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我们终于有了导弹部队兵种朝鲜战争结束不久,1956年3月,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作出了发展我国导弹、火箭事业的重大决定。同年8月,中国政府又作出了从苏联引进导弹技术的决定。10月,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苏联对我方技术援助出现松动,我方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向苏联提出引进导弹技术和装备的要求。1957年7月,苏方答复支持我方,同意我方派团赴苏谈判。同年9月,聂荣臻、陈赓、宋任穷等同志率中国代表团去苏联谈判,历时35天,双方于10月15日在莫斯科签订了苏联在火箭和航空等新技术方面援助中国的协定。此前,副总参谋长杨成武曾率团参观苏军  相似文献   

2.
1937年底至1938年上半年,苏联以巩固边防安全为由,清肃远东地区"不可靠"民族,半年内罗织罪名抓捕中国人1万余名,远东华人群体为之震怖。中国驻苏使领机构要求停止滥捕,但苏联态度强硬。中方虽与苏方进行了艰苦交涉,但时值全面抗战爆发不久,国民政府渴望获得苏联援助,故在交涉过程中投鼠忌器,亦未向国内媒体透露苏联在远东排华之事。为尽量减少华侨所遭痛苦,最后只得寻求妥协办法。不过,经两国交涉,且因国际形势变化,苏方态度有所软化,并最终下令停止从远东地区强迫迁移中国人,准许他们"自愿"迁往新疆,但这种所谓"自愿"迁移本质上依然带有强制性。已被定罪的华人多数并未因中苏交涉而被释放,其中更有3000多人被处决。  相似文献   

3.
1958年中苏关系恶化。1959年6月12日,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两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拒绝向我国提供制造核武器的技术援助、、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照会我国政府,撤回在中国的全部专家:所有这些丝毫没有吓倒中国共产党人币和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赤胆忠心、博学勤攻的中国科技专家们,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外档案的解密以及新资料的不断涌现,学界有关苏联对华援助的研究愈加深入。以援助的不同领域为界,大致可做如下分类:以"一五"计划和"156项"工程为重点的经济援助研究;围绕教育制度改革、创建新型高校展开的教育援助研究;以中苏科技合作协定的签订与落实为主的科技援助研究;以军事技术装备及核武器研发为主的军事援助研究;其他领域的援助研究。研究中主要涉及以下问题:苏联对华援助的动因分析;苏联对华援助对新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苏联援助中止的原因。从总体上看,仍有必要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深入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国防新技术协定签订不久,苏联即开始履行协定,向中国提供导弹设备和派遣专家.第23770次列车60个车皮载运P-2型地对地导弹及地面设备在1957年12月18-19日期间到达满洲里车站.同时为教会中方对这些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苏联还派103名专家随同前来,教学期为3个月.[1]中国极为重视苏联的这次援助,聂荣臻召集陈赓、钱三强等人开会时强调说,首先要集中力量研究、消化P-2地对地导弹的资料和样品,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制.  相似文献   

6.
<正>1929年5月27日,东北当局宣称苏联在中东路"宣传赤化",搜查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没收领事馆文件,扣押领事馆内39名人员。与此同时,迫使苏方局长和副局长停职,封闭了苏方职工会。7月10日,东北当局用武力强占中东路全线,驱逐中东路苏方高级职员,封闭苏联驻哈尔滨的一切外交和商务机构,南京国民政府对苏方抗议给予强硬回应。8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科技工业的领导管理体制经过了较为频繁的调整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第二机械工业部为主领导了中国国防工业的大规模建设。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为了发展国防科技事业,先后在航空工业委员会和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迅速组建了一批国防研究院所,国防科研队伍不断壮大。为实现对国防科技工业的统一领导,1964年实行了"部院合并",以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为龙头的统一的国防科技工业领导体制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8.
1960年底,为加速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经中央批准,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集中组建了国防部第六、第七、第十研究院,国防工业部门陆续建立了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机械工业部,科研试制与工业生产的矛盾不断出现。1962年,国防工业部门的领导提出了"部院合并"的建议,由此在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内部引发了长时间的讨论,"部院合并"成为一个周期性反复的问题,对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评苏联著作中有关苏联援华抗日军火物资的统计李嘉谷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前期,唯有苏联不仅给中国抗战以道义上的同情与支持,而且给予了大量飞机、大炮等军火物资的援助,同时派遣军事顾问、军事技术专家及空军志愿队来华直接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苏联及时的巨大的援助,帮...  相似文献   

10.
不断创新、不懈奋斗、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党的事业永葆青春和活力的国防新技术协定签订不久,苏联即开始履行协定,向中国提供导弹设备和派遣专家.第23770次列车60个车皮载运P-2型地对地导弹及地面设备在1957年12月18-19日期间到达满洲里车站.同时为教会中方对这些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苏联还派103名专家随同前来,教学期为3个月.  相似文献   

