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长城作为世界历史上修筑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军事工程,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而且与北方民族长期互动,促其西迁,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整体性影响。相应的,对于长城的研究,亦是揭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视角。2012年,赵现海《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史——中国边疆假说视野下的长城制度史研究》一书出版。①时隔两年,他再次深化了长城史研究,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于2014年出版了《明长城时代的开启——长城社会史视野下榆林长城修筑研究》一书(下文简称《明长城时代的开启》)。②全书以区域史为视角,对明成化时期榆林长城修筑背景、原因、过程与历史影响,进行了细致考察,并从世界史的视角出发,提出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30年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发展,人们对长城遗产价值的认识,包括保护对象的认定也在当代遗产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动态关系中不断扩展、深化,因此有必要在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并基于长城的遗产辨认取决于价值认定的观点,对以往的价值研究进行梳理归纳,从文化遗产的语境,探讨长城遗产价值,用以指导长城总体保护的各个方面的基础性依据,服务于长城保护的规划目标——真实、完整的保护与传承长城的遗产价值。立足人类文明发展与文化交流史的层面,将长城的文化遗产价值概括为三个方面:超大型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建筑遗产;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人地互动的文化景观;中华民族坚韧自强、众志成城、包容开放的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3.
<正>赵现海著《明长城时代的开启——长城社会史视野下榆林长城修筑研究》一书于2014年6月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册,正文7章,加导言、结论,计56.3万字,是继其《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史——中国边疆假说视野下的长城制度史研究》之后,关涉长城史研究的又一部力作。该书对16世纪以来长城在中国、西方世界、东亚世界的不同形象与研究状况进行了详尽梳理,  相似文献   

4.
应用遥感技术对长城进行调查,是一种科学的新方法。它对于长城位置、走向、长度的测定,具有速度快、效率高、误差小的优点,值得提倡和推广。我国的长城历代都有修筑,其时代有早晚不同,又有后代沿用前代的现象。在遥感调查中要确定长城的时代和前后沿用情况,必须有考古人员参与,既测量投影长度,又测量实际长度,只有这样才能增加遥感调查的信息量,加大长城的研究力度,以满足长城研究和长城保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早期长城的探索与存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长城史的研究目前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探讨的问题,关于早期长城,亦即东周秦汉的长城更是如此。譬如,长城的起源问题;东周诸侯国中哪一国最先筑的长城,筑于何时;各国各时期长城的起点、经由地和终点都在哪里;它们的构筑特点和建置制度怎样,彼此间又有什么关系;有些长城的国属和时代问题;对一些有争议的文献记载如何理解和用考古资料去印证,等等。这里,我初步归纳出八个方面的问题,试陈述陋见,希望可供研究者参考(请参看《东周秦汉长城位置示意图》)。  相似文献   

6.
长城遥感调查与考古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遥感技术对长城进行调查,是一种科学的新方法.它对于长城位置、走向、长度的测定,具有速度快、效率高、误差小的优点,值得提倡和推广.我国的长城历代都有修筑,其时代有早晚不同,又有后代沿用前代的现象.在遥感调查中要确定长城的时代和前后沿用情况,必须有考古人员参与,既测量投影长度,又测量实际长度,只有这样才能增加遥感调查的信息量,加大长城的研究力度,以满足长城研究和长城保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金代长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代长城,又称“界壕”、“壕堑”。是金王朝为防御北方各部反抗、进攻而修筑的军事防线。河北省境内的金代长城分布在康保、沽源、丰宁三县境内,俗称“三道边”,有的地图上标有“成吉思汗长城”,也有认为是秦汉长城的。 1978年和1982年,有关地、县文物工作者曾对金代长城进行过实地调查,基本上查清了河北省境内金代长城的分布、走向、构筑特点,并采集、征集了许多文物标本,为研究金代长城的军事防御工程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朝鲜燕行使在前往北京朝贡的途中,对所见明代辽东镇、蓟州镇长城或其历史遗存详加记述,形成域外第二大长城史料载体。燕行使从异域视野出发,对长城的称谓,与中国本土呈现出一定的不同。明清易代前后,燕行使对长城的评价,出现了从肯定到否定的转变。这源于明朝被跨越长城的北方民族政权所取代,长城军事价值遭到质疑。对于清朝,朝鲜出于"小中华"的文化定位与对明朝的感念心理,存在抵触情绪,从而将长城空间演变为抒发"华夷之辨"的文化意识、抗拒清朝的政治观念的历史场域。明清时期朝鲜半岛的"长城观念史"呈现"层累地造成"的历史脉络,折射了这一时期东亚的地缘政治、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是研究近世东亚历史的切入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长城遗存     
《文博》1997,(3)
陕西境内现存的长城,有战国长城和明长城,战国长城又有秦、魏两国之分.由于较少系统的考古发掘和调查,部分长城,特别是秦国东部几条长城的全线走向、形制以及附属设施等尚未完全明晰,一些长城的性质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据已有的资料,陕西长城的基本情况是:  相似文献   

