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防参议会简论闻黎明国防参议会是抗日战争初期直属于国防最高会议的一个咨议性机构。这个机构存在的时间不长,成员也很少,并已由于战时的特殊环境,它对外一直处于秘密状态,新闻界对其极少报道。因此,人们对它的了解不多,一些著述或不加涉及,或语焉不详。但是,国...  相似文献   

2.
在外敌压境的情形下,如何整合党政军各机构,建构国民党的战时顶层设计,以应对战争考验,是困扰蒋介石的一道难题。1937年8月成立的国防最高会议和1939年2月建立的国防最高委员会成为蒋解决这一难题的"答案"。事实上,由于国防最高会议与身负战时指挥职责的大本营同时创设,作为国防最高会议后继者的国防最高委员会,只继承了其前身战时决策机构的身份,并不负责军事指挥,且始终未能摆脱烦冗的日常政务。蒋介石通过组建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厅,重整各专门委员会,继续壮大自己的智囊团队和幕僚组织。国防最高委员会的创设,客观上加强了蒋介石的个人集权。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整理编辑的《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暨最高国防会议会议录》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暨最高国防会议会议录》共 2 5册 ,系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原件影印而成。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成立于 1 94 0年 3月 ,为汪精卫汉奸政权的最高指导机关 ,负责议决立法原则、施政方针、军事及外交大计、财政及经济计划 ,伪国民政府主席及委员、各院正副院长及各政务官之人选等重大事宜 ,其决议交由伪国民政府执行。 1 94 3年 1月 ,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成立最高国防会议 ,作为其战时常设机构 ,在闭会…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政会在国民党中央体制中地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政治委员会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下属的政治机构.在军政时期,中政会的地位多次变动,先为政治咨询机关,后由政治咨询机关提升为政治指导机关.训政时期前期,中政会地位显要,成为全国最高政治指导机关;训政时期后期,由国防最高会议代行中政会的职权.在宪政时期,恢复了中政会,这时的中政会不再是全国政治最高指导机关,但仍在政治上发挥重要作用.1949年,成立国民党非常委员会代行中政会职权.中常会与中政会不是并列的机构.中常会是国民党的一个常设机构,而中政会是一个特设机构.中常会是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内部机构,是其组成部分和核心,中政会是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下属机构.  相似文献   

5.
庚晋 《文史春秋》2004,(2):46-46
1938年,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相继沦陷后,汪精卫辞去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的职务,专搞投降卖国活动:陈嘉庚非常气愤。  相似文献   

6.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在北平发动卢沟桥事变,国民党29军宋哲元部奋发抵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战火越来越旺之际,10月29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南京国防会议作了题为《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讲话,确定四川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11月16日,国防最高会议批准迁都重庆。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当晚即乘“永绥”号炮舰西上。在与众人告辞之时,林森心中含着难言的凄楚。  相似文献   

7.
蒋介石在抗战中以兼职众多闻名. 抗战爆发前,蒋介石的主要职务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代行主席职权).此后,蒋在1937年8月任国防最高会议主席;1938年4月任国民党总裁;1939年1月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参政会议长;1939年11月任行政院长;1943年6月任国民政府主席.此外,蒋身兼的重要职务还有中央设计局主席、四联总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联合办事处总处)理事会主席、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等.蒋同时获得党、政、军和民意机构的最高职务.在自己主持的这些机构中,蒋介石也兼掌它们的一些下级单位.  相似文献   

8.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整理、编辑的《行政院经济会议、国家总动员会议会议录》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专题档案史料集收录了行政院经济会议、国家总动员会议、战区经济委员会等三个不同时期与类型的中国战时经济机构的会议录资料。1941 年 2 月,行政院专门设立经济会议,以制定各项紧急措施,调剂粮食,平抑物价,使之成为全国物价管制的最高权力机关,统筹办理全国一切平抑物价事宜。1942年5月,国民政府根据国家总动员法,将行政院经济会议进行改组,成立国家总动员会议,规定国家总动员会议常务委员会议为全国最高物价决策机构,除继续…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国民政府最高国防会议决定设立“大本营”,为战时最高统帅机关,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为大元帅,“统率海陆空军”,并“指导全民”,进行抗战。抗战期间,军委会一直是最高统率部,蒋介石始终是最高统帅。第五战区是最大战区之一,战略防御阶段曾进行或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仗打得相当艰苦和顽强,并取得台儿庄大捷等一些胜仗。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军委会设立委员长桂林行营(又称西南行  相似文献   

