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讲起贵阳三板桥的麻耳草鞋,现在的老贵阳人知道的也不多了。特别是夏天脚穿上一双麻耳草鞋,既美观又凉快,十分舒服,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记得20世纪80年代,贵阳一家新闻媒体曾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位海外华人到贵阳旅游,离家临行前,家中老父再三嘱咐,到贵阳旅游时一定要买几双贵阳三板桥的麻耳草鞋带回来。这位海外华人到贵阳后,问遍旅行社的导游、宾馆的服务人员,以及贵阳的一些百姓,都不知道三板桥在什么地方?更不知道麻耳草鞋为何物?在贵阳旅行结束后,这位海外华人带着没有买到父亲所要的贵阳三板桥的麻耳草鞋之遗憾而离开了贵阳。贵…  相似文献   

2.
我初中、高中就读于贵阳中学,1950年,贵阳中学与其他学校合并组成贵阳一中,因而我也顺理成章地成了一中校友。某日,见《贵阳文史》征集一中校友文稿,遂激起了我中学时代的回忆。 两张毕业证书 从1906年的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到现在的贵阳一中,100多年来,各个阶段的学子对于母校都有自己难忘的记忆。我们这个班(贵阳中学初中第47期,接着是高中第32期)是个春季始业班,1944年3月入学时,学校还疏散在贵阳乌当的后所村;  相似文献   

3.
离开故乡贵阳旅居香港,已是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星移斗转,我对贵阳的思念却是与日俱增。贵阳和香港虽然相隔万水千山,可我和贵阳之间,却有着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感情,贵阳永远在我心中。 我的父亲孙序九先生,原是上海的一位工商界人士。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和母亲从大上海撤离向西转移。一路上颠沛流  相似文献   

4.
正我的老家在湘北偏远丘陵的一个小山村,现属湖南澧县复兴厂镇双堰村。新中国成立前,那里土地贫瘠,一穷二白,中老年人都是文盲。过年或办喜事,没哪家贴红对联,只是堂屋里有个神龛。晚上,我家是一盏清油灯照亮,妈妈在灯光里纺纱,爸爸打草鞋,我就做作业,早晨可听到山岗上孩子们对唱放牛歌。但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文化荒漠里,却也开过一朵野花——花鼓戏。每年的春秧插完、秋收  相似文献   

5.
大地是个小地名,在这里一座叫青山(村民叫黑坡)的崖壁上,却掩藏着在贵阳市各区、县(市)的摩崖石刻艺术中,不论是文化含金量还是字数上均称得上贵阳之最的摩崖石刻。在贵阳南郊,有个地名叫大地的地方,谷幽山青,盛产野生兰花。贵阳的许多兰花爱好者都知道,著名的翁召兰花就生长在这一带。大地是个小地名,但在这里一座叫青山(村民叫黑坡)的崖壁上,却掩藏着在贵阳市各区、县(市)的摩崖石刻艺术中,不论是文化含金量还是字数上均称得上贵阳之最的摩崖石刻。当地人也因此将青山叫做写字崖。  相似文献   

6.
西南联大和《茶馆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景山 《炎黄春秋》2003,(10):71-73
我第一次坐茶馆是在四川。那是抗战初期,随家逃难到重庆,在郊外化龙桥住校读复旦中学。家住市内,每逢周六下午回家,必到嘉陵江边的公路上等进城的车,车未到时,就在路旁的茶馆小坐。虽说是茶馆,其实很简陋,也就是竹杆子搭起个茅草篷而已,多半是戴斗笠穿草鞋的挑夫、小贩、抬滑杆的,在这里喝口水,歇歇脚。抗战中期到贵阳马鞍山读国立十四中高中,周日外出,每在水口寺位于水上的茶馆里逗留,看清澈见底的南明河水徐徐流过,岸边巨大的水车缓缓转动,常常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下,一九三六年二月组成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主要发动全民抗战,开展各种救亡活动。而“民先”贵阳地方队部成立于一九三八年四月。贵阳地方队部在一九三八年四月至七月的短短三个月中,在贵阳开展了形式我样的抗日救亡活动。这些活动受到贵阳各界人民的热烈欢迎,却引起了国民党贵州省党部内以陈惕庐为首的特务分子的仇视,加紧了镇压贵阳“民先”队部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三峡草鞋情     
那天,我摘下朋友送给我的书有“大道自然”的横幅,郑重地把这双草鞋挂在书桌上方的墙壁上,以便我在执笔小憩时能时常抬头看到它…… 草鞋编织得很粗糙,金黄的稻草辫里尚含有青绿的颜色,从那里面隐隐沁出一股清香,极易让人联想起硕果累累的金秋;鞋,编织得一大一小。很明显,编织者是一双稚嫩的手,绝非是常年编织的老道之人。 朋友来访——从引车卖浆  相似文献   

9.
草鞋坊     
正草鞋的起源很早,相传是黄帝臣子於则的发明才结束了古人光脚行路的历史。汉代称草鞋为"不借",据《五总志》的解释是:"不借,草履也,谓其所用,人人均有,不待假借,故名不借。"打草鞋,又叫推草鞋,旧时农夫、樵夫多能自己编织。后来打草鞋成了一种行业,在集市中形成了专门编织草鞋的作坊。  相似文献   

10.
一九四九年,这是神州大地天翻地覆的一年。在这时代巨变的关键时刻,人们犹如站在十字路日,面临着人生道路的抉择:或投向光明,或走进坎坷,甚或堕入深渊;举足一步之差,方向不同,归宿迥异。当时,我年不满二十,还是个情懂的青年学生,这一年对我来说,确也是决定此后几十年命运的关键的一年。一九四六年冬季,我毕业于正安县立中学。时年十六,不话世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家中贫困,连生计都不能自理,却立志要改变家庭处境,于是奔赴贵阳投考学校,想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到得贵阳,见到各学校的招生简意,所有高中收取的学…  相似文献   

