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各民族相互交往的过程中,辽王朝统治区域内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不同游牧民族之间以及不同农耕民族之间,族际通婚广泛存在。同时,辽朝统治集团还以和亲的形式与周边政权通婚。辽王朝对全国范围内的族际通婚,始终未曾严格禁止。族际通婚引起婚姻习俗的变迁,主要表现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习俗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变。辽代文化的多样性和兼容性,中华一体观念和认同意识的产生,均与广泛存在的族际通婚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辽代后妃在辽朝政治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认为其作用有以下五个方面 :辅佐皇帝 ;亲自率军征战 ;摄国称制 ;影响皇帝的选立 ;非常时期代理皇帝处理政事。其次对辽代后妃在政治中产生作用的原因进行分析 ,认为这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 :辽代政权结构、风俗习惯和后妃自身的素质。最后对辽代后妃在政治上的作用持点进行分析 ,认为仅是对皇帝的辅助和监护。  相似文献   

3.
金属面具和网络是辽代契丹族葬俗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研究契丹人习俗、宗教的宝贵资料。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本文拟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金属面具与网络的来源和功能出发,提出几点粗浅的认识。一面具是世界范围内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契丹面具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源于其游猎民族习俗而产生的原始宗教-萨满教信仰的产物。狩猎生产和巫术是面具起源最重要的因素,面具是原始伪装狩猎的工具。在内蒙古巴林右旗的新石器时代岩画中,有一头戴兽冠,张弓搭剑的猎人,其冠做兽头形、竖耳、长嘴张开,为典型兽冠面具①。另…  相似文献   

4.
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创建了契丹政权,后改国号为辽。在辽朝管辖境内的居民,有作为主体的契丹族,还有汉族、渤海、回鹘、奚、女真等民族。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不朽的文化,尤其是最初以狩猎、畜牧为主要经济的契丹族,在与汉人的交往和杂居中,学习了许多先进经验,不断丰富、发展和壮大自己,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中原王朝封建史家所谓以汉族为主体的正统观念作祟,对少数民族历史记载不多,且多加歪曲。更因为辽朝统治者书禁极严,流传文献较少,以及元代所修《辽史》时间仓促,疏漏谬误甚多,致使研究辽代历史,尤其是契丹族史倍感资料困乏。因此,考古资料便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墓葬壁面装饰,即墓壁、棺壁等各部位的绘画、雕刻、仿木结构建筑等,是其它资料不可比拟的最形象、最确切、最真实的资料。故笔者选择了建国以来发现的辽代契丹族重要壁面装饰墓葬进行研究,限于篇幅,本文仅就13座墓葬的族属及分期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四时捺钵的随行人员包括皇族、官员及其家属、卫兵,分散驻扎在相当广阔的地域内,并不皆与皇帝驻扎一处。中期以后,捺钵地不仅出现宫殿,也存在官员私家建筑,非捺钵季节亦有一定人员留驻。但也出现了将随从捺钵的队伍留在捺钵地而皇帝轻装简从返回五京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7.
辽代史学和辽代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代史学和辽代社会吴怀祺辽代在二个多世纪中,创造出相当丰富的文化,这一点陈述先生在《<辽代文化>序》中说过,他指出:"辽金以鞍马建国,强朝弱附,后人往往注意当时的政治、武功,忽略文化贡献,辽代文化的研究更少。……辽代文化是祖国中古文化北方的一支,今天...  相似文献   

8.
论辽代军乐     
本文较全面地归纳、分析了辽代军乐的形成和发展;对其军乐的阵容进行了对比和排列;并对其军乐使用的器乐,查找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出土文物进行分析,逐件论述.  相似文献   

9.
《辽史·百官志》南面朝官中记载了尚书省这一机构,但没有详细说明其内部结构,甚至包括哪六部都没有备载,在六部职名总目条之下所举实例中,只提到了吏部、兵部、工部、礼部以及工部所属四曹之一的虞部,缺载户部和刑部。六部的各自机构组成则丝毫不曾涉及,阙略过甚。遍检各种文献及石刻材料可知,辽代尚书省所设各种职官,与唐制相比,几乎是完全一样的。  相似文献   

