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缕曲     
满族词人纳兰性德营救汉族诗人吴兆骞的故事,是盛传清初文坛的一段佳话,也是民族团结中的一页动人的篇章。 吴兆骞是少负盛名的江南才子,因丁酉科场案获罪,于顺治十六年(1659)被发配到关外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附近)。他的好友顾贞观填《金缕曲》二首,“以词代书”寄给他。这别开生面的“词书”,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纳兰性德看到后为之泣下,誉之为“河梁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并表示:“此事三千六百日中,我当以身任之”。又填《金缕曲》赠顾贞观,词中有“绝塞生还  相似文献   

2.
苏轼既是词体的改革者,又是词风的创立者。他才情奔放,以诗为词,取词之躯壳而赋以诗之神气,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梦境”把豪放与婉约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词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千古不朽的艺术珍品,博得后世文人的钦仰。  相似文献   

3.
自明代张涎在《诗余图谱》中将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辛弃疾词更常被列为豪放一派。豪放派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扩大了词的题材,使词的柔美纤美变为刚美宏美,为词坛注入一股阳刚之气。豪放词风的创始人是苏轼,但豪放派是由辛弃疾确立的,他以广阔的视野、壮阔的意境、深沉激越的情感抒发自己建功力业的抱负,开辟了词作的新境界。
  一、个性化的意象建构:构筑军事意象体系
  辛弃疾本应是纵横疆场的英雄,现实却使他壮志难酬,一生经历两次“错位”(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他成为“词中之龙”,他的词充满豪壮之气与英雄之泪。祖父辛赞的家庭教育使辛弃疾从小立志收复失地。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举兵大举南侵,年方二十的辛弃疾在家乡聚众两千抗金,后把部队汇入耿京所领导的军队,在军中担任“掌书记”,并劝耿京与南宋联合作战,受命南渡进行洽商。辛弃疾本是一位英勇善战的骁将,然而他“旌旗拥万夫”南下后,并没有受到重用,南宋对辛弃疾这一类的“归正人”怀有很强烈的不信任,辛弃疾很快就被解除武装,稍后委派任江阴军的签判。从此辛弃疾基本被以文职官吏的身份到四处去担任官职。即便如此,辛弃疾亦展现杰出的治国才能,他南归后曾给孝宗皇帝上《美芹十论》,又给宰相虞允文献呈《九议》,详细周密地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提出一整套的复国方略。然而他“归正人”的特殊身份、尴尬处境及南宋朝廷的偏安一隅等因素使辛弃疾再由一位能吏转为闲人。  相似文献   

4.
晚唐五代的文学家牛希济力主作文以“治化”为要务,其古文创作契合了此种理论主张,被视为一代之鸿文。牛希济亦以词名世,其词纵悱恻温厚,却与他的文学主张不尽相合。结合其时的社会情状及文人普遍的心态,或可对此加以阐释,同时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五代文人。  相似文献   

5.
清代八旗诗人不下千人,其中最孚盛名的是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才华横溢,著作甚夥,粱启超称之为“清初学人第一”。(《纳兰容若手简跋》)其词成就最高,所作《饮水词》集影响甚大,在当时就引起了人们的注目。他的老师通儒徐乾学说他的词“清新秀隽,自然超逸,海内名为词者皆归之”。(《纳兰君墓志铭》)其友词作名手严绳孙评为“飘忽要眇,虽列之花间、草堂,左清真而右屯田,亦是以自名其家矣。”(《成容若遗稿序》)词坛健将陈维崧在他的一首《金缕曲·赠成容若》中也有“已吟到最销魂处。不值一钱张三影,尽旁人拍手揶揄汝。何至作、温韦语”。  相似文献   

6.
中华书局标点本《宋史·勾龙如渊传》:“祠臣曾开以老病辞不草国书,帝欲用如渊代之。”“祠臣”,为“词臣”之误。词臣,文学侍从之臣。祠臣,奉祀之官。曾开司“草国书”之职,而非奉祀之职,所以  相似文献   

7.
田守文 《神州》2014,(11):18-18
<正>范成大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除诗歌以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词作,虽然其词作数量和艺术成就不及其诗歌,但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词为艳科”使得词被局限在浅斟低唱、剪红刻翠的狭小范围内。“国家不幸诗家幸”,“靖康之变”以后,南渡词人借助这历史沧桑巨变,将词推到抗金救国的前沿阵地,用以表达祖国分裂的痛苦和屈膝事金的民族耻辱,大大拓展了词的题材氛围,使爱国豪放词的创作掀起高潮并不断走向新高。展现了“词”  相似文献   

8.
李瑄 《史学集刊》2005,(4):28-31
刘程之,号遗民,晋宋问人,晋末弃官归隐。后人往往根据其不仕之事与“遗民”之号,将其理解为易代后出于政治立场与道德自觉不仕新朝的“遗民”。其实,遗民一词的此一义项在晋宋之世尚未确立,刘遗民不过是一位追求山林玄远之趣的隐逸之士。并且,由于刘遗民的历史存在,还产生了“遗民”一词不被广泛注意的另一义项——隐士。  相似文献   

9.
孙维才 《日本学论坛》1991,(2):31-32,51
“比兴”是日本和歌、俳句中最常见的艺术手法。其含义中外相同。宋代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齐梁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依微以拟义。”“附理”即“切类以指事”.是用类似的事物来比喻;“依微以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用“安乐窝”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也比喻自己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这个词与北宋的一位名士邵雍有关. 邵雍(1011-1077)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邵雍精于数学,通天彻地,但生性淡泊,不愿做官,30岁他迁居洛阳时,生活颇为艰难.他在洛河南岸搭了一个草棚,作为栖身之所.这里每逢下雨,满屋都是水.附近的人都讥笑他,他却满不在乎,仍自称其住所为“安乐窝”.  相似文献   

