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李立三同志”,在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在林彪、“四人帮”的迫害下,于1967年6月22日在北京含冤逝世。终年仅68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实事求是”路线指引下,为给李立三公  相似文献   

2.
李思慎 《炎黄春秋》2004,(9):17-21,29
1999年11月18日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优秀共产党员李立三同志百年华诞纪念。立三同志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可是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之中。全国解放初期,我在原中共中央西南局工作,随着大区的撤销,1954年9月11日调  相似文献   

3.
一提起李立三,人们往往总是想到“立三路线”,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立三路线”主要是李立三负责造成的一次严重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然而他的的确确又是一位无愧于“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称号的革命风云人物。在他逝世3O周年的日子里,记忆的长河禁不住又把我们带回了那血雨腥风的年月。  相似文献   

4.
李立三同志,在文革期问遭林彪、“四人帮”的迫害,于1967年6月22日在北京含冤逝世。终年68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于1980年3月20日党中央在北京中山公园中山纪念堂举行了有千余人参加的追悼会,为李立三公开平反昭雪。追悼会由彭真同志主持,邓小平、胡耀邦等中  相似文献   

5.
李立三轶事     
建国初期,李立三同志担任了全国总工会第一副主席(陈云同志兼任主席)兼全总工资部部长,同时任劳动部部长兼工资司司长。那时,他精力充沛,重视调查研究,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在组建工会和恢复生产以及建立新中国工资制度方面,他是有重大贡献的。但是,在1951年12月全总党组第一次扩大会议上,他却受到了错误的批判,被扣上“工团主义”、“经济主义”两顶大帽子,会后调离了全总。立三同志负责主持全总和劳动部工作期间,我曾在他直接领导下,任全总工资部和劳动部工资司的副职,同他接触较多,深感这位革命长者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很值的我们敬重和学…  相似文献   

6.
李立三,湖南醴陵人,中共早期工人运动杰出领导人之一。中共六大以后,由于受共产国际“左”倾理论和反右倾斗争影响,犯了“左”倾冒险主义的“立三路线”错误,曾使革命事业遭到重大损失。1950年底,李立三到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接受远东局和共产国际对“立三路线”的批判,并做自我检查。1952年,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兼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本文讲述的就是此后发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王有海 《文史精华》2002,(12):16-20
●何孟雄,是中国“北方革命运动和早期工人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在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共斗争史上,曾有李立三及王明的错误路线的统治,给革命造成极大的危害。在这期间,何孟雄挺身而出,第一个公开反对立三路线,并站在最前沿与王明宗派主义和错误路线斗争到最后一刻。他遭到不公正的对待与批判,最后牺牲在国民党反动派屠刀下。详情请见《中共早期党内斗争中的何孟雄》。  相似文献   

8.
孙维熙 《炎黄春秋》2007,(8):52-57,80
李莎教授是俄罗斯人,出生于1914年3月20日。她是中国第一代革命老前辈李立三同志的遗孀。  相似文献   

9.
我曾从事过多年的党史资料“抢救”工作,挖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革命英烈、诗人、文学家的生平史料。其中有一位诗人、文学评论家张秀中烈士的事迹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据原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主任梅行介绍,中央统战部的平杰三同志在地下时期和张秀中有过交往,他要我前去拜访。那是1983年的一天,我电话联系到平杰三身边的李秘书。平杰三当时是中顾委委员,刚从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退居二线,张秀中的名字,勾起了他对往事的深情回忆。我很快便接到李秘书的通知,前往中央统战部平杰三同志的办公室。听我汇报了张秀中烈士生平简要事略后,他首先…  相似文献   

10.
我认识麻佩三同志是在1949年武汉解放后的年底,当时,武汉市仅有的一座清真寺,武昌楚材街清真寺的阿訇(教长)王维贤告诉我,湖北省人民政府担任行政处长的麻佩三同志是回族人,他待人很和气,你可以去见见.适值我和武汉市的一些回族青年准备筹组“武汉回民青年联合会”.经过再三酝酿认为,回民青年  相似文献   

11.
张侠同志的《关于南昌起义决定问题的考证》(载《近代史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二期),对拙作《关于“八一”南昌起义若干史实的考证》中两段话提出了批评。这两段话是:“南昌起义是周恩来同志向党中央提出的。据一九二七年我党《中央通讯》中关于南昌起义的记载,它最初由已去九江的恽代英、邓中夏和李立三同志等人提出,当时还在武汉的周恩来同志接到报告,同意他  相似文献   

