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物》1975年第6期发表了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其中第12图"引胠积"(积,原作"责"),作"一男子,著冠,低头,垂臂拱立,若步行状"。引胠积,即用导引的方法治疗"胠积"的疾病。胠积,为一古代病名,殆无疑义。然"胠积"的"胠"字,释文把它解释为"侧胸部",解释为"胠胁"的"胠",这似乎是不恰当的。因为"若步行状"的导引方法与侧胸部郁积病的治疗并无多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物》1979,(9)
帛画上这一图式破损严重,题名残留一"烦"字。笔者疑"烦"前残缺或脱一"引"字。"引烦"即"引烦心"或"引心烦",是治疗心烦导引的意思。祖国医学历来把心烦作为一种重要症状。如《素问·玉机真脏论》:"(夏脉)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吴鹤皋《素问吴注》:"夏  相似文献   

3.
《文物》1979,(1)
"猫蹶"一式,属于"垫上导引类"。古人席地坐卧,原不必作"垫上"与"站式"之分,这只是近人对民间导引的分类而已。从西汉帛画《导引图》看,垫上导引在秦汉时代占有一定的地位。此式原题名文字残损,可见"(?)"字样。释文作"懑厥"或"(亻劳)厥"等。后一字为厥,并无异议。由于古今中医病名有与"厥"字联缀的,医学界的考释者多疑前字  相似文献   

4.
西汉帛画《导引图》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导引图》,经整理复原后,已由文物出版社于1979年4月影印出版(包括彩印残图、复原图各一幅,附《导引图论文集》一册)。今以影印本为依据,参考原残图摹本(见1975年第6期《文物》),试作逐图解析,着重考订其动作、题名,兼及其他。为便于读者对照《论文集》阅读研究,本文顺序及图号均按该集所编。凡缺题或残笔不详者,  相似文献   

5.
马王堆三号汉墓帛画导引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75,(6)
帛书《去(却)谷食气》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之后,是一张绘有各种运动姿势的帛画,共有图像四十余幅。图前没有总名,每幅图侧均有简短标题。经初步研究,我们认为是属于西汉早期的导引图。导引图帛画幅高约53、宽约110厘米。图上所绘人像高9—12厘米,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著衣,或裸背,均为工笔彩绘,以黑色线条勾画轮廓,填以朱红或青灰带  相似文献   

6.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帛画中,所谓“神祗图”是一幅颇值得研究探讨的帛画。它自周世荣先生最早在《马王堆汉墓中的人物图象及其民族特点初探》一文中引述并刊出黑白照片以来,已有好几位先生对该图的文字、性质进行过或详或略的考证和论述。笔者因工作之便,有幸能多次观摩原物,目验并核对该图的题记文字,从而发现已刊的论文中,有关该帛画题记文字的释定和帛画的定名,都有进一步考辨订正的必要,因此不揣翦陋,撰写此文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7.
马王堆帛画《社神护魂图》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谈《奏谳书》中的西汉案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的汉简中有一部《奏谳书》,经初步整理,此书有227枚简,包含春秋至西汉时期的案例20余件。书题位于全书的末简,自名为《奏谳书》。本期发表的《奏谳书》中的16件案例的奏谳或呈报时间均为西汉高祖时期。这些案例大多记有历朔,因此可以准确推定其年分。少数案例历朔不全或无任何时间记载,我们依据案例中的相关事件或竹简的排列位置来确定它们的相对年代。案例一记:"十一年八月甲申朔己丑,夷道(冫介)、丞嘉敢谳之。"此  相似文献   

9.
邵彦 《中华遗产》2009,(4):16-19
自古以来,绘画都是政治统治和宗教信仰的婢女,功能无非是伦理教化和引魂升天,比如东汉以来流行不衰的《列女图》,便是以“先进榜样”来教育社会上层女性的。但是自东晋南朝以降,绘画中非功利的抒情功能越来越受重视,审美自觉日渐抬头,这是绘画艺术走向成熟的表现。而以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的浪漫主义名篇《洛神赋》为题材、表现凄美的人神之恋的画作《洛神赋图》,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件“纯艺术绘画”。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激发人的情志、观察社会、交往朋友,  相似文献   

