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宿白先生《中国石窟寺研究》一书,1996年8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研究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专著,它记录了中国历史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创建历程,是当代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一项丰硕学术成果,也是近年中国考古学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考古学中关于民族考古学的歧义是由于其定义模糊而引起的.现阶段两方考古学中的民族考古学是作为新考古学的民族考古学,而中国考古学引介的民族考古学仍然从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研究范式,以殖民主义视角和单线进化主义为基础的两种类比观仍被视为民族考古学的主要方法.新考古学范式下的民族考古学以行为研究为诉求,对比研究对象不再局限在生活在边缘地区的前工业社会少数族群,因此可能称之为人类考古学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3.
最近拜读了〔日〕饭岛武次教授的新作《中国考古学概论》(同成社 ,2 0 0 3年出版 ) ,觉得很有必要向我国学术界作一介绍。饭岛武次教授是日本著名的中国考古学专家 ,在驹泽大学文学部讲授中国考古学已历 2 3年 ,本书就是将 2 3年间每年所讲授的《中国考古学概论》集于一卷而成。其内容包括中国的人文地理、中国考古学研究史、对中国考古学专业术语的解释 ,以及作为主论的从旧石器文化至秦汉时代的中国考古学。自 1 985年以来 ,饭岛教授曾先后出版了《夏殷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山川出版社 ,1 985年 )、《中国新石器文化研究》(山川出版社 ,1 9…  相似文献   

4.
书讯     
<正>《中国动物考古学》袁靖著文物出版社,2015年1月作者回顾了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历程,介绍了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以及与其相关的动物学和其它理论,重点梳理了中国古代家养动物起源、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随葬或埋葬动物等的研究,并对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进行展望。《宝鸡六章——青铜器之乡的考古学叙述》上海博物馆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  相似文献   

5.
曹芳芳 《南方文物》2013,(2):113-116,117,118,66
中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渐趋多元化,而性别考古学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梳理了性别考古学产生以来所走过的的历程,尤其对中国考古学中的性别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本文将中国考古学中的性别研究划分了三个阶段,即20世纪30年代至建国、建国之后至20世纪90年代、90年代至今。其中在第三个阶段,后现代视角的性别考古学真正在中国出现。本文并对中国后现代视角下的性别考古学进行了反思,希冀能够引起学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考古学史研究的起步很早。1921年中国考古学诞生,卫聚贤在数十年后就相继出版了《中国考古小史》[1](1933年)和《中国考古学史》[2](1937年)这两本书。但此后因为战争的原因,以及五十年代初对考古学中资产阶级思想的全面批判,考古学史的研究一度归于沉寂。八十年代学术环境回归正常后,考古学史的研究又逐渐增多,经过这二、三十年的研究,中国考古学史,特别是民国时期的考古学史,  相似文献   

7.
至今的考古学研究,可以见到中国西部考古学文化的融合与分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中国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也可见到西部古代生业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在当前开发西部中,应从考古学研究中,吸取古人的经验,正确处理现今民族及其文化之间关系,做好文物保护和改善及保护好环境,只有这样,中国西部才能走上持续发展之路,也才能不影响中国东部的发展。可能,考古学是连接中国西部古今之桥,在当前西部开发中,应推进考古学研究,发挥考古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环境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使中国考古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的环境考古学研究在过去20多年来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目前,环境考古已基本成为普遍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很多考古学的课题中,而且,环境考古的理论和方法也会伴随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而更加完善。然而环境考古学本身对考古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考古学家有坚实的考古学理论和方法,而且还要掌握古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其如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对于考古学家来说,对那些针对考古学研究的古环境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考古学家如果能够初步将古环境复原的方法和理论应用于考古学研究将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能使更多的考古学家掌握基本的古环境复原的方法,本文试图从考古学研究的角度来探讨环境考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以辽西地区的古环境为例进一步说明如何解读那些像孢粉等的古环境数据,以此推动中国环境考古学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是夏鼐考古学研究和工作的指导思想。历史语言研究所时期,夏鼐的思想经历了从"洞察当前的社会"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到"以考古经世"的考古学研究的思想转变。留学英国期间,夏鼐积极吸收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在古代埃及学和中国史前考古学中,夏鼐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提出了文化系统说,呈现了人类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多样化文化格局,形成了自己的考古学思想。史语所时期,夏鼐的考古学研究还不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然而为他成长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汪宁生先生是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倡导者和开拓者。1959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在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短期任教后,调云南长期从事考古学和民族学调查研究工作,足迹遍及中国西南大地。他对云南地区考古的综合研究、云南青铜文化一系列的考释及云南崖画的发现和研究,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特别是利用民族资料研究中国考古学和古代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在民族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的独到见解和开创精神,奠定了中国民族考古学的理论体系根基。  相似文献   

