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朦胧诗”这一称谓在刚出现时是晦暗的,贬义的。1980年,作家章明抛出一篇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愤然指出,“有少数作者大概是受了‘矫枉必须过正’和某些外国诗歌的影响,有意无意地把诗写得十分晦涩、  相似文献   

2.
赵倩倩 《丝绸之路》2012,(10):56-58
阮籍是魏晋易代之际的名士,《咏怀诗》是其思想感情和人生追求的形象化体现,是在政治高压下的苦闷和呻吟,刘勰《文心雕龙》所说“阮旨遥深”是对其诗的客观评价。北岛是经历了十年“文革”动乱的时代青年,其诗歌充满了怀疑与否定的理性力量,是“朦胧诗”的代表。阮籍和北岛虽处在不同时代的两条线上,却在诗歌创作方面,尤其从时代背景、抒情方式、内心感受、思维方式、意象运用等诸多方面显现出内在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欧阳国佳 《神州》2020,(4):46-46
归来诗歌是当代诗坛构成复杂、创作时间跨度极大的一个诗歌现象,归来诗人群的形成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概述了归来诗人群形成的原因,并以诗人艾青为具体例子,研究归来诗人的思想觉醒,通过分析归来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内核,揭示其“说真话”对文学创作及中国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垮掉派”诗人的代表,艾伦·金斯堡与其上师邱阳·创巴仁波切,于20世纪70年代,共同创立了以“诗歌与佛法”为主题的系列论坛,旨在以诗歌辅助修行,以佛法指导创作。金斯堡将其坐禅的经历融入到诗歌创作之中,通过修习止观体悟诗歌的即兴表达,探索出一套独特的诗歌创作理论;同时在修习佛法的影响下,金斯堡从《嚎叫》时期开始展现的反抗精神在这一阶段收获了新的表达方式,逐渐形成了其后期以剖析“我执”为核心的非暴力诗歌语言。邱阳·创巴仁波切既接受过系统的寺院教育,又熟习英语文学与当代诗歌,与金斯堡等诗人一同探索如何以当代诗歌的语言教授佛法与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将诗歌创作转化为一种修行法门。邱阳·创巴受到禅宗艺术的启发,将诗歌等艺术形式与佛法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佛法艺术”的独特理论。文章通过深入分析艾伦·金斯堡及邱阳·创巴关于“诗歌与佛法”的相关实践与理论,探讨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之下,佛法与艺术相结合的路径与成果。  相似文献   

5.
当代满旗诗人白金以写工业诗见长.先后发表了《血铸的诗文》、《铁工厂的歌》、《五月原野》等十余部诗歌集。他的诗歌早年受时代局限.较为直白。中、后期深入生活.诗歌风格发生变化.具有“溶个性于社会性”的特点,同时明晓达意.诵读上口。白金的诗歌创作.为当代满族诗坛的繁荣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徐向昱 《神州》2014,(5):25-27
新时期之初,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涉及到诗歌的现代性与民族传统的关系、文艺对于自我情感的表现、艺术形式的创新、以及情感表现的现实根基与现代主义的中国特色等重要的理论问题,对于这些理论问题的深入辨析,表明体现着审美主观性的情感表现论开始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7.
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开篇前五首(《立国》、《开辟神话》等)诗吟咏的是日本神话与历史,可称之为“神话诗”。神话、历史、政治三者在这部诗集中是紧密结合的。结合当代神话学与神话历史理论,通过对诗中日本神话与历史的分析,可以透视出作者以诗歌传达政治理想的意图与叙事策略以及内含的“天朝”心态。  相似文献   

8.
清未与民国年间。对郑珍诗歌一般评价较高,陈桂甚而认为“自宋以后,已无人能及者”(又符合生劳子论诗书》),胡先马肃也认为“郑珍卓然大家,为有清一代冠冕。”(《读郑子尹巢经巢诗集》)对清诗持否定态度的梁启超,对郑珍诗亦有好感,他在《近三百年学术概论》中,说“成同以后,竟宗宋诗,只益生硬,更无余味,其稍可观者,反在生长僻壤之黎简、郑珍辈。”当代的钱钟联先生义论近代诗四十家》中,对郑珍诗1也十分称赞:“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但当代综出的文学史或发表的论述文章,大多或者进而不提,或者谈谈几笔,予以否定…  相似文献   

