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寅恪对乾嘉学派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史坛陈寅恪以学识渊博和研究领域广泛而享誉国际。因其学术著作多以考据为主,被认为是新考据学派代表人物,并常与乾嘉学派学者相比较。陈寅恪治史虽深受乾嘉学派影响,但又表现出不同与乾嘉学派的时代特色。本文就从史学方法,研究范围,治史目的等方面探讨陈寅恪与乾嘉学派的不同和陈寅恪对乾嘉学派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田彬 《沧桑》2010,(1):138-139
作为近代的两位声名显赫的国学大师、史学大家,王国维与陈寅恪有许多值得我们仔细学习和研究的地方。本文探讨了王国维与陈寅恪在考据上的观点和贡献,旨在加深对两位大师治史观之认识。  相似文献   

3.
作为近代的两位声名显赫的国学大师、史学大家,王国维与陈寅恪有许多值得我们仔细学习和研究的地方。本文探讨了王国维与陈寅恪在考据上的观点和贡献,旨在加深对两位大师治史观之认识。  相似文献   

4.
清代乾隆、嘉庆时期形成的以经学为中心 ,涵盖史学、文字、音韵、训诂、历史地理、天文历算、金石乐律、校勘、辨伪、目录、辑佚等各个学术领域 ,以重视实证、长于考据为宗旨和治学特征的乾嘉学派 ,无疑是中国学术思想史的一座高峰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学术界对乾嘉学派进行了诸多研究 ,既有个案深入的探讨 ,又有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 ,取得了超越前代的成就。笔者不揣浅陋 ,仅就近 2 0年来关于乾嘉学派的形成原因和学术分野两个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以就教于学界同仁。一、关于乾嘉学派形成原因的…  相似文献   

5.
从学术史的角度来读孙诒让的《札适》,可以看出孙氏学术视野的广阔和考据工夫的缜密。孙氏对乾嘉学派和考据学的认识与我们今天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他是把“究其微惜,通其大例”作为乾嘉学派的主旨的.而天历箅之学他也作为考据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  相似文献   

6.
论阮元对乾嘉汉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嘉学派是继宋明理学之后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有影响的学术流派。乾嘉学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用考据的方法对封建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和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阮元则是乾嘉学派后期杰出的代表人物,正如张舜徽先生所言:“从他在学术上总的成就来说,实乾嘉学者最后一重镇。”①以前学术界论及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时,往往只提到惠栋、戴震、段玉裁、王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他毕生坚持学术著述,直至晚年仍孜孜不倦。他在学术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只简要介绍他论及的考据方法,以及考据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这是根据个人学习体会整理而戚,一管之见不足以窥全豹,误解更属  相似文献   

8.
陈寅恪治学,素以坚守"学术独立"的个性为人们所钦佩,然其中饱含的忧世淑世精神及理性处置求实与"取鉴"关系的守则,同样值得关注。观其历史研究的种种实践和中年以后一再倡导的"新宋学",除了旨在从方法上建构一种考据与义理兼修的现代学术理想境界外,实际也与此种关注世运,希冀民族文化复兴和国家富强的情结深切相关。探讨和进一步厘清这些问题,显然有助于更为全面地理解陈寅恪史学的个性及其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傅斯年、陈寅恪与兰克史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傅斯年与陈寅恪两位史学大师关系甚密,他们对现代中国史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阐明近世西方兰克史学治史之旨趣,揭示了兰克给后世留下的两种印象,并侧重通过傅斯年、陈寅恪与兰克史学的比较,以说明他们两人所受西方吏学特别是兰克的影响.作者认为,傅斯年与陈寅恪史学思想的形成均有其共同的西学支撑,那就是兰克文学.  相似文献   