10.
《百年潮》2021,(5)
正1938年10月10日,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礼堂,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宣告成立。南洋各地华侨代表180余人,推举陈嘉庚为主席。汪精卫,时任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却在散布对日妥协。陈嘉庚殊为不解,"盖日本野心欲灭我国,虽孩童亦晓然明白,前既侵占东四省,  相似文献   

11.
国防设计委员会是一个针对日本侵略而进行国防准备的秘密机构.它延揽了大批国内精英层的人才,在军事、国际关系、文化教育、经济与财政、边疆问题、资源与工业制造、交通与通信、土地与人口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统计和研究工作.作为早期抗战准备的重要机构,国防设计委员会凭借其集中的专业人才,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进行了首次比较全面系统的调查,经办了一些重要的工矿企业,为国防战备和战后中国的经济建设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安立志 《湖南文史》2014,(10):40-40
腾讯历史《蒋介石总共有多少个兼职?》蒋介石在抗战中以兼职众多闻名。抗战爆发前,蒋介石的主要职务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代行主席职权)。此后,蒋在1937年8月任国防最高会议主席;1938年4月任国民党总裁;1939年1月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参政会议长;1939年11月任行政院长;1943年6月任国民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4月19日,在春风送暖,绿草茵茵,迎春花盛开的时候,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武警部队主管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同志和地方志工作机构负责人及副省级城市地方志工作机构负责人以及国家有关部委局史志机构负责人,约150余人参加会议。这是全国方志界的一次盛会,更是二轮修志以来最有规模、参加人员层次最高的一次会议,同时也是研究解决地方志  相似文献   

14.
资源委员会战时重工业建设的资金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委员会战时重工业建设的资金来源王卫星资源委员会是南京国民政府于抗战爆发前创办的主管国防重工业建设的经济机构。早在抗战前,它就开始有目的地筹办国防重工业厂矿。抗战爆发后,为适应战时的需要,资源委员会在大后方兴办了众多的国防重工业厂矿。在战时财政十分...  相似文献   

15.
王云 《云南史志》2001,(4):66-67
据龙云《抗战前后我的几点回忆》,一九三七年“七&;#183;七”卢沟桥事变后,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接电召,8月由昆明乘专机,经西安飞往南京出席最高国防会议。到西安时,陕西省主席蒋鼎文向他介绍,中共有几位负责人要到南京。龙云知  相似文献   

16.
抗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国防联席会议记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向驻扎在北平附近的卢沟桥进攻,中国全面抗战爆发。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8月7日,国民党中央最高决策阶层和一些地方高级将领在南京励志社召开国防联席会议,决定了对日抗战的大计。该次会议的记录,对研究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最高决策机构的抗战态度及其当时的战略方针、军事部署,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现予选编公布。本组资料选自本馆档案,卷号七八七22431。  相似文献   

17.
国防设计委员会是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前身,设立于1932年11月,1935年4月易名为资源委员会。易名前后,这一组织的性质及工作范围有很大的变化,人员的构成也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仅以国防设计委员会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对最近二十年关于国防设计委员会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求有助于对这一机构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开始全面抗战.为国共合作抗战事,蒋介石邀中国共产党人派代表到南京共商国防问题,中共派周恩来、朱德、叶剑英为代表到南京.对于中共代表在南京是否参加国民政府召开的国防会议的问题,不少抗日战争史的研究者持肯定态度,而对于中共代表在该会议上的所达成的协议或意见则说法不一.事实真相到底怎样,现根据档案及其他资料辨证之,也请有关方家不吝指教.  相似文献   

19.
1942年奉蒋介石手令,国民政府教育部、经济部、中央研究院、兵工署等筹备成立国防科学技术策进会,以加强和推动战时国防科技研究以及相关人才储备。本组史料选自本馆所藏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反映了蒋介石指示相关机构发展完善国防科学运动以及充实储备工业科学人才等情。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与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周恩来对四个现代化目标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这是贯穿他生命最后27年的一条红线。1949-1954年是四个现代化目标的初步提出阶段,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建设起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55-1965年是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正式提出阶段,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是四个现代化目标的重新提出阶段,周恩来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重申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