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食"就是"吃"。在国人的语言交往中,"吃"也许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了:吃香喝辣、吃苦受累、争风吃醋、坐吃山空……熟人见面,一声"吃了吗"算是招呼,上了当叫"吃亏",动用家底叫"吃老本",关系硬的叫"吃得开",路子宽叫"通吃",犯了事的叫"吃官司",被杀头的叫"吃枪子"……可见"吃"字与人们生活的密不可分,于疆在书中也用大量篇幅写"吃"。建场初期,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尚未突施,国家也  相似文献   

2.
正就像人与人之间有时候会有无法解释的缘分,食物之间的组合也会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茶与食的搭配便是如此。《红楼梦》第八回中,宝玉、黛玉和宝钗在薛姨妈家里聚会,薛姨妈摆出几样"细巧茶食",几个人一起吃"茶果子",美好如画;另一回中描写贾母游大观园的盛景,喝茶时有各色"小面果",不仅"玲珑剔透",还有"牡丹花样"。  相似文献   

3.
说起吃辣椒,人们多半会想到四川、湖南。“麻辣烫”的招牌,可谓无人不知,享誉中华。而毛泽东关于吃辣椒与革命性相关联的名言,也使嗜辣与湘人联结得更紧密。至于陕西人也极喜食辛辣,却知名度不甚高,有好好说一说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漫画段子     
段子多希望开字的时候,老师说一句:来就来嘛!还带什么作业,太客气了!朋友请客吃鸳鸯火锅,服务员问辣锅要微辣、中辣、很辣,还是变态辣。朋友毫不犹豫地点了变态辣。火锅上来,朋友把清汤转到他那边去了。我……晚上还能看到很多外卖小哥奔波,突然觉得很励志:别人这么晚了还在吃,我有什么理由不吃?  相似文献   

5.
人是生物界最会吃的动物,这年头,"文化"这个概念的包容量也大了,门槛降低了,于是有了"吃文化".吃到一定层次的人,叫做"美食家",饱了口福,还有了文化的厚重,比起埋头憨撑饱胀雅多了.只需多看一眼餐牌,侃一点烹调手艺,东拉西扯些历史典故,即有人抬举:别小看那位满嘴油光的胖子,人家乃美食家,文化人是也.  相似文献   

6.
关卉 《神州》2014,(1):78-80
<正>对"小爸爸"于果和"辣妈"夏冰来说,惊喜起初是"有惊无喜",慢慢的才是"惊"多于"喜",最后才是真正的"惊喜"——角色的华丽蜕变和幸福的生活。2013年下半年荧屏上除了正"收官"的《爸爸去哪儿》外,两部以80后爸妈为主角的都市亲子剧《小爸爸》和《辣妈正传》,也被带入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相似文献   

7.
高中梅  穆林 《旅游》2010,(8):9-9
表哥说:“别看你特别能吃辣,但来到墨西哥你就知道什么叫小巫见大巫了。”我觉得表哥的话好笑,在吃辣椒上面,能有比得上我的人?我就带着这种疑问,来到表哥居住的墨西哥城。  相似文献   

8.
刘婷 《风景名胜》2013,(9):162-165
说到成都美食,首先一个"辣"字当头,但是其实吃下来最大的感觉是"麻"字在先,麻到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对于无辣不欢的人来说,成都就是一个美食天堂。川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街头巷尾琳琅满目的各色小吃,到麻辣鲜香的川味火锅,再到菜式多样百吃不厌的川式炒菜,各种美食应有尽有。到现在每次回味起成都的美食,仍然有一股想再去品尝一次的冲动。初到成都,面对如此花样繁多、琳琅满目的川味美食,竟然有点手足无措,什么都想尝,什么都不愿错过。无奈时间不够,食量有限,也只有在饱览成都美丽风景的同时,寻找隐匿在街头巷尾的各种美食。  相似文献   

9.
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是又一个民族文化浓厚的节日。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内容极其丰富。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中国古历二月初二,又叫春龙节、龙头节、青龙节等。很多习俗都与龙有关。如吃饼叫吃"龙皮",吃小饺叫吃"龙耳",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儿童在这天剃头叫"剃龙头",妇女这天不做针线活计,说为避免伤了"龙眼",不许动剪刀,说是怕剪断了"龙脉"。明清时代还盛行家家户  相似文献   

10.
任会斌 《南方文物》2014,(4):117-120
<正>越于战国初徙都琅琊(或作琅邪、瑯邪、瑯琊)之举,先秦著作多无涉,但至《竹书纪年》、《吴越春秋》1、《越绝书》2、《汉书》3、《后汉书》4、《水经注》5、《山海经》6等却均有述及。清人顾栋高尽管以为"《吴越春秋》与《越绝书》所书,皆怪诞不足信",但却指出"当从《吴越春秋》、《越绝》诸书",以"越徙琅琊为是"7。此事今天在学界虽然尚有部分争议,但就其迁都之事,可以说已基本成为定论,大都肯定这次徙都的事实,恰如蒙文通先生所言:"诸书所载勾践及其以后越事论之,亦必都  相似文献   

