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当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映的中介;当作用人或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识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锡伯族民间美术在北方民族先民原始信仰、哲学和艺术的基础上,在民族文化艺术发展、融合、变迁中历史地构建起了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特殊的艺术符号系统,在锡伯族人民对之创造、改造、传袭的过程中,使之具有了锡伯族民间特有的审美意趣与尺度,它不断地给予民间艺术家们以形象的启迪,成为锡伯族民族艺术造型体系的骨架。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神秘的艺术符…  相似文献   

2.
唐卡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化的特殊载体,它见证了华夏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具极高的艺术研究和历史、保存价值。唐卡是藏区特有的藏传佛敦的绘画艺术,在我国绘画历史遗产中占有一个极为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绘画艺术和风格,赋有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恪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光芒,是研究藏族历史、文化、宗教、绘画、自然科学和社会习俗,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李生滨  安骞 《丝绸之路》2022,(3):123-127
文学是文化的存在形态之一,其本真的力量必然与民族文化的发展紧密相关。中国考古学历经百年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经验。这种经验和特色也深入影响了中国文学叙事的文化底蕴。文化人类学,或者说现代考古学,在历史蕴涵和大地诗意的多层面为文学提供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冯玉雷重述和戏仿远古神话,借鉴人类学、考古学的小说叙事,完成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多重解构,指向了人类存在的大地情怀和神性品质。对考古发现进行史学和文学的双重梳理和多样呈现,给当代文化的建设带来新的方法和视野。冯玉雷以观照敦煌和六千大地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小说,通过独特叙事为文明传承与文化自信构建新的话语空间,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开拓了新的审美路向。  相似文献   

4.
郑凯 《沧桑》2010,(5):250-251,255
希腊神话是希腊上古时期关于神和英雄的故事,它通过史诗、戏剧、诗歌、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流传至今。希腊神话,作为希腊最早的文学形式,在其简朴的外表之下同样反映出希腊人对外在自然和人类内在自然的观察、探索和解释,流露出希腊人特有的观察模式和思维经验,反映着希腊人特有的思想和情感,反映了希腊人那种既不失天性本色,又执著于更高境界的一种生活理想。希腊的诸神反映希腊人的思想,同时,希腊神话也反映受希腊文化影响的西方人的思想。西方人的自我意识在希腊神话中得以深刻体现。  相似文献   

5.
黄新华 《攀登》2008,27(1):138-139
青海幅员辽阔,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地区。在漫长的岁月中,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构筑起青海多民族文化包容共进的辉煌历史,凸现多元文化地域特色的人文内涵和精神魅力。对这些民间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充分的发掘,对促进青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介绍维吾尔木卡姆舞蹈艺术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维吾尔木卡姆舞蹈艺术中体现出的维吾尔族历史文化信仰以及人民劳动生活的文化特征,进而探讨了维吾尔木卡姆舞蹈艺术对增强维吾尔木书姆艺术的整体完整性和形式多样性的重要作用。维吾尔木卡姆中的舞蹈艺术是维吾尔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体现着维吾尔文化的显著特征,是维吾尔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重要载体。维吾尔人通过舞蹈活动增加了社会交流和民族凝聚力,增进了感情,维吾尔民族文化也由此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7.
传统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罗布人服饰一方面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点,另一方面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游牧民族所特有的传统着装习俗。透过罗布人服饰文化的表象,可以窥见罗布人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逐渐适应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生计方式而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人文特征和历史文化等内涵意蕴。  相似文献   

8.
许筱言 《神州》2011,(2):56-61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也称楹贴,俗称对联、对子、联语等。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艺术形式,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宝贵的明珠。它讲究对称平衡、音韵和谐,充分地展示出了汉语的对称美和韵律美。楹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规律,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得到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春联是楹联中的一种,贴春联是春节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的习俗。一年又一年,本文值此新春佳节之际,重温楹联习俗,以供读者赏析。  相似文献   