11.
象祠考     
近年在贵州省黔西县东部发现的象沉遗址,是古代水西重要的文化遗迹之一。由于年代久远,扑朔迷离,有必要对之作一番考证,以供研究和旅游开发参考。(一)象词的发现主要是受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所作的《象词记》启发,这篇文章因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入《古文观止》而流布天下。《象词记》起句即称:“灵博之山、有象沉焉。”这已经确定了象词的所在。那么,“灵博之山”具体在什么地方呢?文中接着叙述“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调之。宣慰安君,因诺兹夷之请,新其词屋,而请记于予。”这说明建了象沉的“灵博之山”是在“诸苗夷”所居…  相似文献   

12.
明清之际 ,名卿词客多携美姬 ,拥才女。钱谦益与柳是 ,龚鼎孳与顾媚 ,侯朝宗与李香 ,冒辟疆与董白等 ,皆艳传后世。还有一对 ,风雅不减 ,但却罕为人知 ,那就是周亮工与王荪。周亮工 ,字减斋 ,号栎园 ,河南祥符 (今开封 )人。他的才学 ,不逊于钱谦益之徒。曾亲承其教泽的曹寅 ,在《楝亭文钞》之《重修周栎园先生祠堂记》一文中 ,把他与唐代韩愈相提并论 ,说 :“所谓名世应运而起如公者 ,盖不能一二见也。”王日卓《新世说》记明遗民申涵光语 :“未晤栎园 ,未睹沧海 ,自是生平两阙。”周亮工声名浸微 ,一是由于他晚年曾焚毁自己的著述 ,作品传…  相似文献   

13.
谢灵运(公元385—433)是我国古典山水诗派的奠基人,在他那充满奇致逸韵的山水诗中,景物描写与理语陈述相映生辉。其《山居赋》即云:“研精静虑,贞观厥美。怀秋成章,含笑奏理”。所谓“厥美”,便是指自然景物之美;而“奏理”意谓在山水审美时悟得人生至理。“赏心”一词曾数次出  相似文献   

14.
简略地说就是揣摩当权者的心思,说他想说而他自己不便于说的话;做他想做而他自己不便于亲自做的事。有的辞书注“承望”为“料到”,有点意思,但太简单,不足以概括古人说这个词的全意,故以“承望者现象”名之。  相似文献   

15.
“小康”一词,古已有之,从历史渊源来说,“小康”最早源出《诗经》。在《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它源于儒家典籍《礼记·礼运篇》,它的出现与孔子有难解之因缘。《礼运篇》说,孔子参加完鲁国的祭祀,走出大厅,来到楼台上,感叹不已。当时他的学生言偃在他身旁,就问老师为何感叹。孔子告诉他,远古时代,大道盛行,他没有赶上,十分遗憾,然而他却是十分向往,故而感叹。于是他就向言偃讲述了大同小康的社会背景。他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  相似文献   

16.
斯坦因说玉门关得名于西域玉石之输入。查古代史、志、记、传及各种类书皆无此说,现当代权威性词书及地名词典亦不取此说,断知其说无稽。本以为。“玉门”一词系借用西汉以前旧有成词。《易》有“西北之卦……为玉为金”之言,又有“金性刚坚”、“玉质温润”之说,“金”之坚刚,用之以抗威诛逆;玉质温润,用以示仁而泽外。“金关”、“玉门”二名互匹,兼示性质功能之别。  相似文献   

17.
同源词运用于训诂,可从下面几方面来看.一、有助于鉴别古籍注解之得失《论语·学而》:“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宋代邢昺疏云:“去奢从约谓之俭.”今人注解多从之,有人译作“节俭”.若指生活上的节俭,去除奢侈,恐失之.“温、良、恭、俭、让”,5个字都是说对人良好的态度,这里与生活节俭无关.朱熹注得很对,“俭,即容貌收敛,而  相似文献   

18.
释“侯”     
“侯”字的甲骨文形体为“从厂从矢”的会意字,其形体义为人执箭位于垂直陡峭的崖壁之状.“侯”一词完整的发生背景为:处于边境的方侯,拥有武器,从事伺望任务;而“侯”一词本义域的构成则可重构为:方侯[义素(1)]执箭位于垂直陡峭的崖壁上伺望[义素(2)].  相似文献   

19.
郑文焯与“鸥隐词社”柳条我国词学,两宋为鼎盛,其后渐趋式微,至晚清又复一振,使古代词史做一光辉之结束。清未词坛,名家辈出,词社兴起。“鸥隐词社”是江南影响最大的词社。其成员及后入社者多为名家,如郑文焯,夏闰枝、陈同叙、况周颐等。社址在苏州城西艺圃,有...  相似文献   

20.
张振国  陈卫国 《收藏家》2009,(10):75-78
荀慧生初名秉超,又名秉彝,后改名“词”,字慧声,号留香,艺名白牡丹。他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之一,京剧表演艺术“荀派”创始人,位列“四大名旦”之一。他生于1900年,卒于1968年,享年68岁。祖籍河北省东光县(现为阜成县)。苟慧生之名初见于1925年与京剧老生名角余叔岩合演的“打渔杀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