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8年6月17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新校区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发现6座六朝时期的砖室墓,南京市博物馆于6~8月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随后还对墓地周围进行了详细勘探,又在附近尚未施工的区域发现多座砖室墓。经过整理研究,已发掘的6座墓葬分属孙吴和东晋两个时期,其中东晋时期的3座墓葬(M2、M3、M6)据出土墓志等分析,为东晋名臣建昌伯高崧家族墓,资料已经发表。1999年5  相似文献   

2.
南京江宁上坊孙吴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2008,(12)
南京江宁上坊孙吴墓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上坊镇中下村。2005年12月~2006年8月由南京市博物馆与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联合对其进行了发掘。该墓为土坑竖穴砖室墓,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孙吴墓。出土有青瓷器、青瓷俑、陶瓦、铜器、铜钱、铁器、漆木器、金器、银器等,为研究孙吴时期的同类器物提供了新资料。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和出土器物,该墓的年代应为孙吴晚期。从石棺座和木棺的数量看,墓内所葬应有3人,后室大棺内所葬可能是孙皓时期的一位宗室之王,小棺内所葬应是其两位王妃。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江宁上坊新发现的一座孙吴大墓,墓主身份备受关注。发掘者确认墓主为孙皓时一位宗室之王。综合分析墓葬规模、随葬物品、相关遗迹现象及历史记载,可推定墓主是少帝孙亮时的权臣孙峻。  相似文献   

4.
1993年浙江安吉县博物馆在天子岗发掘了一座西晋太康六年纪年墓(M2)和一座孙吴时期无纪年墓(M3)。根据两墓的形制规格、随葬器物分析,这是两座高等级的贵族墓葬。天子岗一带是朱氏家族墓地,三国东吴至晋没有其他贵族葬在这里。据随葬器物特征判断,M3下葬年代约在240年左右,结合有关史料记载推断,M2、M3的墓主应是朱氏家族的朱才与朱琬父子。  相似文献   

5.
1979年10月,江宁县江宁乡上湖村农民平整土地时发现古墓一座,我馆即派人作了清理发掘。此墓为凸字形穹隆顶砖室墓,方向204度。甬道长1、宽1、高1米,两壁砖三顺一丁为一组,共砌三组,上面起券。墓室长4.25、宽1.7、高2.35米。墓壁下部砌法同甬道壁,也砌三组,上面顺砌平砖一层;再在墓室左、右、后三壁以及甬道顶部,采用倒人字形丁砖从四壁向上砌成穹隆顶(图一)。  相似文献   

6.
因富春侯孙峻遭斲棺毁墓的下场,且根据墓中出土的青瓷堆塑罐的分析,南京上坊中下村孙吴大墓的时代可进一步推定为孙皓晚期,因而墓主不可能是五凤三年(256年)卒亡的孙峻,而可能是孙皓晚期的一位宗室之王和他的两位王妃。迄今发现的可推定墓主身份的孙吴宗室墓形可分3个类型,分别相当于宗室墓中的陵墓、王墓和侯墓。  相似文献   

7.
南京雨花台区四座西晋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近郊雨花台区为历代古墓葬集中之地,1949年以来在这一带发掘过大批六朝至明清时期的墓葬。现将我馆1985年底至1988年初在雨花台区清理的4座西晋墓情况简报如后。 一.养回红村西晋墓(M_1) 墓在雨花台区雨花乡养回红村(区教师进修学校内)。是用长31、宽14、厚4厘米的长方形青砖砌成的平面呈“凸”字形的砖室墓,方向200°。墓上半部已毁。墓室长方形,长4.78、宽1.30、壁残高0.82米。砌法为平砌二层再竖砌一层。铺地砖一层,斜铺呈人字形。甬道已毁,仅  相似文献   

8.
半地下砖石建筑遗产在发掘后,温度、含水量等环境条件的波动关联了包括干缩开裂、盐析、微生物生长等在内的诸多病害,使得半地下砖石建筑遗产加速劣化的风险上升,不利于文物价值的有效保护。为明确半地下砖石建筑遗址的依存环境与本体病害特征之间的关联性,本研究以南京上坊孙吴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现场调研测绘与病害勘察,并对上坊孙吴墓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室内外环境监测,获取了室外气候、保护大棚内及各墓室内的温湿度等参数,分析了不同病害与依存环境的关联性,并基于环境监测数据评估了墓室内不同区域对应的本体材料劣化风险等级。结果表明,相比于前墓室,覆顶不存的后墓室会表现出更复杂的病害特征,即砖石类遗址在长期的环境波动状态下可能会比在较稳定的高湿环境中面临更高的保存风险。研究结果可为上坊孙吴墓以及同类型半地下砖石建筑遗址保护措施的科学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南京上坊孙吴大墓中出土的一件覆顶石,其内侧纹饰被认为是神兽纹,但仔细观察后发现可能描绘的是一位羽人的形象,寓意羽人探入天窗,接引墓主升仙。  相似文献   

