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妮·魏特琳(Minnie Vautrin),1886年9月27日生于美国伊利诺州司考尔镇,家中世代务农。6岁那年,其母去世。魏特琳过早地承担起繁重的家务与田间劳动。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对读书求学的兴趣。由于她出生贫苦,常靠打工维持学业,深知求学之艰难,因而立志献身教育事业,魏特琳先进入伊利诺师范学校,毕业后靠打工积攒了学费,1903年又考入伊利诺州立大学学习。4年后毕业,做了一段时间的中学教师。不久,她又考入位于香槟城的伊利诺大学攻读教育学,仍是边打工边学习,直至191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 由于美…  相似文献   

2.
1997年12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60周年纪念日前夕,新华社发布了一条举世瞩目的讯息;记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珍贵历史资料《贝德士文献》被发现。据称,这份资料是迄今数量最大、最完整的南京大屠杀原始文件。《贝德士文献》的主人公贝德士,1897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23岁时获牛津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随后受美国教会派遣来到中国,并长期执教于金陵大学。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了那场惨无人道的血腥屠杀,其时作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的贝德士积极参与了难民救助工作,并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过程中,长期以来,许传音先生的身世与下落一直是一个谜。但是,作为南京大屠杀的重要见证人,许传音曾担任南京安全区住房委员、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副会长、国际救济委员会中唯一的中方委员,而且战后他曾应邀到远东军事法庭上出庭作证。这样一位关键人物,历史不应也无法遗忘!1997年之后,随着《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的相继问世,有关许传音的资料越来越多,我们寻访许传音身世的念头也日益强烈。2003年12月,我们利用美国研究魏特琳女士的专家胡华玲女士来南京访问讲学之际,通过《现代快报》呼吁寻找许传音先生的线…  相似文献   

5.
《百年潮》1997,(2)
冀朝铸早年在美国读中学时,学校的校刊要为每个学生登一幅自己画的漫画像,他画的自己的形象是:人坐在那里,左半身穿着长袍马褂,背后是一座中国的佛塔;右半身穿的西装,背后是纽约的帝国大厦;整个脸是中国人的脸。据他说,这是要说明:首先,自己是中国人;其次,自己一方面有中国的文化,一方面又一直在美国生活和学习,所以跟中美两国部分不开。想不到,这幅画竟对他的一生都有了象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德国大使馆南京留守处的沙尔芬贝格,是39名见证南京大屠杀的西方人之一。1938年6月18日在应邀去日本总领事馆赴宴后,结果第二天即因食物中毒而离奇死亡。对此德国档案馆中存有文字资料记载,但没有材料显示他的死曾引起过德日两国之间的外交纠纷。德国大使馆南京留守处负责人乔治·罗森博士家人口述的历史,有助于揭开沙尔芬贝格之死的...  相似文献   

7.
60多年前,在中国的南京,侵华日军制造了震惊世界、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当时,有两个臭名昭的杀人凶手进行杀人比赛,其中一人杀人的最高记录是106人。然而,半个世纪以后,一把南京大屠杀中杀107人的日军凶刀在台北被发现,这个杀人的数字超过了当年杀人比赛的最高记录,让人震惊。一把罪恶的屠刀,107位中国同胞的头颅,展示出日军当年在南京屠城时杀人的残酷性和普遍性。据核查,它不是进行杀人比赛的日军两少尉所使用的军刀,那么它是谁的呢?又是怎么到了台湾的呢?  相似文献   

8.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很多,但大家不一定注意到,日寇在南京,对我国物和标本进行了疯狂的洗劫!据当时《南京日报》的报道,1933年华北危急时,当时的国氏.政府为了物的安全,命北京故宫将约2万箱物分五次迁往南京。1936年,在南京朝天宫设立“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同年底,朝天宫库房扩建工程完成后,就将故宫南迁的物放在那里。  相似文献   

9.
<正>这里记载了一组组血淋淋的数字。每次战争,都有那么多无辜的百姓被杀,皇帝的宝座,确实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啊!中国历代皇帝,对于反抗者与被征服的异国、异族的屠杀,向来是极其残酷的。这种屠杀,往往不限于失败的反抗者和被征服的异国、异族的首领、官员与军队,而是随心所欲地扩大范围,因此每一场战争中,就会有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被杀。记载皇帝的军队对无辜百姓野蛮屠杀的文字,虽时隔千百年,读来仍血腥四溢,令人惊惧。  相似文献   

