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的父亲     
严谨 《南京史志》2014,(5):19-19
我认识他十四年了,在这十四年里,我和他展开了无数次“腥风血雨”的战争。他生气的时候总是用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眼神审视我;他最生气的时候会用最无奈也是最可靠的方法——“罚跪”让我三思:我清楚地记得自己跪过三次,比起弟弟小错大错不断跪过的次数,我真是庆幸自己犯过的错可谓屈指可数:然而每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是数学在重要的考试中挂彩了。  相似文献   

2.
声音     
<正>薄一波"文革"开始后,薄一波被红卫兵从广州揪回北京,扣上"六十一人大叛徒集团"为首分子的帽子,在北京不断地被押上批斗会。到了这种时候,薄一波强硬的一面显露出来,第一次批判他的时候,是个万人大会,他自己一个箭步冲上去,就把那话筒抢到手了。薄一波说:"我不是叛徒,我出狱是中央批准的,毛主席知道的。"这一来下头就乱了,下头没准备,说这怎么回事。所以第一次批判会开了15分钟不到,就收场了。  相似文献   

3.
我开始注意到要让孩子更多地体验挫折,是因为发现儿子有两个毛病,一个是受不得半点的委屈,在幼儿园被老师批评了,小朋友嘲笑他摔倒了,想参加什么活动没能如愿……他都会不高兴,发脾气。比如,有一次老师批评了他几句,说他玩过玩具没送回原处,他就生气了,下午老师叫他讲故事,他就是不开口。他妈去接他的时候。他小嘴一撇便委屈地哭开了,他  相似文献   

4.
<正>残废十四年独臂走天涯"不知道为什么,我当时就知道自己左手肯定废了,但我绝对还可以站起来!"14年前一次飞身救人的意外事故,老宋右脑严重受伤,左手和左腿功能丧失。也许是强大的精神力量,也许是命中注定要用双腿去行走世界,老宋又重新站了起来。老宋热爱旅行,他以镜头里的美,戏谑的文字,和坚强的意志征服了热爱自由精神的人们。本期带你透过他的镜头,体验他的懒人慢生活。  相似文献   

5.
郑兰 《南京史志》2023,(22):78-79
<正>陶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初中女生。我有几个比较好的朋友,其中一个女生更是我多年的好友。可是近期我不知道为什么她不理我了。因为不想和朋友闹不愉快,我就主动问她原因,她说是因为我,但是我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再追问的时候她就说一句你自己想。其实以前也发生过几次这样的情况,我总觉得朋友之间要包容,于是每次我都主动道歉,然后和好。现在我发现我们之间似乎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模式,就是她生气不理我然后我道歉。  相似文献   

6.
<正>怀旧,大概是老年人不可回避的一个通病。眼前的事可能转身就忘,但几十年前的事却历历在目,特别是那些对自己成长有过影响的事,想忘也忘不掉。我曾近距离聆听过陈毅军长两次讲话,至今他的讲话回响在耳。第一次:在罗炳辉的追悼会上我初见陈毅军长,是1946年夏天,山东临沂,在罗炳辉副军长的追悼大会上。他当时是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但他的部下仍然习惯称他"陈军长"。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为争取国家的持  相似文献   

7.
能屈能伸,这就是真正的政治家。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那段岁月,是他人生中最失意且又极其难熬的日子——受排挤,遭打击,挨批判,被撤职,经历了诸多磨难,心情很不舒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在中央苏区过了四年的小媳妇生活。"这段难忘的岁月,让毛泽东刻骨铭心,此后他曾多次提及过。  相似文献   

8.
杨及 《名人传记》2022,(8):57-62
两地分居我在中央大学借读的两年,赵瑞蕻在柏溪分校当助教,不大来沙坪坝。他似乎只来本部办过一两次事,范存忠先生照顾我们,临时把自己的宿舍让他住一下。我们真正是两地生活,各顾各的。赵瑞蕻比我用功得多,一直在写作、翻译。他译《红与黑》的时候,国内还没有这本书的中译本。翻译《红与黑》最初好像和一个叫《时与潮文艺》的杂志有关。那是一个着重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杂志,可能是当时这方面最突出的。赵瑞蕻在上面写过《斯丹达尔与他的红与黑》,大概算较早介绍《红与黑》的。  相似文献   

9.
<正>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保尔·柯察金关于生命意义的一段经典句子,也是作家自己内心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每每回味起  相似文献   

10.
《南方人物周刊》2012,(23):90-93
新作《四大名捕》7月中旬上映,现在正是宣传期——一部作品从制作到上映过程中让陈嘉上最头疼的阶段。“宣传等于一定要说自己好话,我总觉得自己说自己的好处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你说过了,回头人家觉得你骗人,下一次的时候看你怎么样,人家会记得的。我就很怕宣传过头。”虽然不喜欢,可陈嘉上是有名的好性子,只要不触及底线,他一定尽力配合。  相似文献   

