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中国诗歌批评史上,“风雅”和“风骚”作为诗歌的渊源,作为检验诗风的标尺,作为各种诗体的宗祖,其至高地位似乎是无须加以讨论的。但是历代文人虽然习惯于标举“风雅”和  相似文献   

2.
袁凤芹 《神州》2011,(2X):29-29,31
罗伯特·布朗宁(Robert Browning),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剧作家,维多利亚时期诗歌的代表,与丁尼生齐名,对英国文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创造了无韵诗体“戏剧独白”的诗歌形式。《深夜幽会》是布朗宁的一首爱情诗,处处描绘着优美的画面,诗风清雅动人,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3.
僧祐《经呗导师集》之“经呗集”,反映了六朝时期中土佛教音乐由草创至发展的过程。早期制呗的歌辞皆翻译佛经中现成的偈颂,与之配合的音乐则可能是经由西域传来的印度佛教音乐。永明年间,文宣王萧子良等人用汉语诗体写成的赞颂,极可能吸收了世俗音乐的内容,从而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佛教音乐及文学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4.
诗传谢朓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朓(464——499),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以往的诗评家,甚至有把他推为南北朝三大家、四大诗人之一的。和这一时期的其他重要诗人,例如陶渊明、谢灵运、鲍照、庾信相比,建国以来对谢朓的研究是比较薄弱的。有感于此,本文拟对谢朓诗歌风格作些初步的探讨,请专家和读者指正。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非常赏爱谢朓的诗。翻开一部《李太白全集》,可以发现诗人称赞谢朓,或者直接引用其诗句的,达十几处之多。其中《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有句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送储邕之武昌》云:“诺谓楚人重,诗传谢朓清。”我认  相似文献   

5.
杨静 《丝绸之路》2013,(24):38-39
李商隐的“无题诗”所描绘的画面唯美、感情真挚、逻辑跳跃、意蕴含蓄,为其增添了许多朦胧之美、悲怆之美、生命之美。诗句中含蓄、蕴藉、多义的艺术表达特点,不仅使之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放射出绮丽的光芒,而且对后来诗歌的发展也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无题诗”也无愧于“诗迷”称号。本文以李商隐的《锦瑟》一诗为例,阐释新批评复义理论在诗歌中建构的构建过程,分析其如何突出诗歌所蕴含的朦胧之美、含蓄之美。  相似文献   

6.
崔志伟 《沧桑》2008,(1):209-210
南齐永明诗人谢朓诗作清新流丽,婉约秀美,无论其咏物诗、山水诗还是为数不多的闺怨诗都有婉而不露,含不尽之意于象外之美。其许多优秀诗作汲取了其同时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文心雕龙·隐秀》所提出的"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及"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要:扬万里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中别具一格,他创辟了新鲜泼辣的“诚斋体”,成为当时诗歌转变的重要枢纽。对于他这种诗体,宋金元人多是推崇,明人忽略,清人有推重也有贬斥。这一曲折的论评史,昭示了古代诗论家重“活法”,崇自然天成,诎粗率滑俗的诗学主张,具有诗法探讨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代诗体观应该包括唐代及其后代诗人对唐代诗体的认识理解及其界定。即包括对诗歌体裁分类、诗体艺术特征、创作法则等方面的认识,甚至还包括对与诗体形式特征相关联的内容特征的认识。明代效拟唐诗体式而进行创作蔚然成风,从初唐至晚唐五代,从大诗人到无名诗人,都有大量的效拟唐诗之作。这些以唐诗为典范的再度创作,既传承了唐诗内容和形式的精华,又有明代诗人自己的独特创造,形成了唐诗传播史、接受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诗体概念内涵小外延大,是我国古代"诗体"表现的特异之处,基于这样一种传统,在挖掘整理明朝的唐代诗体观资料时,就从以上多方面加以考虑进而进行搜集和整理。  相似文献   

9.
《江苏地方志》2009,(3):48-51
南朝齐梁时代是中国骈体文发展到极致的阶段.也是骈文创作的黄金时代,作者云集,名家辈出,像王融、谢胱、江淹、沈约、昭明太子、梁简文帝、梁元帝等。该时期骈文清新巧丽,多指数典隶事,“雕藻淫艳”,“倾炫心魄”,并追求声韵美,对后代骈文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江淹的诗歌创作介于元嘉古体和永明新体之间,因此江淹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兼具着"元嘉体"和"永明体"之长而又有自己的特色。具体说来,江淹诗歌的语言风格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缤纷的色彩,二是或雄健或温婉的气势和节奏,三是古奥中兼流利的基调。  相似文献   

11.
屈原是我国大教育家、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他所以享有无与伦比的荣誉,被选为世界四大文化人之一,却以他的“美政”为主要因素。在《屈赋》中,“美政”虽然似青蜓点水,一点而过,但其积极意义,却极为丰富、极其重要。可以如此肯定:如果他没有“美政”,他的诗歌必然大为减色,或甚至暗然失彩,也不能成为  相似文献   

