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中人     
宋子文与他的时代作者:吴景平,郭岱君编著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3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是世界著名的智库,拥有享誉全球的图书及档案,其中包括蒋介石日记、蒋经国日记、国民党党史资料、宋子文文件等,对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外交诸多领域的研究,极具价值。自2004年起,复旦大学与胡佛研究院的学者开始合作,整理与研究胡佛典藏的近代中国人物档案。  相似文献   

2.
日记现状 根据现有资料,蒋介石的日记约始于1915年,时28岁,止于1972年8月,时85岁,距离去世只有3年.这一年,蒋介石手肌萎缩,不能执笔,因此停止了长达57年的日记.蒋的这57年日记,遗失4年.其中1915、1916、1917三年,遗失于1918年底的福建永泰战役.当时,蒋介石遭北军袭击,孤身逃出,日记、书籍大部分失落.现在能见到的1915年日记仅存13天,为蒋当年在山东任讨袁军参谋长时所记.胡佛研究院对外所称1917年日记实际是蒋自撰的回忆,题为《中华民国六年前事略》,回忆1917年以前的个人历史,并非日记.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家杨天石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读到蒋介石日记的学者,他眼中的蒋介石好色、暴躁、多疑、孤僻、自恋,却又不断在自我反省。今年7月,杨天石再赴美国胡佛研究院,继续探寻蒋介石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正2006年以来,随着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所藏的《蒋介石日记》的开放,“蒋介石研究”逐渐成为一门显学。与此同时,蒋介石相关人物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如宋美龄研究、陈诚研究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应该以蒋介石研究为主线,俾使整个中华民国史研究取得更多新成果。因此,除了依托《蒋介石日记》、《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以及“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档案》  相似文献   

5.
杨瀚 《纵横》2014,(1):21-24
2006年年底,我撰写的《杨虎城大传》出版发行了。在写作过程中,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中心公布了宋子文有关西安事变的“日记”,对蒋介石日记则公布到了1932年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蒋介石日记>(以下简称<日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陆续对外开放,已引起国内近代史学界的广泛关注.<日记>的开放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窗,增添了许多新资料.蒋介石在1936年12月西安事变期间撰写的日记.虽对当时一些关键人物和事件的记述过于简略,或者是有意隐匿,致使后人研究这个重大历史事件颇感困难.但蒋介石作为两安事变重要当事人,他当年撰写的日记,仍不失为研究这一事件不可或缺的第一手珍贵资料.况且,这份原始日记,较之1937年初他命陈布雷代笔的用来作宣传使用的<西安半月记>更接近于真实,史料价值更高些.<日记>的开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把西安事变的研究再向前推进一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作为相关历史问题的基础史料,根据史迪威日记、家书和评论性文字所编辑而成的中文出版品《史迪威日记》,其深远的影响绵延至今。其英文母本《史迪威文件》于1948年即已出版,在同年就有选编的中译本问世。自2005年起,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根据史迪威个人档案中的日记本原件进行整理输入,陆续刊布史迪威日记的电子誊抄版。本文旨在对不同中译本《史迪威日记》与胡佛档案馆藏史迪威日记稿进行比较研究,从史料学角度阐释两者的异同与各自具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薛念文 《民国档案》2007,10(3):82-86
蒋介石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个人经历、对日政策和个性特征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关注。保存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蒋介石1917年至1945年日记的公开,为深入分析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得出符合历史逻辑的客观的结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蒋介石日记提供了他早年追随孙中山的一些历史细节,1932年以后的日记中更清晰表露了他挣扎于抗日和妥协之中,他的反共言论则体现了他超于性格缺陷的认识偏差。  相似文献   

9.
蒋介石《西安事变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天度  孙彩霞 《百年潮》2007,(10):28-38
几年前,蒋介石后人蒋孝勇的遗孀蒋方智怡,将她保存的蒋介石日记和蒋经国日记从台湾运往美国,存放于加州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室。蒋介石的日记自1918年起,至1972年止,共55年,无日不记,篇幅浩繁,内容庞大。胡佛研究所研究员郭岱君翻阅了全部日记,认为它给“世人提供了一个认识20世纪中国的新视窗”。2006年胡佛研究所将蒋介石1932年以前的日记复印出来,供读者阅读研究。2007年4月下旬,又开放了1932年至1945年的日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周天度乘去美国探亲之际,于5月前往该处翻阅了蒋介石在西安事变前后的日记,时间是1936年12月10日至12月31日,共22天;然后寄回国内交由同事孙彩霞编审编排整理,并加文字说明。日记没有中规中矩地按版面的页面书写,在正页的上下两端以及左右两侧也写有内容。日记有的地方写有“续昨”,还有的在页前写“(接上页)”,页后写“(接下页)”,由此推断,日记的部分内容不是当日记述,而系日后补记。因日记原件不能对外,提供读者的是从缩微胶片还原的复印件,有些字句被油墨遮盖,无法辨认,以口替代。同时,为帮助读者理解,笔者在一些地方添加注解,个别明显有误或能推断内容的文字也力所能及地指出。虽然蒋介石《西安半月记》、台湾蒋介石档案《困勉记》公布了日记的部分内容,但因为这两者都意在表现蒋介石在“艰难困苦”中“意志卓越”的记述,故往往有断章取义之嫌,再加上蒋介石及其编纂者屡次加工,内容已不能反映日记原貌。现在公布的日记原件,为西安事变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史料,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关于蒋介石与周恩来在西安会面晤谈情况,周恩来在给中共中央书记处的电报中明确提到此事,并概括说蒋介石做?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与两个儿子蒋经国和蒋纬国的关系,一直困绕着喜爱探索历史之谜的人们。关于蒋纬国的身世,社会上有各种传说,2007年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查阅蒋介石日记,曾试图查找出关于蒋经国和蒋纬国的身世的答案,但是,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不过从日记审视蒋介石的亲子情,可以发现蒋介石深爱着他们,相比之下,蒋介石爱蒋纬国更多一些。  相似文献   

