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参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和保护对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三个重要的特点: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民间文化技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高于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是古老的艺术表演剧种,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独特的造型,复杂的制作程序,精雕细刻的工艺,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向往,其中有丰富的民俗民情、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等多方面的内容,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皮影艺术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支奇葩。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相传皮影戏产生于汉代,明清达到鼎盛时期,至民国和新中国建国初期,长盛不衰。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由…  相似文献   

3.
生产性保护是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提出的一种新的保护方式,主要是针对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拥有具体的生产内容,贴近民众生活,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对其保护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其回归民众日常生活,在生产中保持其核心技艺和核心价值,如此才能使其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叶尔米拉 《文博》2011,(2):84-88
进入21世纪,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全面的提上日程,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迫在眉睫。新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蕴涵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新疆地区也由于种种原因,不少特色的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量珍贵的民族民间特色文化形态流失或濒临灭绝,许多民间传统技艺后继乏人等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新疆地区的博物馆将如何扮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使者"的角色是大众所关注的。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论述新疆地区的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如何扮演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使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分析当前民族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不足入手,以彩调为例,分析彩调昔日辉煌与今日危机以及导致彩调衰落的关键因素,提出市场导向的民族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建构基于传统文化多样性基础之上的文化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有模式多建基于文化"管理"或文化"经济"的认识之上,因此,从文化治理的观点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保护主体单一、公众参与不足、忽视"文化纽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力推"公益性保护",才能充分挖掘其公益价值、丰富其文化内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形势也日益严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程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保护地域特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有现实参考作用,同时也将助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从新媒体视角出发,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乐抬阁故事会为例,探析在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传承与保护的新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8.
穆永强 《丝绸之路》2009,(22):41-42
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性立法,以协调西部经济开发与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商业开发与原真性保护等诸多关系为宗旨,是完善西部开发法律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必将对西部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维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文化多样性格局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以河南中州大鼓兴盛原因为例探讨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经验、方法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发宏 《攀登》2012,(5):128-132
热贡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丰富、文化多样、形式独特、具有突出的地域特点和很高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旅游价值。本文对热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热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闻竹 《旅游纵览》2013,(9):211-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本文以鄂伦春族为例,采用昂特谱理论分析了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必要性和可性行,提出系统的保护和利用措施。在保护的基础上,结合地区资源,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开发旅游业,确保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具有地方特色,代表一定时代的文化内涵,被群体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表演、实践、知识、表现形式和技能,以及有关的实物、工具、工艺品等。因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旅游项目积极开展,具有  相似文献   

13.
“花儿”艺术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情感的结晶。“花儿会”反映了所传唱地区的文化、历史,也是当地的特色民俗之一,不仅具有很高文学、音乐、历史、文化价值,也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以及作为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古老的艺术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严重萎缩。本文通过对“花儿”在当地居民中传承现状、保护措施、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实践调研,结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对旅游业发展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关系作出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以实景舞台剧、艺术博物馆等旅游开发模式来加强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概括介绍满族刺绣的发展与现状,提出保护满族刺绣的重要性,同时援引国内外传统文化保护的成功案例,进而归纳出具体的保护原则与方法.满族刺绣工艺的代表项目是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保护和利用的研究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研究中的重要个案.  相似文献   

15.
董秀团 《民俗研究》2009,(2):143-15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日益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除了整体性的原则和措施,还应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特点探讨其传承和保护问题。说唱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云南为例,当地少数民族说唱艺术可划分为不同类型,其保护与传承也有不同的切入点和侧重点:仪式型说唱艺术.应关注其社会文化环境的主导性;生活型说唱艺术,应强调传承人的关键作用;表演型说唱艺术,应以观众为核心来考虑其传承和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6.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黑龙江史志》2012,(12):28-29
本文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和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针对目前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的缺失,提出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对策,即:建立传承人生存状况评估体系、法律保护和创新保护。  相似文献   

17.
马伊超 《黑龙江史志》2013,(13):283-285
原真性保护原则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后被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原真性"概念本身具有复杂性,对原真性保护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目繁杂、形式多样、活态变化,原真性保护原则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便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状况。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原真性保护原则在当今社会面临着多方面的冲击,关注着不同于有形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特殊问题,这一原则的提出无论是对非遗本身、非遗持有者还是对非遗保护工作来说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文馨 《黑龙江史志》2013,(21):164-164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正遭遇着一场文化的侵略。圣诞节、情人节无声无息走入我们生活当中,而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与七夕,人们大多感叹没有往日的热闹。如此同时",韩流"风也深得中国年轻人的追捧。面对现实挑战,2011年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文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分析其定义,提出几点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9.
通过数字化方式,实现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为互联网背景下其文化遗产的转化与创新提出新思路。从历史溯源、文化价值及保护现状中推究磁州窑文化遗产流失的原因和现今传承困境,以“静态”“活态”两个角度提出数字化保护策略。例如,搭建磁州窑数据库,将器物信息、技艺影像资料等进行数字化采集和保存;打造数字博物馆,以数字化信息库为基础进行多样展示;开发移动互联网产品等。数字化保护具有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无法达到的优良效果,其数字化开发所带来的文化产业优势可以与当代互联网传播相结合,顺应大众喜好的同时也使磁州窑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播。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模式应该重视和突出对文化精神的保护和传承,要从静态的档案式保护走向活态的档案式保护,即强调档案"承载"和"传播"人文精神的功能,通过"活态档案"实现文化精神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从静态走向动态,主要包括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多媒体数据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档案三部分工作,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精神渗透整个档案式保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