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志明 《丝绸之路》2011,(24):42-43
自隋炀帝开科取士到清光绪帝废科举,在科举考试中通过作弊以取得功名这种行为一直贯穿于1300年的科举史。本文主要对科举考试的作弊方法和作弊工具以及对科考作弊的防范与处罚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海外华人取得了他们应该取得的成果,可喜可贺;但也有可悲的一面,成功为什么要换算为内陆的科举功名,才能建立自己的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3.
汪维真 《史学集刊》2006,1(2):22-28
自隋、唐以降,伴随着科举制的创立、发展与完善,科举入仕成为社会普遍追求的理想人生模式, 以科举制度、科举人物、科举故事为核心内容的科举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的构成部分。观照明人关于科举人物、科举故事的诸多记载和议论,基本上可以认为,命定、风水、报应等传统思想,因其理论上的包容性和阐释中的灵活性,是明人解释科举功名现象的主要理论依据。这种现象的生成,既是科场激烈竞争所引发的焦虑与无奈的结果,也是明人对社会、自然整体认知局限的自白。  相似文献   

4.
晚清浙江省瑞安县士人林骏的日记记录了一个普通地方士子在科举改废、学堂兴起过程中的观察与活动,表明科举之废、学堂之兴在晚清地方尚可展现为“水到渠成”的递嬗过程,这种水到渠成与其在较长时段内引发的“深远”震荡不可混为一谈,却也并不矛盾.某些地方士子对科举由原初的“热心”到后来视停废为理所当然,对学堂由希望转为失望,这一看似前后抵牾的表现或可以从他们对旧制与旧学的不同态度中找到某种一以贯之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任吉东 《史学集刊》2012,(2):101-107
科举废除后,近代地方社会精英群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士绅凭借旧时功名,新式精英依靠学堂学历,跻身于地方政权建设中。地方精英养成机制呈现出多元化、过渡化的特征,并伴生劣质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封建王朝对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统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由中央政府册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充当地方政权机构长官.所以,确切地说,土司一词,系指制度名称,并非官职. 青海地区的土司,部分始于元代,正式受封于明代,多为明代西宁卫所的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千户、百户等官,到了清初又归附了清朝.清朝政府仍然就其原职授为土司.据有关史料记载,青海地区共有土司19家,其中回族土司只有一家,即民和冶土司.本文就有关民和冶土司的由来以及冶土司与青海(中国)冶姓回族的族源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无锡钱氏丹桂堂一脉属于堠山城西支永义派,秉持着读书仕宦的家世和家风,几代人都有读书、从政、教书的经历。其中,几位钱氏子弟在科举之路取得了功名,对地方政治和教育都有积极的影响。作为一代文史大家,钱基博晚年整理了《丹桂堂钱氏家谱》,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家族史文献。钱钟书更是成为中国近现代具有标志意义的学人,终其一生保持着读书人的本色,这些对当代家风传承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团随带76名随从人员,他们普遍关心时政且学有专门,是科举废除前清政府特别倚重的新政人才一次重要的集体亮相。这一群体新旧教育背景者皆有,并且取得功名者并不排斥接受新式教育,非科举入仕者亦不在少数,展示出科举废除前新政人才呈现新旧教育背景并立的格局,也展示出科举废除前相当数量读书人的教育选择和观念倾向已趋于多样化。上述现象的出现,既是科举停废、新式教育发展的产物,也体现了新政改革对读书人的影响以及读书人积极入世的使命感。由于随从人员处在新旧知识结构转型的历史时期,其学力水平存在诸多不足,清末宪政改革面临的人才困境于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9.
由满族建立的清政权,沿袭了中原汉族传统制度,同时又糅合了满族关外旧制,构建起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独特制度体系.在尤为值得关注的选官制度方面,对旗人,特别是对满族旗人采取特殊照顾.通过计量史学统计、分析,清代满人入仕不必专重科举功名,可供其选择的入仕方式及迁转途径较汉人为多、为易,从而引发出笔者对清代选官制度的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0.
清代八旗满蒙科举世家述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杰 《满族研究》2002,3(1):35-39,34
清代沿袭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参加科举考试的满洲、蒙古旗人不断增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八旗满洲、蒙古科举世家,本文对此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举例,说明八旗子弟入仕的主要途径不仅是待卫与笔贴式,科举功名是重要途径之一,许多满洲、蒙古八旗家族入仕为官,名声显赫,就是通过参加科举取得的。  相似文献   

