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卫所移民与地域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卫所是明代创设的特殊军事制度 ,由于与军事移民相关的家属同守、寓兵于农、聚居等许多特点 ,使得卫所驻地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地理单元 ,在教育、风俗习尚、方言、民间信仰诸方面明显不同于周围其它地区。卫所的设置使一些地方变为城镇并持续发展 ,为今天当地城镇分布奠定了基础。本文从这几个方面对卫所移民与地域文化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以期引起学者对卫所与明清文化地理关系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明代是云南社会变化激烈的时期,同时也是中缅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此期间大量内地人入迁云南,地处滇西而与缅甸接邻的永昌、腾越等地成为内地移民的重要分布区之一。本文对内地军事移民、商业移民在滇西、缅甸间的活动及其对当时中缅关系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清代茶马贸易作为汉藏民族经济交流的主要手段,存在官营与民营两种基本形式.在官营与民营的博弈中,民营贸易成分逐渐取得优势地位,迫使清朝不得不对茶马贸易制度进行改革,实现了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变迁.因而,清代茶马贸易制度虽然在历史的纵向比较中,促进了汉藏民族经济交流,看似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然而由于清朝政府总体制度框架的约束与具体民族政策的影响,终究还是未能满足汉藏民族经济交流的基本要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汉藏民族交流.  相似文献   

4.
明朝初年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而影响最为久远的人口大迁徙,在中国移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次移民无论对当时抑或后世经济及社会文化均产生了莫大的影响,同时亦从中演绎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传说或故事。  相似文献   

5.
周敏 《黑龙江史志》2012,(23):50-51
在1912~1930年的18年中,由于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大批关内人们前往东北,他们的到来既为东北社会的各行各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土地开发面积增大,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促进了东北社会经济的发展;东北社会的人口总量得到迅速的增加,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但又直接或间接地给东北社会造成东北社会性比例失调严重,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东北社会地价上涨,短期雇工增多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毅菲 《神州》2012,(18):26-26
“网络推手”的出现给社会生活带来了新的挑战与突破。而对于“网络推手”的作用也具有争议。“网络推手”在社会事件中的作用与推动手法都成为讨论的热点。“网络推手”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无论对公益还是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的职业化也将成曲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明初为巩固政权于各州县建立卫所制度。当时江西有三卫,赣州居其一。赣州卫的设立对赣州城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明政府设置赣州卫的原因,并试从平乱、屯田、漕运、语言文化这几个角度来分析赣州卫的设立对赣州城市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自1965年美国的移民政策改革之后,入境的外来移民数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并引发了美国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的关注。关于新移民潮对美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正负面影响,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从分析20世纪末以来的新移民潮入手,继而对美国学者的相关研究的论争焦点、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等,进行简要评介并指出其成就与不足。  相似文献   

9.
对汶川地震移民来说,社区人文社会环境直接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状况。本文基于调研数据,构建模型来探究社区人文社会环境对移民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社区人文社会环境下的16个单一指标,仅"社区治安"和"干群关系评价"对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有显著影响;但16个单一指标集成的4个综合指标-"配套设施"、"邻里关系"、"干群关系"和"观念习俗",却均对地震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影响显著,并且除"观念习俗"与移民的社会适应程度呈弱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外,其他3个综合指标与移民的社会适应程度都呈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杨静 《安徽史学》2016,(5):100-108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迎来了史无前例的东、南欧女性移民潮。然而,东、南欧女性移民在外形、语言、宗教、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相异于西、北欧老移民的特征,因而遭到美国主流社会的敌视与排斥。女性移民进入就业领域更是严重违背了美国主流社会的女性观念。为了解决女性移民所面临的困境并助其融入美国社会,美国中产阶级发起了以女性移民回归家庭为核心的改革,旨在让女性移民接受美国主流社会家庭理念和生活方式。然而,改革者并未深入了解女性移民的社会文化和现实需求,使得相关改革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并没有发挥其所期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在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企业家为个案,简要地讨论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全球化时代的展延;分析了新移民企业家跨国知识与技术优势在新兴企业成长中扮演关键作用;论述了跨国移民企业家产生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外在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双赢策略;进而阐述跨国性的理论架构如何有助于解释华人企业家在当代世界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川湖陕交界地区乃中国有代表性的山区之一 ,清代该地区成为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活动空间。大量外地人口进入该区 ,为打破山区以低生产和低消费结构为主的低能源生态系统局限 ,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 ,农业、手工业及经济林特产资源开发规模空前 ,生产量亦有显著增长。另一方面 ,山区资源条件限制及流移民开发的特性 ,又导致了山区发展的不稳定 ,生态环境亦急剧恶化  相似文献   

13.
以新兴的网络传播手段——博客作为切入点,分析了海外华人新移民博客社区的种类和组织形态;阐述了海外华人新移民通过博客与中国社会互动的意义、方式及影响。通过博客这一新的互动工具和平台,海外新移民可更加直接而生动地了解中国变化,了解中国人的最新思维、心态和社会变迁;拓宽自身更大的社会交往空间、话语渠道、传播途径和社会影响;与中国原住地的原有关系保持思想上的无边界的联系,甚至参与中国的改变进程。  相似文献   

14.
白凯  王晓娜 《人文地理》2018,33(5):133-142
通过探索性分析,初步建构并检验了旅游劳工移民地方融入的组成结构;以丽江古城为实证研究案例地,关联分析了社会氛围对旅游劳工移民地方融入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经验主义视角下旅游劳工移民的地方融入是人、活动、地方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涵盖感知性融入(地方评价)、功能性融入(活动参与)及情感性融入(地方依恋)三个方面,且三者所建构的地方融入结构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外部有效性;社会氛围与旅游劳工移民的地方融入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藏族传统文明包括藏族传统生态、藏族原始苯教生态观和藏传佛教生态道德等传统伦理道德与行为模式。藏民族在生态之间相互依靠、生存、发展,也好似藏区生态持续保护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17.
陈独秀出狱后,力图改善与中共的关系,但是王明诬陈独秀为"汉奸",使陈独秀改善与中共关系的希望破灭,终于导致陈独秀与中共决裂。这一系列事件,导致陈独秀的政治倾向和个人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宗法制度与宗族观念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物,与血缘关系相联系,历史悠久,对国家事务、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具有地域性阶级性时代性,是一种阶级剥削与压迫,是愚弄麻醉被统治阶级广大宗族成员和人民群众的工具与手段,对个人与宗族集团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唐晓云 《人文地理》2015,30(1):135-142
以龙脊平安寨为例,从居民感知的视角,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古村落的旅游社会文化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居民主体因素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社区发展满意度及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1)居民文化认同感越强,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正向或负向感知越强。(2)居民的旅游参与程度越高,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正面感知越强。(3)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正向或负向感知越强烈,对社区发展的肯定或否定评价越强。(4)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正向或负向感知越强烈,其支持或反对旅游开发的行为倾向越明显。研究还对旅游开发中古村落的社会文化传承和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汪明峰  李健 《人文地理》2009,24(2):17-22
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仅仅反映在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产业部门,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知识的扩散、应用和创新。这使得信息时代的企业学习和创新过程,已经呈现出交织并存的两种模式:即在全球层次运作的跨国企业网络和在地方层次演进的企业集群网络。文章从信息和知识的角度,探讨信息时代的区域地理特征,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对产业空间组织的影响效应。重点分析全球生产网络和地方产业集群中的信息和知识过程,以及互联网技术所起的作用及其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