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村在山西襄汾县,是一个仅有200余户的小村庄。这个村庄,早在1954年就以发现我国旧石器中期文化遗址——丁村人,而闻名于世。近年来,丁村明清住宅又受到了社会的重视,1985年山西省临汾地区利用这些住宅建立了丁村民俗博物馆。现在人们来到这里,既能看到我国历史早期的文化遗址,又能看到封建社会后期的住宅建筑和民俗展览,实在难得。笔者有幸在1982年夏、1986年9月和1987年6月三次到丁村,亲睹风采,  相似文献   

2.
丁村,历史悠久,人文昌达,东依塔山,西临汾河,北接尧都平阳,南近晋国新田。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金城环抱,是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丁村人”和“丁村文化”的发现,使我们了解到在十万甚或二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早、中、晚期,中华民族的远古先民便在这里栖息、繁衍、劳动、生活,创造了在人类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丁村文化”。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丁村居民又在这块宝地上创造了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艺术,浓郁的书卷气息,多元化的建筑群体布局,充分体现了明清晋商建筑文化艺术特征。早在1988年,丁村民宅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3.
图片报道     
《文物世界》2013,(1):1+81
丁村旧石器遗址(1953年发现)沿襄汾县城至柴庄婉转流长的汾河两岸,这里第四纪地层出露良好。随着那些埋藏在晚更新世黄土底砾层的"丁村人"牙齿化石、文化遗物和伴生的动物化石的大量发现,于是就有了闻名中外的丁村文化。她为探索汾河流域旧石器文化以及华北古文化的来龙去脉和建立文化序列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位于山西省襄汾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村明清民居建筑群,以其自身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早已蜚声遐迩,为国内外学人所瞩目。关于其建筑概况及石雕装饰部分,已有专文论及,这里,再就其精美的木雕艺术构件作一简略探讨,以就正于各位学者同仁。 一 木雕艺术构件的应用范围 丁村明清居民的木雕艺术构件,在其建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丁村民居建筑的主要艺术特色之一。由于丁村民居建筑,是典型的我国北方具有地方特色的封闭式四合院格局,每个院落都自成单元,而且又是传统的框架结构,先立柱上梁,再封墙覆瓦。无论正厅或是厢房,由檐檩、替木、插板、枋、栏板、雀替组成的所谓“搭挂”,或为每座建筑的正面木结构的外露部分。这里,正是匠师们施展才艺精心雕刻的重要装饰部位。  相似文献   

5.
《文物世界》2015,(2):2
<正>丁村,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城南4公里汾河东岸,是明清民宅建筑群。村内有明清民宅院落33座,房舍498间,占村庄大部分面积,是明清时期丁村的原有布局,一座座古老的建筑,一件件精美的雕刻,都放射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6.
山陕古民居     
《世界遗产》2014,(1):66-67
山陕古民居的提名地包括山西襄汾丁村古建筑群和陕西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两处。丁村以发掘出我国历史上旧石器时代的化石而闻名中外,现保存了明清两代民居,1988年成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党家村主要有党、贾两族,建村距今约670年。  相似文献   

7.
丁村明清民居建筑群,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城南五公里的汾河东岸,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批40座明清时期建造的四合院群,典雅别致,风格独特。建筑上不仅都饰有技艺高超、内容丰富的木雕和砖雕艺术品,而且还运用了大量石作艺术构件。这些石作艺术构件的形制内容和雕斫技巧,与精美的木雕艺术品珠联璧合,构成了丁村明清民居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木雕艺术部分,将另作专文论述。本文单就其石雕艺术构件部分作简略探讨,以就正于专家学者。 一 石作构件的应用范围 丁村明清民居是晋南地区典型的封闭式四合院建筑传统的代表。主要建筑材料为砖木灰石四大项,其中石质构件又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构成之一。在丁村民居建筑中所采用的石质构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邢晶晶 《旅游纵览》2015,(4):191-192
传统村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同时是具有唯一性、不可再生性的潜在旅游资源。科学利用传统村落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不仅利于村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能为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本文以山西丁村为具体研究案例,在剖析其旅游开发问题基础上,提出该村落旅游开发的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化层次深厚的丁村养正堂民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襄汾丁村明清民居古建筑群,在继丁村遗址1961年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又于1998年率先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精美的雕刻艺术,浓郁的书卷气息,多样化的群体布局,充分体现了明清儒商建筑文化艺术特征。丁村养正堂为二进独立的四合院,面积不大,布局合理,构筑精巧,古朴雅致,情趣盎然,融诗、书、画、文、历史故事于一体,是不可多得的古民居建筑。据建筑题记记载,养正堂于明嘉庆六年孟夏重修,清雍正九年花月望八日竖柱上梁,因此兼有明清两代建筑风格特征。按风水八卦方位要求,养正堂为坐北向南坎宅巽门…  相似文献   

10.
闽两连城培田村,是至今保存得最完整的典型的客家古民居的群落。这个村落,在“文革”期间,由于特殊的“命运”,没有遭到“史无前例”的破坏,侥幸地保存了一大片明清时代遗下的古建筑。  相似文献   

