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梁润枝在《方志研究》1991年第3期《论地情与修志》一文中提出:地方志的研究,实际上是地域中的地情信息的研究,地方志的记述,也是人们在地域中实践产生的地情信息的记述。文章分三个部分:一、地方志是地域地情信息的产物,从古迄今进行了论述。二、地域是地方特点的根基。因此,研究地域性,①是新编地方志的重要观  相似文献   

2.
建立地情资料信息库是方志事业的战略选择许还平程德发陈豫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我国第一代社会主义新方志陆续成书、硕果累累的时期,也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的腾飞时期。目前,INTERNET在中国发展十分迅速,已覆盖了30个省、市、区,装机容量已达3万多台,...  相似文献   

3.
修志编鉴,离不开大量的地情资料。占有大量翔实、广泛的地情资料,就为修志编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些资料,来源于社会各个方面,涵盖各行各业,特别是综合性志书与年鉴。一本地方性志书,包括当地的自然地理、社会、人文即山川河流、地质地貌、矿物植被、建置沿革、政区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宗教民俗、人物等等。要将涉及面这样广泛的资料收集起来,只靠少数编修人员是远远不够的。一是时间不允许,特别是年鉴,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志书编写时间过长,不仅会影响其为当代服务的时效功能,还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二是所需资料涉及部门、行业太多,作为编修人员不可能全面熟悉情况,很难准确把握每一个部门、行业材料的轻重、简繁,特别是一些专业用语、关联数据;三是当今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科学发展突飞猛进,信息多而繁杂,要在这纷繁的信息中筛选出适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农红苗 《广西地方志》2009,(5):F0002-F0002
2009年9月9日上午9时,广西地情影像资料中心在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举行挂牌仪式。出席挂牌仪式的领导有: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李秋洪,自治区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5.
论修志事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梅森世界就要迈进21世纪门槛的时候,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暴露了诸多的不适应,邓小平同志高屋建领,提出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开国门,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这是...  相似文献   

6.
方志系统地情资料数据库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有不少需要发展完善的地方。方志工作者应该结合二轮修志编纂资料长编,以电子卡片的形式分门别类建设新型地情资料数据库。方志系统地情资料数据库属地情二次性资料文献数据库,资料具有权威性、存史性、使用广泛性。新型资料数据库需建立以地方志门类为框架的资料入库系统和编制以门类代码分类检索为主的多元性检索系统,要进行地方志门类要素的研究,从而提高地情资料数据库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地情资料库建设是山东省史志工作“三个中心”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也是全省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涉及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等信息技术设备、地情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地情资料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诸多因素,其中地情资料是地情资料库建设开发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地情资料库的水平。地情资料的数量、质量与资料的搜集力度、管理水平息息相关。结合工作实际,本文拟对地情资料的搜集与管理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8.
修志重在实用──兼论新志书的资料容量与社会功能浙江省绍兴市地方志办公室何信恩随着大量新志书的相继问世,方志的价值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承认。事实证明:新志书对于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进行科学决策,对于向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爱国爱乡教育,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对于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首届修志任务的圆满完成,全国史志系统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如何存储、搜集、管理和利用包括史志系统志类产品在内的地情资料,为续修新志服务,为“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呢?广泛、快速地搜集地情资料并实现数字化、数据库化、网络化,建设地情资料库和地情网站,做到海量储存、有效管理、快速检索,是史志系统发挥自身资料优势,不断创新发展,拓展地方志工作职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泉州市方志委以独树一帜的创新实践,探索出日记、月志、年鉴、志书"四位一体"系统有效保存地情资料的工作机制,通过年鉴、月志、日记全方位整合编辑资料信息,变被动占有材料为主动占有材料,为存史修志提供全面翔实资料。这一经验获得中指组、省方志委领导高度肯定。2010年央视《方志中国》专题报道了泉州方志委创刊《泉州日记》《泉州月志》的做法。2014年  相似文献   

