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银行福建分行成立于1914年1月5日,行址原设观音井,后迁南台泛船浦。成立初期,政府赋予发行钞票、代理国库、经理公债、办理外汇及其他一切银行业务之权。1921年10月1日,中行福建分行奉命迁往厦门,福州改为支行,郑煦任福建分行经理,副经理郭则寿兼任福州支行经理。不久又奉总处函文,福建分行既迁厦门,应以地方为名,因此改称厦门分行,内部简称闽行。笔者藏有一张1918年版中国银行福建地名券5元券加印“重浦”地名(封三及插图)。因不知重浦究为何处地名,对这张纸币的真实性曾有过疑惑。后多方托人了解,始获知有关“重浦”的一些情况。“重…  相似文献   

2.
《百年潮》1997,(2)
中国第一家近代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该行设立于1897年5月,具体筹办人是洋务派官僚盛宣怀(字杏荪,号愚斋,1844—1916)。该行的组织制度和经营管理办法均模仿英国汇丰银行。总行没在上海,同年在北京、天津、汉口、广州、汕头、烟台、镇江等地设立分行。不久,各大行省及香港也都设立了分行。开业资本原定招商股银500万两,先收半数现银250万两,其中多数是盛宣怀、李鸿章、王文韶等官僚的股资,并商借清朝政府户部库银100万两。该行成立之初,除经营存放款业务外,还被清朝政府授予发行钞票特权,俨然享有国家银行的权利。该行总行和北京及通商口岸大城市的分行,除了华人经理外,还设置了一名由外国人担任的经理职位,执掌业务和行政权。此外,按照该行章程,还要聘请两名熟悉中国商情的外国人为“参议”,遇有大事,要请他们参加商议。该行发行的钞票下面用英文,且必须有“洋经理”签名方才生效。就总体看,这是一家由官僚主持的、带有很深的半殖民  相似文献   

3.
弓月 《中国钱币》2006,(3):91-92
“殖边银行”由徐绍桢、王揖唐、许世英等发起创办,于1914年1月22日在北京正式开业,总经理汪彭年。该行职责“主要是为了辅助中国银行对边疆金融力量之所未逮”,资本总额为大洋2000万元。创办之初,只获准在中国银行未设分行的边疆地区发行纸币。为扩大营业范围,后在中国银行已设分行的地区也发行,实际阻碍了中国银行兑换券的推广。因发钞过滥,常遭挤兑,1925年5月1日,终因积案所累被政府查封。殖边银行在全国各地设分支机构60余处。股东遍及全国各地,势力最大者为东三省。各地分行有一定的独立性,如新疆、云南均各自发行了纸币。殖边银行发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银行及其发行的钞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银行系前清的大清银行遗嬗而来,民国元年大清银行即改名为中国银行,旋因政府主张将原来的大清银行清理,由财政部另拨资本组织中国银行。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中国银行总监督吴鼎昌报告说:中国银行发行兑换券有九成现金一成国家公债为保证准备。据中国银行民国元年九月的统计,北京总行发行80,000元,上海分行发行629,320元,南京分行发行10,306元,共发行兑换券83.752张,计719,626元。民国二年一月五日,施行中国银行兑换券暂行章程:一、中国银行兑换券,由中国银行及中国银行指定的代理处一律发行。二、凡下开各项用途,一律通用此项兑换券。甲、完纳  相似文献   

5.
1998年秋,在北京钱币交流会上,镇海蔡先生给我一张纸币复印件。这是一张中文“上海法兰西银行”券(图1),发行于1866年2月10日。有说是钞票,有说是汇票。我以为是会票,一种作为现金存取汇兑的票据,而又可以转让流通,具有中国古代可流通会票的性质,即“银会”。因为它是在中国上海使用的,相对应“洋商客钞”而言,可称为“洋商客会”,尽管还没有这样的称谓。正面的法文名称是“巴黎贴现银行”,因少有研究,弄不清COMIqThIR和BANQUE有什么区别。有关它的资料也鲜为人知,幸见有马飞海、吴筹中先生主编(中国历代货币大系·7…  相似文献   

6.
《总动员计划大纲》——财政金融方面1937年8月30日国防最高委员会会议通过财政金融方面Ⅰ财政1.改进旧税,变更稽征办法,维持固有收入。2.举办新税,另辟战时特别财源。3.发行救国公债,奖励国内人民及海外华侨尽力购买,指充战费。4.核减党政各费及停止不急需之  相似文献   

