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历史上,书院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和教育制度。自唐代出现书院,至清朝末年废书院,书院制度存在达一千年以上。有学者统计,全国历代书院在6600所以上。书院是我国重要的历史遗产,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银冈书院是东北第一书院,也是东北最具特色的书院。中国古代书院的基本特征是民办书院。在东北只有银冈书院保留了这一特征—它是一所完全由私人创建的书院。这在东北教育史上是极为珍贵的。清代教育是中国教育史的重要时期,先后经历了清初的沉寂、清初的发展、清末的变革期。而清代东北的教育,大体上与全国是同步的。地处辽北一隅的银冈书院亲历了激烈的教育变革。在东北率先开办小学堂,进而成为现代教育机关。本文作者将就"银冈书院—清代东北教育史的缩影"这一论点进行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清代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清代的各类书院中,历史教育均成为其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书院对历史教育的重视程度、其历史教育内容的扩大以及历史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等,均为前代书院所不及。书院长期积累的一些有益的历史教育经验,在今天仍具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书院教育始于唐、盛于宋,其作为官方教育的补充,为当地的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偏处一隅的潮州地区,其书院教育始兴于南宋,尤其在明清两代,潮州地区兴办了大批书院。书院教育的兴盛提高了潮州地区的教育水平,为敦睦民风、文化开化、繁荣地域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促成了潮州地域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清代苏州书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苏州地区自宋代开始出现书院,至清代,苏州书院经历了前期复兴、中期鼎盛、后期衰落三个阶段。清代苏州书院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许多特点,不仅促进了苏州教育的发达,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繁荣了学术。  相似文献   

6.
书院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在我国长期的古代高等教育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古代书院促进了中国学术的进步及文化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基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书院官学化倾向日渐严重的同时,也决定了其最终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然而,对中国古代书院教育进行研究,可以为现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起到借鉴、启示作用。本文将对古代书院的产生、发展以及教育特色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古代书院教育是萌芽于唐末,兴起于宋朝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经元、明、清三朝在中华大地绵延千年之久,不仅对当时的政治经济产生较大影响,更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书院教育仍有其不可或缺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唐河县崇实书院为清朝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知县宋梅在其旧址添建房舍,后经过几任知县修葺,使崇实书院规模达到最大。崇实书院为文化传播及当地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崇实书院遗留的石碑及有关书院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到当时崇实书院学习的规定和书院建设的制度。这对研究古代书院制度、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明清徽州的书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的徽州书院十分发达,并在教学方面形成自己鲜明的特点:书院既是教育教学机构,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实行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进行会讲,开展争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秦百家争鸣的学风;书院的教学实行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书院教学一般采用自学钻研,相互问答及集中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达的徽州书院对徽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正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的学校,什么样的教育制度才能培养出经世致用的人才,自有学校这种教育形式以来,有识之士一直在锐意探索。书院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优秀的教育组织形式,曾经遍布大江南北。由城市到乡村,对中国民俗风情的培植,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的养成等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传至东亚、东南亚等地区。本期"中国书院承载传统文化的学府胜地",试图发掘古代书院传统的内蕴精神,以期为当代思想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书院:读书人的文化遗产》从中国古代书院的悠久历史、书院的不同类型与等级、书院制度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江西书院具有数量多、起步早、影响大等特点。书院与文化互为表理,书院教育是崇文重教、开放包容、创新奉献等独具特色的赣文化精神形成的重要促进因素,对于建设和谐江西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江西书院具有数量多、起步早、影响大等特点。书院与文化互为表理,书院教育是崇文重教、开放包容、创新奉献等独具特色的赣文化精神形成的重要促进因素,对于建设和谐江西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书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教学形式,不但在学问研究上填补了官学留下的空白,更以其自由独立的学术风气培养了大批人才。贵州在明代建省,在政治经济有了较好的基础以后,文化教育也随之发展起来,书院教育呈现出鼎盛之势,并因应贵州省情而别具特色,书院的发展也对贵州地域文化贡献颇大,提高了士人文化水平,丰富了地方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书院这个词语,许多人是陌生的,但这种教育形式曾鲜活地存在过数百年,直至今天,苏州很多学校多是由书院转化而来的.如今在踏访那些书院遗址过程中,拂去历史的尘埃,一座城市的文化脉络正渐渐地清晰起来.从苏州最早的虎丘和靖书院到近代葑门的博习书院,苏州的文脉,又何尝只是文脉而已.  相似文献   

15.
尹昌龄是晚清时期川陕地区有名的教育家、慈善家和实干家。清朝末期,商州地区书院残破、士风不振。在新政教育改革的号召下,尹昌龄建立商州中学堂,推动了商州教育从传统书院到新式学堂的转变。尹昌龄任职期间廉洁奉公,他率先打开了商州接受西学之风的门槛,并培养了一批学习新思想的先进人士,为商州社会教育的发展乃至陕西教育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贵阳近代教育的萌芽和发展,清末明初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严修改革学古书院,成立贵阳经世学堂,具有开创性的功劳。严修字范荪,天津人,进士出身。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八月,奉委任贵州提督学政。当时,教育主要是书院制。在贵阳,有贵山、正习(此时已改为学古)、正本三大书院,闻名全省。书院的教学,以八股文、试帖诗为主要课程,所造就的人才不出科举应试一途,对近代新学绝少涉及。严修督学贵州后,对贵州各府的教育进行了调查了解。他通过对上游地区(清代及民国初年,将贵州所辖地域分为上游、下游两大片。上游包括贵阳、遵义、安顺、兴义、…  相似文献   

17.
石韫玉是生活于清中后期的一个文人,他的一生我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解读,第一个阶段他在朝为官,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却终因自己不肯同流合污,遭人陷害,弹劾辞官。第二阶段他致仕以后,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在苏州紫阳书院、杭州紫阳书院、江宁尊经书院讲学。石韫玉一生思想变化与他的经历和时局是密不可分的,民本、教育思想最终汇集成其独特的独学庐思想。  相似文献   

18.
传道与为己并兼是传统书院的办学宗旨。传道即道统传承与创新,其实质就是如何"为学"。"为己",就是成就自己,完善自我人格,实际上就是如何"做人"。在书院教育中,"为学"与"做人"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书院在其讲学方面,形成了不同层次的讲学形式与独具特色的会讲制度,体现了书院追求规范宰制与精神自主的平衡。现代社会的发展应该从书院文化传统中借鉴其办学宗旨的精神实质,处理好为学与做人的关系;吸取其讲学方式的精神内涵,处理好规范与自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书院精神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书院是一种由儒家士大夫创办并主持的文化教育机构。它产生于乱世,继承、发扬了中国古代优良的私学教育传统,又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官学之不足,无论是从书院发展起源的角度,还是从它的思想制度方面,都表现出它独立、自主、开放、创新等诸多可贵精神。是中国文化教育史上一道举足轻重而又独具特色的风景,也为现代学校教育提供诸多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20.
刘灏 《文物世界》2011,(4):33-37,80
书院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教育中一种很有特色的教育制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书院萌芽于唐末,形成于五代,大盛于宋代,衰亡于清末,存在近千年之久,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曾起过巨大的推进作用,伴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和科举制度的废除而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