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84年11月1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一百万。骑兵、铁道兵、探照兵、防空军、司号兵、基建工程兵和公安军等七个军兵种,永远退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编制序列。摩托化、机械化代替骡马化,一匹匹矫健壮硕的军马开始从军营消失,一个个战功卓著的骑兵师旅团也随之成为历史。一、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的发展历程骑兵,是指以马匹为主要机动工具的部队  相似文献   

2.
西汉初,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拥有强悍骑兵三四十万,占据河西,西控西域,“臣服诸羌”。自汉高祖刘邦白登被围,屡次进犯北疆,威胁汉室江山。惠、文、景帝之时,汉朝不得已采取“和亲”政策,以纾边难。到了汉武帝初期,汉朝国力强盛,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决心以武力抗拒匈奴。西汉政府倾全国之力,组织了几次大规模军事反击,迫使匈奴单于带领部众北徙漠北,从此“漠南无王庭”。汉虽然取胜,但残酷无情的战争,已损士卒数万人,“军马死者十余万匹,转漕车甲之费不与焉”。(《汉书·食货志》)一时“天下马少,平牡马匹二十万”。(《汉书…  相似文献   

3.
孟昭庚 《文史春秋》2011,(11):29-35
一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陕甘支队抵达陕北苏区吴起镇。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刚进镇,便传来了紧急军情——对中央红军尾追不舍的国民党军马鸿逵、毛炳文所部以及东北军白凤翔的骑兵已进入陕北直扑吴起镇。  相似文献   

4.
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墓葬在何处?据《扶风县志》记载:“汉伏波将军马援墓,在县西七里伏波村.”我怀着敬仰的心情,趁阳春踏青之机,去拜谒千古名将马援的墓冢.  相似文献   

5.
一如何对付游牧部族的骚扰,是春秋以来的老问题。北方的游牧部族,在草原的逐水草而迁徙,在内地的则“分散居溪谷”。每个男子都是从小练成的骑兵,“儿能骑羊,引弓射鼠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由于骑术特有的熟练,装备十分简单,不用马镫马鞍可以跃上马背拉弓射箭,而且非常自如。胡人的奴隶主贵族很富于掠夺性,经常利用骑兵掠夺农业地区的财物和人口,边胡地区累受胡马践踏之苦。华夏人的战法是车战,只适于平地会战,胡骑一钻进山谷,车战就无法施展。正如顾炎武说:“戎翟之杂居中夏者,大抵皆在山谷之间,  相似文献   

6.
近日。一部以甘南独立骑兵连为创作原型的电视尉《最后的骑兵》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骑兵这个古老的兵种从春秋战国时起。就在我国军事战争史上留下过无数辉煌篇章。然而,面对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军事战争。骑兵的存在与否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焦点。在电视剧《最后的骑兵》中。主人公常问天有这样的一句台词:“我军作为一支高科技的大军。如果没有骑兵将会成为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此话虽说不乏偏激成分。甚至会让人忍俊不禁。但却反映出了“最后的骑兵”对于骑兵这一古老兵种的无限热爱。为拍摄《最后的骑兵》。导演宁海强、编尉雷献以及骑兵连连长常问天的扮演者赵君,曾在甘南独立骑兵连体验生活20多天,他们在骑兵连与官兵同吃同住。给官兵们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电视尉《最后的骑兵》播出后,很多观众从该尉中看出了甘南独立骑兵连的“影子”。这些观众在观看之余不禁发问:如今。骑兵是怎样生活的。真实的骑兵是不是电视里演的那样?  相似文献   

7.
在汉末、三国割据战争中,战马和骑兵兵员、将领呈现出从草原向中原、从中原向江南的流动。三国政权都面临着北来骑兵人才层与当地政治、社会的整合问题,并发展出不同的应对方式。这使得三国政权的骑兵运用策略、水准出现明显差异。蜀汉缺乏骑兵人才;东吴统帅擅长运用骑兵,但受制於战马不足;魏晋政权的骑兵运用能力则呈由强而弱的变化过程。三国割据战争和骑兵人才流动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内迁,影响及於西晋的崩溃和之後漫长的南北分裂局面。  相似文献   

