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雅砻文化是西藏文化的重要源头。说到底,雅砻文化是西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神秘的藏传佛教、众多的名胜古迹、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引人注目的文学艺术的发祥地、发源地。  相似文献   

2.
鄯善噹噹磨     
鄯善县境内凡水流落差较大处(落差在4米以上)大都有磨。据鄯善粮食部门统计,1955年鄯善3个区共有150盘磨。最早的土水磨在磨面时会发出的声音,这是调节原粮摄入量的双叉细木棍的一个叉头与石磨碰撞发出的。随着水磨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磨面时的声已消失,但磨的名称却保留了下来。鄯善县的磨数量多、种类全、功效好。在全疆都有名气。民国34年(1945年)在鄯善辟展乡二官修建的半自动化水磨是当时全疆性能最好的水磨。1961年投产使用的部善辟展公社二宫全自动化水磨被自治区粮食厅誉为“土法加工机械全疆第一”,该磨的设计师兼施工员是…  相似文献   

3.
磨稿札记     
“一抢二磨三精雕”,为志稿编写三个过程特点的精当概括。《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志》编纂工作历时一年半的辛勤笔耕,已“抢”出初稿,目前已进入以修改、补缺、调整、充实为重点的“二磨”阶段。  相似文献   

4.
两个世纪交替的公元二千年,新秋时节,九十五岁的谢孝思先生告别寓居五十余年的苏州,回到故乡贵阳定居。得遂落叶归根的夙愿。不久到了中秋节,一群书画界的乡后学和文化官员陪老人赏月。后来见面,我问谢老:月是故乡明吧谢老说:是的,很快活!但又补了一句:却是也想念苏州的亲友们。  相似文献   

5.
现存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档案馆的“梭磨宣慰司印”,是一件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透过这枚锈迹斑驳的铜质大印,可以看到梭磨土司曾经灿烂辉煌更迭兴废的历史变迁。梭磨宣慰司印重2kg,印面呈长方体,长宽均为9cm,高2.2cm,印柄长10cm,印面用汉藏合壁两种文字阴字阳刻而成篆体“梭磨宣慰司印”,骄若惊龙,象征土司独霸一方操生杀予夺之权力。印右侧面阴刻“梭磨宣慰司印囗礼部囗囗囗造”两行楷书汉文,印背右侧为制印编号:“乾字壹  相似文献   

6.
一生磨一镜     
在荷兰东部的德尔福特,有一个年轻人找到了一份替镇政府看门的工作。也许是工作太清闲,人又太年轻,他需要打发时间。于是,他选择了费时又费工的打磨镜片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就这样,他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样的专注和细致,锲而不舍,他的技术已经超过专业技师了,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当时最高明的工匠磨出的都要高。借着自己研磨的镜片,他观察过雨水、污水、血液、辣椒水、腐败物、酒、黄油、头发、精液、肌肉和牙垢,终于,他发现了当时科技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从他后来写给英国皇家学会的200多封附有图画的信里…  相似文献   

7.
故乡的船磨     
一轮皎洁的月亮挂在夜空,月光下的黄河像一条银色的飘带,逶迤东去,河间有一条小船,日夜停留在此,它同黄河上涉渡的小舟和牛皮筏子相比,绝不亚于在大海中行驶的航母。这是我同父亲赶着小毛驴,磨完面后登上河畔高台时的最后一瞥,也是儿时故乡船磨留给我最后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自动磨研机     
在党的领导下,以机械化、自动化为中心的技术革命高潮席卷全国各地,各行业的人们都在以战斗的姿态投入这一运动中,在这蓬蓬勃勃的新气象的鼓舞下,我们也在日夜思索,如何把古代彩画临摹工作加以革新.首先使我们感到费力的是颜料磨研工作.我国彩画使用的颜料绝大多数是矿物色,石色的质地极坚硬、粗糙,过去的传统方法是将颜料放在卤钵里,用人力研碎,又因为颜料入胶后不宜长久放置,最好是现用现研,因此每次作画以前都要磨一次颜料,有时要连绩磨研四、五天,因此我们决定打胜这第一个战役.同志们干劲都很足,决心苦干、巧干加穷干,不向国家要一文钱完成革新工作.我们利用旧存  相似文献   

