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冯友兰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方平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河南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冯友兰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10月26日至28日在河南郑州、开封两地举行。冯友兰先生(1895—1990...  相似文献   

2.
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概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文化是有地区差异的。这恰如已故复旦大学教授谭其骧先生在研究了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后指出:“中国文化有地区性,不能不问地区笼统地谈论中国文化”。①而文化与学术又是不可分割的,后者有地域差异,即有学派之分也早为人所认识。  相似文献   

3.
因为这次会是“湖熟文化”命名30周年的一个学术讨论会,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湖熟文化”的名称?我完全同意王世民先生的意见,应该历史地对待它.1959年曾昭燏先生和尹焕章先生能够提出“湖熟文化”的命名,这是有学术胆量和气魄的.因为在那个时候,关于青铜文化我们知道得更多的只是中原的殷墟,南方是一片抹黑,什么都不知道,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50年代  相似文献   

4.
考古学文化是特定时空民族或族群共同体的物化遗存,是观察、研究史前与古代族群时空关系的最重要手段,民族史、文化史的探索是考古学研究的最重要任务之一①。在近百年中国学术史上,考古学对于新史学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通过史前、上古考古学文化的发现、梳理,重构中华民族起源与形成的早期历史,重构中国民族史的基础框架。从严文明先生中国史前文化的“重瓣花朵”结构的描绘,到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提出,集中体现了考古学对于中国民族史、文化史研究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略忆先师冯友兰先生于安澜“冯友兰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河南召开,这是冯先生的学术号召,也是我们的光荣。在此,我代表个人向远道而来参加这次讨论会的国内外各位学者、专家表示感谢。冯先生的学术博大精深,我虽是冯先生在这所学校(指河南大学──编者注...  相似文献   

6.
金景芳先生谈传统文化吕绍纲《史学史研究》编辑部嘱我写一篇介绍我师金景芳先生学术的文章。先生的学术思想、学术精神前不久在《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3期上已有比较全面的介绍,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先生有关传统文化问题的一些见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中国有文献可...  相似文献   

7.
本刊特别推荐制度反腐败论刘守芬 许道敏热点问题非国有经济增幅连年回落实证分析夏小林走向 2 1世纪的中国民营经济黄文夫全球化·市民社会·民族主义王逢振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研究及其思考翁乃群从“泡沫经济”到“泡沫文化”刘 奔陈独秀与共产国际杨奎松学术争鸣请放下你的棍子 ———质疑沙健孙教授对胡绳先生的批判邱 路关于国有资本“退出论”的思考陈 新自由主义与当代中国徐友渔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与互动朱高正不同文学观念的碰撞 ———论金庸与王朔之争葛红兵再说雅俗———以金庸为例袁良骏名家风范陈寅恪先生与中国…  相似文献   

8.
2009年4月17日至20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四川省历史学会、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成都市博物院、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巴蜀书社协办的“纪念徐中舒先生诞辰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文博系统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共收到论文60余篇,与会学者缅怀了徐中舒先生的道德文章,探讨了先秦史、古文字学、民族史及近代学术史等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半年多世纪前 ,侯外庐先生在评价王夫之的学术思想时曾指出 :“船山先生的学术是清以前的中国思想的重温与发展 ,他不但把六经别开生面地重新解说 ,而且从孟子以后的中国哲人多在他的理性主义下翻案估定 ,所以他的思想蕴涵了中国学术史的全部传统 ,这在研究他的哲学上是最棘手沉重的难题”(侯外庐《船山学案》)。那么 ,什么是“中国学术史的全部传统”?为什么又是“最棘手的沉重的难题”?要回答这个问题 ,须从学术史与文化史的关系来加以阐述。文化的发展与人类对自身现状的反思与创新息息相关 ,这构成了历代学术的基本内容。而学术史则是研…  相似文献   

10.
1989年10月7日,笔者与前来参加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北京主办召开的“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与学术讨论会”的台湾国立师范大学教授陈大络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就文化这个问题向陈先生做了请教,陈先生是台湾著名学者,已有许多论著问世.程:陈先生,您认为台湾对大陆的儒学和孔子研究会呈现一种什么样的新趋势?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文化(社会)的研究倒底是何关系?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座谈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 5月 8日 ,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 1 1 0周年诞辰。顾先生一生在学术园地辛勤耕耘 ,创辟路径 ,培育人才 ,对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民俗学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我国学术界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专家 ,留下了丰富的学术遗产。为此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准备于 5月 8日举办“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 1 1 0周年学术座谈会” ,后因“非典”疫情而改期 ,于 8月 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了大型而隆重的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讲话 ,顾颉刚先生故乡———苏州市政协…  相似文献   

12.
2005年6月24-26日,由上海社科院历史所、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三家联办,上海社科院历史所主办的“古代内陆欧亚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家会计学院(上海)举行。开幕式上,上海社科院副院长沈国明先生、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原所长陈高华先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梅维恒(Victor H.Mair)先生、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余太山先生以及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芮传明先生先后致辞。70余位来自海内外多家学术单位、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的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共收到论文近40篇,内容涉及古代…  相似文献   

