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为什么要再次回应这里说的"反动性",是指一种反启蒙、反现代,对抗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潮。这种"反动性"弥漫在一些反对改革开放的人的心里,也往往表现在言论、文章和一些文艺作品中,以"秦家店"核心价值对抗民主、科学的精神。小说《大秦帝国》就是如此。读这部小说,既得不到真实的历  相似文献   

2.
<野玫瑰>是抗战中期西南联大教授陈铨的一个话剧作品,以美女、间谍、爱情、汉奸等元素反映沦陷区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复杂多面,搬上舞台后立即引起轰动,受到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嘉奖.然而在抗战中期国共冲突政治背景下,该剧的上演引发了国共两党在文化领域的一场激烈冲突,誉之者以为是现实主义杰作,贬之者斥之为是对中国人民抗战精神的亵渎.本文依据可靠史料重新解读风波的来垄去脉,辨析争论双方在政治理论、文艺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取向,探讨争论背后的用意和故事.  相似文献   

3.
<正>《逸周书·世俘》:"武王乃夹于南门,用俘,皆施佩,衣衣,先馘入。"注家一般以为是武王在周庙献俘,(1)但对具体字义理解分歧颇大,尤其是"皆施佩衣衣先馘入"句。或以为其主语是周军士或献俘者,如陈逢衡认为此"盖由南郊礼毕令军士排列献俘而入。施佩衣衣,指周军士脱剑,故施佩,佩,带也;衣衣,去甲也"。朱右曾解作:"献俘者佩櫜鞬衣戎衣先俘入庙。"(2)或以为行为对象是所献的俘。顾颉刚从沈延国意见,认为"衣衣"衍出一个衣字:"《沈释》:‘《周礼注》‘施’皆读为  相似文献   

4.
《春江花月夜》前16句与后20句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断层”,前者借明月高悬之象追问宇宙之永恒,空灵博大;后者借明月徘徊之景叙写人间约目思,细腻入微。前后两部分即使各自独立也皆是佳构,二者意境情调都似乎并不和谐,极难交融。但诗人却用爱情至上观、用一种“泛女性”视角将二者融于一炉,用笔奇正相生,堪为大手笔。  相似文献   

5.
科学性是现代百科全书的重要特性,亦是其生命所在。科学性是《方志百科全书》成为当前"传播方志知识最为全面、准确、权威的工具书"的前提与保障。科学性具体体现为:编撰队伍的合理组建、专家学者的全程参与、释文内容的述而不论、研究成果的最新呈现等。"既要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准确性,又要体现百科全书的权威性、客观性,还要具备语言文字的规范性、精炼性",只有不断专注于"科学性"的提升,才能使《方志百科全书》更好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相互碰撞、融合乃至创新。  相似文献   

6.
徐鹏 《黑龙江史志》2012,(24):24-25
<正>科学性是现代百科全书的重要特性,亦是其生命所在。2010年9月,朱佳木同志在《方志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编委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百科全书的性质决定了《全书》的"每个条目都要由该领域的权威学者来撰写,每个条目的释文都必须是准确的、标准的,引用的事  相似文献   

7.
《庄子·逍遥游》中“逍遥”的确切含义,在学术界一直处于分歧和争议状态,探讨“逍遥”的本意,也就成了研究《庄子》哲学思想必须逾越的一道门槛.而要理解“逍遥”的本意,我们必须要在《庄子·逍遥游》的“小语境”下去考察,同时也要把“逍遥”放在《庄子》三十三篇的“大语境”下去考证,在具体和全面的语境下进一步了解庄子哲学的价值取向,方可知晓庄子使用“逍遥”的真实意图,明确“逍遥”的境界.笔者认为,庄子的《逍遥游》主旨意在阐释:安于“此在”是“自由”,超越“此在”是“逍遥”.“逍遥”是“自由”的最高境界.真正的“自由”在于任其自然.真正的“逍遥”是超越“此在”的自由.  相似文献   

8.
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是关于中国文明溯源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在距今五千年之际,玉文化的发展率先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体系化规模化。以璧琮璜钺为组合特色的玉礼器体系,随后从长三角出发辗转传播到各地,在距今四千年之际覆盖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并在中原地区奠定夏商周三代文明国家的王权象征基础,开启华夏王朝历朝历代尊礼崇玉传统之先河。  相似文献   