11.
北京政变发生后,苏联在北方寻找盟友,冯玉祥因此收到苏方的重视。二者的合作,从开始到最后,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体现。冯玉祥出于军阀特质,注重军事实力,希望通过苏联援助巩固自身实力,当找到更能满足自己欲望的盟友时,这种合作关系必然破裂。苏联是为了在中国寻求最大的抗奉抗日力量,只重视合作者的军事实力。  相似文献   

12.
解放后苏联援华的历史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焰 《炎黄春秋》2008,(2):30-34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两国曾有过一段“兄弟般”友谊的关系密切时期,中国的国防现代化事业的飞速发展也得到过苏联的帮助。不过在这一时期,苏方宣传“无私援助”时曾以居高临下的不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还斤斤计较一些装备费用并记下款务,在过惯了军事共产主义生活的中国领导人心中也留下了一些不满。60年代两国反目后,欠款和还债成为中苏关系的一项重大问题,在中国国内多年间还曾引出了“逼债”一类传言。  相似文献   

13.
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中规定苏联向中国转让米格-19歼击机和图-16轰炸机,就其技术水平来说,两者都是苏联当时最新装备或最新型号之一。苏联向中国转让新技术最基本的原因是为巩固其国内与国际政治地位并寻求中国的支持。除此之外,苏联的导弹威慑观使其认为图-16作为轰炸机已无实际意义,歼击机也将被导弹所取代,因而同意进行转让;在转让最新装备的同时,苏联在科学研究上对中国严格保密,以便限制中国超越苏联;航空技术转让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苏联手中,重要的技术资料、特殊材料、特殊部件设备都可以成为限制中国发展、控制技术转让进程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援助与限制:苏联与中国的核武器研制(1949—196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 0年代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表现出一种既要给予援助又要进行限制的复杂心态 :中苏军事同盟的存在决定了苏联必须在核武器方面帮助中国 ,提供核保护或者核技术 ;由于赫鲁晓夫在政治上有求于中共 ,苏联不断地提高对中国核援助的层次和力度 ,而这是中国能在短短十年内制造出原子弹的重要原因之一 ;赫鲁晓夫在内心深处对毛泽东的不信任 ,特别是中苏在核战略和核政策以及处理国际事务等方面的分歧不断显露 ,构成了苏联核援助的限度和制约条件 ;中苏关系刚出现一丝分歧的迹象 ,苏联首先关闭的就是核援助的大门。  相似文献   

15.
1937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空军志愿队帮助中国人民迎击日机并主动出击,轰炸日冠机场、仓库。苏联空军将士为援华抗日捐躯异乡,至今仍为中国人民所纪念。这里,我们选录苏联空军志愿队轰炸虞乡日寇车站战斗要报,以供研究苏联对中国抗战援助方面的参考并对为援助中国人民抗日事业牺牲在中国土地上的苏联空军将士志念。  相似文献   

16.
这里发表的是刘西尧同志长篇回忆录中的两节,原题为《忆攀峰》,现在的题目和文中插题为编者所加1958年中苏关系恶化,1959年6月12日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两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拒绝向我国提供制造核武器的技术援助。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照会我国政府,撤回在中国的全部专家。所有这些丝毫没有吓倒中国共产党人和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赤胆忠心,博学勤攻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们,其中许多带头人都是从海外归来的赤子,他们满怀保卫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激情,和全中国各族人民一道,不信邪,不怕压,坚信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继…  相似文献   

17.
雅尔塔协定和美国的远东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2月11日,在欧战行将结束前夕,美、苏在安排战后世界的雅尔塔会议上,背着中国,签订了划分远东势力范围的雅尔塔秘密协定。协定规定,将中国的大连商港国际化,保证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旅顺港由苏联租用为海军基地;中苏合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苏联的优越权益必须给予保证;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划归苏联;维持外蒙古的现状等。以此换取苏联在战胜纳粹德国之后二、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并表态只支持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而不支持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对中国的抗日战争给予了积极的援助,但这些援助不是无私的。随着苏联政治影响的扩大和军事力量的增长,特别到1943年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之后,苏联政府和斯大林,在对华政策上,民族利己主义却日益膨胀。从苏联本国利益出发,凭借其在世界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正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已经解放了全国大部分领土,国民党军队以台湾为根据地在少数几个地区负隅顽抗。新生的政权急需得到苏联的援助来完成解放全中国的任务和巩固已取得的胜利成果。苏联方面,美苏冷战日趋激化,在欧洲面临着美国及其西欧盟国的巨大压力;在远东它需要借助中国的力量遏制美国势力的扩张。此外,新中国确立的外交政策又会影响到苏联通过雅尔塔协定所得到的远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开始谋求联合中国一致对付日本,在"援华抗日"政策的指导下积极援助中国,这些援助是真诚的、具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性质的,对中国抗日战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