11.
正我见过的石岭街,只有街上起伏不大的小坡,以及河边的小山,岭却未见过。我想石岭街应该是有岭的,只是城市发展太快了,原本老贵阳城区内的山都消失殆尽,岭自然没了踪影。在今天新华路靠近南明河一侧的高楼大厦后面,掩映着一条在贵阳比较有故事的街道,那就是残留在富中财富大厦到南明河边石岭洞天几成大楼之间过道的石岭街。  相似文献   

12.
草鞋与长征     
正在一些红军长征纪念馆的陈列室里,人们最常见到的文物是草鞋。今天的人,常常在想当年红军到底有多难、有多了不起,长征精神到底是一种什么精神?其实,看看这些草鞋,心里就有了答案。有人说,长征是"草鞋之征"。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征程,四支红军加起来六万五千里征程,绝大部分官兵是穿草鞋走过的。他们穿着草鞋,走过了南方的田间小径,走过了云贵高原的泥丸山路,走过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走过了大雪山,走过了大草原,走过了万水千山……有人说,长征精神就是"草鞋精神",不无道理。草鞋的原材料是普通得再不能普通  相似文献   

13.
正题中老贵阳,指的是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贵阳。我生于此长于此,对当时的贵阳还有印象。在那个物质生活条件相当匮乏的年代,人们对"吃"特别在乎,作为少年儿童的我,自然对"吃"的印象较其他方面深刻。50年代,学龄前的我没有条件去认识餐馆,只依稀记得曾在家长带领下,到一个大饭店参加某位长辈的婚宴,这可是我人生第一次进餐厅,贵阳话叫"开洋荤"。我记得饭店内有个大水池,养着不少大鱼,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几斤重的活鱼。稍懂事后问父亲,才知道这是贵阳有名的贵阳饭店(位于喷水池)。至今还在,只是面目全非了。  相似文献   

14.
一 我的父亲吴绪华,字协安,1878年生于贵阳。兄弟六人,父亲排行第三。祖父是卖布小商,生活虽不富裕,但却笃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十分注重孩子们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与陈钢先生因关于贵阳的影像而相识、结缘,既是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今年夏天的一个下午,许久不见的贵阳老友张人给我打来电话,说是刚从大理来到昆明,晚上还要急着赶回贵阳,有要事约我务必一见。  相似文献   

16.
<正>据资料统计,贵阳光是传统小吃即有100余种,更不要说贵阳菜中的各种佳肴以及在贵阳风靡的贵州各地地方美食。更何况众口难调,英谚云:"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贵阳人眼中,真要遴选贵阳美食的TOP10的话,恐怕也是一千个人有一千张名单。所以,受嘱推荐贵阳美食,心中不免大为踌躇,方家笑话事小,如果遗珠太多,岂非与初衷相悖?但是,作为一个资深贵阳吃货,在网上看到外地朋友来筑攻略,明明吃到的不是贵阳正宗,又或者费而不惠,上了不良商家的当,未免感到难过:费时费力费钱的结果却是拿了冯京当马凉,实在不值。因此,即便明知推荐美食是一件费力  相似文献   

17.
参加了文协贵阳分会成立大会以后,我把定购的《鲁迅全集》带回修文来了。从贵阳出发的那天早晨,我坐的是一部货车,天上正飘着毛雨。我小心翼翼地坐在那两个纸包上面,斜撑着一把油纸伞,无论车子怎样颠簸,蒙蒙的雨点怎样扑击着我,也不肯把身子移动一下,惟恐打湿了这部新书。从扎佐,我步行到修文,雇了一名脚夫背着我的包裹,他徐徐前行,我在后面紧紧跟着,仿佛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归来一样的欢喜。  相似文献   

18.
黄尧是抗日战争中期到贵阳来的著名漫画家之一。1943年,通过贵阳画家吴夔的介绍,我认识了黄尧。那个时期到贵州来的漫画家还有叶浅予、丰子恺等,叶浅予喜欢到贵州外县进行采风,画了一些反映少数民族风情的漫画。黄尧则在贵阳的时间居多,他是一个很有风趣的文化人。当时不过三十出头,圆脸上架着轻度的近视眼镜,不管天晴下雨,不论酷暑严冬,他总穿着一件风衣,一个塞满画具、画本的皮包,从不离手。讲话总带着微笑,他是“下江人”,但总是学着讲贵阳话。在贵阳居住一段时期后,黄尧对这古老的山城,抗战大后方的重镇──贵阳产生了感…  相似文献   

19.
39年前,我还是贵阳十六中的一名初中生。1968年10月5日,贵阳首批知识青年满怀豪情壮志,奔赴威宁、平塘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我也是其中一员。其时,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是这批知青下乡两个月后,也就是1968年12月才发表,所以这批青年的“革命性”和“狂热性”由此可见一斑。首批知青均来自各个中学,  相似文献   

20.
抗战期间,我兄弟四人在贵阳经营阿嘛照像馆。因为抗战,当时在贵阳滞留的各界人士很多,照像馆的生意很兴隆。有一天,我与弟弟彭千里当班,照像馆来了一位穿灰色长衫的男子,很是面熟,却一下想不起是谁。与他同来的女子穿着阴丹士林布旗袍,文质彬彬,象一个女学生,年纪在20岁左右。男子说话很客气,带江南口音的普通话。他们照了一张四寸半身照。在给他们照像时,那男子的眼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双聪颖、明亮、炯炯有神的眼睛。我才想起他就是报上介绍过的画家徐悲鸿。徐悲鸿与夫人的照片照得很好,徐取照时很满意,又放大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