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发展森林公园旅游产业不仅是把森林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两山”理论的客观要求。文章基于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及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测度森林公园资源禀赋,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森林公园资源禀赋对其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外部市场占有率和内部产业综合效率角度检验森林公园资源禀赋对其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增加森林公园面积、提高国家级或省级森林公园比例,对当地及邻近地区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从长远看存在明显的“资源福音”效应;(2)相较于森林公园数量增加,提高高等级森林公园比例对其旅游产业发展的正向影响更大;(3)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改善区域森林公园资源禀赋,主要是通过扩大旅游市场占有率和提高产业综合效率来推动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的发展;(4)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邻近地区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对当地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也反映了我国不同区域间森林公园资源禀赋优化利用对其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拉动作用小于区域间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  相似文献   

2.
齐艾玲  王琳  刘建 《旅游纵览》2022,(19):28-30+34
本文从旅游收入指标、旅游设施指标和国民经济指标3个维度选取11个指标构建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因子分析法得出山东省16个地市的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和排名,在此基础上将16个地市进行序列划分,山东省泰安市在游览设施方面处于第一序列,说明泰安游览设施硬件建设不错;泰安市旅游业绩贡献力稍低,处于第三序列,说明资源优势有待于转化为经济优势。据此,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期提升泰安市休闲旅游竞争力,推动泰安市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产业效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凯  易静  肖燕  席建超 《人文地理》2016,31(2):120-127
基于中国31个省区的数据,测量与估算了2012年中国旅游产业六大要素部门的产业集聚现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各部门的技术效率进行评价,同时构建旅游产业集聚与技术效率的回归模型,探寻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与产业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产业整体集聚程度仍然偏低,且六大要素部门之间发展不均衡;当前我国各省区旅游业的产业规模普遍偏小,大部分省区旅游产业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旅游产业的规模化集中度对产业技术效率有较强的积极影响,回归系数达到0.672;企业集中度、劳动力集中度对产业技术效率存在较小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们对养老、健康的需求持续增加,康养旅游产业有望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本文从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农林资源、基础设施、医疗设施5个维度构建康养旅游资源评价指标,采用熵权-TOPSIS法计算各竞争力因子所占权重,分析比较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级市康养旅游资源竞争力,针对贺州市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贺州市康养旅游产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曹新向 《人文地理》2007,22(1):18-22
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测评,可以反映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后续能力和未来前景。通过构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从旅游业产业发展角度出发,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业发展潜力的差异进行了量化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大部分省域具有较强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中部大部分省份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居中,而西部大多省份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较弱,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差异基本上相似。同时,研究也发现,旅游发展潜力的强弱分布基本上与旅游竞争力的强弱分布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旅游业“十三五”规划须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旅游发展背景的基础上,以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为逻辑思路,从“结构、空间、产业”3个维度,分析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与问题:结构性矛盾与问题突出、空间拓展与利用不足、产业转型与升级任重道远;并从顶层设计视角提出一些建议:(1)调整结构,促进优化:产品结构优化——寻求休闲度假旅游的突破;消费结构优化——积极促进非基本消费增长;城市供需结构性耦合—分类强化城市旅游供给短板规划建设;三大市场结构优化——大力发展入境旅游.(2)重塑格局,开拓空间:空间重构——科学优化我国旅游空间大格局;轴线重铸——以“三道”走廊重铸我国旅游发展轴线;海洋拓展——积极开拓我国海洋旅游空间;乡村升级——全力推进乡村旅游的质量性增长.(3)转型升级,融合创新:基础提升——实现基础性产业要素转型升级;融合延展——推动融合性产业要素交叉嫁接;创新驱动——推进创新性产业要素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省域旅游竞争力的空间格局与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系统梳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主要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搭建省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法,以省域为研究单元,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竞争力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规模实效因子、企业活力因子、经营绩效因子和消费支撑因子是影响我国省域旅游竞争力总体水平的主要因子,4项指标对我国省域旅游竞争力的累积贡献值已经超过80%;从空间结构上看,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间旅游竞争力总体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东中西部地区各省份的旅游竞争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梯度递减格局,东部地区省份的旅游竞争力水平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但一些省份也表现出一定的变异特征。从旅游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角度出发,研究认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区域旅游产业的效益更多地来自于全方位和全要素的产业发展,而这些要素既涵盖旅游系统内部的各项要素,又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增强区域旅游竞争力必须强调各项要素的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以旅游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其空间分布特征、空间扩张趋势和时间分布特征,为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旅游产业的影响、预测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提高其所在区域的旅游产业竞争力乃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各区域间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总体表现为东部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旅游上市公司作为优秀旅游企业的典型代  相似文献   

9.
