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剪韭轩诗文存》收目前收集到的郭晋稀先生诗作103首、回忆性散文5篇。郭先生本无意于文学创作,其诗都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文章也多是回忆自己的老师,只有一篇是记在“文革”的狂风恶浪中坚守做人的底线、甚至坚持着党性原则的个别人的事迹,都是因为不能去怀而书之于纸。由这些诗作、文章可以看出郭先生高尚的人格、正直的品性和严谨的操守,体会到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对人间真情的珍视。  相似文献   

2.
《文史博览》2014,(11):35-35
花草绿植自古是文人雅士的咏颂之物。在传统文化中,每一种花草都有其品性风骨。 梅兰竹菊被人们赞颂已久,梅,傲雪裁冰,高洁志士;兰,空谷幽香,社会贤达;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菊,凌霜自行,世外隐士。它们都没有媚世之态,遗世独立。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  相似文献   

3.
晁福林 《史学月刊》2006,(10):5-9,24
上博简《诗论》第23简所评析的两诗,从简文文字看,后一首诗诗名的第一字应当是“象”(读若桑),而不是“兔”,何琳仪先生的说法是正确的。其后一字当读若“柔”。简文所评析的是“大雅”的《桑柔》篇。将此诗与《逸周书·芮良夫》篇对读,可以看出“共和”前后卿大夫阶层政治态度的明显变化,即由拥戴周王,为王回护,转为猛烈斥王,并且拥戴执政的共伯和。这应当是厉王奔彘及共伯和执政的关键所在。简文表明,孔子虽然不赞成芮良夫对于周厉王严厉批评的态度,但对于芮良夫的是非分明、仗义执言,还是称许的。孔子对待别人的谈论,往往从他所不赞成的问题中找出其合理因素进行肯定,在不赞成中有赞成,在否定中有所肯定。这是孔子思想中对于事物的辩证认识,值得深入体味。  相似文献   

4.
竹本是竹狗非狗赵燕翼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六《绿竹青青》一条,专以纠正后世注《诗》者的谬误。《诗经.淇奥》有“绿竹青青”、“绿竹猗侍”句,西汉时的《诗》学大师毛亨、毛英将“绿竹”分为二物:“绿”为“五刍”,“竹”为“篇竹”。东晋著名的训话学家郭虞,进...  相似文献   

5.
<正>"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是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的一首咏梅诗,道出了北宋王安石笔下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那种超凡脱俗的魅力风采。梅花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又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其开于岁末早春严寒之时,花色绚烂。因其所具有的坚强忠贞、气韵高洁的品性而为历代文人雅士所钟爱,或为之吟诗作赋,或绘之丹青。如北宋爱梅成痴的林逋,在  相似文献   

6.
《诗·木瓜》篇出自民歌 ,其主旨原为馈赠以结好 ,采编者对于其主旨加以变化 ,成为一篇讽刺和揭露佞人之作。汉儒将其作为“美齐桓公”之作 ,宋儒则以为是“男女相赠答之辞” ,当代专家则多将其视为爱情诗。上博简《诗论》表明 ,它的主旨应当是对于工于心计的谗佞小人的揭露。由此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士大夫在采诗、编诗过程中变化民歌主旨的情况。《诗经》中所保存的一些民歌往往就是这种变化后的结果 ,而不是它的原创状态。《木瓜》之篇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7.
以典故为诗,或称用事使典,或称用典使事,不始于宋,也不始于唐,但它却是宋诗的主要特色之一。明代费经虞《雅伦·用事》:“胡元瑞云:用事之工,起于太冲《咏史》。唐初王、杨、沈、宋渐入精严;至老杜苞孕汪洋,错综变化,而美善备矣;用事之僻,始见商隐诸篇。宋初杨、李、钱、刘愈流绮刻;至苏、黄堆叠诙谐,粗疏诡谲,而夷陵极矣。”郑献甫称堆砌典故之诗为“獭祭诗”,本于宋代吴炯《五总志》:“唐李商隐为,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心曲 《南京史志》2009,(10):28-28
花之王者,是为牡丹;花之君子,是为莲;花之隐者,是为菊。周敦颐一篇《爱莲说》将这三种花性表达得淋漓尽致——“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相似文献   

9.
乍一看来,《非韩》一篇,较之《论衡》中的其他篇,颇觉易读。它唤起学者的反响是,王充唯一专题辞章法家的理论文章,除了指出其“养德养力”的政见外,令人惋惜的是不该滑向张扬儒家、称道礼义的思维误区。说它张扬儒家、称道礼义,也不为“虚妄”。韩非斥责德生为“五台”之一,王充却美言儒生是礼义的化身,而礼义又是治国之纲纪(“国之所以存者,礼义也”),并用魏文侯敬重段干木而感化秦国罢兵为例(“段干木阖门不出,魏文敬之,表式其闾,秦军闻之,卒不攻魏”)。王充果真眼膺儒家的“礼义存国”吗?“六国灭亡,皆灭于秦兵”,…  相似文献   

