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族纪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塞缪尔·柏格理(Samuel Pollard),亦称塞姆·柏格理,伯格理还译作波拉德。1864年4月20日,他出生于英国康沃尔郡卡姆尔福特一贫穷的手工业工人家庭;1886年作为基督教新教卫理斯宗分支循道公会的传教士,与弗兰克·邰慕廉一同来华,次年开始在云南传教;1891年与埃玛·海恩奇在中国结婚,海恩奇亦译作韩素音;1903年访问大凉山彝族区域;1904年以后,致力于黔、滇、川毗邻地区以贵州威宁石门坎为中心的营建活动;1915年9月15日在石门坎殉职。在国外他被公认为卫理公会最杰出的5名使徒之一。 《苗族纪实》以记实性笔法录下1904—1908年间石门坎营建过程,及近代末期相关地域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状况 英文原版《苗族纪实》系 R.Elliott Kendall即甘铎理先生生前赠给本人。甘铎理先生建国前曾在威宁主持过崇实中学,编辑出版《柏格理日记》,著有《在天的那一边──柏格理传》、几十年来不懈进行中国西南民族研究。  相似文献   

2.
位于我省西北部威宁县与云南省昭通市毗邻地带的石门坎,是苗族聚居的地方。解放前,这里山高水寒,交通闭塞,民生疾苦,令人望而生畏。但这里却是我国苗族文字“坡拉字母”老苗文的发源地。这种文字现今仍是当地苗族的通用文字。一个民族的文字,标志着这个民族的文明与进步,老苗文的创造和运用,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谈到老苗文,自然不能不谈到为创造这种文字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的英国传教士柏格理和它的创始人之一的黔西北苗族知识分子杨雅各先生。柏格理原名柏格撒母尔…  相似文献   

3.
石门坎与花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译者按:威廉·哈兹佩斯,亦名王树德,英国传教士。他曾与柏格理等人营建威宁石门坎苗族宗教、教育中心。其所著(石门欢与花苗),较真实地反映了近代末期黔、滇、川毗邻地区的民族状况,记叙了从20世纪初至30年代石门坎教会、教育的兴衰,是一份难得的文史资料。哈兹佩斯身为文学硕士,更从一名学者而不是传教士的角度纪实成文,较少宗教色彩。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的看法亦有许多不当之处,如以他当代西方的标准评价中国少数民族,又如把彝族疑为印欧语族部落……。1936年哈兹佩斯离开石门坎。逗留武汉期间抗日战争爆发,他因救助…  相似文献   

4.
孔子民族观的出发点是明"华夷之辨","华夷之辨"的首要标准是文化。在华夷之防方面,孔子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在处理华夷关系上,孔子提出"修文德以来之"的民族怀柔政策。在宗教观方面,孔子除了提出"敬天法祖"这一基本信仰外,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这是孔子宗教观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儒家宗教观的核心。孔子民族观与宗教观中的理性精神对中国的民族与宗教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龙剑 《神州》2014,(6):32-33
黔东南是一个民族文化之州、百节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原生态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特色突现。弘扬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对我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2年9月10日—11日,辽宁省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在何晓芳主任的带领下组成调研组前往营口红旗满族镇中学、北镇满族高中考察调研,进行辽宁省民族理论研究基地建设。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弘扬满族传统文化,促进辽宁省民族教育的发展繁荣,帮助这两所学校发展民族特  相似文献   

7.
孔子民族观的出发点是明"华夷之辨",明"华夷之辨"的标准是文化而非民族血统。在处理华夷关系上,孔子主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的和平共处原则,同时也主张"修文德以来之"和"用夏变夷"的怀柔同化政策。孔子的民族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孟子、荀子在他的基础上形成了大一统民族观,为以后各个时代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所接受,为统一中华民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明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也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本文结合辽宁省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发展情况,提出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现,努力实现辽宁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只有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社会条件下,才能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冶成云 《攀登》2006,25(3):42-44
对民族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处理是一个国家民族团结、各民族间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础。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制定健全合理的民族政策,积极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增强民族间的团结。  相似文献   

11.
袁振杰  朱竑 《人文地理》2013,28(2):53-60
跨地方对话是地方内外系统交流的主要形式和途径,是理解地方意义的重要视角,对地方的建构和再造有独特作用。贵州石门坎大花苗(族)借助基督教会的进入,启动跨地方对话,通过西方生产技术和处世价值观的吸收及民族文化符号的重构,实现民族认同的重生,达成了民族崛起。大花苗(族)自组织能力的提升、地方话语权的获得及主体地位的体现,促使其民族"自我赋权",实现地方意义的重塑。以贵州石门坎为案例,结合地理学相关分支学科的思想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研究跨地方对话对地方认同以及地方意义重构的作用,以期丰富跨地方的学术研究内涵、启迪少数民族文化觉醒,有助于他们能够正确把握并应对越加剧烈的外来文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移居世界各地的华人经过世代繁衍生息,逐步融合于当地社会。但各国、各地华人的融合程度、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保留程度、对本民族的认同程度等是大不相同的,马来西亚华人形成了较成熟的华族。本文认为:一个民族的语文是这个民族世代创造的结晶,它反映着该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一个民族要想存在下去,只有从整体上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而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持而言,民族母语教育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3.
彭振 《黑龙江史志》2013,(19):250-250
文化是一个民族延续和繁衍生息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血脉源泉,在当今思想空前活跃、各民族文化不断碰撞的时代,身为先进知识分子群体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更应当勇于担当自己的历史使命,热爱本民族的文化,积极反思传统文化,敢于探索民族文化新的发展道路,这是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何荣 《新疆地方志》2007,1(1):46-50
近代哈萨克跨境民族形成后,由于地域管辖权的不同,哈萨克民族教育受到中俄两个迥然不同的东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呈现出华夏化和俄罗斯化的发展方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教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孙晓莉 《攀登》2014,(3):140-14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是文化资源富集区。要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加强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提高各民族群众文化水平,全面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风采、增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为主旨的“第四届中华民族文化博览会暨第三届中华民族之花大选”,10月1日至7日国庆节期间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本届民族文化博览会由“民间戏剧大赛”,“民族艺术大展”、“民族之花”大选、“花涌中华世纪坛”文艺演出和“戏剧文  相似文献   

17.
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特征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多元民族文化汇聚的地区,新疆民族文化具有变迁模式的突变性、文化内涵的变异性、结构体系的兼容性和文化表象的宗教性特征。本文认为,认识这些特征,有益于深入理解新疆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益于促进民族发展与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8.
陈旭光 《丝绸之路》2012,(10):42-4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血脉和根系,是一个国家、地方的形象和窗口,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本文就当前形势下如何繁荣、发展甘南地区民族文化,提高对文物保护的重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民族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开发与利用,实际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种种方面,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发展,民族优秀精神便会成为民族发展繁荣的灵魂,并且可以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故而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少数民族最具特色的便是他们世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从这种传统与现实出发,树立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才能够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的同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才能够在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民族的和睦和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节日是人们互相表达良好祝愿,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加强团结的最佳契机,也是展示民族民间文化的大观园。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豪放开朗的民族,社会娱乐活动丰富多采。就拿节日来说,藏区各地几乎月月节日,有的节日延续几十天。自古以来,藏族节日文化就渗透到藏族人民群众的思想、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藏族的社会、历史、经济、宗教、道德、生产、生活、文化、艺术密不可分,充分地显示出了藏族节日文化的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