10.
2000年9月,南京市江宁开发区胜太路发现一座古代墓葬(00JSM1),南京市博物馆与江宁区博物馆联合对此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出一批瓷器与石器。墓葬所在地为一处高约4米的土山,墓葬开口于表土层下,打破生土。墓葬早年被盗扰,封门墙残损,墓顶不存。墓室扰土中  相似文献   

11.
南京窑岗村30号孙吴墓是一座典型的孙吴时期砖室墓,墓中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随葬品,对研究南京地区六朝墓葬的分布和丧葬礼俗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文物》2020,(9):20-25
<正>墓葬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经济开发区穴湖村黄家山南坡,西南距余姚市区约6公里(图一)。2017年4月,当地村民发现该墓被盗。2017年7~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编号2017YXM1,简称M1)。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M1为砖室券顶墓,平面呈"凸"字形,方向  相似文献   

13.
2003年5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中石化河南洛阳分公司华欣加油站基建工地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一座墓葬。现简报如下。墓葬为长方形土洞墓,墓向357°。由墓道、墓室两部分组成(图一)。墓道位于墓室南部稍偏东,平面呈梯形。长22、宽06~054、深4米。墓室在墓道北部,墓门用砖封堵,但封门砖不及顶。墓室基本上呈长方形。长22、宽13米。四角略弧,墓顶坍塌。葬具为一棺,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头南脚北。随葬器物多置于墓室西南角。有刻铭砖两块,置于封门砖内侧。随葬器物9件,另有刻铭砖2块。陶女俑2件。模制,形制相同。粉底施朱。高髻,朱唇,穿左衽…  相似文献   

14.
1999年9月,江宁区麒麟镇南京王氏食品有限公司在工厂内进行基建取土过程中,发现西晋墓一座(编号99NJQM1,以下简称QM1).南京市博物馆闻讯后,迅速派人赶赴现场,会同江宁区博物馆进行抢救性发掘.同年11月,雨花台区共青团路南延拓宽工程中,发现一座南朝墓(编号99NYWMI,以下简称WM1).获悉后,南京市博物馆和雨花台区文化广播电视局配合进行抢救性发掘.现将清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陶吴社区清理了一座春秋中晚期的大型土墩墓。墩内发现2座小型土墩,发掘了3座墓葬,还发现有沟槽、柱坑、祭台、封门和类似门槛的遗迹及6座器物坑,出土了大量随葬器物。此次发掘的土墩墓规模巨大、遗迹和遗物丰富,推测墓主应是具有较高地位的贵族。  相似文献   

16.
《文物》2014,(5)
2008年,南京市博物馆联合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在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山南麓一处基建工地内抢救性发掘了一座明代大型砖室墓,据出土墓志可知,墓主为明代沐氏家族第二代黔国公沐斌夫人梅氏。墓葬为前后室券顶砖室墓,出土大量金器、银器及部分陶器、铁器、锡器等,其中包括一套完整的明代头面,为复原明代头饰的组合关系以及研究明代贵妇的冠带舆服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湘阴县信用联社宿舍(原县法院宿舍)房基加固护坡工程中,发现一座砖室墓,我馆刘永池、周晓赤、徐爱平等同志闻讯赶到现场,发现早在一九八五年县法院建宿舍时,就将该墓南半部分浇注了混凝土,压在了宿舍北边的房基下,这次房基护坡工程又将墓室北半部分挖残。对此,我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将清理的该墓残存部分形制及墓葬中出土的部分器物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三年六月,南京市山阴路口东侧省水利厅职工宿舍楼工地施工中,发现古代砖室墓一座,南京博物院派人进行了清理,现简报如下: 一、墓室 墓顶距地表约两米,墓门方向140°。 墓室平面呈长方形,长2.90、宽1.00、高1.34米。墓壁由长方形青砖错缝平砌而成,共24层,其上券顶。墓门亦由长方形砖错缝平砌封堵。墓底呈前低后高的斜坡状,以利泄水,铺地砖为单层“人”字形,在其前端另平放四砖,作祭台之用。墓室中间偏后部分已坍塌,棺木尸骨皆腐朽无存。 墓砖皆素面,长32、宽16、厚4厘米。  相似文献   

19.
1973年4至5月,江宁县六郎、铜井公社出土一批文物,其中绝大多数是青瓷。六郎公社出土的有青瓷香薰、青瓷狮和青瓷镇墓兽等,及元康二年(292年)和九年(299年)的纪年墓砖(图一)。其中: 青瓷香薰一件。高15.5、径13厘米。球形香笼,钮饰飞鸟,腹镂孔,下有三熊足,遍体施青釉,釉色莹润(图二)。青瓷狮一件。长18、高12厘米。负"背筒",内注口,腹空。遍体施青釉,釉色光  相似文献   

20.
湖南安乡西晋刘弘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雷明  雷芬 《文物》1993,(11)
湖南省安乡县黄山头南距县城32公里,山阴属湖北省公安县,山南湖南省境内有南禅湾汉至宋代古墓群。1991年3月,安乡县黄山镇城建办公室在墓群西端取土时发现一座砖室墓(图一)。4月26日~27日,安乡县文物管理所对墓葬进行了清理,据出土印章可知墓主为西晋镇南将军刘弘。一、墓葬形制墓葬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