7.
从1917年到1991年,苏联(1922年12月30日以前为苏俄,下同)政府发行了多种货币,包括纸币、金属货币等.其中的纸币主要有国家银行券和国库券两种.国家银行券由苏联国家银行发行,券面上印有“以黄金、贵金属和国家银行的其他资产作保证”字样.以黄金和贵金属作保证的银行券应占银行券总额的25%,“国家银行的其他资产”包括国营企业和合作企业所获得的并以商品作保证的银行短期贷款.与国家银行券不同,国库券由苏维埃国家财政人民委员部发行,以苏联全部国家财产作保证,不要求一定百分比的黄金和其他的银行资产作保证,这是它与银行券在法律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最近笔者在革命老区江苏泗洪收集到一张解放区公债,单面印刷,长171mm,宽123mm。上方“苏皖边区政府救灾公债券”,右边依次为编号、金额(华中币壹百圆整)及主席李一氓、副主席刘瑞龙、季方、韦悫、方毅署名。中间为填发机关(第七专员公署)和发行时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左边为《条例》,其主要内容是:“本公债……完全用于赈济灾民……以三十五年粮赋收入为基金……分五百元、二百元、一百元、五十元四种……利息为月息二分……自填发日起三十五年十一月一日开始偿还……”票面正中钤有“苏皖边区第七行政区专员公署印”红色印鉴(图1)。  相似文献   

9.
1920年代,苏联国家新立,财政经济极其困难.掠夺华侨财产成为苏联地方政府解决财政困难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手段包括以莫须有的罪名诈取华侨财产、发行毫无价值之公债、征收苛捐杂税以及使用各种行政手段直接没收财产.旅俄华侨受虐待的主要原因包括俄国社会传统的“黄祸”思维的影响、苏联政府处理涉侨事务的新思维以及旅苏侨界根深蒂固的矛盾.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旅苏侨界被苏联政府“以华制华”的策略所压制,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0.
国内报纸的最早“号外”见于何时?至今说法不一,方汉奇的《中国近代报刊史》及其他论述者曾指出最先发行“号外”的是上海两家英文报纸《字林西报》和《晋源报》,时间是1883年;中文报纸最早的一份“号外”是《申报》于1884年8月6日晚6时发行的。但  相似文献   

11.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一月初四日.邮传部奏准设立交通银行.清政府特许交通银行发行兑换券,在共七十四条的《交通银行奏定章程》中的第十六条,清政府明规定:“该行拟仿照京外银号及多国银行,印刷银纸,分一百元、五十元、十元、五元、一元五种,并仿照各银号印出该埠市面习惯通用平色各种银票,以及各种票据。”以后北洋、国民政府虽对交通银行的章程都作了修改,但均赋予发行的特权。  相似文献   

12.
(一)贝祖诒,字淞荪,江苏吴县人,苏州东吴大学毕业.1914年,贝淞荪任中国银行北京总行会计.1915年,贝调往广东,先后任中国银行广州分行会计主任、营业主任、副经理等职.1917年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成立,贝淞荪任经理.众所周知,中华民国建立后,币制十分混乱,流通中的货币既有银两、银元、铜钱,又有各中外银行发行的纸币.各地方政府也利用政治权力强制发行各种通货.币制的混乱为外币乘虚而入提供了良机.在广东,“港纸”是人  相似文献   

13.
“夫马金弍百”即马夫钱弍百,这是一枚民国14年(1925年)上海集成银公司发行的“兑换证”。质黄铜,机制,直径20毫米。币正面上方“集成银公司兑换证”,下方“上海福州路三三二号”字样,中心篆书“夫马金弍百”。背面外圈是公司英名和“1925”年号;中心“20”字样,即当铜元20枚或制钱“式百”。该公司主要从事银行、地产业务,经理汪微洲。  相似文献   

14.
四川广安出土中央银行钞版1983年3月22日,广安县政府旧食堂地表下1米处出土铜钞版一副(正、背),后被文物干部收回。此为民国三十四年民国中央银行发行、大东书局重庆厂承印的壹仟元法币钞版。钞版为黄铜质,横式,正面一块长17、觅7.5、厚0.3厘米,上有“中央银行”、“壹仟圆”等;背面一块长15、宽5、厚0.3厘米,上有“大东书局重庆厂”等。钞版出土地解放前系张家作坊(酿酒)旧址,坊主有一子张直谦,民国三十三年后在重庆大川银行供职,该行系杨森部的军需处长欧述元开办,张为欧的内弟。(《四川文物》1992年2期李光军)四川广安出土中央银行钞版@李光军  相似文献   