13.
第一期在历史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论坛上的讲话建国以来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论坛”综述2003年蒙元史研究综述“中西文明交融与兴衰国际学术会议”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史研究———以宋至清中期为中心第二期中国历代蝗灾与治蝗研究述评辽金元捺钵研究评述2004年“中外关系史百年学术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简报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史研究回顾(上)———从上古到隋唐房兆楹先生和他的学术研究第三期2003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百余年来黎…  相似文献   

14.
消息     
《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冯崇义、江沛、邓丽兰等编《二十世纪的中国》于2006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2004年8月在南开大学举行的“20世纪的中国暨魏宏运先生八十华诞学术纪念会”论文集。全书计分“社会纵横”、“政治论辩”、“文化论坛”、“对外往来”、“人物春秋”五部分,共收录学术论文42篇,书末并附有“魏宏运先生论著目录”、“有关魏宏运先生的报道”等,对著名史学家、“南开一号”魏宏运教授的治学历程和人格风范作了简要介绍。《全国民国档案通览》出版由全国民国档案资料目录中心组织编纂的大型中国历史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15.
最近有幸赏读《宋元纪年青白瓷》一书。该书由杨后礼先生、范凤妹女士编撰,王宁先生摄影,彭适凡先生主编并作序,汪庆正先生撰写前言,菲律宾东方陶瓷学会主席庄良有小姐赞助并作后记,菲律宾庄万里文化基金会出版,香港雅致设计印刷有限公司设计及印制。本书作者杨后礼、范凤妹集数十年的工作经验和学识,搜集资料和编撰,使该书达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本书的特点:1、以文为主,图文并茂:书的前篇为学术论述,中篇为图版,后篇为图版说明及后记。彭适凡先生的“序”、汪庆正先生的“前言”、杨后礼先生和范凤妹女士的“宋元青白瓷概说”以及庄良有…  相似文献   

16.
何努 《南方文物》2023,(1):1-12
<正>一、引言关于考古学视角下最早“中国”概念的探索,近十年来方兴未艾,仍然如火如荼。笔者曾经梳理过学界以往有关最早中国考古论述的主要学术观点,有以许宏先生为代表的“都城考古视角下的中国”观点,以韩建业和李新伟先生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视野下的中国”观点,以曹兵武先生为代表的“精神文化视角的中国”观点,笔者则坚持以地中观念为核心基础的“精神文化考古视野下的中国”观点,因而陶寺遗址是“最早的中国”(1)。笔者的观点得到部分学者的认同(2),但是,诸家观点有不同的视角,以致对最早中国判定的标准各异,关于最早中国考古探索还会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享有“岭南词宗”、“现代词学四大家之一”美誉的著名古典文学家、潮州文化名人詹安泰教授,潮州市人民政府和韩山师范学院、饶平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纪念詹安泰先生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2月20—22日在潮州市隆重举行。这是一次高规格、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盛会,也是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  相似文献   

18.
我对Sinology的理解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谢“世界汉语大会”特别设立“海外汉学学术会场”为我提供了这样神圣的讲坛,让我有机会把我对“Sinology”的理解和思考,提出来向各位学术先辈与同行请教,以共同推进我国人文学界对“Sinology”的研究。首先我想说明,我采用了英语文化中“Sinology”这一学术概念来表述我们现今正在研讨的基本话题,我之所以不采用汉语文化中的“汉学”或者“中国学”或者“中国研究”,这是因为我国  相似文献   

19.
金启孮先生一生致力女真、满洲学、蒙古学研究,卓然成家.先生史学根底深湛,通晓满洲语、蒙古语、女真语及日、英、德语;又熟知满蒙风俗、掌故,故治蒙古学,于史料之搜集,掌故之解读,均有优势;研究成果举凡史学、语言学、文学无不涉及,皆有成就.先生的蒙古学研究最致力清代,尤其重视满蒙汉关系.其大部分著作涉及满蒙历史文化,如《清代蒙古史札记》、《中国摔跤史》等都是我国民族文化史的重要著作. “先生在中国的学术史上做出了不菲的成就,他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女真学、蒙古学、满学,而是对整个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史研究中,存在着“假定前提的欧洲中心论”、“文化传播的欧洲中心论”以及“反欧洲中心论的欧洲中心论”三种“欧洲中心论”。它们是一种同构关系。替代论、调和论和修正论是对“欧洲中心论”的三种批判形式。批判“欧洲中心论”不仅是创建“中国学派”的理论前提和实践路径,而且有助于中国世界史学界健康积极的心态和生态的生成。拒绝任何形式的普遍主义、培养理论方法论上的自觉意识和批判精神以及将本土学术资源与西方的学术成就结合起来,是创建健康的、自觉的、开放的“中国学派”必须跨越的路径。就中国世界史学界而言,最关键的是寻求和建构一种“中介”即对话和争论。只有构建世界史阐释的“多元主义”视角,非西方学术界(包括中国世界史学界)才能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并搭建起相对公允的学术对话平台,才能完成学术文化上的“解殖”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