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就考古学的分支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而言,有学者主张可以区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前者“承担了究明史前时代人类历史的全部责任”,而后者“则可以与历史学分工合作,相辅相成,共同究明历史时代人类社会的历史”。“历史考古学的研究范围”“限于有了文献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历史考古学”“必须与历史学相配合”,  相似文献   

2.
“历史记忆”“历史-记忆”“历史与记忆”以及“记忆史”等概念或议题看似相近,实则有着不同的意涵。“历史记忆”最初是莫里斯•阿布瓦赫在《集体记忆》中提到的概念,意在强调历史带有记忆的性质。随着后人对此术语的发展,“历史记忆”的含义被拓宽为“人们对过去的记忆与表述”。“历史-记忆”是皮埃尔•诺拉提出的术语,用于指称现代之前“历史与记忆”的联合体。“历史与记忆”是西方历史学家辩证地看待历史与记忆之间关系时所讨论的核心议题。面对记忆研究的挑战,西方历史学家之所以讨论历史与记忆的关系,其目的是为历史学正名。“记忆史”则是将记忆作为历史研究对象的领域,研究记忆随着社会历史发展的历时性变化。因此,在涉及这些概念的时候应认真加以区分,避免误用。特别是在翻译、引用西方学者的观点时应力求准确,以免造成误解。  相似文献   

3.
廉敏 《史学理论研究》2022,(6):112-123+159
“历史理论”一词在中国语境中的使用仍存在混乱情形,潜在地制约着中国历史理论研究的发展。从历史上看,宋明时期逐渐出现了双音节词“理论”与“历史”,尚无“历史理论”;“历史理论”一词在近代由西方传入中国,并在当时中国的社会形势下凸显出该词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内涵;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在建设马克思列宁主义历史科学、史学改革、继承我国史学优秀遗产、正确解读经典等问题意识的推动下,“历史理论”概念的内涵得到深度探讨。“历史理论”是在近代中国树立的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涵而不断中国化的外来概念。  相似文献   

4.
“历史”是时间中发生的一切事件的全体。“历史叙述”不是学问叙述,而是文学叙述。“历史学”是历史的学问,历史学系统地考察内在于历史的诸事件;在全体历史中,历史学寻求某种历史规律或普遍性。“历史哲学”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叙述结果的价值评价,历史哲学探求历史的统一性、历史的意义、结构、目标、历史的理念乃至形而上学问题。人类已跨入新世纪,所谓单一文化圈的“欧洲中心论”时代早已终结,一个多元文化圈的跨文化时代已经到来。与这种新的时代相适应,人类必须构筑一种新的世界史观:一方面,这种新的世界史观应当在人类存在本身中哲学地展现人的本来的“人性”;另一方面,这种新的世界史观应当在被升华的神性信仰中活生生地显现人的本来的“心性”。  相似文献   

5.
试论历史的“重演”与历史学的“预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历史的“重演”与历史学的“预言”张耕华本文讨论两个问题:(一),历史中有没有“重演”,有没有重复性。涉及什么叫“重演”;自然界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肯定它有“重演”;历史中有没有“重演”,历史在何种意义上也可以肯定它有“重演”;历史中的“重演”是不是如...  相似文献   

6.
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将文献与口述历史视为“历史记忆” ,我们所要了解的是留下这记忆的“社会情境”及“历史心性” ;前者指社会人群的资源共享与竞争关系 ,与相关的族群、性别或阶级认同与区分 ;后者指此“历史记忆”所循的选材与述事模式。社会情境及历史心性 ,及二者的变迁 ,都是我们所欲探索的“历史事实”。借着一些有关华夏民族起源与形成的例证 ,本文强调一种兼顾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于成玉 《世界》2006,(3):66-67
尽管中国历代治国者树立“榜样”的历史非常悠久,却总在验证萧伯纳的那句话:“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以致让历史老是在树立“榜样”的小天地里迈着四方步。  相似文献   

8.
孟子是战国时期有相当影响的思想家。《孟子》是一部孟子的言论集。它虽然不是一部历史著作,却“往往捃摭《春秋》之文”据以论证他的思想,从而反映出孟子的历史观点。“先王”史观是孟子历史观点的历史根据。孟子对先王特别是尧舜备极赞颂。他认为历史上的治乱兴衰,是由于君主能否施行“先王之道”,从历史上的表面现象看,又有治乱交替的情况;这样,他在历史发展变化问题上,提出了历史往复循环的观点。他从“先王之道”导引出来的理想的“仁政”思想中,在决定历史发展的力量问题上,夸大了“先王”和“贤明”君主的作用,但也有强调人民力量的一面;他把用人事解释不了的问题,都归之于“天命”,因此又有“天人相应”观。本文拟从“先王”史观,历史循环论,“天人相应”观三个方面,试对孟子的历史观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北宋政治的得失与“儒术治国”的尴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宋堪称“儒术治国”的典型。这一论断的基本支撑是当时两个比较典型的历史现象:“儒术”的复振和“文人主政”。“儒术”大行其道以及整个笃信“儒术”的文人官僚队伍使得北宋政治实践中有着相当浓厚的儒家色彩。这一历史阶段的文治似乎比较成功,“文教”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创下了一个高峰。然而,整个北宋一直国势不振,国力不强,“积贫积弱”,对外奉行投降政策,最后败亡得相当悲惨。这一切使得“儒术”的历史作用显得可疑,使“儒术治国”说陷入真正的尴尬  相似文献   