10.
当他亲眼看见托举着卫星的"长征3号"火箭在一片熊熊烈火中隆隆升起时,他被惊呆了--在这辉煌壮美的一瞬间,他看到了人世间最壮美的一幅"风景",看到了一个流传了千年万年的活生生的神话,灵魂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巨大震撼。他在心里大声喊道:"总有一天,我要写一本书!"  相似文献   

11.
庄月江 《古今谈》2004,(3):17-18
毛松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摄影家,1932年从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经济系毕业后,进入《上海晨报》当摄影记者。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大后方从事救济难童、创办难童学校十余年,也从未放下手中的相机。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化部、新华社、太原图片社和轻工部任职,更是相机不离身。六十多年来,他拍摄了十万多幅反映社会、历史、战争、生活、风光等题材的照片,有不少已成为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2.
亲身经历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的中国劳工有三人生还。目前只有一个健在,并且在不久前应邀东渡日本,作为广岛事件的中国见证人,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劫后余生近半个世纪,竟以贵宾身份成为轰动日本的新闻人物。他是住在长沙的张文彬。张文彬1920年出身于河北省一家农舍里。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成了抗日积极分子,1944年4月14日夜,他被日本侵略者抓获。后来又被作为劳工押送日本。在日本当劳工时,民族恨,同胞情,一齐涌上了张文彬的心头,涌出了张文彬的笔端。他未曾料到,他偷偷写下的日记,竟然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些日记被日本人发现后,…  相似文献   

13.
日本政要否认战争责任存照大连外语学院张传杰,赵莹波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世界各国人民都在总结和回顾这段历史。日本作为那场战争的发动者之一尤其应该正确认识和深刻反省那段历史,并且处理好战后遗留问题。然而,日本却有一部人反其道而行之,这不能...  相似文献   

14.
兵戈 《中华遗产》2023,(7):98-109
铜雀三台,既是文人宴饮的雅集之处,又宣示了曹操的政治意图,具有丰富深邃的历史内涵。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春正月,魏王曹操率领大军,回到洛阳。前一年,关羽在襄樊战区打出了“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军事胜利,逼得曹操集结大军,南征关羽。曹操甚至动了迁都的心思。多亏孙权偷袭荆州,在关羽背后插了一刀,才解除了危局。  相似文献   

15.
吴若峰 《旅游》2005,(5):50-57
每次游历泾县--安徽这座美丽的山城,总会给我留下些许美好的回忆,但是深刻印在脑海里的却是发生在泾县的一文一武两件事,一是李白在桃花潭,再是新四军在云岭。李白和汪伦的友情千古传唱,新四军和泾县人民的鱼水情百世流芳。  相似文献   

16.
《炎黄春秋》去年约我写一点回忆父亲的文字,因公务繁忙我未敢答应,后又将刊载其他同志写我父亲文章的杂志送我,使我和家人很受感动。我的父亲田家英生性活泼、开朗,长期在中央机关严谨有余的氛围里工作,竟一点没有改变他那洒脱不羁的性情。他有一方从地摊上买来的古印章,上刻“活泼泼地”,他特别喜欢,我以为那正是他的本性。父亲喜与人交往,好友来了,或清茶一杯,或茅台一盏,品酌之间,纵论天下。他曾对人说,他视人生两件乐事,一是读好书,一是和志趣相投的人聊天。的确,父亲有许多可以交谈的朋友、书友、挚友。何均伯伯就是…  相似文献   

17.
柳哲 《文史春秋》2001,(4):58-60
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结束了在美国16年的寓公生活,在程思远等的陪同下,于1965年7月回归到祖国的怀抱。这在当时是震惊世界的特大新闻,在国内外媒体都有大量的报道。程思远作为李宗仁回国的主要见证人,从1956年至1965年近10年中为李宗仁回国所做的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王淼 《文史精华》2011,(7):58-63,1
单士元(1907--1998)先生是我国老一辈知识分子中的老实人。老老实实治学,老老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半个多世纪来,他是这样走过来的。他常说:“我半个多世纪都在故宫。故宫博物院的院龄,就是我的工龄。”实际上,早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925年10月成立前10个月,他就已在故宫工作了。  相似文献   

19.
柳哲 《文史精华》2002,(6):10-15
“谜一样的人物”曹聚仁,由于其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至今仍是扑朔迷离,特别是他晚年曾为两岸和平统一奔走一事,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随着近年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媒体对曹聚仁为两岸和谈奔走的历史已有所披露。但是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曹聚仁为两岸和谈奔走的过  相似文献   

20.
“当小孙子问我毛主席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浮现在我眼前的不是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接受千百万红卫兵高呼‘万岁’的毛泽东,而是那个穿着打了补丁的印度绸衬衣,蹬着圆口布鞋,慈祥和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