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核心价值概述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浙江省境内的首例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名录的景观范围共计3322.88公顷,缓冲区7270.31公顷,其中西湖面积占559.30公顷,包括“西湖十景”以及保俶塔、雷峰塔遗址、六和塔、净慈寺、灵隐寺、飞来峰造像、岳飞墓/庙、文澜阁、抱朴道院、钱塘门遗址、清行宫遗址、舞鹤赋刻石及林逋墓、西泠印社、龙井等其他文化史迹.  相似文献   

2.
晚清以降,两湖地区(湖北、湖南)的交通运输业出现了结构性变动,新式交通工具(轮船、铁路、汽车)成为近代工商实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成为社会变迁的重要标志。不可忽视的是,传统的交通工具(如木船)并未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伴随新生事物一同前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与轮船等新式交通相楔合,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交通格局。  相似文献   

3.
任放 《安徽史学》2014,(2):19-31
经济地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市场体系的形成及其变迁。就两湖地区而言,近代时期的市场体系与传统时代已有重大变异,不过这种变异的基础部分地根植于传统。以省区为视域,汉口进入近代之后继续保持其湖北商业中心之地位,而且更形扩展,拉大了中心地与腹地之经济差距。对比之下,湖南的情形与之不同:原有的商业中心发生位移,省区内部的经济差异性有所减小,若干重要城市之间的经济关系趋于均衡。无论通商口岸及其腹地之变迁,抑或对外贸易和长距离贩运贸易,近代两湖市场体系存在着结构性缺陷。  相似文献   

4.
正61年前,两湖副食品商店作为武汉市商业界的代表,进京参加了全国群英会,在社会上引起关注。其时,两湖商店在汉阳已非常有名,为市民喜闻乐道。改革开放之初,两湖商店就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商业先进单位"。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它都是武汉财贸战线上的一面红旗,是武汉商店发展的典型样本。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两湖移民的地理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内区际间的人口大迁徙,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人口地理变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流传至今的民谚“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生动地揭示了两湖地区在这场移民运动中  相似文献   

6.
省城新学崛兴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奉旨任湖广总督,先后十八年,在鄂大张旗鼓推行洋务新政。他认为“尝谓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故以兴学求才为治国之首务”。当时兴办的有文高等学堂(两湖书院改设)、文普通学堂、方言学堂(外语学堂)、农业学堂、工业学堂、驻东铁路学堂、军医学堂、陆军小学堂、东西南北中五路高等小学堂、存古学堂、陆军测绘学堂、矿业学堂、陆军第三预备中学堂。  相似文献   

7.
《清代两湖农业地理》序史念海我国自古以来,即以农立国,远在洪荒之世,炎帝就教民耕耘,因而有了神农的称号。黄帝更进而顺四时之所宜,播种百谷草木。这些虽是远古的传说,却都有具体的明证。近年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的遗迹几遍于各省市自治区中,黍稷稻麦的颗粒先后...  相似文献   

8.
贵州黎平县的两湖会馆,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黎平县德风镇翘街,是贵州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主体建筑有禹王宫、佛殿、庑厅、三楹阁楼、戏楼等,总占地面积3480平方米,是黎平古城保存较好的情中叶建筑群。据《黎平府志》记载:黎平,自洪武十八年(1357)设五开卫隶湖广以来,楚人逐年迁徙增多,与楚址交往日渐密切。清雍正五年(1727)五开卫拨归贵州。于嘉庆二年(1797)创修两湖会馆,以作流黔之楚人栖身、祭扫、从商、救济等用。禹王宫是两湖会馆的主要建筑,为三间十一惊双步廊式,宽14米,高8米,进深13.2米。前檐卷板和宫内…  相似文献   

9.
唐才常入两湖书院时间考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才常入两湖书院时间考实郭汉民,陈宇翔唐才常曾在湖北两湖书院学习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是他的思想从传统旧学转向变法维新的重要阶段。目前史学界都认为唐才常入两湖书院学习的时间是1894年春,即甲午战争爆发以前。《唐才常集》的编者在该书《前言》中说唐才常“1...  相似文献   

10.
李繁 《攀登》2002,21(4):97-100
党校函授教育在其近16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但其自身也存在办学指导思想、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而建立有党校特色的督学制及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将会从实质上解决函授教育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 人口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财富的消费者,因而它既可以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也可以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在封建的农业社会,人口本身就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经济指标,人口发展速度的快慢,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人口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2.
读《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辛德勇“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这两句清代流行的民谚,形象地描述了明清两代中国南部自东徂西的一次大规模移民活动。这次移民,是改变我国人口地理格局的大事件,需要给以详细、具体的论证。前不久出版的张国雄所著《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  相似文献   

13.
《两湖平原开发探源》简评天良位于湖南、湖北两省毗连部的两湖平原(即江汉——洞庭平原),面积有六万多平方公里,是长江流域一颗璀灿的明珠,明清以来一直为经济富庶之区,俗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谚。关于这一平原的历史开发,学术界注意得并不够,尚无人作过系统的...  相似文献   

14.
封建社会后期两湖移民过程的时空特征张国雄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以今湖南、湖北为中心的移民运动,以其丰富的内涵,在中国移民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遗憾的是,官方文献对其记载甚少,很难凭此了解其全貌,从而影响到了对两湖移民运动的考察。笔者有幸在几年的时间里陆...  相似文献   

15.
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读后吴宏岐近十多年来,在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的大力倡导下,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历史农业地理学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势头。随着历史农业地理学者群的不断扩大,有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龚胜生博士所著《清代两湖农业...  相似文献   

16.
评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吴宏岐历史人口地理是历史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而关于移民的历史地理问题又是历史人口地理研究范畴中一项极其复杂且不可或缺研究内容。近几年来,中国历史人口地理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在历史移民地理方面已有好几部专著...  相似文献   

17.
张勇 《安徽史学》2013,(4):122-125
正在宋代,物资转输是一个重要问题,其转输方式可分为陆运和水运,而水运又可分为漕运和海运。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食货学派开始针对物资转输中最重要的漕运问题进行探讨以来,相关研究成果斐然①。前人研究物资转输,多半注重其线性特征,即从物资起运点一  相似文献   

18.
新石器时代两湖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早期生产力低下的人们,渔猎采集是主要的谋生手段,因此对生存环境的选择也以低山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地带为主。随着技术的不断积累、对环境认识的逐渐深刻,稻作农业成为了当地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来源。这时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选择也突破了低山丘陵的限制,逐渐进入适合农业生产的平原地区。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气候、水文等环境要素的波动也在时刻影响着各时期的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随着网络宽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总分馆模式越来越受到图书馆业内人士的重视,总分馆制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方向之一。本文以乐山市图书馆为例揭示了在省、市党校图书馆系统内建立总分馆模式的可行性,优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两湖地区曾经是古代越人的重要聚居和活动地之一。但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此地的越人多已慢慢消失;随之,在人们的记忆中也只剩下稀疏而朦胧的印象。因此,搜集零星和分散的历史记载,再证之于新近发现的考古材料,以便勾勒出一幅古代越人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