9.
唐代诗歌深受佛禅思想影响,唐前期诗人深得禅宗思想真意,诗歌从容淡定,体现“禅悦”诗风。唐后期诗人把禅宗思想作为逃离现实的寄托,刻意追求,诗歌有了明显的人工痕迹,形成“逃禅”诗风。贾岛的“苦吟”,姚合的“轻巧”,以及马戴、李频等人的诗歌,呈现一种唐末期的“衰飒”之气。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后现代主义及其诗歌李增“后现代主义”,据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著名比较文学教授伊哈布·哈桑介绍,最早出现于《西班牙及西属美利加诗选》(1934年)一书。后来,特德莱·费茨在1942年出版的《当代拉美诗选》中沿用了这一术语,表示对盛行于二、三十年代现代...  相似文献   

11.
以王朔为代表的“颓废文学”既是对高举“载道”、“代言”大旗的“伤痕文学”的嘲笑,又是对追求“民主”、“现代化”征兆的“朦胧诗”潮的反戈;既是对“重建乌托邦神话”的“寻根文学”之叛逆,又是对“先抑后扬”、“入世”和“转轨”的“先锋小说”之变脸。在此基础上,主创者们再佐以“新写实”中“甘为卑贱”、“粗痞”和“反禁忌”的人生原汁,就做成了一道“颓废”十足的世纪末之文化快餐。这一股文学思潮极大地迎合了广大市民不要信仰、及时行乐和对金钱占有之世纪末“颓废情绪”,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文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当代国学思潮出现了种种复兴的新现象,具体有哪些呢?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第一,网络和新媒体上的汉字汉语。网络以及各种新媒体有大量关于汉字汉语的“新运用”,可以称之为“老知识的新生产”。比如说最近电视上的“汉语成语大比赛”“中国诗词大赛”“方言小品大赛”,以及其他有关的诗歌、对联、朗读、吟诵竞赛等,这些都是凭借新的方式,对汉字和汉语进行了新的运用。这种形式在这个新的时代突然变得非常流行了,这背后就是一种文化的思潮在兴起、在变化。  相似文献   

13.
《福建史志》2012,(4):49-51
在发动全民写诗的“大跃进”期间,每天都会写出大量诗歌。以下为杨瑞仁同志搜集自“大跃进”时漳州的工厂、学校、街道、公园各处的墙报、黑板报、简报、宣传栏上的诗歌。现仅撷取其中部分,意在存史。从中可窥视“大跃进”中诗歌之一斑。搜集者已对一些明显的错别字作了纠正,如“苦巅”、“干坤”、“撒网渔”,改为“山巅”、“乾坤”、“撒渔网”。  相似文献   

14.
柏桦有一段话非常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当代诗歌近30年的发展:"中国当代诗歌自1978年肇始至今有30年了,在这30年的时间里,诗歌风水可谓变动不居而又高潮迭起,先是北京‘今天派’以其英雄之姿隆重登场(1978-1985);  相似文献   

15.
刘芳 《神州》2012,(29):1-4
格雷·史奈德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生态诗人,他善于从各种亚文化中提炼出为己所用的因子进行诗歌创作。这些文化因子经史奈德过滤、加工之后,在他的作品中产生了变异。本文以比较文学变异学和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汉斯一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依据。综合论述唐朝送别诗在史奈德诗歌中的变异现象,探讨变异的过程、结果和产生的原因,并总结其产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刘永辉 《名人传记》2022,(10):77-77
艾青是中国现代诗代表诗人之一。聂鲁达是智利当代著名诗人,他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兴趣浓厚,一生曾三次造访中国。聂鲁达在回忆录《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里,多处谈及中国之行,其中对艾青着墨甚多,写过“中国诗人中的夜依者--令人心醉的艾青”等文字。而在艾青的诗歌生涯里,与聂鲁达的交往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笔。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从“兴象”起源与内涵谈起,以李白王昌龄及杜甫的诗歌为分析对象,归纳分析这些诗歌中“兴”与“象”、其产生的艺术效果以及“兴象”与绝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任亚娜 《沧桑》2009,(3):220-220,234
杨万里的诚斋体最突出的特点是“活法”,其“活”的重要因素是“透脱”。本文通过对其诗歌分析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杜甫的诗歌是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泣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其诗歌不仅涉及国家的大事,还触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杜甫对一切和其它有关事物的仁者之心和高度责任感,也就反映出了他诗歌中的那种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诗歌批评史上,“风雅”和“风骚”作为诗歌的渊源,作为检验诗风的标尺,作为各种诗体的宗祖,其至高地位似乎是无须加以讨论的。但是历代文人虽然习惯于标举“风雅”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