12.
唐诗之盛     
正618年,李渊称帝,建立了唐帝国。唐帝国文治武功之盛使人们把它与汉帝国并称,汉唐已成为强盛帝国的代名词。唐帝国不但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宾服四夷这样的治绩,在诗歌史上,它也呈现了高度的繁荣。说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并无不当。在近三百年的唐朝,不但杰出诗人不断涌现,而且众多诗歌流派并处,各种诗体都得到了充分发展,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郭小芳 《丝绸之路》2009,(14):85-87
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巴尔蒙特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作家,传统上被列为老一辈象征主义诗人。巴尔蒙特的诗有一种特殊的音乐性,他是个泛神论者,接受“瞬间的哲学”支配,美与幻想是诗人创作中的基本诗韵,其诗作充满了雄浑阳刚之美,成熟期的诗歌主题是永恒的太阳。  相似文献   

14.
刘纪 《神州》2011,(11):6-6
曹植,字子建,曹操的第四子。生于汉献帝初平三年,卒于魏明帝太和六年。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曹植的诗歌之所以得到后人如此高的评价,这其中不仅包括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其诗歌中体现出来的风韵之美。本文就以“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来试论一下曹植诗歌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七言作为韵文体,在汉代已被广泛使用,但作为诗歌的一种体裁,却至南北朝后期才开始流行,盛唐以后方成为诗歌的主体。这是由汉魏六朝的音乐体制决定的。汉魏六朝的诗歌史,经历了由歌谣到乐歌,再到徒诗的演变进程。七言徒诗是从七言歌诗中发展过来的,早期的汉至晋宋的七言诗歌都是歌、舞词,主要是由句句入韵与杂三七言这两体构成,这两体都不能成功地转化为大宗的徒诗体,这是由汉魏旧乐体制所制约的。南北朝后期,在新的音乐体制中,七言诗流行,隔句押韵的七言歌曲流行,并由此迅速孕生徒诗七言体。到了隋唐燕乐时代,七言已经成为歌曲主体,同时在徒诗体中七言也逐渐成为诗体的主流。  相似文献   

16.
北宋诗人雅集唱和普遍,宋仁宗朝尤为突出。本文集中考察宋仁宗朝的礼部唱和诗作,其主要内容歌咏日常生活琐事;戏耱的咏物诗作;揭示文坛时弊的诗作。其诗歌技巧上:讲究韵律,语言平易之中讲究修辞美。在诗歌功能上,提倡“渲其底滞而忘其倦怠”的娱乐功能。这些对宋诗内容上的生活化、世俗化;审美风尚上的以俗为美、亦俗亦雅及宋诗“平淡而山高水长”的意境美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彝族古代文艺理论丛书》包括《彝族诗文论》、《论彝诗体例》和《论彝族诗歌》三部著作。集 诗文理论家、大布摩、史学家于一身的举奢哲、阿买妮、布塔厄筹、布阿洪、漏侯布哲等人用诗歌的 形式表达了他们对治史原则和方法的认识,比较完整地反映出了彝族古代独特的史学理论。他们 主张:撰写历史的目的在于鉴往知来,教育后人;写史要真实:君民、牛羊、金银、风土人情均可入 史,尤其要写出各部的“繁荣昌盛史”;写史抓大纲,世系要分清,时间要弄准,人物身世明;写史“文 理通”,韵律要讲求;检验史著优劣的标准是得到君、臣、民的赞赏。这些治史原则尽管还不够系统 和全面,但它毕竟是彝族古代史家长期治史经验的总结,它有力的促进了彝族史学的发展,也进一 步丰富了中华古代史学。  相似文献   

18.
杨鹏飞 《神州》2012,(21):1
古代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诗歌流派众多、风格不一而足,但是含蓄美却是几乎所有中国古代诗歌共同追求的艺术目标。本文作者结合中国古典文化的特点,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含蓄美这一艺术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鑫 《丝绸之路》2010,(22):65-66
清末诗人龚自珍的诗歌雄放瑰丽、奇幻幽怨,呈现出"雄奇哀艳"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诗歌意象的构建偏爱孤绝美和萧瑟美,诗歌画面的营造与艺术意象的表现追求虚幻美和朦胧美,诗歌艺术结构的建立推崇离合美和跳跃美,诗歌语言的运用偏好瑰丽美和夸张美。这种诗风是龚自珍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个人遭遇等条件下复杂心态与独特审美观念的体现和反映。  相似文献   

20.
吕敏 《沧桑》2011,(2):128-129
自东汉至南北朝,是中国文学领域骈体文学形成以至昌盛的时期,诗赋以至各体文章,都崇尚骈丽,因而当时绝大多数文人在评价文学作品时,大抵认为作品最重要的艺术特征便是骈体文学的语言之美。而此时正值文笔之辨的盛行,萧绎提出的文笔划分的三原则是在魏晋六朝时新兴的"诗赋欲丽"说、永明声律论和"诗缘情而绮靡"诗歌美学定义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是时代文学审美自觉的结果。本文试着从文笔划分的三原则的提出来看南朝的主导艺术特征的文学与非文学性,把南朝文人当时对文学理解的偏失作为一面历史的镜子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