10.
陈寅恪(1890—1969)是享誉中外的史学大师,历任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陈寅恪祖籍江西修水,自幼聪颖好学,有惊人的记忆力。他继承家学,博览群书,先后游学东西洋十余年,通二十余种中外古今语言。他在史学上的贡献,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划时代的。他所开拓的研究领域和指出的发展方向,广阔而明通,至今无人能出其右。本文从要具备扎实的治史功底、要具有高明的通识等方面探略陈寅恪的治史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寅恪的文化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寅恪(1890~1969年),江西修水人,中国著名的一代史学大师。陈寅恪一生治学范围广泛,学问博大精深,成就卓越不凡;但陈寅恪研究历史又与众不同,即他主要是用文化史的观点去研究历史,自称“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而喜谈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①,并在历史研究之中融入自己深刻的文化关怀。陈寅恪用文化史的观点去研究历史,与钱穆等人又有所不同。他没有留下正面阐述其文化历史观的论著,兼之他的人生际遇和心路历程都颇为独特典型而又错综复杂,因而,研究他的文化史观就显得颇为不易。当年杨树达在致陈寅恪的信中谈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尝试通过对梁启超与陈寅恪的有关陶渊明论述的梳理,说明在现代的文学史研究中,有些研究结论的差异乃至于学术争鸣,实际上是由于研究者的关怀所在以及他们接受的学术训练不同造成的。梁启超的由文入史和陈寅恪的由史入文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学术路径。  相似文献   

13.
钱穆的史学方法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  徐国利 《史学月刊》2002,(10):12-16
钱穆埘史学方法论有相当丰富和精辟的论述。其史学方法论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研究历史应该做到通与变相结合;研究历史还要做到通与专相结合;治史贵在求其特殊精神与个性;研究历史应该将考据与义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谷霁光兵制史研究直接受陈寅恪、雷海宗学术思想影响,在内容上,把军队或军人作为整个社会的一员,进行社会经济等多方位综合考察;在方法上,仍是从史料出发,辨别真伪,得出因果,把握规律,继承了"考据与综合并重,微观与宏观的平衡"这一当年清华历史系的治学传统;在与史学研究会同人的互动中,他的兵制史研究契合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实质上是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5.
乡贤考据就是对乡贤的履历、功绩、乡里、封爵、官职等进行钩沉、考证,作为一种学术手段,为明清时期编撰乡贤传记、厘定乡贤祠祀提供准确历史信息。从事乡贤考据者主要有地方官员、地方士人和乡贤后裔,虽同是考据,但各自有着不同的旨趣和情怀。从学术特点看,乡贤考据以史、志为根本,重口碑乡评,主张考证必有所据,与"乾嘉考据"既有不同,亦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6.
近年以来陈寅恪先生的佚札陆续刊出,三联书店《陈寅恪书信集》中的信札刊行较早,为治现代学术史的学者所习知,却存在一些明显的文字错误。今举二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陈寅恪与清华研究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寅恪与清华研究院桑兵各民族相传之上古史,大都有逐层增建的过程,如筑塔,如积薪,时间越后,附加越多,虚伪成分越甚,真相反不易得。古史辨派的疑古理论,用于上古神话传说大体不错;其偏在于治古史时一味破坏,疏于建设,不能从伪材料中发现真历史。陈寅恪研究蒙古...  相似文献   

18.
乾嘉学派以研经治史为主要内容,其历史贡献首先在于所研经史之成就和意义。经学的发展受不同时代政治影响而有汉学、有魏晋时期杂合老庄思想的玄学、有唐代佛教盛行而引佛入儒、发展到宋代达到顶点的理学等发展阶段。二千年来,它被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奉为专制政治的最高教条、思想和理论基础。人们只有尊从不敢稍  相似文献   

19.
漆侠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不仅在中国古代史研究尤其是宋史研究的诸多领域建树丰硕,而且对于史学理论与方法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见解:对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史学功能等史学本体问题提出看法;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审查,强调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提出马克思主义方法是史学研究的最高层次研究方法,考据方法是基本方法,并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史学考据方法的建设;强调了历史研究主体的素养特别是“史德“问题的重要性,提出了献身史学的治史精神。  相似文献   

20.
“新宋学”与民初考据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宋学”与民初考据史学罗志田从中国学术史发展演化之内在理路看,民国初年有一个显著的现象,即经学从学术中心落向边缘而史学从边缘移往中心(详另文)。陈寅恪论民初史学转盛之原因说:“近二十年来,国人内感民族文化之衰颓,外受世界思潮之激荡,其论史之作,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