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方文物》2017,(4):14-18
2004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嫩江县铁古拉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82平方米。共清理土坑墓2座,出土有瓷器、铜器、铁器、玉器、骨器等各种质地的随葬品约70余件。墓周围有土筑围墙附属建筑,应为"同坟异穴"的夫妻合葬墓,根据出土遗物推测墓葬年代应属于清代中晚期。 相似文献
3.
2017—2018年,为配合哈尔滨市阿城区山水新城起步区工程项目建设,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项目所涉区域内发掘了3座清代晚期墓葬,皆为土坑竖穴木棺墓,出土一批陶器、瓷器、银器、铁器、铜器等随葬器物,进一步丰富了对本地区清代墓葬类型和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5.
2020年4月至5月,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清理了11座清代墓葬。这批墓葬的空间分布较为集中,保存状况较好,根据墓主人数量的多少可分为单人葬墓、双人合葬墓和三人合葬墓。出土的随葬器物较为丰富,主要有陶器、瓷器、玉器、铜器、金银器等。尤其是金质发簪,成对出现,成组使用,并且制作工艺复杂,造型生动别致,纹饰多样精美,是了解和研究清代首饰的重要实物资料。综合墓葬形制与出土器物,初步判定这批墓葬从清早期一直延续至清晚期,这有助于探究清代中关村地区乃至北京西北部社会生活状况与丧葬习俗。 相似文献
6.
1984年3月.宁县博物馆接到群众反映,在政平乡涧底村官草沟东侧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宁县博物馆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相似文献
7.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原文物》2006,(3):13-22
2004年2月~3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三幢住宅楼工程区内古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战国墓葬52座,出土随葬品较为丰富,为郑州地区战国中、晚期墓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8.
9.
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文物春秋》2004,(6):103-113
上世纪80年代,鸡泽县北关、尹村相继发现6座唐墓,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清理。本文对其墓葬形制和出土随葬品情况做了简要报告,并对当时的墓葬结构、随葬品特点及丧葬习俗做了简单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10年7月7日~26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战国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墓葬15座,出土器物13件,对研究北京地区战国时期的墓葬形制、葬俗以及社会经济状况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 《华夏考古》2009,(1)
2006年7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新乡金灯寺墓群进行了发掘,清理出15座汉代墓葬,为汉墓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3.
苏州冠鑫公司工地东汉墓是目前苏州出土铜器最多的一座汉墓,为汉代冶炼工艺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晚清天主教会与耶稣教会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1—1911年间,中国天主教会与耶酥教会的矛盾激化,屡屡发生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天主、耶酥教派冲突。目前主要史籍中有案可查的这类冲突共有42起,经分析归纳其有五大特点,七种原因。中国政府对教派冲突问题非常重视,对它的处理不同于对其他教案,具有两种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仪征南洋尚城唐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izheng Museum 《东南文化》2008,(5)
2007年仪征南洋尚城工地发现一座唐代砖室墓,唐代平面呈腰鼓形的砖室墓在本地区是首次发现。墓中陪葬的三面品相俱佳的铜镜,在扬州地区唐墓中甚为少见。它为研究唐代扬州地区的丧葬习俗及历史面貌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唐代中小型砖室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2003年7月和2004年4月,湖南湘西自治州文物管理处在古丈县河西镇燕子窝墓地抢救性发掘战国、西汉、东汉墓葬10座,共出土文物110件。其中M8出土的一套仿铜陶礼器,造型庄重大方,彩绘纹样繁缛精细,色泽艳丽,在本地所出的楚式器中实属罕见。M9和M10所出土的器物相似性,表明了在东汉早期竖穴土坑墓与砖室墓之间的并存关系。燕子窝墓地是一处西汉末到东汉初在当地享有名望的家族墓地,出土的部分典型器物,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典型器物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 《华夏考古》2008,(4)
2006年5~10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的开展,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新乡市凤泉区老道井墓地老道井墓区所占干渠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战国墓93座,为研究豫北地区战国墓及其相关问题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8.
河南卫辉市唐庄东汉墓葬发掘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 3月, 新乡市文物工作队配合基本建设在唐庄镇东发掘一座东汉墓, 出土随葬器物上百件, 为研新乡东汉时期汲县的地方官吏埋葬情况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清代前期上海作为南北洋航运中心,既是南北商品流通格局变化下的产物,也是清廷商品流通政策变化下的产物,海运业在上海的早期兴起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上海的兴起并迅速崛起,是建立在全国各地地域商帮的大规模商品流通基础之上的。上海的海运业者,来自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地,其中势力最大者,是上海及其邻近沿海地区崇明、南通三地之人,单个大船商,通常拥有数十号船只。上海海运业内部,船商与船户、耆舵、水手等航运业人员,船商与客商、与豆业字号,与豆行、饼行、油行、保载行等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上海,船商不仅在航业中居于中心地位,而且发挥出领袖百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