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藏传佛教从元代传入北京作为国教之后,与以汉族文化为主,融会蒙古、满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而形成的老北京文化碰撞,历经了数百年、相互吸收融合,到了清末民国初最终在北京以民俗的形式落地生根,成为北京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从元代传入北京作为国教之后,与以汉族文化为主,融会蒙古、满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而形成的老北京文化碰撞,历经了数百年、相互吸收融合,到了清末民国初最终在北京以民俗的形式落地生根,成为北京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本文集中论述了古代西北 (今陕、甘、宁、青、新五省区 )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共分三部分 :(1)先秦时期西北民族的区域文化 ,分别论述西北新石器文化区域类型和先秦西北民族的区域文化 ;(2 )秦汉至北宋约一千余年间 ,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因受四周文化的影响 ,特别是佛教文化的影响 ,而发生变异 ;(3) 15— 16世纪 ,因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近现代西北少数民族及其分布格局基本形成 ,而其多元文化因伊斯兰教的传播而发生第二次变异 ,从而基本定型。  相似文献   

4.
《华夏地理》2010,(1):26-26
藏戏历史悠久.具有缜密的表演程式,由于受到严格的宗教神规制约.藏戏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从表演内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风貌.所以在戏剧发生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山茶》2010,(1):26-26
藏戏历史悠久.具有缜密的表演程式,由于受到严格的宗教神规制约.藏戏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从表演内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风貌.所以在戏剧发生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是我国古代西北多民族多文化分布的重要地区,民族文化交流与整合持续发生。本文通过对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发展过程、动因及机制的分析,认为异质文化因子的不断介入,使河西文化在变化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取得一致。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整合是形成河西走廊以汉族儒家文化为主体兼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域复合体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靺鞨文化中的奈费尔德类型陶器主要是从波尔采文化陶器逐渐演化而成,其中陶质盘口壶是受到青瓷盘口壶造型的影响出现的。在波尔采文化的末期,一支从西伯利亚地区迁移来的人群,沿着黑龙江上游河谷地带穿过大兴安岭,到达黑龙江中游,促使波尔采文化人群主体向南迁移,留居的人群与新来的人群混合,形成了黑水靺鞨人。其文化也发生很大的变异,形成同仁一期文化和奈费尔德类型,在形成过程中也吸收了来自南方的汉族文化的某些因素。  相似文献   

8.
刘佳 《神州》2011,(11):24-24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传统文化已无法全面的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而现代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外,现代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不仅促进了现代文学更新,同时还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在此,本文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民间文化出发,对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间的关系。做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9.
刘佳 《神州》2011,(26):24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传统文化已无法全面的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而现代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外,现代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不仅促进了现代文学更新,同时还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在此,本文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民间文化出发,对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间的关系,做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10.
辽朝夷夏观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夷夏观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思想观念。契丹族在建立辽朝之后 ,随着中原文化影响的加深和辽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其夷夏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辽朝初期 ,他们自认为是蕃 ,是夷狄 ;中期时 ,不再承认是夷狄 ,想求得与宋朝对等的地位 ,并开始出现辽为正统的思想 ;到后期时 ,辽自视为夏 ,是承天意 ,得民心的正统皇朝 ,且把其他少数民族视为夷狄。这种呈阶段性的演变过程与中原文化在辽朝的传播和被吸收进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在灵宝西坡仰韶文化墓地出土的10件玉器,分为钺和环两类。这一重要考古发现,不仅为研究黄河中游地区用玉习俗的形成和演变提供了珍贵资料,而且将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该地区的埋葬制度,甚至文明起源的特性、进程与动因。  相似文献   

12.
二里头文化一期遗存与夏文化初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二里头文化一期遗存主要来源于当地的王湾三期文化,并可进一步区分为早晚两段和划分类型。新砦期遗存属于二里头文化一期早段,称为二里头文化一期新紫型。二里头文化一期是夏文化早期遗存。  相似文献   

