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韩同盟关系的历史进程中,卡特政府的对韩政策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卡特政府积极推行人权外交,首次把推动韩国的政治民主建设提高到空前的高度,并首次明确提出从朝鲜半岛完全撤出美国地面部队。然而,由于美国政府内部的分歧及韩国方面的抵制,卡特政府的这两项对韩政策最终黯然收场。卡特政府的对韩政策结局,说明即使是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卡特政府,也难以摆脱美韩安全关系为核心的同盟关系束缚;而美国对韩国的政治民主建设目标的实现,则也需要假以时日。  相似文献   

2.
<正>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对大国关系,军事关系是中美关系中最为敏感和不确定的环节。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尚处于在野党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就和美国当局进行了早期接触。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意识形态之争使美国采取对华敌视态度,实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对华遏制战略。20世纪70年代,抵御苏联扩张、稳定亚太安全的共同战略利益,促使中美两国关系缓和。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中美军事关系比以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50年代美日同盟关系调整的特殊时期,为赢得日本对两国同盟关系尤其是对美国的信任,为规避哲拉德事件可能给美国海外尤其是亚洲驻军地位带来的负面影响,艾森豪威尔政府灵活处理了哲拉德事件与驻日美军司法管辖权之间的矛盾关系。美国政府对此事件的决策过程表明:日本政府对两国同盟关系的新诉求和日本民众对驻日美军犯罪行为的愤怒情绪,是致使美国军方按既定方式处理哲拉德事件并致其复杂化的外部因素;美国决策者们不情愿让日本拥有处置驻日美军问题主导权的心理,是导致哲拉德事件复杂化的主要原因;美国国会议员和社会舆论则是导致美国政府在哲拉德事件上左右摇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英国在承认新中国的同时,保留驻台湾淡水"领事馆"作为在台湾地区的"立足点"."领事馆"的战略地位及影响力随着东西方冷战格局的变化而不断变化.20世纪60年代,为缓和英中关系,英国曾两次考虑撤馆,但在冷战背景下因弊大于利而未予实施.随着70年代中美关系由对抗转向缓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英国对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决定撤馆以推动英中全面建交.撤馆的决策过程因英国试图兼顾英美同盟关系而坎坷曲折,执行阶段相对顺利.总体而言,此次撤馆是英国政府一次现实主义外交实践,同时体现出英美同盟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论澳中关系正常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诗明 《世界历史》2003,2(2):70-80
20世纪 4 0年代末至 70年代初澳中之间的不友好关系 ,从根本上说 ,是冷战背景下国际关系的一个缩影 ,是澳美同盟关系的牺牲品。除此之外 ,澳大利亚国内对共产主义的憎恨与恐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国际局势的相对缓和 ,美国对外防务战略的收缩 ,中美关系的改善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澳大利亚工党的上台 ,澳大利亚新政府开始重新评估对华政策。澳中建交是澳大利亚独立外交开展的体现 ,它不仅符合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 ,也与中国对外关系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正>毛泽东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三个世界战略理论,缓和了毛泽东在联美抗苏战略和他依旧部分坚持的革命外交之间的内在矛盾,是对联美抗苏战略的间接和巧妙的辩护,是对革命外交的局部抛弃,是现实主义外交思维的回归。它的提出和实施是60年代的战争与革命外交和80年代以来的和平发展外交之间的必要过渡,是中国外交史上  相似文献   

7.
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议题之一是朝鲜问题。在日内瓦会议之前和期间,美韩两国就韩国赴会、朝鲜统一等问题展开交涉,而美国为维护美韩同盟关系,不断向韩国提出的条件做出妥协让步。印支局势的恶化改变了朝鲜问题谈判的节奏,美韩在会议上的协调使美国态度走向强硬,成为导致会议无果而终的重要原因之一。美韩之间围绕日内瓦会议的互动为认识冷战时期阵营内部关系与两极国际格局的分化对立提供了一个历史断面。  相似文献   

8.
《文史天地》2009,(5):71-71
专家考证,中国的“熊猫外交”已有上千年历史。据日本史料记载,早在公元685年,武则天就曾送给日本天武天皇两只熊猫和70张毛皮。大熊猫真正作为最高规格国礼发轫于1941年,当时,宋氏姐妹向美国赠送一对大熊猫以示对其救济中国难民的谢意。到20世纪70年代,大熊猫被中国送往世界各地,“熊猫外交”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葡萄牙爆发了反对专制独裁的民主化革命。此时美苏之间的缓和仍然在进行,在部分问题上达成了妥协,但是双方根本理念的差异以及苏攻美守格局的逐步形成,导致缓和外交难以为继。在这一背景下,葡萄牙所具有的战略意义使得美苏纷纷以不同的方式介入其中,从而导致革命后的葡萄牙成为了双方较量的又一战场,并最终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美苏围绕葡萄牙革命进行的对抗进一步暴露了缓和的内在缺陷,增加了双方已有的分歧,影响了缓和的继续推行。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研究是冷战国际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和美国在东西方冷战的国际背景下在朝鲜半岛、在台湾海峡、在印支半岛都发生了激烈对抗乃至相当规模和程度的武装冲突,成为两大阵营对抗中的重要内容,而且还因为中美两国在经过长达1/4个世纪的敌视和对立之后,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相应作出了缓和双边关系的战略抉择,直接导致了国际力  相似文献   