杨芊  刘啸  宝勿力呼 《旅游纵览》2023,(17):42-44+48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省提出了要聚焦建设文旅融合、全域全季的旅游强省,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提升河北省旅游竞争力。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河北省11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从旅游供给、旅游市场和旅游支持这3个维度构建河北省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进行排名。最后,结合河北省各城市的区域特征及优劣势,提出提升河北省各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河北旅游强省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聂祝兰  孙澳 《旅游纵览》2023,(19):44-46+53
本文以皖北六市(蚌埠市、阜阳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北市、淮南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旅游环境、旅游市场四个维度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皖北六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经济实力方面,蚌埠市的经济实力远超皖北其他城市,淮北市、淮南市、亳州市、阜阳市的经济实力处于中等水平,宿州市的经济实力最弱;基础设施方面,淮南市、阜阳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旅游环境方面,阜阳市、蚌埠市的旅游环境竞争力较强;旅游市场方面,蚌埠市、亳州市的旅游市场潜力巨大。综合得分来看,蚌埠市、淮南市和阜阳市三市的旅游竞争力水平相对较高,亳州市、宿州市和淮北市的旅游竞争力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本文运用定量评价法对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拙文首先构建了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确定了各指标体系的权重值,并介绍了指标量化与处理以及综合评价值确定的方法,最后对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国际比较。以期提高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效果,并对深化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及我国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星级酒店相对效率集聚的空间分析及提升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叶林  黄震方  王坤  涂玮 《人文地理》2013,28(1):121-127
选取大陆31个省级区域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改进的DEA模型,对省际星级酒店的相对效率进行测算,进一步对相对效率的空间集聚态势及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大陆星级酒店相对效率的变动主要受规模效率驱动,大部分省份星级酒店的规模效率处于递减状态,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从长远角度看,不利于星级酒店业的健康良性发展。中国星级酒店相对效率及其空间集聚态势都表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负相关的态势,各项效率的影响机理不同。最后基于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对提高星级酒店相对效率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论文通过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构建滨海旅游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4个具有代表性的滨海旅游城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旅游综合竞争力、现有竞争力、潜在竞争力、环境支持力和游客印象5项指数上4城市各有特点:综合竞争力厦门最高,青岛最低,三亚的现有竞争力和大连的潜在竞争力较强。中国滨海旅游目的地各项竞争力强弱势特点是:现有竞争力〉潜在竞争力〉环境支持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著名旅游城市旅游业的效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追求更高的效率是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之一.本文采用三阶段DEA方法,选取2010年50个著名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对旅游业效率值进行测算.研究表明,剥离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城市旅游业效率从0.661下降到0.559,规模效率值从0.865下降到0.634,纯技术效率值从0.761上升到0.872,42个城市的旅游业规模效率值下降,33个城市的旅游业纯技术效率值上升.从调整的数据可以看出,规模效率对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和制约程度最强,纯技术效率相对较弱.最后针对旅游业效率值分析,提出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资源集中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程玉  杨勇  刘震 《旅游科学》2020,34(1):33-53
在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开展全国及31个省份旅游产业结构变动与生产率演化的研究具有显著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鉴于结构变动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运用DSSA方法对全国及31个省份2000年—2016年旅游业资本生产率增长率进行分解,测度产业结构变动的生产率增长效应。结果发现,不同地区或省份之间表现出较大差异。在年度静态结构效应上,东部地区开放型旅游经济较为发达,各省份总体发展态势较为稳定,伴有阶段性波动;中部地区旅游经济相对闭塞,各省份总体发展的平稳性最差,波动性介于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西部地区在大开发背景下旅游经济增长较快,各省份总体发展的平稳性介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之间,波动性最大。在年度动态结构效应上,全国大部分省份在大部分年份都出现“结构负利”,动态结构能力亟须改善。尽管各省份表现出差异化的静态结构能力和动态结构能力,但是我国整体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发展态势相耦合。本文的结构效应分析结果可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及不同省份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徐虹  范清 《旅游科学》2008,22(4):1-5
产业融合是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和政府管制放松而出现的一种产业创新方式。旅游产业在面临竞争环境巨变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压力下,也日益呈现出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趋势。从系统自组织的角度来看,旅游产业天然具有融合其他产业的特性,但融合中存在的制度、企业及需求方面的障碍因素却制约了旅游产业融合效果的更好发挥。本文基于旅游产业融合视角,探讨了融合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并结合障碍融合的因素,提出了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和促进旅游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潘植强  梁保尔 《人文地理》2016,31(6):152-158
本文利用交通运输业、邮电业、商业、餐饮业、住宿业以及社会服务业这6个行业面板数据,在揭示2005年至2014年30个省(市、区)旅游业碳排放总量与强度的时空动态变化关系时,借助LMDI法分解出影响我国旅游业碳排放增加量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在时间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要显著高于东部地区;②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在时间上呈逐年递减趋势,且中、西部地区下降速度要显著低于东部地区;③影响我国旅游业碳排放增加量的关键因素取决于经济产出因子(TEO)、接待人次因子(TP)、行业结构因子(TIS)、能源效率因子(TEE)、能源结构因子(TES)5个方面,前两者为增量因子,后三者为减量因子。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城市群竞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钢民  杨绣坤 《人文地理》2012,27(4):143-14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旅游需求的持续增长,休闲旅游已经成为旅游消费的新亮点和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区域之间旅游产业的竞争与合作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所包含的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其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测评和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竞合对策,旨在推动7城市开展合理分工和有序竞争,以增强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整体竞争力,为河北省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