9.
“月令”的现代语义与自然时令相关,表示每月的“气候和物候”,而其语义之本源关涉到社会政治,表示天子“每月发布的政令”。“月令”体裁形成于前文字时期,在文明之早期发展成熟。《礼记·月令》是古代“月令”体裁的代表性文献,它不仅记载了自然时序与相应的天象、物候,而且将人类的政治生活、生产习俗以及先民对自然朴拙而深邃的哲学思考蕴涵其中,是王者治天下、理万民的礼法经典,是嵌入宇宙时空的政治指南。“月令”话语叙述的重心不在自然而在人事,在《礼记·月令》中“令”指“政令”而非指“气候和物候”。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电影《无极》。《无极》是一部男性中心话语权下的女性命运的展转多变、无奈、无助和奋力抗争的电影。  相似文献   

11.
刘国纲 《神州》2011,(5S):95-95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阅读中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课程专家也指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龚清  刘升民 《神州》2012,(15):4-5
《年轻的古德曼·布朗》是纳尼萨尔·霍桑的一篇经典短篇小说,其中极富神秘主义色彩的隐喻和象征以及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使这篇文章显得深奥和晦涩。经典的文学作品都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它把过去的传统价值观念,同现在的价值观联系起来共同指向未来的精神和文化追求。而经典的《年轻的古德曼·布朗》,自从问世后就被不同的学者解读过,并且不同的人有着迥然不同的见解,对于其主题也有许多不同的解析,但是从这篇小说的现实意义来分析其主题的却较少。本文试图从《年轻的古德曼·布朗》的现实意义这一角度来分析其中的人性本恶,人心向善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3.
陈伶 《神州》2014,(9):207-207
《大国崛起》是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总共12集的电视纪录片,介绍了当今世界的九个大国风雨飘摇的辛酸历史,同时也给予人们启发,从这些大国的成功历史上如何吸取经验?中国要如何发展进步才能终成世界强国?从这集法国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尊重思想、发展思想,才是立国之本。  相似文献   

14.
杨慎《全蜀艺文志》卷3收录40首"风谣",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文化解读,一是文献学的解读。杨慎收录的风谣,征引文献富瞻,表现出严谨的学术态度。二是诗歌内容的解读。内容选录风谣彰显巴蜀文化的灿烂,以此宣德达教,博化笃俗。三是诗学解读。此书选录目的是"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得",亦有辨析"诗流"之用。  相似文献   

15.
孟广林 《世界历史》2005,(2):112-117
美国科学家A.卡雷尔(Alexis Carrel.1873--1944)在医学与生命科学上的突出成就是众所周知的,但我国学术界对他的《人的奥秘》一却颇为陌生。在该中,卡氏以其独特的理路对现代西方明作了激烈批判,进而探讨人类社会的合理路向。这一“反现代化”学说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西方知识界对社会现实的困惑与彷徨,也展露了现代西方社会的阴暗面。  相似文献   

16.
白静 《神州》2012,(33):13-13
在经历了令世人失语的年代,诗人郑敏将中国古典与西方现代的艺术相结合,用富有张力的诗句承栽了那希望与忧虑交织,痛苦与亢奋并存的复杂情感。在将“思想知觉化”的过程中,诗人努力实现诗歌在形式与内容,表现现实与挖掘内心的“平衡”。她主张诗要在丰富的意象中寓以深刻的哲理,虽历经数十载,“金黄的稻束”仍“站”在那里静默地“沉思”着,作为一个思想,它光辉同时也照耀着后来的沉思者。  相似文献   

17.
《大象无形:或论绘画之非客体》是法国哲学家朱利安在中国画论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他将中国道家思想作为“他者”,以此从外部解构西方哲学,并企图用迂回的方式为欧洲思想发展开辟新方向。出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立场,朱利安使用欧洲哲学史的大量核心词汇去解读中国道家思想。与西方“在场”与“缺席”二元对立截然不同,中国道家思想消抹了画中的一切指涉关系,消解了在与不在的对立。因此,文章从“在场”与“缺席”这对形而上学的关键概念出发,结合书中内容解读朱利安对于中国画论中“在场”与“缺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黄小峰 《中华遗产》2011,(5):150-153
在中国古代,权力最大的人非皇帝莫属。不过在某些情况下,皇帝的上面还有更为尊贵的人,即皇帝的父亲。当皇帝与他的父亲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生些什么?在上海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件被称之为《望贤迎驾图》的高头大轴,是我们观察这个问题的上佳例子。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已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迫切需要加以引导。而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不能靠单纯的说教,必须实施美育。解读《伤逝》的悲剧美,探索悲剧教育对大学生爱情观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