8.
一《宋史》卷二百五十八《潘美传》: 开宝三年,征岭南,以美为行营诸军都部署、朗州团练使,尹崇珂副之。(中华书局标点本第8991页) 按:这句话的句读有误。“以美为行营诸军都部署”后的顿点应为逗点;“朗州团练使”后的逗点应去掉。证之以《宋史》卷二百五十九《尹崇珂传》:“讨湖南,为行营前军马军都指挥使。荆湘平,授朗州团练使。”可知尹崇珂平荆湘后征岭表前任朗州团练使。《宋史》卷二《太祖纪二》:开宝三年“九月己亥朔,命潭州防御使潘美为贺州道兵马行营都部署,朗州团练使尹崇珂副之。”这里标点合理,美的原衔为“潭州防御使”,尹的原衔是“朗州团练使。”《长编》卷十一“太祖开宝三年”也载:“九月己亥朔,以潭州防御使潘美为贺州道  相似文献   

9.
1206年,蒙古各部落在斡难河河源召开帝国成立大会,铁木真被正式推选为大汗(皇帝),尊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南征北战中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将冷兵器时代的骑兵战术推进至鼎盛时期,他创造了以“大鱼鳞”为代表的骑兵战斗队形和我国军事史上第一支专业炮兵部队。《元史·太祖本记》盛赞成吉思汗的战略战术:“  相似文献   

10.
我国很早以来,就有了骑射结合一体,同时也是“胡”汉融会一炉的战术。战国时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事实是人们所熟知乐道的。唐太宗在这一方面的成就也是十分出色的。他既是一个“以弓矢定四方”的著名皇帝,又是一个长于骑术的马上将军。我们知道,中世纪的骑兵,有如现代的快迅部队。它的数量虽然一般比步兵为少,但却仍是一个主要兵种。被列宁称作“伟大军事学家”的恩格斯说过:“骑兵在整个中世纪一直是各国军队中的主要兵种,在东方各国,经常起主要作用的是非正规的轻骑兵……当时亚洲人同欧洲人一样轻视步兵。”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曾拥有10多个建制师,数十万匹战马奔腾如海洋,方圆数千公里的西部草原上都是人马营地。在“百万大裁军”中,骑兵作为一个兵种被取消,全军仅象征性地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目前,骑兵营作为机动性最强的兵力,一直参加巴彦淖尔军分区的战备值班一神秘的当代骑兵究竟生活得怎样呢?  相似文献   

12.
据《汉书》卷六九载,神爵元年(前61),先零羌等叛。次年,赵充国奉命讨伐。围绕着如何乎息羌虏的问题,朝中有不同意见。《趟充国传》言及“充国度其(指西羌)必坏,欲罢骑兵屯田,以待其敝”;“皇帝问後将军,言欲罢骑兵万人留田,即如将军之计,虏当何时伏诛,兵当何时得决”(《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页2984,2986)。如按上引标点,似乎在趟充国之前当地就已有屯田,且是骑兵屯田,趟充国想做的是停罢这样的屯田。这就把原来的文意完全搞颠倒了。  相似文献   

13.
恐怖活动由来已久,反恐怖战争也与之相伴。在英语和法语中,“刺客”、“暗杀者”一词为“assassin”。这个词源于古代西亚的一种麻醉剂,突厥语名之为“haschich”(哈石失)。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在13世纪初期,西亚专门有人用此药麻醉人,以训练刺客进行恐怖活动。这种人被称为“山中老人”。他们在山中建有隐秘的训练基地,以培训年青的刺客。在当时西亚地区,由于刺客横行,“山老”的势力很大,就连强大的苏丹和哈里发(国王)都惧怕他们,靠给他们金银来求平安。就在山中老人横行于西亚之时,来自北亚的蒙古骑兵的马蹄,踏…  相似文献   

