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天坛声学现象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于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美的祭天建筑群。其设计之精、建筑之巧、风格之奇、回音之妙,在世界古建筑史上实属罕见。其声学现象更是声学史上的奇迹,具有很  相似文献   

2.
《文物》2016,(7)
正天津蓟县位于燕山南麓,历代文物遗存丰富,辽代佛教史迹尤多~([1])。天成寺位于县城西北的盘山,旧名福庆寺~([2]),宿传为唐建,现有辽末重修的"古佛舍利塔"~([3])坐落在山谷间大平台的西北角,紧邻崖壁。塔旁有数座石刻碑幢~([4]),其中有一座刻有悉昙梵字~([5])的"大朝丁酉"经幢~([6]),现位于塔方形台基的西南角(图一)~([7])。经幢仅存幢身,且顶部有损,现置于另一  相似文献   

3.
<正>浙江有悠久的金融史,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金属货币流通。隋唐时,浙江的货币信用经济开始成长壮大。尤其随着寺庙经济的发展,浙江出现许多长生库、质库~([1])。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成为我国第一个出现铸钱、金银和纸币三者并行流通的城市~([2]),金融机构数量之多达到历史最高水平~([3])。明灭元后,曾在浙江最早推行"一条鞭法",极大促进了浙江货币经济的发展。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三千余年一大变局"~([4]),处在东南沿海的浙江  相似文献   

4.
<正>清代的货币制度一般认为是一种银钱并用的平行本位制,白银和铜钱同时流通~([2]),即所谓"我朝银、钱兼权,实为上下通行之货币"~([3])。实际上"一般人民所使用的只有制钱,纹银不过是国家财政上和大宗交易上的计算出纳单位以及富厚人家的一种储藏手段而已。"~([4])即市场上老百姓日常生活流通使用的主要是铜钱。这种铜钱因主要用铜铸造故名,名目极  相似文献   

5.
正自马王堆汉墓发掘以来,其丰富的出土器物和文献资料使两岸学术界眼前为之一亮,成为中国田野考古史上的"空前成绩"~([1]),亦被称为"人间瑰宝"~([2])。自此,台湾地区有关马王堆文化之研究逐步兴盛。1975年台北河洛图书出版社出版专书《帛书老子》,1977年出版《帛书战国策》成为马王堆文化研究较早的资料著录。之后,越来越多的专业研究人员投身马王堆文化研究之中,推动了研究视域和方法的不断拓宽和更新,使马王堆文化研  相似文献   

6.
《文物》2016,(7)
正2011年1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曲江缪家寨村发掘清理了唐故监察御史杨筹墓,出土了《唐故监察御史弘农杨君墓志铭》~([1])。现将志文进行简要考述,并就杨筹本人的入仕经过及途径作一梳理。一墓志所涉杨筹诸祖杨筹墓志记载杨筹曾祖讳燕客,唐汝州临汝县令~([2]),赠工部尚书~([3]),与其父杨汉公墓志~([4])记载相同。关于杨燕客,两唐书记载甚少,《杨虞卿传》中提及杨虞卿祖父为燕客,其余不详。  相似文献   

7.
《文物》2016,(7)
正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5500~5000年~([1]),是仰韶文化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关中地区以案板二期~([2])、姜寨四期~([3])等为代表。陕西关中地区是仰韶文化晚期遗存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在过去的田野考古工作中,发现了大量仰韶文化遗址,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但总体来看,有关仰韶文化晚期房址的发现与研究还十分有限。不过,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工作中,发现了为数不少的仰韶文化晚期房  相似文献   

8.
<正>齐家文化自发现至今虽已近百年~([1]),但在分期年代、地方类型、来龙去脉、对外关系等基本方面,仍然颇多歧见~([2])。本文拟将齐家文化置于欧亚大背景下,重点从文化互动的角度,在我们曾提出的早、中、晚三期说的基础上~([3]),对上述问题做进一步的梳理。一形成于甘肃东南齐家文化早期局限于甘肃东南部(图一),  相似文献   

9.
正一段时期以来,海内外学界对于北魏开国史的关注呈现出持续高涨之势。在我国大陆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严耀中对北魏前期制度的探讨~([1]),何德章对北魏建立之初政治和经济史诸问题的研究~([2]);到进入新世纪后李凭在"平城时代"名下展开的一系列讨论~([3]),尤其是田余庆对北魏开国前后历史的揭示和梳理~([4]),皆在以往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初,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殷墟及其周边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种丧葬习俗~([1]):在一些墓葬的底部有一个小坑,坑内大多殉一只犬,少数有人或者器物~([2])。这类小坑多见于墓主腰部,被称为腰坑~([3])。新中国成立后,这类葬俗在全国多个遗址被发现,时代有史前、商周、秦汉等诸多时期。其中,以殷墟为代表的晚商时期发现最多,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也多集中于此~([4]),对史前、秦汉及以后的同类现象则关注较少。鉴  相似文献   

11.
正目次一形制分析及年代推定二渊源及传播三相关问题研究四结语吴越系铜剑主要指春秋中晚期以后各国普遍流行的厚格有箍有首及薄格圆茎有首铜剑,即林寿晋所称东周式铜剑的Ⅱ式、Ⅲ式剑~([1]),及李伯谦所称的中原地区东周C型、D型铜剑~([2])。一般认为,这些类型的铜剑源于吴越地区~([3])。其早期形制的剑当然也应属吴越系铜  相似文献   

