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和佛孔石窟现存7窟,其中5窟可以登临;原有塑像、绘画全毁,明、清时期石碑4通.据佛孔寺石碑记载可知,佛孔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唐开元三年(715)重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再次修建.佛孔石窟始凿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以后屡圮屡建.在明、清时期宗教及开窟造像活动中,释、道、儒三教走向合流.  相似文献   

2.
在宜宾市中心,一楼拔地而起,高出重霄,巍然雄峙,磅礴有气吞山川之势,悠远而怀古朴之风。遥呼双塔,影映三江,使戎州古城倍添秀色。此即被称为“西南半壁”之大观楼。(图)明清以来,凭栏咏志,登楼赋诗的代不乏人。就是民歌民谣里,也有着它的巍峨形象。有一首民歌就这样唱道:“宜宾有座大观楼,半截都在天里头!”宜宾大观楼蜚声遐迩,载誉西南,人们对其建置沿革,说法甚多。有人说,大观楼是唐代东楼,杜甫在上面饮过酒。有人说,大观楼是宋代的西楼,黄庭坚、陆游为它写过诗。还有人说,大观楼  相似文献   

3.
天门县竟陵镇是唐代文化名人、茶事专家陆羽的故乡.城西湖畔是陆羽的出生地.相传陆羽出生后被弃于此,数雁张翅覆盖陆羽身体作长鸣,引起湖中覆釜洲上西塔寺僧积公的注意,遂发现一弃婴抱回抚育成人.明代万历年间中书朱万祚为了纪念"茶神"陆羽,始建"雁桥".清代康熙年间知县钱永重建雁桥时立石碑一块,上书"古雁桥"三个大字(此碑保存在县文化馆).乾隆十一年(公元1764年)邑士胡泓重修.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邑士胡德增率众姓重建.后因时代变迁,"古雁桥"曾多次遭受破坏,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天门沦陷后,破坏尤甚,桥身被炸裂,龙头、龙尾、被打断,石柱、石栏杆所剩无几.近几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央和省  相似文献   

4.
山东曲阜孔庙 公元前478年平城先圣庙(今山西大同) 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江西萍乡文庙 唐武德年间(618—626年)陕西蒲城文庙 唐贞观年间(627~649)江西丰城文庙 唐永微二年(651)四川绵州(绵阳)文庙 唐贞观三年(629)湖南安乡县文庙 唐贞观中叶(636~646)河北平山孔庙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江西新余孔庙 唐大历年间(766~779)山东曲阜尼山孔庙  相似文献   

5.
岳涛 《文物世界》2014,(4):61-63
<正>祆神楼全国仅存的一座祆教建筑,位于山西省介休市城区顺城关正街东面。袄神楼为集合了门楼、乐楼与过街楼于一体的楼阁式建筑,是三结义庙的重要组成部分。楼北为三结义庙正殿和献殿。据考证,祆神楼初建于北宋,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祆神庙被毁,万历年间~([1])介休知县王宗正主持改建为三结义庙,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至康熙七年(1668年)又对三结义庙进行重建。乾隆五十年(1786年)重建了祆神楼。现存的  相似文献   

6.
2000年7月28日,《中国楹联报》刊登了湖南唐贻棣先生的《昆明大观楼长联作者考辨》一文,他根据《新编曲靖风物志》中的《曲靖孙髯翁与昆明大观楼长联》一节,加以摘要介绍说:该书“首次披露此联作者为曲靖孙髯翁”,并认为“否定长联为昆明孙髯所作依据充足,应当成立。”其实,这一观点已提出来十余年了,1987年6月6日《云南日报》就曾刊出过曲靖赵宏逵先生的《昆明大观楼长联作者质  相似文献   

7.
《两宫鼎建记》,又名《冬官纪事》,明·贺仲轼撰,是一部以记载万历年间有关重建乾清、坤宁两宫工程事宜为主的史料价值较高的史籍。贺仲轼,字景瞻,获嘉(今河南获嘉县)人。生于万历八年(1580年),三十一岁中进士,曾任醴泉(今陕西礼泉县)、青浦(今  相似文献   

8.
继《大观楼长联汉英句法结构对比》之后,这篇文章仍以大观楼长联汉语原文为基础,从汉英修辞语言学角度,分析和归纳原文与译文之间、三篇译文之间修辞的共性和差异,表明1、大观楼长联诗译“意合”包含意义和修辞两个内容;2、其诗译文达到“意合”需译文意义和修辞与原文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9.
“五四”以来十几年间,中国南北市场上主要流通银元和兑换券(起先称为“宝钞”,后来称为“钞票”),币值采用“银本位制”,生活费用大体上说是稳定的。民国成立后,1912~1919年间物价起伏不大;1926~1927年间市场有所波动。以1912年为基数,到1926年上海市、华北(包括北京市)的批发物价分别上涨25%和  相似文献   

10.
史料记载,南宋王朝进驻临安后不久便着手营建太庙。绍兴年间,其太庙大殿有过3次大的建造活动,分别是绍兴五年(1135年)的初建,绍兴十年(1140年)的扩建和绍兴十六年(1146年)的重建。自临安太庙遗址被发现以来,很多学者都开始对其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建筑布局。文章则以临安太庙大殿为主体,拟从史料古籍中寻找线索,参考神主室与殿身体量的数量关系,梳理出绍兴年间临安太庙大殿的营建过程,呈现出每次建造活动后大殿殿身的体量变化。  相似文献   