14.
长城乐章     
起秦皇:(叹)眼下,匈奴起兵侵犯关中,山河破矣,国不国矣,秦家河川不可保矣……蒙恬:(欲言)然则……秦皇:(复叹)匈奴骑兵杀我百姓,掠我土地,攻我城池,不知作何收场矣……以卿之见何以保我河山。蒙恬:依臣之见,御国之策有二。其一曰“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匈奴既已犯我在先,我大秦必以灭六国之盛势去之,灭之,以  相似文献   

15.
匈奴,英文名为Hungary,是中国古代北方一个最早建立游牧帝国的民族。它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活跃于北方大草原,对中国和世界历史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匈奴兴起于公元前5世纪,其首领被称为“单于”,即“天子”的意思;单于之下有24级长官,各统帅一万骑兵。自战国秦...  相似文献   

16.
何明 《文史精华》2006,(10):10-15
抗美援朝战争中,“联合国军”中的“王牌”部队,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痛击下屡遭厄运:有160年不败之誉的美军王牌骑兵第1师折戟云山,被称为是一次“中国式的葬礼”:有号称“常胜军”的美陆战第1师在长津湖之役中损兵折将,遭该军历史上最惨重的败绩:有立下过“赫赫战功”的英军皇家陆军“双徽营”的格罗斯特营几被全歼。详见《“联合国军”王牌部队在朝鲜的遭遇》一文。  相似文献   

17.
“灵”、“修”(“脩”同)二字,《楚辞》多见,而诸家训释或异。如同一“灵”字,《离骚》“字余曰灵均”,王逸注:“灵,神也。”朱骏声则谓当为“良”之假借。同一“脩”字,《离骚》“恐脩名之不立”,王逸注“脩”云“脩身建德”,而洪兴祖则以为“脩洁”之义。同一“灵脩”,或二字分训。如《离骚》“夫唯灵脩之故也”,王逸注:“灵,神也,脩,远也。能神明远见者,君德也,故以喻君。”或不分训。如陆侃如等说:“灵脩与后来所谓‘神圣’大意相  相似文献   

18.
中华书局版《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四·邕管·贵州》有“乌浒之俗:男女同川而浴;生首子食之;云宜弟,取妻美让兄;相习以鼻饮”。其中将分号标在“云宜弟”之前,则“宜弟”乃“取妻美让兄”之谓.这种理解,笔者认为是不正确的.“宜弟”究竟为何义?《墨子·节葬下第二十五》云:“昔者越之东,有(车亥)沭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子,谓之宜弟.”《墨子·鲁问第四十九》云:“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岂不恶俗哉!子墨子曰:‘虽中国之俗亦犹是也’.”《后汉书》卷116《南蛮列传》载:“(交址)西有(口敢)人国,生首子辄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味旨则以遗其君,君喜而赏其父.取妻美则让其兄.今为乌浒人是也.”  相似文献   

19.
最后的骑兵     
骑兵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种,随着军事技术装备的发展,军队的摩托化、机械化成为主要的装备,骑兵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重要地位,骑兵的存在与否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取消了骑兵这个兵种,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为了骑兵的荣誉也只保留了骑兵的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适应现  相似文献   

20.
西夏有一种经常出现的军队,称之为“铁鹞子”。这种军队战斗力极强,在西夏的对宋作战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铁鹞子”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军队?它源出于何处?却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学术界见仁见智,本文提出不成熟的几点看法。一关于西夏“铁鹞子”的认识1.“铁鹞子”就是“铁骑”,即所谓《宋史·夏国传》的“重甲”、“善马”,在文献中有时称“铁鹞子”,有时又称“铁骑”,即西夏国内一种披有铁甲的骑兵,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一种装甲骑兵。这种装甲骑兵可能始建于元昊时代,《宋史·夏国传》称:“铁骑三千,分十部”,田况《儒林公议》卷上:“(元昊)常选部下骁勇自卫,分为十队,队各有长。”很可能这种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