10.
竹与诗、画     
竹子是人们喜爱的植物,它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人们爱竹、咏竹、写竹蔚然成风。王之猷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文人喜竹、爱竹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文人爱竹、咏竹、写竹是有其深刻的心理渊源和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这篇章里,作仔细分析了黄庭坚诗中“牧牛”的特殊用法,指出这一术语不仅源于禅宗,而且也源于佛教大、小乘经教,它的含义在佛教中是一贯的.即表达修心制根的宗教修行思想。“牧牛”在黄诗中有多种表现形式.而《题竹石牧牛并引》中的“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和“勿遣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也是在化用佛典.只不过更形象化罢了。在此基础上,作指出任渊对该诗的注解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2.
张锋 《收藏家》2009,(3):3-10
梅、兰、竹、菊是中国画的特色品类,源远流长,历久不衰,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在文人画发展的漫漫长河中,梅、兰、竹、菊常被文人雅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感情,因此,被冠以“君子”之称。  相似文献   

13.
公元前六世纪编辑成书的中国诗歌典籍,被后世尊称为《诗经》是当之无愧的。它不仅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代这段漫长历史中的社会生活、人情世态和文化成就,而且还保存了一些更早时期的社会历史资料,为史学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线索和有力的证据。但是后世许多注释家、讲解家,按着他们当时的道德观念和政治需要,在讲解、注释上,造成了《诗》的混乱。作为“三百篇”之冠的《关雎》,就是如此。汉代儒学家卫宏写的“毛诗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宋朝理学家朱熹在  相似文献   

14.
说“出格”     
郑板桥有幅《墨竹图》,上画墨竹数根,以大石为背,笔势纵逸秀劲,且配一段题款:“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余作竹作石故无取于枯木也。意在画竹则竹为主,以石辅之。今石反大于竹,多于竹,又出于格外也。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据说,宋朝文同(与可)是墨竹的第一大家,苏东坡作墨竹,是向文同学的。而郑板桥的墨竹,却打破了正统,“出于格外也”,不仅不画枯木,且“石反大于竹,多于竹”,收到了不落窠臼、独具一格的艺术效果。同学们写作文,缺的就是郑板桥的这种“出格”的勇气和独创精神,许多文章大都是“套中文”。  相似文献   

15.
“文化大革命”以前,在北京新街口大街以西,有一个面积不大的菊园——洁园。这是先父为从事园艺培植菊花而辟的。先父(1884年-1962年)名文嘉,字任甫,湖北嘉鱼人。他生性耿直,晚年在敌伪盘踞时为避免汉奸纠缠及日寇胁迫,蓄须隐居,种菊自娱,保持了爱国主义的民族气节。他在北城墙根净业湖畔构屋辟园,莳花艺菊,取“洁身自好,闭门啸傲”  相似文献   

16.
乍看起来,这个题目有点复杂,吐谷浑是古代人名,“花袖袖”是当今土族妇女身着的衣裳,而存在主义又是哲学流派名,这么多内容杂陈于一篇短小的文章中,岂不是犯了写作的大忌?从表面上看,诚然如是,但只要你把它读下去,你就会发现这篇文章的内容并不散,千言万语,它只说明一个主题:即民族服饰与生活理念之间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7.
茶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也可谓“国饮”,而擂茶则是茶文化中的“出土文物”,也是茶作为“国饮”具有极大历史生命力的一种延伸。自古以来,擂茶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唐诗宋词中多有描叙,作家汪曾棋,也曾书一擂茶诗“红桃曾照秦时月,黄菊重开陶金华,大乱十年成一梦,与君安坐吃擂茶。”加上擂茶古老的传说,更使这枝茶文化中的奇葩增添了几分神秘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缪倩 《福建史志》2004,(3):47-49
茶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也可谓“国饮”,而擂茶则是茶文化中的“出土文物”,也是茶作为“国饮”具有极大历史生命力的一种延伸。自古以来,擂茶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唐诗宋词中多有描叙,作家汪曾祺,也曾书一擂茶诗“红桃曾照秦时月,黄菊重开陶金华,大乱十年成一梦,与君安坐吃擂茶。”加上擂茶古老的传说.更使这枝茶文化中的奇葩增添了几分神秘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诗》、史互证是研究上古历史的重要途径,上博简为此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上博简《诗论》“人之怨子”是对于《人之》一诗的评论。《左传》相关记载表明,此诗应当是为春秋后期人们比较熟知的齐国子尾、高强父子之事而作。在流传的过程中,此诗的大部分混入《瞻Mao》篇,小部分混入《小宛》篇。我们将这些内容析出整理后,可以基本看出《人之》一诗的原貌。《诗》中所佚篇章有些是其内容误入他诗因而失名的结果,上博简《诗论》所提到的《仲氏》、《人之》等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20.
胡忠良 《中华遗产》2011,(3):154-157
“故人久别已三年,寄语封书白日边,多病相邻应有意,吟诗每念白云篇。” 这是一首充满着感情的诗,寄托了作者对故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如果不知道它的出处,你很难想象这首诗的作者居然是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