11.
南京瞻园在近年扩建工程中发现了两方清同治、光绪年间的记事石碑:一方是同治八年(1869)李宗羲《江宁布政使署重建记》,通高32、宽154厘米;另一方是光绪三十年(1904)黄建笎《瞻园记》(见附图),通高170、宽71厘米.这对进一步研究晚清江南名园——瞻园的重建,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一)瞻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府第的“西(?)”.清代.徐达府第改为行省衙司.先为江南兵备道、安徽布政使等衙署,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江中藩台官廨.瞻园亦由私人园圃改归官家花园.并得到应有的保护.清康、雍、乾三朝.瞻园景观达到顶点,尤以湖石扬名江南.乾隆二十二年(1757).弘历皇帝第二次巡幸江南.曾驻跸斯园,并(?)藩署斋匾.“瞻西.返京后,乾隆钦命御匠依照瞻园,于京师长春园中建“如园”.当时江南名园众多.瞻园获此殊荣.可见其在中国造园史上的显著地位.  相似文献   

12.
史载,唐宋时,法门寺真身宝塔为四级木塔。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木塔坍崩。明万历七年至三十七年(1579~1609年)重建为八棱十三级,仿木结构楼阁式的砖塔,高47米,1~12层共88个佛龛,内藏佛经和佛像,宝塔砖雕纹饰和斗拱精细华丽,塔体高大雄伟,因塔内瘗藏佛指骨一节,故名“真身宝塔”。宝塔由于在修造技术、地基、地震阴雨等方面的种种原因,早年塔体就向西南方向倾斜,终于在1981年8月24日西半部倒塌,其影响宝塔倾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震。原屹立在法门寺内的明代建筑真身宝塔,历经四百多年沧桑,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它经过了大小地震六十余次的考验,给  相似文献   

13.
<正> 白求恩手术室旧址位于河北省河间市西告乡屯庄村真武庙院内。该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1929年重建,抗日战争以前曾是本村小学(私塾)。1939年春,贺龙率120师来冀中开辟抗日根据地,曾在河间齐会村一带一举歼灭敌王牌部队700余人,创平原歼灭战范例。同时白求恩大夫率战地医疗队也来到这里配合这次歼灭战,战地医院就临时设在屯庄真武庙院内,这里距主战场仅3公里。手术室设在庙内(照1),庙西三间为术前医疗室(照2),庙西南两间为洗  相似文献   

14.
梵净山名源于佛教梵语“梵天净土”,隋唐时就被当地人民视为神山,朝拜者络绎不绝,明隆庆年间和万历年间对梵净山进行了两次长达数十年的大规模修建。特别是万历年间明神宗降旨重建梵净山,妙玄禅师带高僧5人,法徒34人主持重建事宜,终使梵净山成为拥有5皇寺48觉庵的佛教圣地、“弥勒道场”。  相似文献   

15.
大观楼长联文体对仗工整,上下联形意融合。这篇文章首次从汉英对比分析的角度,以三篇译文为基础,在汉英句法结构(形合)方面,分析原文与译文之间、三篇译文相互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讲述句法结构角度下的大观楼长联译文“形合”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6.
成都文殊院位于市区西北隅,始建于南朝,唐宋时称信相寺,明末毁于兵燹之灾。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慈笃禅师重建,初名信相文殊院,六年后易名文殊院,又称空林堂。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本园禅师重修并铸铜像。道光年间又加修茸,大体奠定了今日之格局。历来号为川西四大丛林之一,颇负盛名。今仍称文殊院,于1980年7月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全寺建筑典  相似文献   

17.
正地处苏州市吴中区越溪的城皇山道院向为江南道教宫观之一,有"吴中第一观"之誉。该道院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兴盛于清乾隆时期,毁于民国初期,2002年由吴中区道教协会筹资重建,主要供奉太乙真人、玉皇大帝、三清天尊等。从乾隆三十六年(1771)开始,道院还供奉着一位名医徐灵胎,至今已有近250年。徐灵胎,本名徐大椿,后更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徐氏的祖上是南宋之初从江西迁到浙江嘉善魏塘的,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迁苏州吴江南  相似文献   

18.
资中文庙     
资中文庙,完整玲珑是其特色,1956年首批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并收录于《中国名胜词典》。文庙座落在县城北门外文庙街。据《资中县续修资州志》记载,文庙原在大东街,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明正统、天顺、嘉靖时,三次重建、修复。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先后搬迁至大东街、十字街。道光九年(1829年)张海澜移建北关外洗墨池。后经同治十二年(1862年)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整修保存至今。文庙占地面积7034.8平方米,建筑面积(未含非房屋)2191.4平  相似文献   

19.
自元禄八年( 1 6 95年)日本江户幕府( 1 6 0 3~1 86 7年)第五代将军纲吉( 1 6 80~1 70 9年)起用勘定奉行荻原秀重( 1 6 58~1 71 3年)第一次实施改铸货币政策后,至天保年间( 1 830~1 84 3年) ,幕府先后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货币改铸。这些货币改铸,除正德( 1 71 1~1 71 6年)、享保( 1 71 6~1 751年)货币改铸奉行币制复古主义,铸行高品位优质金银货币外,其它历次货币改铸均以降低货币品位,大量铸行劣质金银货币,从中获取改铸益金为目的。万延元年( 1 86 0年)至庆应三年( 1 86 7年) ,已步入末路的幕府再次施行货币改铸,先后铸行万延大判金…  相似文献   

20.
论加藤弘之的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藤弘之(1836~1916年)是日本明治、大正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自从明治17年(1884年)日本创立哲学会以来,30余年间他一直任会长。加藤从事著述活动50多年,参加了明治年间学界的各次争论,其影响之大不在福泽谕吉之下。就加藤弘之一生的思想来说,他有一个以天赋人权论者到进化论者,从启蒙主义到自然观上能唯物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