10.
徐国军 《东方收藏》2023,(6):101-103
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为古代丝绸之路重镇,其境内汉明两代的长城修筑史见证了中国古代西北边防的变迁。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不仅要对长城遗址及其周边环境实施保护和管控,更要结合相关文化遗存,提炼地域特色,培育长城文化旅游品牌,增强长城文化遗产传承活力。文章立足于武威现存的长城文化资源,把握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提出通过完善长城保护管理体制、加强长城文化研究水平、激发文化遗产传承活力、鼓励长城专题文艺创作等方式,助力武威文化旅游名市建设。  相似文献   

11.
亲近长城     
对于长城,每个中国人都有着天然的热爱和亲近。古老的战争武器——长城所蕴涵的厚重与沧桑、威武和正义,吸引着众多人的热情。都市里的长城族以保护长城为己任,活跃在我们周围。  相似文献   

12.
亲近长城     
唐晋 《华夏地理》2007,(1):90-95
对于长城,每个中国人都有着天然的热爱和亲近. 古老的战争武器--长城所蕴涵的厚重与沧桑、威武和正义,吸引着众多人的热情.都市里的长城族以保护长城为己任,活跃在我们周围.  相似文献   

13.
胡杨  王金 《丝绸之路》2003,(11):44-45
长城第一墩于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它北距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可谓“天下第一险墩”。对于它的雄险,名长城专家罗哲先生曾经有过生动的吟咏:“嘉峪关,雄险画皆难,墩堡遥遥相互望,长城道道连关山,猿臂也  相似文献   

14.
于春雷 《文博》2016,(4):62-67
陕西战国魏长城、秦昭王长城、汉"故塞"、隋长城、明长城自成一个系列,各具特征,相互之间存在继承发展的关系,体现了长城发展进化的局部轨迹。  相似文献   

15.
甘肃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扼丝路咽喉,境内长城,时间跨度大、长度长、内涵丰富,是我国西部长城的代表。由于多种原因,世人对于甘肃长城的面貌大都没有完整的认识,很多人一提起长城,概念里便是东部的明代砖长城。而实际情况则是由于沿线地理复杂多样、地形狭长,甘肃境内长城因地制宜,其墙体形式丰富多样。本文结合前人调查和研究的成果,拟对甘肃长城墙体形式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我与几位朋友对长城情有独钟,一个个早就成了“好汉。”假日的野外活动多是去爬长城,北京周围的八达岭,慕田峪,古北口……都有我们的足迹。爬长城既增长了历史知识,开阔了眼界,又达到了健体强身的目的。这次的目标对准了喜峰口长城,从资料上着喜峰口在河北迁西县境内西北50多公里处,是万里长城上一座雄关险镇。历史上多次在这里发生大战,尤其到了明代,战争逐年升级,厮杀史为惨烈,频繁。到了抗日战争时,中国军队曾在喜峰口人败日军……有了这些传奇故事的古战场,更是不能不去看看。钻进朋友开来的面包车,走通县,穿大厂,过…  相似文献   

17.
长城,本来是阻隔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推进的一道实体墙,但随着历史发展,长城内外不同的文明在共同存在的过程中相互冲突、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融合,长城也从隔离带变成了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和纽带。经过岁月沉淀,长城文化由长城的本体建筑的物质文化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2018年《碰撞·融合—长城文化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这次展览是国内几大博物馆首次合作的有关长城文化的特展,对研究长城内外农耕文明、游牧文明、长城文化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梁建宏 《丝绸之路》2010,(11):36-41
<正>甘肃:露天的长城博物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和精神象征,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奇迹之一,工程浩大,绵延万里,其修建时间之长、分布地域之广,为世界所仅有。1987年,长城因其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甘肃是长城大省,长城建筑形式多样,保存较好,出土文物丰富,为研究长城及西北地区历史、地  相似文献   

19.
长城的时间和地域跨度造就了长城建造特征的丰富性。以明长城大同镇段为例,不同时期的增筑和修补使长城形成了类似考古文化层的层位关系,反映在构造方面分为三种,一是帮筑做法,二是竖向凹槽和嵌砌砖块做法,三是夯层间铺砌砖石与外包砖石墙体搭接做法。这些措施是长城建造者为加强长城结构的整体性而灵活采取的技术手段,在同时期的内地城墙上也可以发现类似构造。对长城构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深化对长城建造特征和年代分期的认识,对于改善今天的长城保护和修缮技术也有很大助益。  相似文献   

20.
长城的保护与管理张殿仁气势雄伟、宛如巨龙般蜿蜒起伏的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也是世界的奇迹,凝聚着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研究长城、保护长城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和义务。近些年来,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指引下,长城的保护与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