12.
<正>目次绪论一"不封不树"与丧葬观念的转变及实践二"祭墓"、陶俑、牛车的兴起及其习俗变化三争议之中礼仪的渐变四正统建设中丧葬晋制的出现结语绪论文献记录和考古资料相吻合是一种理想的研究结果,考古学的意义在于通过真实的遗存弥补文献的缺失,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从而客观地展现历史。中国古代墓葬的演变存在周制、汉制与晋制,学者发现,汉、唐经历了由崇尚厚葬到倡导薄葬,再重厚葬的演变~([1])。周制、汉制及唐代丧葬制度已有讨论~([2]),晋制却少有研究~([3])。晋墓的探讨多以分区、分期、分类为目标~([4]),或是  相似文献   

13.
《文物》2021,(2)
正三彩驮囊骆驼作为唐墓"旧材料",是大家熟知的考古资料,西安、洛阳两京地区多有出土。作为丝绸之路象征符号的骆驼~([1]),自北朝、隋唐以来,一直是体现墓主死后世界生活和所拥有财富的常见随葬器物~([2])。颇为有趣的是,从历代墓葬出土的各类骆驼看,古代艺术家在强调千姿百态的骆驼形象的同时,往往会把观者的视线聚焦于双峰间驮载着的五花八门的物品,  相似文献   

14.
<正>目次一绪论二时代与造型三地域分布四器物组合五使用等级六丧葬功能七结语一绪论在死者口中含以物品的习俗,从现有考古材料来看,至迟在仰韶文化中就已经出现。如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墓葬中有在死者口中放置贝片的情况~([1])。山东兖州王因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也发现有含石子、陶球的现象~([2]),而胶县三里河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则发现有含玉的情况~([3]),上  相似文献   

15.
正目次一贞人墓地二贞卜器具三巫术器具四筮卦器具五卜筮兼用六结语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发掘了一处家族墓地~([1])。笔者认为应是殷代贞人家族墓地。笔者提出M103、M94"有些随葬器可能与卜骨整治、文字契刻及筮卦有关"~([2]),但未及对与巫卜器具展开详细讨论。近读相关文献,深感有进一步探讨之必  相似文献   

16.
<正>1980年12月,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的陪葬坑出土了两辆青铜马车,后经修复得以还原其形制川。两车均为真车的二分之一大小~([2]),材质独特,制作精美,出土后备受学界关注。关于青铜马车的研究较为多见,学者们从多个方面对青铜马车进行了研究,包括青铜马车的性质~([3])、纹饰~([4])以及结构、部件名称与系驾关系等~([5])。目前,学界对于青铜马车制作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铜马车结构以及车上零部件制作工艺上。袁仲一、程学华认为两辆马车在制作上使用了铸造、焊接、嵌铸、镶嵌等机械连  相似文献   

17.
郭梦  何毓灵  李建西  吴萌蕾 《考古学报》2020,(2):291-308,后插1-后插4
正目次一发现情况二涂层分析三性质与工艺四锡衣意义五锡衣与仿铜陶礼器一发现情况在殷墟文化四期晚段,随葬品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仿铜陶礼器,其形态、纹饰、组合均与铜礼器相同或极近。这类器物基本都是酒器或食器,有鼎、簋、、觚、爵、尊、觯、卣、、、共十一种~([1])。殷墟西区~([2])、大司空村~([3])、苗圃北地~([4])、四盘磨~([5])、小屯西二区~([6])、八里庄东~([7])、梅园庄南地~([8])、郭家庄~([9])、刘家庄南地~([10])等地点都有出土。  相似文献   

18.
《文物》2017,(11)
<正>花林寺位于四川省盐亭县东北约35公里的富驿镇火星村(图一),清代属南部县丘垭乡管辖~([1]),清道光《南部县志》仅记载花林寺"建自唐朝"~([2])。1952年佛教活动终止后,一直被花林小学使用。以前因看到大殿内有"大明万历"题记,文物部门一直将其登记为明代建筑。2012年7月,花林寺被公布为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5月,笔者第一次调查花林寺大  相似文献   

19.
正目次一宾主身份二盂铭所记朝聘礼三穆王制礼霸伯盂出土于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M1017~([1]),属西周中期穆王前后~([2])。霸伯盂铭文是目前所见最为完整的关于西周朝聘礼的第一手史料,内容极为重要,学术价值突出。霸伯盂铭文十行,凡一百一十六字: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目前整个西藏高原已经确认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有西藏东部以昌都卡若遗址为代表的卡若文化(距今5500~4000年)~([1])、西藏中部以拉萨曲贡遗址为代表的曲贡文化(距今4000~3000年)~([2]);另外,在雅鲁藏布江下游的藏东南地区尚存在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被称之为"林芝类型"~([3])。上述藏东和西藏中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都具有强烈的"地方性",文化面貌上仍有很大差异~([4]),应与各自所处的生态区位关系密切。西藏西部生态条件和藏东、藏中迥然有别,迄今除发现过一系列石器采集地点外,尚未发现明确属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