11.
秋子 《风景名胜》2008,(8):80-81
在苏州,有雨的日子总能营造出一份别样的恋情。一把油纸伞,一条湿淋淋的青石老弄,我的梦便沉浸在苏州老弄堂里了。在苏州诸多的老弄堂中,太监弄是一条充满诱惑的美食之弄。所谓"天堂是苏州,吃煞太监弄",说的就是太监弄的美食。  相似文献   

12.
在不少中国人眼里,日本女人不仅漂亮精致,还是世界上最温顺贤慧的尤物。"住美国房子,娶日本媳妇,吃中国菜",据说是地球上所有男人最理想的梦。其实想象和现实总有很长一段距离,也许读了此文,你才会了解日本美女最真实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坚韧不拔的傈僳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那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的房屋,有如人的许多脚一样,牢牢地踩在山间。不管风吹雨打,炎热潮湿,傈僳人"打歌",喝"泡酒",吃"苦粑粑",安然自得地品味着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史海撷英     
《百年潮》2020,(1):91-96
毛泽东时刻警惕特殊化众所周知,作为湖南人的毛泽东特别喜欢吃辣椒,可谓嗜辣如命,他曾说过"不吃辣椒不革命"。1930年5月,毛泽东到江西寻乌开展调查研究,由于当地条件所限,每顿都是清水煮青菜,且几乎没有油盐。警卫员吴吉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知道毛泽东喜欢吃辣椒,为了给毛泽东换换口味,于是挨家挨户到老乡家寻找,终于找到一串红辣椒,晚上炒好送到毛泽东房间。  相似文献   

15.
边走边吃     
十年前吃东西,只要味道好就成,后来发现"好吃不如宽坐",原来是要有"吃"的氛围。实际上心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到过的地方多了,对各地的饮食也有一些了解。一天,一位上海的朋友开玩笑说:只要有辣椒水,你们贵州人连牛屎也能吃下去。听完这话我有些恼怒,于是我立即回应:我要在牛屎里放点糖,你们上海人照样吃得欢。这样总算找到了心理上的平衡。我们国家太大,吃的口味不同,各地都有偏好,上海女人爱吃糖;北方人吃东西,喜欢放芡粉;贵州人、湖南  相似文献   

16.
储黎 《环球人物》2012,(30):80-81
国会发表演说,拒绝虚假广告说到"韩流"你会想到什么?影视、明星、饮食、美容……现在,它又多了一项新内容:健身。而引领这一潮流的就是郑多燕。提起这个名字,很多人立刻会想到"性感辣妈"、"健康的肉体美"之类的词语。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曾经的家庭主妇、  相似文献   

17.
与西塘相识是在一个夏意犹存、秋光明媚的日子,在一连串江南古镇游中,我把距离上海最近的西塘放在了第一站。也许是先入为主的好感;也许是其本身的自然和谐,每当我身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怀想起江南的温婉美丽时,闪回于脑海的全是西塘的影子,那里的流水、那里的房屋和那里的弄堂。"西塘"这个美丽的名字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在那场吴越争霸中的风云人物——伍子胥。当年伍子胥为辅佐吴王征服越国,"兴水利,通漕运,造福于民",开挖了胥塘河。至今,胥塘河仍不息地流消着。千百年来"胥塘"之音也逐渐被人们念成了如今的"西塘"。  相似文献   

18.
正古称"为楚有才",梁启超先生说"湖南之士可用,湖南之长在强而悍。"长沙可以说是游人的福地,更是吃货的福地。长沙是一座舌尖上的城市,长沙人爱吃、好吃,能从美食中找到生活的快乐与满足。作为一座舌尖上的城市,这是一个被美食包围的城市,热爱美食的吃货是怎么也不会忘记它的。百年老店中寻真正美食南方爱吃辣的地方有不少,俗话说‘贵州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  相似文献   

19.
云南陇川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跟汉族的元宵节日子一样,都在正月十五日。"目脑纵歌"又是什么意思呢?景颇族有4个支系,两种语言,景颇语叫"目脑",载瓦语称"纵歌",译为汉语就是"大家跳舞"。最早起源于祭祀天鬼"木代"的隆重仪式,后来发展到每逢景颇族人出征凯旋或庆祝丰收都要跳"目脑纵歌"。  相似文献   

20.
很久以前,哀牢山上有一户人,祖孙三代农家,祖父年已八十,只会吃不会功,就连起居饮食都得由儿子照料,开初儿子还知孝顺,衣食住行都照顾得很周到,日子久了,儿子感到很累,心中闷闷不乐。一天儿子劳动回来,收拾了家务,躺在床上翻来复去地想:父亲年纪大了只会吃饭,不会劳动,还离不开人伺候,尿尿屎屎真累死人,不如把他早日送上山去,免得天大劳累。第二天,儿子宰了自家的大母鸡,让父亲好好的吃了一餐,饭后,他找来了一个竹背箩,将父亲抱进竹背箩里。老父亲感到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