11.
杨智友 《民国档案》2007,(2):142-143
2006年3月31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正式宣布向公众开放在其档案馆所保存蒋介石1917—1931年日记的内容,该消息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一时成为舆论热点。蒋介石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是近代中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与决策者”,①其日记的披露无疑将有助世人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真实了解近代中国风云激荡的社会变迁及诸多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一年后,应胡佛研究所的邀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组团访问了该所。巧合的是当我们结束为期三周的访问,从旧金山国际机场回国的那天也是3月31日。一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  相似文献   

12.
<正>蒋介石与两个儿子蒋经国和蒋纬国的关系,一直困绕着喜爱探索历史之谜的人们。关于蒋纬国的身世,社会上有各种传说,2007年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查阅蒋介石日记,曾试图查找出关于蒋经国和蒋纬国的身世的答案,但是,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不过从日记审视蒋介石的亲子情,可以发现蒋介石深爱着他们,相比之下,蒋介石爱蒋纬国更多一些。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月《蒋介石日记》(以下简称《日记》)公布之后,引起了海内外众多中国近代史爱好者的关注。《日记》的公开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增添了许多新资料。但这些资料到底能还原多少历史的真实,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有的学者,如杨天石先生,对《日记》相当肯定,2008年还出版了《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档案馆藏蒋介石日记、台湾"国史馆"藏蒋介石档案和外交部档案、广东省档案馆藏财政厅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重庆档案馆编四联总处史料集、民国报刊杂志等原始史料为依据,考察了国民政府管控侨汇的机构、政策、流向变迁历程及其成效。认为战时侨汇是外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金融抗战和军事国防联动布局的关键物资,国民政府对侨汇管控有其金融抗战和国防战略部署的双重需要。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侨汇管控存在着复杂的政策调整和隶属机构的变迁,这些措施增加了海外侨汇流入祖国。四联总处、财政部、中国银行和中央银行对战时侨汇管控做出重要贡献。文中1940—1945年度中国银行经收美元和英镑外币侨汇数额的统计图,填补了战时侨汇本币和外币统计数据欠缺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近代史研究》2021,(3):28-33
正新世纪之初蒋介石日记公布以后,有不少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成果作了引用,甚至出现了一批以蒋介石日记为主要史料的论著,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研究。但是,有些成果的解读似乎过于主观,以致造成一些记载在传播过程中失真、失实。其实,蒋介石日记的出现并没有颠覆原有的基本历史书写,也未能改变对国共两党既存的基本认识。如果深入具体的历史语境,力争读出日记内容的真实之意、言外之意、不尽之意、未言之意,反而更能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优胜之处。  相似文献   

16.
蒋介石与胡适的关系为学术界所乐道,甚至被赋予诸多象征意义.1949年国民党政权逃台后的蒋胡关系,既是大陆时代的延续,也有在台湾时空环境下新的特点.蒋介石在台湾时期日记的开放,为研究二人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资料.蒋介石与胡适均记载了他们交往的经过与彼此观感,但相异甚大,往往是"一个事件,各自表述".蒋介石在日记中痛骂胡适与在公开场合下对胡的"礼遇"形成鲜明的对比,背后的玄机,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文史月刊》2012,(1):61-68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国民党败退台湾经济上的罪魁祸首", 这是我们之前对宋子文的印象。 2004年,胡佛研究院的宋子文档案开放了,这些私人档案和其他的史料,包括了宋子文自拟财产清单和纽约财产法庭关于宋子文个人遗产分割执行书等。这些档案能否让外界对宋子文贪污敛财的怀疑就此消逝?研究界的学者众说纷纭,莫有定论。  相似文献   

18.
杨雨青 《纵横》2009,(5):22-24
在台北“国史馆”收藏的蒋介石档案中,有蒋介石命亲信根据自己日记编写的事略稿本,其真实性已经为蒋介石日记原稿所证明,而其收录的与日记相关记载有直接关系的电报、手令、信函等文件,则大大丰富和拓展了蒋介石日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赫伯特·胡佛是美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美国学术界对胡佛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关于胡佛的政策和理念,自由派与保守派展开争论;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新保守主义"和"新左派"对胡佛进行了重新解读;随着60年代末胡佛档案资料的开放,相关研究进入繁荣期;80年代之后,经济新自由主义在美国兴起,学者们对罗斯福之前的共和党时代和胡佛展开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1937 年12月12日,蒋介石为何在日军完全包围了南京的情况下,向南京卫戍部队的唐生智军发出了撤退命令?"这是笔者长年来的疑问.<蒋介石日记>是解开这一疑问必不可少的史料.笔者从<日记>中了解到,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充满了不信任感和戒备心理,那时他还在持续探索"中日和平"的可能性.蒋介石在<日记>中首次提及南京被日军占领的惨状是在日中"和谈"中断后的1938年1月22日,在那之后,他开始认真考虑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