15.
徐渊 《中国钱币》2014,(4):25-30
中国革命政府债券是孙中山委托法国人李安利在巴黎印制的筹饷债券,因正背分别印有英文及法文,俗称“英法文债券”.其译文为:“中国革命政府约定付给持券人一百元.本政府在中国成立后一年,由广东政府官库或其海外代理机构支付.1906年1月1日,总理孙文(签名).”该券印成后,于1906年夏从法国运抵新加坡,一部分开始发售,大部分送往香港寄存.1907年3月孙中山离开日本赴越南河内设立领导国内起义的秘密总机关,在镇南关起义之际,存港债券被运往越南备用.随着1908年5月河口起义失败,起义领导人先后从越南撤离,所存越南之军债券亦被移送至新加坡.至1909年春,因遭殖民当局干涉发售,此项债券被迫焚毁,其发行时间前后仅两年多.  相似文献   

16.
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占领我国大片领土.所到之处,则发行货币,便于搜刮物资,供养其军队,并作为其军费或其他开支之用.此货币即在所侵占之地区印行,称为“大日本帝国军用手票”.无需固定硬通货资金或海关税收等抵押品,作为发行货币数量之保证金,而是任意印行,其手段极为毒辣.军票在华东、华中、华南广大地区流通,彼等凭藉其军事力量之淫威,以及所搜刮大量物资作后盾,军票之价值始终保持不变.敌寇侵华之开支与花费,不需由日本国内拨款供给,而是向中国占领区索取,并且搜刮大批贵重物资与金银财宝运回日本国内.  相似文献   

17.
陈晨 《大众考古》2022,(2):82-85
<正>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家大力支持,国内博物馆的形态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从“封闭”慢慢走向市场,博物馆文创产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博物馆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元宇宙及数字收藏。随着NFT概念(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质化代币,是用于表示数字资产的唯一加密货币令牌,可以买卖)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国内掀起了一轮NFT热潮,其中,阿里巴巴和腾讯发行的NFT最引人注目。围绕“数字收藏”概念,国内也有博物馆与数字收藏机构进行平台合作,推出国宝数字版的收藏产品。  相似文献   

18.
徐渊 《钱币博览》2006,(3):22-25
“中华革命军义饷凭单”是辛亥革命时期以“同盟会本部”名义发行的筹饷票券。笔参与编的《辛亥革命时期货币》一书,收录有五元面值的该券一张。其正面居中为白日图案及交叉的青天白日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其上方为“中华革命军义饷凭单”名称.下侧为“五圆”面值.右边为“同盟会本部发行”。左边为“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月日押”字样,外绕花框,四角分别有“5”及“五”字面值数。背面为发行“要则”五条.内容如下:“本部为接济各地义军军需起见.特发行此义饷凭单,分百圆、五十圆、十圆、五圆四种”;“新政府成立后,持有此凭单可向新政府银行照数取换国币”;“新政府成立后.持有此凭单在本国内无论何处均可通用”:“本凭单得由所有转让与他人”:“本凭单发行时盖有三印为据。如未盖印及印迹不符作为废纸”。  相似文献   

19.
王金华  张芳 《中国钱币》2005,(4):32-33,50
大清户部银行成立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三十四年(1908)改名为大清银行,辛亥革命后,改组为中国银行。三个阶段的银行都发行了各自的纸币。中国钱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最近在整理馆藏品的过程中,发现了几张值得注意的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大清银行纸币,面值有一元、五元;地名有汉口、上海(太原);有票样、流通券。兹分别介绍如下。1.汉口地名一元银元票(封二图1、2):横式,票幅为117×77mm。正面:黄、绿色,四角大“壹”字,下边框内横书“大清银行兑换券”,上边框对应满文。票芯中心直书“壹圆”而以龙绕之;其右直书“汉口通用银圆”,其左为“光绪…  相似文献   

20.
1933年4月1日在汉口成立的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是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以所谓为豫鄂皖赣四省“剿匪收复区”农民“供给资金、兴复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生产之改良进步”的名义成立的一家银行。这家银行享有在四省范围内发行“农民流通券”和参与鸦片贩卖的特权。两年间,在四省内成立了数十个分、支行及办事处,配合国民党政府军事“剿共”,在“调查农村经济”、“合作社农贷放款”、“办理积谷仓库”以及垫拨军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组史料,对此均有所记载,特予公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