑战。遗产地管理者一直在寻求遗产保护、旅游发展、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和可持续。以下选取了国内外几个处理三者关系的典型案例和科学研究,为促进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9.
田里 《旅游科学》2007,21(3):44-51,71
本文按照影响并约束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层次关系,将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分为3个体系:基础体系、协调体系和潜力体系;并应用这一模型对云南省的3个主要旅游目的地进行量化评估分析,从因素结构和发展阶段两个方面剖析了云南3个主要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和所处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丽江玉龙县林业局作为政府林业职能部门在保护和管理老君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包括: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切实有效的开展退耕还林、森林防火、天然林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各项工作,积极帮助自然遗产地农户发展替代生计等。  相似文献   

11.
李山 《人文地理》2002,17(5):7-11,40
本文基于PRED协调的思想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可持续完善、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公平这4个可持续发展的判别原则,以索道建设为例,对风景名胜区旅游设施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作者认为在PRED协调原则允许下,风景名胜区修建索道等旅游设施是可行的。本文希望能为我国景区建设中遇到的一些争议问题引入一个分析框架,从而对地方旅游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李严 《旅游纵览》2023,(1):14-16
近年来,天文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参与到天文旅游活动中。文章基于国内外现有天文旅游的研究,讨论并提出天文旅游的含义及分类。天文旅游既包括狭义上的观星旅游,也包括广义上的参观天文台、探访天文相关的地理标志地、参与天文相关的人文活动等。文章继而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说明各种天文旅游活动的形式及开展条件,对其他地区开展天文旅游活动具有一定的实践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英两国国情迥异,但两国的国家公园均以自然保护、旅游与社区可持续发展为管理目标。本文以中国九寨沟和英国新森林国家公园为例,构建了由12个客观指标和12个主观指标组成的国家公园旅游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和均方差法计算指标权值,用加权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案例地旅游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九寨沟旅游发展具有潜在的可持续性;而新森林国家公园则具有潜在的不可持续性。论文最后从两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和模式差异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4.
白凯  王晓娜 《人文地理》2018,33(5):133-142
通过探索性分析,初步建构并检验了旅游劳工移民地方融入的组成结构;以丽江古城为实证研究案例地,关联分析了社会氛围对旅游劳工移民地方融入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经验主义视角下旅游劳工移民的地方融入是人、活动、地方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涵盖感知性融入(地方评价)、功能性融入(活动参与)及情感性融入(地方依恋)三个方面,且三者所建构的地方融入结构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外部有效性;社会氛围与旅游劳工移民的地方融入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徐晓安  李晋 《风景名胜》2020,(2):0133-0133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点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自然资源方面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因此,要求我们建立起整体、协调和系统的自然保护区域。但由于我国的自然保护地过于碎片化,数量繁多,对于许多保护区边界模糊,有许多交叉重叠的保护区,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的多样化、方便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对自然保护地进行优化整合,其中也包括对风景名胜区的调整。敬亭山国家级森林自然公园的整合优化,是对敬亭山区域原有保护地的资源整合利用,对我国现今自然保护体系的同类的现状提供了参考,以此探析国家通过对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解说牌研究进展的评价,结合考古遗址公园内遗址解说牌系统设计的实践研究,分析了遗址解说牌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今后遗址解说牌设计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薇薇  白凯  张春晖 《人文地理》2014,29(3):143-149
国家地质公园品牌个性的构成及其对游客行为的影响研究还处于浅层次发展阶段。为此,本研究基于前期成果,采取"审视-批判-借鉴-验证"的研究思路,以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为实证调查地,探索国家地质公园品牌个性对游客行为意图的影响,为此本文两次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期获得更为深入的研究结论研究。结果显示:①已有研究的国家地质公园品牌个性维度命名存在一定的偏差,通过纠正检验,得知国家地质公园品牌个性整体构成对游客行为意图存在正向显著影响;②国家地质公园品牌个性各维度对游客行为意图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维度中景观呈现特征与审美体验特征对游客行为意图具有正向影响,而科学探究特征对游客行为意图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影视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是借助于影视作品的外景拍摄地、影视制作、影视作品热播的宣传等进行推广的一种文化旅游,是影视作品与旅游交叉的产物,是旅游产业与影视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文尝试着以云南为例分析影视作品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并对旅游目的地提出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文明 《旅游纵览》2014,(11):23+25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是一条兼顾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传统的道路,本文以金秀县古占民俗村为研究实例,通过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推进古占民俗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叶萍 《神州》2012,(21):244
本文基于休闲度假旅游时代的游客需求特点,根据四川省万源市八台山旅游区的规划背景、区位特点、资源特征及与国内同为国家地质公园景区的竞合分析,指出本国家地质公园景区的开发思路,确定鲜明的旅游主题定位,进而研发创新型地质公园旅游产品,最终使景区提升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人合一的旅游目的地、国家5A级旅游区,从而为中国众多国家地质公园景区的开发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