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逸丛书》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逸丛书》在中日典籍交流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本丛书所收既有在渊源所自的本土久已失传的佚书,也有多种东邻收藏而国内罕见的隋唐写本与宋元刻本,还有日本剞劂的中国典册和彼邦汉籍。《古逸丛书》于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价值,直至今日,仍在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丛书对于研究古代中日汉籍交流史以及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叶霜 《贵州文史丛刊》2003,200(4):70-72
《古逸丛书》是由贵州遵义黎庶昌于光绪十年甲申刊行于日本东京。丛书共200卷26种。它在版本目录方面具有类目广、对我国古籍献的收集贡献大、版本精良,堪称古籍整理与刊刻的楷模4个特点。丛书得以刊刻,既得益于黎庶昌杰出的版本目录学方面的素养,也是他历经周折寻访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光绪七年(1881)黎庶昌出任日本公使期间,在其随员杨守敬的配合下,搜访了大量国内亡佚而复见于日本的善本古籍,汇刻成《古逸丛书》,受到海内外士林的普遍赞誉,至今仍有搜访、整理、汇辑、校刻文献的示范性典型意义。本文爬梳填籍,勾稽史料,详细叙述了黎庶昌搜访刊刻《古逸丛书》的具体经历,并以《日本国见在书目》、《玉篇》、《文馆词林》、《姓解》、《史略》、《太平寰宇记》诸书为例,逐条撮述流传原委,考证版本真伪,辨别异同得失,同时也订正了今人如余嘉锡、郑天挺等人的一些讹误。从中不仅可以如实了解《古逸丛书》的文献价值,而且也可以重新评价黎庶昌使“数千百年坠简复还旧观”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4.
《古逸丛书》本《尔雅》之底本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黎庶昌使日,得日人高阶氏旧藏所谓室町时代覆刊<尔雅郭注>,乃就东京景刻之,后收入<古逸丛书>,世称蜀大字本(以下简称"大字本").从现存的资料看来,说<古逸丛书>本是高阶氏旧藏本的影刊本,大有可疑.  相似文献   

5.
宋刻本《云仙散录》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音 《东南文化》2003,(5):81-83
本考察了《云仙散录》的宋刻本情况,并对其他版本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尤其隋唐时期,日本仰慕中华文化,遣使往聘,冠盖相望,络绎不绝,而大量文化典籍亦随之东传,成为同文佳话。今仅据《日本国见在书目》一书之著录,从唐代赍往东瀛的卷子本,就有1579部,16790卷,数量之多,囊括四部。  相似文献   

7.
《古逸丛书》收书二十六种(含《日本国见在书目》,为东流日本之中国佚存书,在学术资料性、目录版本学方面均值得重视。本文拟考察黎庶昌、杨守敬刊印《丛书》之始末,并以刻工木村嘉平为例,由《古逸丛书》》的刊刻说明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断面,  相似文献   

8.
李致忠 《文献》1999,(4):69-75
右影印宋本《唐女郎鱼玄机诗集》一卷,唐女诗人鱼玄机撰.鱼玄机(844?-868),字幼微,一字蕙兰.长安(今陕西西安)里家女,即出身于城市平民.  相似文献   

9.
清人之记录黑龙江,初止于宁古塔,次乃及于卜魁(今齐齐哈尔),作记者多流人及其子孙,如方拱乾重孙式济之作《龙沙纪略》是矣。英和以承办宝华峪地宫浸水案于道光八年戊子之冬遣戍,仓卒东行,十一年辛卯释归,而赋则成于九年己丑,刊于十年庚寅,犹属流人之手笔。以言遭遇,未免凄楚;以言著述,有功边裔。事物都是两面的。  相似文献   

10.
林世田  赵洪雅 《文献》2022,(2):178-191
宋刻宋元递修本《经典释文》原为清宫天禄琳琅收藏,20世纪中叶自长春伪满皇宫散出后分为三批,历经种种劫难,辗转于长春、沈阳、北平、天津等地。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成立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在接管文博单位的同时,对包括《经典释文》《赵城金藏》在内的古籍文献予以保护和抢救,使散藏于北平图书馆、沈阳博物院和周叔弢手中的《经典释文》残帙合为完璧,调拨故宫博物院妥善珍藏,并最终入藏北京图书馆。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档案、尺牍、题跋的基础上,还原《经典释文》的流散始末及调拨、捐赠原委,并对其中所体现的古籍保护理念予以揭示。  相似文献   

11.
郭少虞先生《宋诗话辑佚》对已经亡佚散失的三十六种宋代诗话著作作了辑佚工作,为研究宋代诗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书。限于材料,先生辑佚之外还有一些资料未见收录,虽有学者作了一定的增补,然仍有部分资料可以补遗。本文即对《宋诗话辑佚》中的六种诗话,《王直方诗话》、《古今诗话》、《唐宋诗话》、《潘子真诗话》、《桐江诗话》、《艺苑雌黄》等六种作了增补。  相似文献   