11.
陈胜前 《南方文物》2013,(2):94-100,112
问题通常是研究的中心,而考古学研究的问题来自哪里却长期困扰着中国考古学研究者以及即将进入研究领域的学生,因此有必要梳理考古学研究问题的形式、内容、来源与背景关联。文章侧重指出考古学研究的问题来自于考古学"透物见人"多层次推理的过程,我们需要从外在与内在的关联之中来审视考古学所研究的问题,唯有如此,考古学研究的问题才可能丰富精彩。。  相似文献   

12.
张萌 《南方文物》2012,(1):124-131
本文将1987年以来的中国环境考古研究称为"现代中国环境考古研究",并将之归纳为"考古地理的环境考古研究模式"、"文化历史环境考古研究模式"和"资源环境考古研究模式"。本文对这三种研究模式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接下来,从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假设出发,指出环境考古学、文化历史考古学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继承关系,中国环境考古研究的最大问题是核心概念的不匹配。最后,通过考察西方环境考古研究和考古学史,本文提出应该用文化适应,即"考古学中的文化"取代考古学文化而将之作为核心概念进行环境考古研究,让中国环境考古摆脱文化历史考古学概念体系的束缚。  相似文献   

13.
考古学的性别化研究是相当晚近的现象。本文回顾性别考古学发展的三个阶段,重点介绍当代欧美性别考古学的研究模式,并简要评述了我国性别考古学的发展现状。性别考古学是当前考古学重要议题之一,不应被中国考古学家所忽略和淡忘;多角度解释考古遗存有助于考古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民族考古学作为新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考古学一同被介绍到中国大陆.引起了中国考古学界的注意.学者们通过各类学术刊物对其定义、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近30年过去了,这场讨论的余波也早已平息,但对于民族考古学的理解学界仍然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民族考古学的理论专著和实践亦寥寥无几,中国的民族考古学研究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15.
考古学自19世纪中叶在欧洲产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不同的发展.在欧美,史前考古学属于社会文化人类学的一支,研究希腊、罗马古典时代历史的考古学属于古代史研究的范畴;在中国,考古学一直被囿于中国古代史研究为主题的史学体系中.将考古学摆在一个什么样的学科地位上,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归属问题,而是直接影响到考古学学科目的性、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论,总而言之,影响到考古学是不断发展走向成熟还是固守传统而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6.
张敏 《南方文物》2012,(2):43-52,42
“考古学的区系类型”与“考古学文化系统”都是考古学的重要理论. 提出“考古学的区系类型”与“考古学文化系统”理论的目的都是为了将中国考古学导向更广阔的空间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因此都是具有超前意识的考古学理论.  相似文献   

17.
《历史研究》2021,(1):12-22
正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强调,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1)那么中国考古学的"中国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又应如何理解?一、中国考古学的特色所在依照笔者理解,中国考古学的"中国特色"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中国考古学在学科归属与研究目标上展现出自身特色。中国考古学长期以来在学科分类上被明确归入广义历史科学,属于广义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这应该是中国高等教育授予考古学专业研究生"历史学硕士"或"历史学博士"  相似文献   

18.
陈雍 《北方文物》2019,(1):106-110
正许永杰《中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十讲》(以下简称《十讲》)~(1),是基于他十几年来为中山大学考古学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讲授"中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和"考古学方法论及个案研究"课程编辑而成,收录了自1989年至2018年发表的19篇中国考古学研究案例,分为十个专题,全书谋篇布局充分体现出作者对于中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整体思考。一个时期以来,国内出版的关于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书籍,大都是翻译、编译的国外论著或者  相似文献   

19.
<正>近些年,随着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考古学家关注的问题也更为多元化。这使得考古学研究的方法越来越丰富。考古学家不断引入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解决考古学问题,推动了考古学研究的范式转换。回顾西方考古学史,类似现象的出现可  相似文献   

20.
考古学文化是特定时空民族或族群共同体的物化遗存,是观察、研究史前与古代族群时空关系的最重要手段,民族史、文化史的探索是考古学研究的最重要任务之一①。在近百年中国学术史上,考古学对于新史学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通过史前、上古考古学文化的发现、梳理,重构中华民族起源与形成的早期历史,重构中国民族史的基础框架。从严文明先生中国史前文化的“重瓣花朵”结构的描绘,到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提出,集中体现了考古学对于中国民族史、文化史研究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