10.
辽代夹山考     
史学界对辽代"夹山"的具体位置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山西通志>及<绥远省通志稿>把夹山定在今包头市东五当召谷,与史料记载及考古调查的实际情况不符.这是受<辽史·地理志>的错误造成的.另有认为"云内州的夹山.必在土默特左旗的万家沟境内是无庸置疑的"①.笔者认为辽代云内州之夹山,即今大青山.  相似文献   

11.
哈斯 《收藏家》2010,(6):71-73
通辽市地处北疆,历史上曾经是辽代的腹心地带,归上京道临潢府管辖。近20年来,通辽地区曾发现轰动考古界的辽代贵族墓葬——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这座墓葬的发掘,让我们有幸一睹辽代精美玉器的风采。  相似文献   

12.
<正>辽朝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其统治者采取"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二元政治,文化上也体现出兼收并蓄的特征,既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本民族特色,又具唐、宋等汉文化和西方文化因素。体现在物质文化即文物方面,如陶瓷器、金银器、玉器、皮木器等,显示出文化的多重因素。辽代陶瓷主要以传世品和考古发掘出土品为主,多见单色釉(白釉、黄釉、绿釉等)、三彩、白瓷、酱釉瓷、白地黑花等。器物造型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如碗、盘、碟、罐、注壶等,又具民族特征,如鸡冠壶、凤首瓶、鸡腿坛、海棠式长盘等。窑址多分布在内蒙巴林左旗辽上京、辽宁省辽阳冮官屯、北京等地。  相似文献   

13.
2016年6—9月,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在龙城区七道泉子镇水泉村西山果园抢救性发掘清理了13座辽代墓葬,其中M1、M2、M10分别出土了刘知新、刘知微、刘知古三兄弟的墓志,出土了陶瓷器、玻璃带具、铜铁器等遗物,为研究辽代晚期的历史又增添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辽、金、元是三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关于这三个朝代的避讳情况历来研究得较少。本试图对辽、金、元的避讳发展作一简要的论述,并揭示其在化与社会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景明  赵爱军 《考古与文物》2001,11(2):65-77,94
内蒙古地区,是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反映在这些方面的出土遗物非常丰富,其中,金银器最能体现辽代至高的政治权力、发达的社会经济和多姿的文化现象。辽代金银器中包含的因素很多,既有本民族的风格,又融合了中原地区、南方地区唐宋金银器的特征,并受到了中亚、西亚文化的影响,在中国金银器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辽代石刻文字的发现与著录、种类与特点、学术价值及影响和研究现状。指出陈述先生的《辽文汇》和《全辽文》是最早全面搜集辽代石刻文字的著作,迄今为止已知辽代石刻文字约有320~330种左右,成为订正、补充《辽史》的重要第一手资料。它揭示了辽朝多次更换国号,补充了大量人物史实,推动了契丹文字研究。辽代的白话碑对于研究白话碑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龙纹是中华民族传统而古老的纹饰,一般认为龙的形象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红山玉龙,龙纹经过漫长的发展形象逐步稳定,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到了公元10世纪左右,契丹政权崛起并以今赤峰地区为中心建立辽政权,在与周围政权的长期互动过程中,契丹人形成了自己的龙纹文化。随着辽代龙纹饰文物的不断被发现,对龙纹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文章选择部分辽代龙纹饰文物,就其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9.
辽代边墙考     
在今日呼伦贝尔草原北部地区有一道边墙 ,起自内蒙额右旗上库力村附近 ,经俄国后贝加尔、内蒙满洲里市、新巴尔虎右旗入蒙古人民共和国 ,全长 70 0余公里。以往学者大多认为为金代所修。作者经过多次踏查 ,结合有关文献记载 ,认为该边墙系辽代统治阶级为防止乌古、敌烈、黑车子室韦等族的侵扰而修的一道边墙。  相似文献   

20.
l涿III云居寺塔 3蔚县南安寺塔2.涞水西岗塔 4.丰润 1.涿州云居寺塔 3.蔚县南安寺塔寿峰寺约师塔河北辽代古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