12.
祁小春 《文物》2023,(2):60-70+1
苏轼写刻本《楞伽经》,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初刻于镇江金山寺,元三年(1088年)重刻于福州东禅寺等觉院。宋刊苏写本《楞伽经》在中国早已失传,目前所知日本京都东福寺和东寺各藏有一部。文章梳理了日藏宋刊苏写本《楞伽经》的发现与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其刊刻时间、地点、版本、字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分析认为,日藏宋刊苏写本《楞伽经》为元三年等觉院据元丰版重新摹刻,卷首蒋之奇序、卷尾僧跋可能系重刻时仿苏体写刻或请苏轼补书;东福寺本与东寺本出自同版,但存在印刷先后、优劣之分。日藏宋刊苏写本《楞伽经》,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写刻本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经书之有注,缘于经文时代久远,人们难解其义,故有人起而为之作注、作传、作笺。再过若干历史时期,时代更为久远,人们不但对经文原义难于读懂,就连前人训释经文的传、注、笺文的意义也不明白了,于是就又有人起而为这些传、笺、注文加以训释,称为义疏、正义或者疏。《周易注疏》  相似文献   

14.
《史记》的刊本很多,宋刻本也不少。关于宋刊本《史记》,各家书目和藏书志,都有所记载。但是,他们记载的,往往只限于他们见到的本子,而对于亡佚的本子,很少提到。这篇文章想对于宋刊本《史记》,无论存佚,都就所见到的材料,简略地记录下来。这篇文章包含五个部份:(一)集解本、(二)集解索隐本、(三)集解索隐正义本、(四)百衲本、(五)伪本。关于现存各本中,宋讳的避缺,以及在文字校勘方面的价值,贺次君先生在他著的《史记书录》中,已经提到,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相似文献   

15.
《集韵》所收之字,其《韵例》原载5352 5字,这一数据不确.《集韵》版本不同,收字数目也略有差异.诸本之中,明州本收字最为完备精确,为5 3872字,比原载字数多出347个.故《集韵》的实收字数当以明州本为据.又,《集韵》4486个音切中,有29个音切下所载的收字数与实际收字在不同版本间存在着差异.计数出现差异的原因,大部分是传播翻刻过程中所出现的讹混,亦有部分为属统计错误.  相似文献   

16.
杨雪丽 《史学月刊》2000,(4):143-144
《集韵》是宋朝人修纂的一部韵书。它完成于宝元二年(另有说成书于治平四年,一般认为成书于宝元二年),即公元1037年,比《广韵》的问世只晚31年。宋朝在短短的30年中相继刊行两部大型韵书,是有其原因的。《集韵·韵例》云:“先帝时,令陈彭年、丘雍因法言旧说为刊益。景四年,太常博士直史馆宋祁、太常丞直史馆郑戬建言:彭年、雍所定多用旧文,繁略失当。因诏祁、戬与国子监直讲贾昌朝、王洙同加修定,刑部郎中知制诰丁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李淑为之典领。”(《集韵·韵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由此可见,《集韵…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南平市有一块南宋绍兴丁卯年(十七年,1147年)立的巨碑,碑身用黑砚石(产于福建将乐,俗称将乐石)雕就,高3.125、宽1.64米,下奠花岗石龟趺基座。碑额双行竖写篆书"南剑州重建州学记"8字。碑文真书28行,满行49字,全碑连额总共1115字。篆书婉丽,楷书严劲,刻工精谨,虽历800余年仍芒铩如新,全碑损泐仅17字,亦仍依稀可辨(见图)。北宋大规模兴学,始于庆历四年(1044年)。据《宋史·职官志》载:"仁宗庆历四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在章太炎先生弟子、版本目录专家潘景郑先生家里看到章太炎先生《訄书》木刻本的底稿。这部书一直为潘先生珍藏在书箧中,很少有人知道还有这样一部珍贵的文物存于人间。章太炎先生是辛亥革命的先行者,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又是著名的学者。他生于1869年,卒于1936年。浙江余杭人,初名学乘,字枚叔。因仰慕顾炎武的为人,后改名绛,号太炎。鲁迅先生说,太炎先生是有学问的革命家,早期为了反清,曾七次  相似文献   

19.
《子华子》一书,原本应为先秦道家类书籍,但不见载于《宋史》之前的《艺文志》及诸家书目中,盖秦火后无传。现存《子华子》一书,始见载于南宋淳熙五年(1178)的《中兴馆阁书目》,此后广为流传。《丛书集成初编》也收录此书,而且在卷首扉页上明确标注《子华子》版本来源是:"《子汇》最先,故据以排印,间有讹夺,则据《墨海》校正",其中,"《子汇》"指的便是明代周子义等刻的《子华子》"《子汇》本","《墨海》"是指清张海鹏纂辑的"《墨海金壶》本。但事实上,据笔者将《子华子》"初编本"与明"《子汇》本"和清"《墨海》本"精心对校后发现,"初编本"的真正底本并非"《子汇》本",而是"《墨海》本"。  相似文献   

20.
瞿林东 《文献》2000,(2):251-258
《史学要义》四卷,补卷一卷,凡五卷,明代卜大有辑、徐栻作叙,万历五年(1577)刻本,据今已四百二十二年,后世未曾重刻.今仅存两部,分别收藏于国家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