11.
朝鲜半岛与中国唇齿相依,与日本列岛隔海相望,与俄罗斯山水相连,地理位置上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美韩同盟是美国亚太战略重要组成部分;驻韩美军是维系美韩同盟的纽带。因为朝鲜半岛问题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使很多研究冷战史的学者更加关注这一地区问题的研究,对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利于未来对驻韩美军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初,中日关系尚未正常化,但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与交往与日俱增,要求恢复邦交的声浪日趋高涨,人心所向。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日本佐藤政府仍在坚持“两个中国”的道路上进行最后的挣扎,阻挠两国关系的改善。众多的日本朋友则反其道而行之,以“渐进积累”的方式密切同中国的交往。其中就包括自民党  相似文献   

13.
在尼克松执政时期,环境成为美国外交的主要议题之一.尼克松政府通过北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国际组织,围绕环境监管、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主题进行外交活动.尼克松的环境外交体现出其先行一步的外交构想和具体的环境行动.美国的环境外交因先于其他国家而取得了国际环境领域的有利地位,并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初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达到一个高潮.不过,尼克松的环境外交更多地着眼于美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形势和现实利益,与第三世界为实现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环境主张形成了明显的对照.  相似文献   

14.
跨国市民社会运动是美国人权外交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曾与东欧各国和前苏联在70年代末成立的反对派一起,开展了跨国市民社会运动。这次运动,是促使东欧巨变和前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20世纪末,美国再次强调开展跨国市民社会运动的重要性。在跨国市民社会运动中,美国强调灌输普世人权观的重要意义,并利用经济全球化,使用强制性执行手段等方式来推行美国的人权标准。  相似文献   

15.
驻韩联合国军司令部是美国在朝鲜半岛的重要冷战工具之一。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朝鲜半岛内外部关系的急剧变动、不结盟国家在联合国实力的日益壮大以及驻韩联合国军司令部自身的不断萎缩,驻韩联合国军司令部存废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短暂回避后,美国决定在不明显损害自身在朝鲜半岛的既得利益,甚至迫使中朝两国做出某种让步的前提下,废除驻韩联合国军司令部。但国际舆论的彻底分裂导致1975年联大同时采纳美韩和中朝的提案,驻韩联合国军司令部则一直存在至今。之所以出现如上结局,部分原因在于身处缓和年代的美国决策者并未从根本上调整对朝鲜半岛的政策,依旧片面地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尽管日本的对德结盟政策实施于20世纪30、40年代,但日本的对德结盟论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经历了三个阶段。日德同盟的建立经历了准同盟时期和同盟时期。在日德同盟构建前后,从结盟的角度来看,日本存在着另一种结盟构想:利用德国与苏联的关系,调整日本与苏联的关系,如果有可能,缔结日苏同盟,从而进一步缔结更大的日德意苏四国同盟。  相似文献   

17.
美国对中苏同盟的认识与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对中苏同盟的认识和反应 ,是其外交决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中苏同盟从建立到破裂经历了较长时间 ,但是美国政府对同盟性质的认识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始终认为中国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中苏分裂迟早会出现。而美国针对中苏同盟所作出的应对政策在不同时期则有较大的差别 ,经过了“以和促变”向“以压促变”的转变。当中苏分裂成为现实后 ,美国政府反应迟钝 ,没有改变僵硬的对华政策。因此 ,中美间的紧张关系未能及时改善  相似文献   

18.
仇华飞 《民国档案》2005,12(2):75-79
偿还债务是20世纪30年代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部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随着中美新关税条约的签定,美国立即将整理中美债务提到议事日程上,处理庚子赔款欠款就是其中内容之一。在是否同意延期偿还庚款问题上,中美之间经历了一系列的交涉。在日本侵占东三省、中国财政状况不佳的情况下,美国拒绝中国暂缓支付庚款,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莲芬 《世界历史》2006,7(3):51-59
1950—1970年代的美泰关系与亚洲冷战密切相关。亚洲冷战格局形成后,两国逐步结成双边同盟,在美国侵越战争期间密切合作。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根据全球和国内形势的变化调整亚洲政策,致使美泰关系由盛转衰。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犯下了种种罪行。日军强迫中国、朝鲜妇女作慰安妇,使中国、朝鲜妇女蒙受了深重灾难,对日本军国主义这一罪行,战后未能认真清算。这一历史遗案近年来由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舆论重新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