11.
张国琴 《神州》2014,(17):54-54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在村落。何谓“村落”?《辞海》给了六个字的注解:“乡人聚居之处”。村落是由古代先民在农耕文明进程中,在生产生活中聚族而居建造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间,来自生活,村民在世世代代劳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世界,创造了文化。它是“以一定村落共同体为范围的家族关系以及由它产生的体制、观念和心态”。它包括节日文化、习俗文化、信仰文化、制度文化、家庭文化、民间语言、民间文学、美术、舞蹈、戏曲、曲艺、杂技、武术、医药和各种传统技  相似文献   

12.
束河村记事     
在距丽江古城西北面,有一片古老的村落.静悄悄地恪守着那从古时候就沿袭下来的一片古老和沉静.它是丽江古城明清建筑群的一个外延村落群,在1997年12月与丽江古城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3.
据说历史时期开平有3000多座碉楼,现存还有1833座,集中分布在潭江冲积平原的塘口、百合、赤坎、蚬冈、长沙五镇。开平也因此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碉楼之乡”。碉楼建造的最初是因当地民众防匪防洪的需求而兴起,后来又成为一种攀比炫耀的工具。从建筑材料来看,碉楼可以分为石楼、夯土楼、砖楼、钢筋混凝土楼四大类、在使用功能上,又有众楼、居楼和更楼之分。碉楼的兴衰同时也反映了当地华人华侨的兴衰,是本地乡土建筑和外国文化互相吸收、融合的结果。在开平村落中,中西合璧的碉楼不仅仅是守护家园的防御设施,也成为村民优化环境景观的“工具”。在平原地区的很多村落,它高高耸立的楼体被借用为“靠山”,以实现“背山面水”的理想格局,同时,向上发展的碉楼与低矮的民居结合,还使村落的天际轮廓线高低错落,起伏变化,节奏缓急交错,有张有弛,富有韵律感。碉楼是形成开平村落立面生动活泼的关键要素,是开平村落的聚焦点。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三门里村落、自力村村落与方氏灯楼、锦江里村落、马降龙村落群等四个提名地,经历了八年艰辛的申遗之路.  相似文献   

14.
解华顶 《沧桑》2009,(1):22-23
明清时代,徽州经济文化发达,宗族发展到鼎盛阶段。聚族而居的宗族村落已经遍布徽州全境,徽州宗族对村落内宗族成员思想文化方面的控制别具特色。徽州宗族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态,主要通过对农村思想道德、社会舆论、农村习俗、宗教信仰等的控制,实现了对徽州农村思想文化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孙星 《旅游纵览》2023,(4):147-149
在“互联网+旅游”背景下,传统村落不仅是历史的“活化石”,更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当前传统村落缺乏生产力,有些传统村落空有资源却无青年劳动力,人才的流失,环境的无从保护,都显示出日益严峻的“空心化”问题,而基于“互联网+旅游”视角的活化则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一项可行性措施。文章以安徽省铜陵市龙潭肖村为例,阐述村落中的“空心化”现状与旅游资源价值分析,根据“互联网+旅游”背景下村落的活化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期赋予该村发展活力,让传统村落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6.
孙星 《旅游纵览》2023,(7):147-149
在“互联网+旅游”背景下,传统村落不仅是历史的“活化石”,更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当前传统村落缺乏生产力,有些传统村落空有资源却无青年劳动力,人才的流失,环境的无从保护,都显示出日益严峻的“空心化”问题,而基于“互联网+旅游”视角的活化则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一项可行性措施。文章以安徽省铜陵市龙潭肖村为例,阐述村落中的“空心化”现状与旅游资源价值分析,根据“互联网+旅游”背景下村落的活化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期赋予该村发展活力,让传统村落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7.
丁村民宅坐落于黄土高原汾河之滨,临汾盆地南端,出襄汾县城5公里的丁村。丁村民宅属明清建筑,现保存完好者有40座院落,是我国北方以四合院为格局的典范,其建筑艺术不但风格典雅、独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金华地区的村落建筑凝聚着灿烂的礼乐文化。以仁释礼、以礼齐家,传承中国的传统道德和儒教思想的建筑语言,贯穿着由宗祠、住宅、风水、牌楼、戏台、雕刻等组成的金华村落礼乐文脉。这些古建遗存为研究金华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与礼乐思想的关系提供了可靠而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旅游》2008,(8)
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始建于东汉,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被宋代理学家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目前村里有明清建筑130余处,拥有“一村两国宝”。整个村落按《易经》八卦理念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二圳五街九十九巷,宛若迷宫。中国国画大师刘海粟赞叹道:“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  相似文献   

20.
束河村记事     
在距丽江古城西北面,有一片古老的村落静悄悄地恪守着那从古时侯就沿袭下来的一片古老和沉静。它是丽江古城明清建筑群的一个外延村落群,在1997年12月与丽江古城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束河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明代纳西族木氏统治时期称为十合院。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用二十九日,徐霞客在其滇游日记中记载道:“西瞻中海,柳岸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后改名束河,据说是因为发源于该地的青龙河蜿蜒如带地流过该地各个村子,因此名束河。束河包括田地山川相连的7个自然村落,中心束河街海拔2.460米,离丽江县城6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