10.
后窗资讯     
温州仙岩:第四届绿文化节开幕 近日,以“绵亘历史,古风仙岩”为主题的第四届绿文化节在温州瓯海区仙岩街道开幕。自2009年以来瓯海区已成功举办三届“绿”文化节,“绿”文化节成为仙岩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本次“绿”文化节系列活动分“历史文化篇”、  相似文献   

11.
历史哲学是对人类理智事业中一个独特领域 (人类历史而不是自然史 )的哲学研究。由于历史具有“历史”和“历史学”两种含义 ,故而有思辨的与分析的两类历史哲学。2 0世纪 ,思辨的或实质的形而上学的历史哲学式微 ,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蔚为大观。与这种二元划分不同 ,历史哲学还分为“可臻完善论”(perfectibilism)和“千禧年论”(millenari anism)的历史哲学。二者都相信进步的观念 ,都属于思辨的历史哲学。本文探讨了杜尔阁、孔多塞的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2.
后窗资讯     
《风景名胜》2012,(6):174-178
温州仙岩:第四届绿文化节开幕 近日,以“绵亘历史,古风仙岩”为主题的第四届绿文化节在温州瓯海区仙岩街道开幕。自2009年以来瓯海区已成功举办三届“绿”文化节,“绿”文化节成为仙岩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本次“绿”文化节系列活动分“历史文化篇”、  相似文献   

13.
地方志的性质是方志界争论最大的理论问题。多种观点中,影响较大的有“历史说”、“资料书说”、“科学文献说”、“特殊史书说”。作者指出“资料书说”和“科学文献说”有诸多不妥之处。“历史说”与“特殊史书说”虽近似,但“特殊史书说”更准确,因志书属于史书类,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书,是一种特殊的史书。  相似文献   

14.
为了回应西方全球史学对我国世界史教学、研究和编撰工作提出的挑战,本文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及思想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提出各民族“普遍联系”论和“社会形态”演进论,可视作其“世界历史”概念及思想体系的两个要点或思路,认为有关“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问题和纵向发展问题它都注意到了。然后,本文就由此产生的五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通过这种探讨来揭示马克思“世界历史”概念的丰富内涵,论证人类社会的演化而非横向联系才是构成世界历史的主线,“大工业”的发展仅是世界历史中两种趋势发生“交集”的开始,而“国际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才是两种趋势的“真正交集点”,西方的全球史不是完整的世界史,因而不能取代传统的世界史。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上,“神话”和“历史”总是被人们当作一对完全对立矛盾的概念。神话,即非真实的虚构;历史,即过去存在的事实。然而,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却不断出现将此二者并置观照的现象,所谓“想像的真实”、“虚构的历史”、“非真实的真实”等成为时兴一时的话语。本文通过剖析“神话”和“历史”这两个概念互动和认知的转移过程,说明神话/历史从意义层面上说并非是相互排斥的,随着学科视野的整合,相反,它们之间的统一性和相互建构性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6.
夏扎家史     
翻阅20世纪前半叶的西藏历史,我们的意识会被戏剧般的生活所吸引。从吐蕃到20世纪前半叶这段历史。是一种延续的渐进过程。贵族家族经历了形成、巩固、发展的漫长历史。这一切有如一幅长长的画卷,由远到近,最终清晰可见。家族正是生活在近代西藏社会中最高的和最受瞩目的家族。如“多仁”、“吞巴”,“帕拉”、“拉鲁”、“桑颇”、“擦绒”、“霍康”、“夏扎”、“索康”、“赤门”等等。这些家族正是依托制度,演绎各自家族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王鼎钧,今年八十有九,人称“鼎公”,有多种散文和四卷回忆录问世,因这些“一个时代的见证”的作品,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而王鼎均自谓:“我不是在写历史,历史如云,我只是抬头看过;历史如雷,我只是掩耳听过。”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育与周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公在殷周之际社会剧变的背景下 ,注重从三代兴亡更替的历史变革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逐步形成了系统的以“敬德”“保民”为基本内涵、以“夏鉴”“殷鉴”为主要标志的历史鉴戒思想。而且 ,他重视历史经验教训的现实意义 ,身体力行地以各种方式对统治集团及广大民众进行以史为鉴的历史教育 ,从而把历史鉴戒思想与现实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周公的历史教育思想及实践真正开启了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重视历史教育传统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巴蜀史志》2012,(5):27-27
2010年.经过反复研究、斟酌,我们创办了地方志季刊《今古双流》,通过设置“大事记述”“田园城市”“双流风采”“镇街概览”“人物春秋”“历史掌故”“岁月回眸”“民俗风情”“地方文苑”“旅游休闲”“交流平台”“信息摘登”等各具特色的栏目,以纸质、电子媒介的形式,多角度、多领域、多渠道挖掘双流源远流长、灿烂多姿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下半期,伴随着对“西欧中心论”或“欧洲中心论”的批判,学术界出现了一种强调以“全球眼光”审视人类历史的“全球历史观”。这一现象是史学家们对20世纪世界历史变化和史学研究方法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反思的结果。“全球历史观”的出现反映了学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认识历史及其变化的一种新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