12.
李立三(1899—1967年),原名隆郅,1899年3月出生于湖南醴陵县一个私塾教员之家。他从小跟随父亲读古书和古诗词,1915年到长沙上中学,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领导安源煤矿工人大罢工,1926年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组织部长,在武汉领导工人运动。1927年当选为第五届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中央工人部长,同年7月中共中央改组,为政治局常委之一。他参加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1930年犯过“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被称为“立三路线”,1931年被派到苏联学习,1948年任中共中央东北局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华…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年六月,“立三路线”在党中央取得了统治地位,九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停止了“立三路线”的执行。但是,三中全会又被指责犯了调和错误。于是以后又有反调和路线的斗争,这一斗争一直持续到六届四中全会才告结束。实事求是地探讨六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党内斗争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对于全面地了解这一  相似文献   

14.
刘明钢 《百年潮》2002,(2):57-57
据金凤《记李立三同志的一次谈话》(《百年潮》2000年11期)记载,1949年10月30日,李立三就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百年潮》2001年11期载孙政清的文章进一步指出,早在1949年10月11日,刘少奇就提出:“劳心劳力者都是工人阶级。”其实,最早提出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属性的是周恩来。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7月6日,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中就指出:“文艺工作者是精神劳动者,广义地说来也是工人阶级的一员。”精神劳动者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文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宣传工作者等等。周恩来当时就认为,这些从事精神劳动的知识分子从广义上讲都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7月23日,在全国工会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李思慎 《百年潮》2014,(10):77-79
正1930年10月初,李立三因"立三路线"错误离开党中央去莫斯科向共产国际作检查。李立三走后不久,12月17日上午,张沈川等在上海遭敌人逮捕,由李强、毛齐华、伍云甫、曾三等继续在上海设立地下电台,坚持开展党中央与共产国际和中央苏区的通讯联络工作。据毛齐华同志回忆:  相似文献   

16.
我第一次见到薄老是在1963年4月,当时我任太钢计划处处长,在北京参加全国冶金工业计划会议。毛泽东、周恩来、陈毅、邓小平、彭真、薄一波、李富春等领导同志在中南海会见了全体代表。至今我还珍藏着这一珍贵照片。我第二次见到薄老是在“文革”结束后薄老主持的一次全国性会议上。他在会上谈到了关于解决预算资金不足的经验。他说:好多部门反映钱太紧,没有充足的流动资金;甚至编出购物预算,因没有资金而买不到急用的原材料和设备。并说沈阳曾打过这样的报告。薄老没有统一给增加资金,而要大家搞清仓核资。他还亲自到沈阳微  相似文献   

17.
王铭三同志是一位智慧长者,是我的好上级和尊敬的师长。1979年8月2日,他走完了为党为人民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光辉一生,永远离开了我们。惊回首,30年在眨眼间过去了,但我与铭三同志相识、相随、相知的近6年岁月,仍宛然在目,思之泫然。  相似文献   

18.
1978年我调任西城区厂桥小学校长期间,金友之就是厂桥小学的教师。金友之,又名爱新觉罗·溥任。1918年出生在北京什刹海后海北岸醇亲王府(今宋庆龄的北京故居)。光绪皇帝是他的亲伯父,醇亲王载沣是他的生父,溥仪(宣统皇帝)是他的大哥,溥杰是他的二哥。金老师告诉我,他从出生到1951年他父亲醇亲王载沣去世,一直同他父亲住在一起。载沣是在辛亥革命后,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务后退居府邸的。1912年(民国元年)孙中山来北京时,特地到醇王府访问,并对他父亲知时达务,加以勉励。北京市市长彭真代表中央人民政府提出:载沣没有参…  相似文献   

19.
马叙伦从民国初年的兼课教员、教授到两年后的专任教授,在“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首尾21年,实际执教13个年头。他以研究诸子和《说文解字》知名,离开中学13年(1902—1915),就在中国最高学府取得一席之地,曾经制订《北京大学整理国学计划》(1921)。强烈的责任感驱使马叙伦不仅仅安身立命于书斋讲堂,而是挺身主持北大教职员会、北大庶务委员会、北京国立八校教职员会联合会等教师团体,成为北大教授中有独特建树的代  相似文献   

20.
在我省一些博物馆和纪念馆举办的陈列展览中,常常可以见到一份《汤池师训班教职员同学通讯录》,而展品说明却解释为“汤池训练班教职员同学通讯录”。到底是“汤池师训班”还是“汤池训练班”?两者名称固然只有一字之差,然而毕竟不能吻合。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