11.
一、广州地情资料整理与开发利用的意义 广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广州就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原市委书记林树森曾经用“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来概括广州历史文化的内核。广州各城区有着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特有的区域文化。由这独特区域文化而产生、积淀的地情资料.是研究区域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宝藏。在要将广州建设成为文化强市的今天,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地情资料,有利于促进广州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2.
地方志是地情资料书,地方性、资料性是地方志的基本属性。资料是地方志编纂的基础.资料工作是贯穿于志书编纂过程始终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但是,仅仅一般性强凋资料的重要性还不够,因为地方志不是一般的资料书。正如胡乔木同志所指出:“地方志是严肃的、科学的资料书”(《在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李铁映同志也提出:“地方志是我国地情、国情的重要载体”,“新编地方志是一种特殊体例的著述,是汇集我国自然、人文、社会、  相似文献   

13.
修志资料的建档与管理是志书编纂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这也是由修志工作本身的性质和规律所决定的。抓好修志资料的建档与管理,对于促进志书编纂工作的规范化.提高志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现如今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上升,在大中小城市中一般都会具有着大规模的医疗机构,在这些医疗机构中往往会建立住的医疗档案。在医院,医院数字化已经成为了医院管理信息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信息和技术在我们的工作中越来越扮演这重要角色。而医院档案的建立也正在想着信息化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首轮修志资料工作的成绩主要有:对资料工作进行宣传;形成资料工作队伍;对资料进行调查、搜索、清理、收集,并经科学整理,获得极为丰富的资料,形成一批成果;收集、整理、出版了一批旧志书;方志资料数字化,传输网络化;开发利用方志资料为现实服务.存在的不足,从资料种类说,主要是考察资料、口述史资料和图照资料不足;从资料内容说,主...  相似文献   

16.
第二轮《洛阳市志》出版后,洛阳市志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地情资源开发利用的道路上。先后筹划实施了地情信息化建设、"图说洛阳"系列丛书编纂、"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系列丛书编纂、"洛阳乡镇概览"系列丛书编纂、历代旧志整理等项目。经过多年的实践的探索,作者提出应把握以下几点:党委、政府领导重视是做好地情资源开发的关键;人才队伍建设是做好地情资源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实施项目型、规模化、系列化开发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做好地情资源开发的必由之路;多渠道、多模式发展是地情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是做好地情资源开发的重要方法;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是地情资源开发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论地情信息的开发利用安徽省安庆市地方志办公室张书启一当今席卷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热,标志着一个新的信息时代即将来临,信息化已成为全球议论和关注的热点。信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种基本资源之一,是信息社会最具活力的资源,它关系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败。面...  相似文献   

18.
再谈地情基础资料信息库的建立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黄勋拔修志之初,我们认识到志书是信息的载体,而且是信息密度很高的载体。1986年10月,我在广东省城市志会议上指出修志与使用电脑的一致性,但怎样用电脑储存材料,怎样用现代信息手段管理方志资料,则未列入议事...  相似文献   

19.
从地方志角度来看,"一村一志"是地方志发展下延到村一级的必然形态。从公众史学的角度来看,每个村庄的历史都值得记录。修编村志是新中国地方志编修的最大创新所在,村村修志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由广州天河区、青岛崂山区、上海金山区等地的实践经验可知,地方政府是实现大规模村志编修的基本动力所在,以县区为单位、以项目形态开展"村村修志"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政府主办,地方史志部门承办,高校学者助力,广大村民参与,是村村修志的特点。要解决诸多落后观念问题,让村志编修入法,列入地方五年规划,且设置编纂平台,才有可能实现大规模修村志活动。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本届修志已进入后期出成果的阶段。潍坊市计划编修好的1部市志和11部县市区志书已全部出版。并且在修志过程中积累了上亿字的地情资料。如何运用好这些成果和资料,让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我们方志工作当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如何利用这些资料为提高全面科学化素质,为社会各阶层全面认识地情,为地方两个明建设服务方面,在如何发挥史志工作特殊功能,用大资源、大产业、大开发、大服务的观念搞好资政服务方面,潍坊市史志办公室在实践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