9.
安英新 《新疆钱币》2007,(3):F0004-F0004
磨河古城遗址位于伊犁霍城县三道河乡塔勒奇村北。城为长方形,墙垣基本完整,城内建筑已残毁无遗,散布有大量的陶片、砖块、瓷片等。该城年代跨度较大(自公元8世纪至公元13~14世纪),现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五月年”到来了,哈尼族人民兴高采烈,村村寨寨支起磨秋,喂好鸡鸭,舂好糯米,迎接这个传统的节日。为什么过年打磨秋呢? 传说很久以前,哈尼山寨里住着两兄妹,哥哥叫阿朗,妹妹叫阿昂。阿朗长得膀圆腰壮,小草豹没有他矫健;阿昂长得聪明秀气,小岩羊没有她灵活。平日在寨子里,兄妹俩总是热心帮助乡亲们做事,受到大家  相似文献   

11.
“磨喝乐”是宋代七夕节的祭物,起源于唐五代时期,盛行于宋代,流传至元明。其作为我国各大博物馆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器物,包括泥质、陶质、木质、玉质、金质等多种材质,普遍表现为童子形象,以童子执莲形象最为典型。关于“磨喝乐”的起源问题,目前学界尚未形成一致意见,主要分歧在于“磨喝乐”一词的字音、文化含义及其艺术形象三个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磨喝乐”的形象为美丽可爱的童子与莲荷组合的造型,但是目前关于“磨喝乐”形象变迁的脉络依然没有理清。  相似文献   

12.
姚文昌 《清史研究》2020,117(1):135-142
正现存于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乾隆石经,是我国古代最后一部官修石经。尽管碑石整体上保存较为完好,由于刊刻时间较晚,拓本流传不广,乾隆石经长期以来为学界所忽视。近年来,随着清代经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入,乾隆石经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乾隆石经在刊刻完成之后,曾经出现过大规模磨改的情况,磨改前后的经本面貌大不相同。经本作为石经研究的核心,它的准确断代成为石经研究的基本前提,而经本的断代必须建立在对石经磨改史实的正确认知之上。对于乾隆石经磨改  相似文献   

13.
《华夏地理》2008,(5):305
埃赛俄比亚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咖啡的国家.至今仍然保持着非常传统古老的咖啡种植工艺和咖啡文化。哈拉尔不仅仅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咖啡.在以马做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埃赛俄比亚哈拉尔所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阿拉伯血统纯种马,故他们最初对咖啡级别划分的形容是“优质的咖啡就象纯种血统的马匹一样重要”。“磨卡”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也曾经是最大的咖啡贸易的港口而文明于世.在整个地区所生产的咖啡都带有巧克力余味.人们还是喜欢把咖啡叫“磨卡,Mocha”或巧克力味咖啡。  相似文献   

14.
在唐朝近300年的发展时期中,有过无数危机与转折,其中“贞元册封”在云南历史,而且在唐王朝的历史上也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事。在这次转折中,涌现出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其中有德宗皇帝、大将军韦皋、云南王异牟寻等,还有被人忽略的磨些(音梭,下同)武官。  相似文献   

15.
16.
17.
泉界经常出现直刷痕(或刷痕)一词,系指翻砂法所铸钱币表面上的直划痕迹。直刷痕之说,始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盖因认为这种痕迹是翻砂过程中刷灰时留下而形成于钱面的,所以俗成此称,随着泉界对铸钱工艺的深入研究,发现所谓的直刷痕与刷灰并无关系,而是磨钱工序中留下的磨锉痕。  相似文献   

18.
陶磨与执箕女俑,是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随葬的明器。1959年安阳市北郊张盛墓出土,现存河南省博物馆。陶磨呈圆盘状,仿石磨形制。通高7厘米,扇径8厘米,盘径12匣米。磨扇上有两只磨眼,侧面有两个按置磨板的小孔。磨盘下面为圆筒状底座。磨古称(?),系谷物加工粉碎的工具,这是迄今所知保存下来较为完整的隋磨模型。磨旁的陶女俑高12厘米,头梳半髻,长裙,双带下垂,出土时衣服上绘有红、绿等色彩,现已剥落殆尽。该女平坐于地,双手执箕,正在从事劳役。陶磨与执箕女俑的出土,重现了隋代磨面的场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9.
元代(公元1271—1368年)大科学家王祯在公元1313年(元皇庆2年)写成了一部有名的著作,叫做"农书",他在这书中记载了很多的农田水利器械,这里谈一下其中的水转连磨、水排和秧马。  相似文献   

20.
《扬州市志》于1997年3月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正式出版,1999年底荣获江苏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鉴于此,《江苏地方志》编辑部小咏同志约我撰文谈谈修志的得失体会。本人已于1997年上半年调离方志系统,现在人大机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