11.
正拉萨冬日最寒冷的时节已悄然临近。一个高大的藏族男子站在大昭寺金顶边上向远方眺望着。他就是次嘎。次嘎喜欢大昭寺的金顶。这里,是他与大昭寺大威德金刚立体坛城缘分的开端。次嘎告诉记者,那是他这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作品。他还说:"当完成这件作品时,我自己也非常满意。无论从一位工匠的角度,还是面对自己最虔诚的信仰,我都拼尽了全力,不曾有丝毫懈怠,所以我没有任何愧疚感。"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中国首席变性手术大师",他成功完成了人体的性别重塑,却在人道和伦理的天平上挣扎;他是整容界的"刀客",女人身体在他眼里只是材料;他带给人美丽,自己内心却千疮百孔……如今他说:"我比任何时候都相信真爱。"  相似文献   

13.
<正>我跟胡耀邦同志没有私人过从,甚至没有近距离接触过。但什么时候想起他,都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之感。让一个只远远地看见他的人,对他感到亲切,在他逝世后二十六七年,越发感到他仿佛仍在身边一样亲切——这对于一个世俗所谓"大人物",我以为并不容易。那么这种亲切之感从何而来?从1949年往后数,我只在1955年到1957年这两三年跟他有过某种交集,但也是间接的,不过那一段生活经历对我个人影响深远,是忘不  相似文献   

14.
正我有一个很"特别"的同学,他个子不高但很胖,一看就知道他是有力气的男孩。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大笑。他遇到什么事都要大笑一下,哪怕是最老掉牙的笑话,他一样会狂笑不止。我想:如果给他听一个十分好笑的笑话,他估计要笑个十天十夜。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华必和吃饭,准备吃完饭后去上课,可突然旁边传来"砰"的一声响,我们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他便开始大笑起来,口中还未吃完的饭粒,全像机关枪一样射向我和我的碗里,自己也被噎着了,但他还在那傻笑。直到他爸爸拍了他一下,他才勉勉强强地收回笑容。另外,他的手脚也很不老实,总是闲不住。每次放学  相似文献   

15.
正一天午饭后,我和我们班的一名学生进行了一次谈话:"我知道你的身体不好,但是我看出来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你在学习的时候比别人缺少了一种认真和坚持……"二十分钟的谈话,最后他答应我要改正自己的缺点,不再放任自己,要努力学习,先从写字练起。在这个案例里,因为我尊重了孩子生命的个体,因为我始终以教师的姿态来亲近他,才让他在短时间内亲近我这个老师,接受我对他的教育,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现在这  相似文献   

16.
由于家庭的关系,几年前我有幸结识了一位当年曾抗击过日本侵略者的"飞将军"徐华江先生。通过我们之间长达数年的通信,也使我这个出生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逐渐了解到:在日寇蹂躏华夏的14年间,在那个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那些与我几乎同龄的人们,是怎样以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捍卫着祖国的领空,用英勇与赤诚,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篇章。  相似文献   

17.
<正>在传统社会,收受"红包"一直是少数手握权力的人的一种习惯动作。"红包"一般是下位者送给上位者的,但少数时候,某些上位者为了笼络人心,也会给自己的权力之鞭管不到的下位者送红包。民国老报人陈纪滢写的《我的记者和邮员生活》一书,就谈到时任新疆督办的盛世才给他送红包的故事。1938年秋天,受《大公报》指派,陈纪滢前往新疆采访"全疆各民族第三次代表大会",盛世才热情款待了他,并为其采访提供大量方便。陈纪滢离疆前  相似文献   

18.
正赵二湖是已故作家赵树理的次子,也是兄弟三个中唯一存世的人。2009年我写《赵树理与苟佩芳》时,曾给他打电话,问其父亲生前在家里提没提到过琚寨和苟佩芳?二湖答复很明确:"没有,"并说:"我这是第一次听说我父亲还到过长治县哩。"2013年1月11日,"长治市赵树理文学研究会"成立25周年大会在长治宾馆召开。那天来了很多人,赵二湖也来了。他戴着顶帽子,穿着件灰棉衣,跟他爸的模  相似文献   

19.
1987年夏天,胡耀邦下台半年左右,一位友人去看望他,安慰他说:"您在人民心中是不会磨灭的。"他回答说:"我问心无愧,我的问题二十年以后才能见分晓。"现在,二十年过去。他的"问题"见分晓没有呢?有的见分晓了,有的还没有。下台以后,他把在位前后十年间的全部讲话、文章、报告、发言稿,集中清理出来,约数百万言,花三个月时间,从头至尾查看一遍。结果,"没有查到原则性的错误",他很感安慰。但是,他没有去深思:自己说过写过的东西,讲过做过  相似文献   

20.
我旅行的时间很长,旅途也是很长的。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旅客要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扣,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泰戈尔·吉檀迦利和一个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的法国朋友聊天时,很高兴地向他提起即将启程的印度之旅,他也难掩兴奋地一连声惊呼:"真的吗?太好了,真棒,印度是个非常神奇的地方。""你去过吗?""嗯!我没去过。""你不想去吗?"他的声调一下子调平到另一个频律,"想去……""为什么不去呢?""去……会去,等我老了的时候。""为什么?"我追问。"我有点怕。""怕?"我没有理解,"怕什么?""你知道印度的精神很强大,我担心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会被异化,"我不禁乐了:"那你娶了个中国太太,选择在中国生活,这还不算异化?""这……不太一样,我保存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最多是有点同化.你知道,我有个朋友去了印度后狂热地爱上了印度,他改穿印度衣服,吃印度咖喱,露天修行,去恒河沐浴,学习印度的传统方式绘画,在精神上被彻底异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