9.
祁卉璇  史晓萍 《神州》2012,(26):194-195
80年代中期的这场深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寻根文学思潮实际上是知青文学的某种思想的深化,而在以后的发展中它又引领和推动了随后的先锋小说的发展。寻根文学思潮作为一个肩负着历史承续的流派,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冯玉雷长篇历史题材小说《野马,尘埃》的出版,引起了文学界、美术界、考古界、敦煌学界等人文社会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围绕小说文本和创作主体,多媒融合,音频传播、在场研讨与书面剖析等互为参照,创造性地发挥了文学传播和文学批评的新路径和新方式。《野马,尘埃》以文学创作的样态传播敦煌文化,用小说铸造文化史和民族志,在求实的历史考证基础上,通过文献考证、古今戏仿、人物变形等艺术手法,实现了对传统历史叙事方式的解构,并为此重构了多元和互文性的先锋性叙述话语系统。其先锋性的叙事探索开创了新的小说语言形式,焕发了历史题材小说新的生机。以文学创作传播敦煌文化,用小说书写文化史、民族史与边疆史,实现了对人类政治和历史文化的本源性思考,以文史贯通的叙事艺术探索显现了新时代文学创作的文化自信,也有助于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审美认同。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的产生和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嗜好。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日本文学,都不例外。但是,文学所反映出的民族嗜好,都不是在一瞬间突然形成的,而是在一个民族漫长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风土中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收藏家》2021,(5)
正唐卡艺术以视觉图像载体唤起宗教文化对我们感官的冲击和洗涤,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吸收中国传统儒、道、释文化及印度、尼泊尔、犍陀罗、波斯和于阗等佛教文化的基础之上,充分融合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和魅力,用自己沧桑的历程见证了中国西部各民族丰富灿烂的文化发展与历史变迁。一、唐卡艺术的内容题材唐卡艺术广泛涉及宗教、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成为研究西藏宗教、历史、民俗、文学和艺术等方面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文化批判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文化批判意识关纪新(一)我们在一些有关的著述中,已经对少数民族作家及其作品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关联这个话题,做过较多的探讨,从民族作家和民族文学客观生成的各自场景中,认定了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学从基本意义上说,总是该民族文化的派生物和组成...  相似文献   

14.
扎西平措 《神州》2014,(8):205-205
色彩的独到运用能够揭示和表现一部影片特有的故事内容和情感表达,色彩的形式和色彩的基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电影的主题基调或者引发观众独特的哲学思考。中国电影艺术家将传统色彩赋予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运用于现代电影中,不仅赋予了电影色彩表现以深刻的美学意境,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中国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凸现了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人类文明是从古到今奔流不息的长河。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展现为文学、艺术、思想、风习、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正是民族心灵的对应物,是他们物态化的结晶,是一种民族的智慧。”从作为“民族心灵的对应物”的文化艺术和审美形态中去窥视“民族的智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都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嗜好。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日本文学 ,都不例外。但是 ,文学所反映出的民族嗜好 ,都不是在一瞬间突然形成的 ,而是在一个民族漫长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风土中逐渐形成的。一、中国古代文学的“政治性格”文学研究家们经常指出 ,中国文学有着很强的政治性。反之 ,文学的“超政治性”却被视为日本文学的传统性格之一。中国文学是政治性很强的文学 ,这是中国文学自古以来的一种传统 ,一种性格 ,这种传统和性格至今仍然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定…  相似文献   

17.
藏族同胞是祖国勤劳勇敢并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兄弟民族之一。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极为丰富多采的本民族文化艺术,是祖国文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俄罗斯历史、民俗、文学对语言的影响,认为广大俄语学习者,尤其是俄语专业大学生,不应仅掌握该语言的结构,更应了解文化因素,从而能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灵活自如地使用语言。俄语学生应该认识和了解俄罗斯民族和国家,它的历史、文化、民俗和文学。语言是文化的基础,同时属于文化的范畴,它在文化现象之中是比较特殊的。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以“文化怀乡”之精神不懈跋涉与求索。小说《龙朱》体现了沈从文认同原始自然人性、希冀重塑民族性格的艺术追求。文章以文学地理学为视角,拟论述沈从文对湘西世界“原乡神话”的诗意建构。  相似文献   

20.
艺术是文化的象征。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领域。艺术的作用在于能在不同的文化之间架起桥梁,使她们相互沟通。从这一点上讲,艺术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共同语言。而作为世界蜡像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的北京十三陵明皇蜡像宫,将中国的明代历史文化和精湛的蜡像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中国的民族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是世界文化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