11.
晚清局所与清末政体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局所适内忧外患之变局而出现,为平定战乱与善后、筹措赔款的应急措施。成同以后局所膨胀与捐纳、保举泛滥及行政新事务的扩展相交织,形成了由督抚掌控的非正式行政机构,造成了官与差、名义与实权相分离的局面,加剧了吏治腐败与财政困窘。清廷三令五申裁撤而未能显效,客观上削弱了其分权制衡的掌控力。局所泛滥的乱象背后,既隐伏着各级政府对社会变动下既有政体结构与职能如何调整的角力,同时也掩盖了局所在接引新知与发展新兴事业方面曾起过的重要推动作用。丙午官制改革与清理财政,以司道改制的方式归并局所功能,使之纳入职官体制,直省行政由此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2.
清朝修史与《清史稿》编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历史悠久 ,文化遗产丰富。仅就历史档案而言 ,甲骨金文 ,简册缣帛、纸书公文、图像谱牒 ,等等。不但内容丰富 ,而且数量繁多 ,如汗牛充栋。再就中国史籍而论 ,有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 ;有史事详明的历代通鉴、纪事本末等史书 ;有遍及全国的地方志书 ;还有各种实录文荟 ,典制方略等 ,真是浩如烟海。我国有文字记载的 ,已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国历史何以那样悠久灿烂 ,而又史不绝书呢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我们的祖先重视和善于保存档案史料 ,并利用档案编纂历史。纵观我国历史 ,一个王朝灭亡以后 ,后继的王朝…  相似文献   

13.
在现存清代历史文献中 ,除大量的文字史料外 ,还有为数不少的以图像形式出现的史料 ,如舆图、纪事图、记实图等 ;19世纪中叶照相技术出现后 ,又留下不少关于事件、人物和事物的照片。本文统称为“画图”。画图在历史研究中的学术价值 ,郑樵在《通志》中就已指出 :“图谱之学 ,学术之大者。”“图 ,经也 ,文 ,纬也 ,一经一纬 ,相错而成文。”在今年春天召开的南北两次清史编纂体裁体例学术座谈会上 ,专家学者对“图”在新修清史中的地位 ,普遍给予了重视 ,并提出了不少颇有启发的建议。就笔者所闻所见 ,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清代的嫁妆     
嫁妆,是女子出嫁时娘家陪送的财物,亦称“嫁装”、“妆奁”、“嫁资”等。中国传统社会,嫁妆于婚姻意义重大。首先,它在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无论家庭贫富,人们都会尽力为女儿筹办嫁妆;其次,嫁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婚姻的缔结,丰厚的嫁妆往往使女性在婚姻市场上得到更高身价;再次,嫁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如助长了整个社会的奢靡之风、导致婚后的奁产纠纷等。本文拟从嫁妆问题入手,探讨清代贫富家庭的嫁妆差异、嫁妆对家庭生活的影响,以及由嫁妆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一清代嫁妆可分为生活用品和不动产两类。其中,生活用品是嫁妆最基本…  相似文献   

15.
清前期"安南之役"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南之役”是清乾隆年间中、安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文章从“安南之役”发生的背景、“安南之役”前期进军顺利和后期失败的原因、“安南之役”的性质和影响等三个方面对“安南之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认为“安南之役”是清朝为维护中、安宗藩关系发动的战争,并非清朝对安南的侵略,它也未从根本上影响以后中、安关系的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世界历史上的大清帝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大清帝国的历史上,外部环境的因素十分重要。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时代所带来的变化,是根本性的、世界性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虽然尚不能影响大清帝国的建立。不能阻止康雍乾盛世的到来,但已从外部大势上决定了帝国历史的此后性质。这一强大的外势终于决定了帝国的衰亡。大清帝国的命运也从与中华民族的命运同轨走向分途。大清帝国灭亡了,中华民族却仍生机无限。  相似文献   

17.
清史工程自2003年正式启动至今已过了六年时间,目前主体工程即将进入审改阶段,这是为提高清史质量、统一体例的必要步骤."玉不琢不成器".  相似文献   

18.
清末农会述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清末农会的兴起是在民族危机加深与农业生产衰微的社会背景下,由实业救国人士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倡导,以及“新政”的推动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907年7月成立的直隶农务总会,对于各地农会的相继建立起到了前驱先行的作用。清末农会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组织系统,开展了较为广泛的农事活动,同时也呈现出了成员构成的复杂性、组织制度的近代民主性、团体活动的民间性、机构权限的官督性等特点,她是一种旨在农业改良、依附于政府的咨询性的近代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19.
宗族为维护和提高其社会地位,创造条件设立祠塾兴学,明定学规,期望众多人才的出现。依赖学田和其他公产的专门拨款,宗族采取多种形式助学。宗族兴学助学富有历史意义,对其自身是强化建设,形成培养人才的机制,从而有持续性和活力。对社会产生多方面影响:族学成为一种办学方式,系续前代宗族事业;促进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传承、发扬前人助学传统,泽及后世。  相似文献   

20.
晚清史研究向何处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史过去是 ,现在依然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它与属于中国古代史范畴的清代前中期史的内在联系已开始愈益显露。晚清史应该怎样与清代前中期史进行整合 ?晚清史研究究竟向何处去 ?这已是我们现在所必须面对的紧迫课题。(一 )顾名思义 ,所谓“晚清史” ,自然是指清代晚期的历史 ,这应是没有疑义的。但事实上 ,人们所理解的“晚清”在时间的跨度上往往并不相同。 1 93 0年代 ,阿英 (钱杏 )著《晚清文学史》 ,所述对象大体是从甲午战争前后直到清王朝覆灭。其时间跨度甚为狭小 ,前后不超过 2 0年。到了 80年代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