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前天和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和明天将是后天的陈迹。尊重历史,保护文物古迹和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我们对子孙未来负责的表现。因此我们必须要写好和保护好今天我们所创造的一切。  相似文献   

2.
只有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才能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要准确判断时与势,勇于担当作为,强化忧患意识,牢牢掌握历史主动。深刻认识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勇于创造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品格,发扬伟大历史创造精神,坚定历史自信,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继续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  相似文献   

3.
一切科学的门类、体系、理论,都是在人类社会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地创造、发展、升华、完善、继承所形成和建立起来的。这不仅是巅扑不破的客观真理,也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当今社会存在的文史资料和口述历史。也正在或已经形成我国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门类。  相似文献   

4.
历史必然性是唯物史观理论体系所要论证的核心问题之一。历史必然性思想具有重要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依据,历史必然性与人的历史主动性有逻辑关联,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强调历史必然性思想是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理论武器,在未来预测中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建民 《攀登》2023,(3):34-39
在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历史审视中,不难发现始终把握历史主动是其独特的鲜明特质。这既是中国共产党服膺马克思主义后的应然,又是回答时代之问,对中国国情及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作出主动选择和行为的必然。以此为回溯视角及问题讨论切入点,呈现出的是中国共产党在观察、思考、奋斗等活动交织交融中铸就的壮阔历程。正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紧紧把握历史主动,才创造了伟大与艰辛、胜利与坎坷、革命与建设等融于一体的生动而不平凡的奋斗历史,从而极大地推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当今,无论在研究领域还是教学领域,世界历史都成为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有关世界体系的历史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这一新趋势削弱了传统的中、小学历史教学,传统历史教学建立在种族中心主义方法基础之上,被民族国家用于加强民族集体认同(通常与其他国家相对立)。与此相反,新的世界历史教学可以被视为一种开展不同文化间教育和加强世界主义的手段。这里建议世界历史课程计划以概念、空间和时间这三重框架为基础。概念框架集中于两个主题:人类社会的演进及其相互交往;空间框架可以持续利用与主题有关的球体投影图来展示;时间框架由基于9个时代的历史分期连接起来,另附一个时期论述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7.
章认为,历史发展不是脱离人的选择而自动发生的过程,历史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历史人物及其选择的差异、历史偶然性因素之配合不同,历史事件的路向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历史研究中,历史假设可以作为一种历史研究方法,通过对各种历史条件的再认识,弥补实证方法、抽象思维方法的不足,破除历史宿命论的藩篱。历史假设还可以增强历史的批判意识,有利于人们以史为鉴警醒自己。  相似文献   

8.
一、古树名木的概念 古树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名木是指稀有、名贵树种和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两的统一体称为古树名木。古树名木是活的物,是我国古代历史化和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有的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传说和典故,有的反映了古代某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有的形状奇特,给人以美的享受,它对于研究特定地域的历史化、资源环境等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历史与记忆     
周建漳 《史学史研究》2020,(1):57-63,92
当代史学和历史哲学中关于记忆问题的探讨为我们关于史学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这一视野下,记忆超越单纯个体心理的层次获得了作为脑外"文化记忆"的历史维度。在历史与记忆关系的层面上,历史记忆的多元性对历史记载的单一性提供了重要的补益,同时,史学文本的宏观视野对于历史记忆的微观局部性和片断性亦显示出认识上的优越性。在认识论维度之外,历史记忆诉诸历史正义的道义性是其十分显著的特质,于此凸显史学科学性与道义性维度复杂的张力关系,历史科学性不能成为漠视道义性的理由。最后,在历史与记忆关系上传统的历史本位立场之外,对人生有意义的历史终究要落实在人间的历史记忆中,从而彰显记忆本位的合理性,这或许是关注历史记忆所能带给我们的一点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为什么要叙述历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笔者希望论及的问题而言,本文的题目或许应该是“为什么要研究、叙述历史”,然而,假如笔者将历史研究或一切历史认识活动视作历史叙述前的准备阶段,隶属于意图叙述历史的目的,那么,历史研究、认识与叙述的内涵便都可纳人广义的“历史叙述”一词中。  相似文献   

11.
历史教学适量地补充乡土历史知识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编历史教材的必要补充,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教材,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尤其在贵州落后的地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乡土历史教育更为重要。从认识,热爱家乡开始到热爱祖国的感情教育。  相似文献   

12.
山郁林 《丝绸之路》2010,(10):93-95
历史本体与历史认识之间的矛盾促使人们追求客观的史实,但属于人的历史并不是单纯的文献和材料的集聚,也不能用实证主义方式来编制。对历史本身看法的演变表明,以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史料,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进程中的精神结构和物质因素的关系,从此意义上讲,历史永远处于动态的构成之中。  相似文献   

13.
田利荣 《神州》2012,(14):179-179
历史比较法,是指将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和概念,进行比较对照,判断异同、分析缘由,从而把握历史发展进程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历史比较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阐述和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经常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历史比较法是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俄同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地,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相似文献   

14.
田利荣 《神州》2012,(12):318-318
历史比较法,是指将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和概念,进行比较对照,判断异同、分析缘由,从而把握历史发展进程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历史比较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阐述和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经常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历史比较法是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地,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相似文献   

15.
刘军社 《文博》2000,(5):11-14
古公迁岐是周人早期历史中一个比较重大的事件,自然也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古公迁岐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作一些探讨,希望得到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6.
关于历史民族地理学的名称、学科属性学术界的讨论方兴未艾。本文从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入手,认为历史民族地理与民族历史地理在概念上并无实质区别,历史民族地理既不应作为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又不具备成为独立学科的条件,而应该作为历史地理学分支的区域综合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科书肩负有塑造国家与民族之回忆文化的职责.德国历史教科书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叙述经历了多种变化,这些变化历程也反映了二战后德国政治文化的变迁进程.德国当代历史教科书着眼于培养年轻一代的罪责意识,通过集体罪责的分层化、消融化、当下化和立体化,试图建构年轻一代健康的历史意识.“历史意识”已经成为德国当代历史教学中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8.
对历史哲学的研究是李大钊在学术研究领域中探索的最主要方面。他对历史哲学的地位进行科学的解说 ,并对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作了研究 ,为建立历史哲学的中国学派做出了贡献。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19.
“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学术论坛”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广林 《世界历史》2004,(2):125-128
20 0 3年 1 0月 2 4日— 2 6日“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学术论坛”在京举行。这一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清史研究所与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世界中世纪史分会联合举办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近 35个单位的  相似文献   

20.
以下观点①来自对历史编纂学的比较研究。有一种原则把过去理解为历史。在这种原则或至少类似原则基础的化背景中,比较研究很容易就可以做到。以比较的方法对西方历史思维进行的基本研究和解释已经开展,但是从一种跨化的比较角度看待过去的方法(这种方法导致了历史思想的产生)进行比较就有更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