10.
马王堆汉墓所出《太一避兵图》最初发表于《考古》杂志1990年11期。据湖南省博物馆周世荣先生介绍;该图为细绢彩墨画,接近正方形,图象用淡墨勾绘轮廓,再以颜色平涂绘制而成。图中神怪共十位,部分保留名称,如太一、雷公、雨师、黄龙、青龙、武弟子等等其中太一神的地位最突出,位于该图上部的中间,据周世荣先生介绍:“该神头部有鹿角状重角,巨眼圆睁,怒目,张口作吐舌状,课上身,面部与上身赤红,双手下垂,着短裤,赤足跨腿作骑马式。”近几十年以来,在河南、湖北、湖南等地战国时代楚墓中出土的一种形状诡异的镇墓神其实就是太…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校正了西汉的"东织寝官"印的释文,并依据传世文献对"东织染官"的职能、地位做出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博物馆藏《杨忠武侯宣勤积庆图》(以下简称《宣勤图》),描绘蜀中名将杨遇春,从诞生、幼年求学,到应征入武、身经百战、历经三朝的一生事迹。《宣勤图》收录了道光帝御笔题款、御碑四通、杨遇春载誉归来,在紫光阁画像、道光十七年杨遇春告老回籍的谕批,谕祭文等。谕祭文由清代大学士汤金钊撰文,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书  相似文献   

13.
西汉行政区划中的“犬牙相制”现象吴宏岐论及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者往往要对元明清时期行政区划中各行省间的“犬牙相制”(或称“犬牙相入”)现象多注笔墨。实则这种区划措施由来已久,至迟在秦汉就已肇其端倪。张修桂先生在有关论文中曾指出过一个实证:“由于秦始皇...  相似文献   

14.
在广东省档案馆查阅利用大厅接待处的正面墙上,悬挂着一幅现已难得一见的,具浓郁岭南特色的阳江漆画。这幅漆画上绘画了许多的金鱼,每一条似乎都是活的,金鱼华艳的鳞片被漆色彩表现得非常逼真,这画吸引了许多来广东省档案馆查阅利用档案的人在画前驻足观赏。  相似文献   

15.
先有颜师古注《汉书》,后有徐天麟汲《汉书》而成《西汉会要》。其中西汉官制史料无论是目录、内容,还是注释,都具有明显的特色。"职官"门类史料下,目录排列有律可循,内容组成联系密切,注释详实可信,拥有不菲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郭璞《山海经图赞》说《山海经》“图”的性质朱玲玲东晋陶渊明在《读〈山海经〉十三首》中有诗句云“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山海图”的“图”,南宋朱熹①、明代杨慎②、清人毕沅③皆主“地图”说。杨、毕二氏更进一步指明此“图”就是《左传》宣公三年王孙满斥...  相似文献   

17.
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这是产生贪吏、污吏、酷吏的前提,即使是今天,也有目无法纪的"公仆"。进入真正的法制社会,还需上下努力啊!  相似文献   

18.
在西安碑林和镇江博物馆内,分别保存着一通宋代《禹迹图》石刻。这两通石刻的《禹迹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它的最珍贵之处,在于图上满布了方格,是已发现的最早带有数学基础的全国性地图。国际著名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称赞它是中国“宋代制图学家的一项最大成就”,“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对这两通《禹迹图》石刻,曹婉如同志和刘建国同志已分别作过介绍和研究,兹不赘述。本文欲就《禹迹图》的作者谈一点不同意  相似文献   

19.
廖群 《民俗研究》2016,(6):90-96
"北大汉简"中发现有一篇题为《妄稽》的时为武帝后期至宣帝时期的俗赋,讲述的是丑女妄稽因妒百般折磨丈夫新买美妾而卒得大病、临终反悔的故事,四言为句,隔句用韵,描写铺排夸饰,具有明显的赋诵特征。这一以讲故事为主旨的俗赋的发现,结束了西汉俗赋只有一篇《神乌赋》作为孤证的局面,由此可以确定,汉赋除体物大赋、抒情小赋外,的确还存在着故事赋一个大类。西汉说书俑及《荀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的相关记述表明,西汉及此前已经出现类似后代"俗讲"的说书表演伎艺活动,《妄稽》《神乌赋》之类故事赋的最初传播应该就是通过赋诵表演而呈现。  相似文献   

20.
宋代类书《太平御览》所引"唐书",对于校勘整理《旧唐书》及其它唐史文献,都有重要价值,但是对其所属性质,各家说法不一,或认为都属刘昫《旧唐书》,或都属唐代旧本国史实录,或认为两者都有。由唐代各种文献和宋人校勘整理的实际情况看,"唐书"应当是一个通名,既包含了《旧唐书》,也有唐国史实录、《通典》、《唐会要》,甚至唐代杂史笔记的内容在内。对于"唐书"性质的考察,还可以进一步深入为对整部《太平御览》征引前代文献的考察,从而进一步认识北宋馆阁校勘活动的特点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