13.
楚、巴两国相邻,文化交流频繁,楚国逐渐占领了巴国今忠县以东的长江沿岸地盘,曾经设立巫郡和黔中郡,这些地区楚文化占绝对优势。由于楚人和巴人交错杂居,因此楚文化吸收了巴文化的釜、鼎及花边口沿装饰等因素,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楚文化峡区类型"。楚文化的辐射范围很广,渝东地区和嘉陵江流域巴人遗存中普遍存在着楚文化因素,包括楚式青铜器、铁器和陶器等器物,从楚文化因素的分布范围、各种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看,到战国中期,楚文化对巴文化的影响处于鼎盛时期,到战国晚期,秦灭巴、蜀,楚人逐渐退出峡江地区,楚文化的影响日趋减弱。楚文化的西渐,客观上促进了巴人的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了中华文明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试论马桥文化与中原夏商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峻 《中原文物》2006,(2):40-45
夏商时期位于东南太湖地区的马桥文化,同中原夏商文化在文化内涵上存在着许多相关性,但在更深层次的思想、制度乃至政治关系上,马桥文化则还未纳入中原夏商王朝的势力范围内。尽管如此,夏商时期的马桥文化正处于太湖地区从良渚时期较为封闭的对外关系、到吴越文化时期全方位同外界进行交流的中间结点上,因此在太湖地区早期古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过程中,马桥文化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借助生态学理论,对楚人的南迁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对其迁徙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自楚先季连族始,开始了南迁。商代前期,其活动地域在丹江流域;商代后期,其活动地域先在丹江与汉水交汇处,后在汉水中游的方山一带;商末至西周时期,其活动地域在湖北西北的荆山一带;东周以后,其中心地域在长江与汉水之间的宜城平原和江汉平原上。迁徙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楚文化的孕育、形成与发展则是楚人对于生境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1974年至 1 978年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 ,对山东省汶上县大汶口遗址的西北部 ,紧靠汶河北岸的卫家庄村南一带进行了第二、三次发掘 ,发掘成果收入《大汶口续集》 (以下简称《续集》) ① 。这两次发掘 ,发现了一批内涵丰富的大汶口早期墓葬和所谓“北辛文化”的遗迹、遗物。报告对这批材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期 ,但我们通过对报告所列材料重新梳理并结合新出考古材料进行分析比较 ,所得“北辛文化”的分期结果与《续集》不同 ,此问题关系到对整个北辛文化面貌及分期的认识 ,故有必要对此处遗址进行重新分期讨论。一、典型遗迹单位分析根据…  相似文献   

17.
曹斌 《江汉考古》2007,4(3):60-66
先周文化一直是考古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自上世纪30年代至今,对于先周文化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形成了四种主要的观点。通过对刘家文化、郑家坡文化、关中西部商文化、碾子坡文化等的分析,我们认为郑家坡文化与西周文化一脉相承,以联裆鬲等为代表的文化因素是周人的固有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8.
旅游介入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介入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而产生并直接介入其间施加影响的文化。本文分析了旅游介入文化的分类与特点。旅游介入文化的提出为旅游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实践上有助于介入主体明确方向,制定合理而又具针对性的旅游文化建设举措,促进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湾三期文化早期主要分布于豫中和豫西东部地区,晚期分布地域明显向南扩张,可分为王湾、煤山、杨庄二期和乱石滩四个地方类型,后两个类型系王湾三期文化取代分布于豫南、豫西南和鄂西北地区的石家河文化后形成的,是"禹征三苗"的考古学反映.二里头文化一期集中分布于嵩山周围一带,二期始进抵驻马店-南阳一线.所谓"新砦期"早段实属王湾三期文化最晚阶段的遗存,晚段应属二里头文化一期偏早阶段的遗存,二里头文化一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夏文化.  相似文献   

20.
桑杰 《攀登》2011,30(3):1-3
热贡是对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泽库县地域的藏语称呼,热贡文化是热贡区域内各民族多元的、原生态文化类型的总称。多年来,黄南州为保护和弘扬热贡文化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今后,要转变观念,继续加大对热贡文化的宣传,更好地保护热贡文化,推进热贡文化产业创新,切实解决资金短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