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琳 《神州》2014,(18):182-182
20年前,一曲轻柔舒缓而略带伤感的歌曲《同桌的你》流传大街小巷,为那时的青春谱写了一首甜中带酸的曲目。20年后的今天,一部被定义为缅怀青春的同名回忆电影再次搬上荧屏,带我们回到那个青涩却一去不复返的时代。从1994年5月6日歌曲的发行,到2014年4月25日电影的上映,还是高晓松的作品,还是那段青春,看电影的未必还是当年听歌曲的那些人,20年后的审美与观念也不再是当年,一部伴随着强烈时代特色的《同桌的你》,吸引着许多想要找回青春记忆的观众,或许像我一样泪洒影院的不会是少数人,但通过影片评价来看,也有更多的人说,这部电影里,不是他们想要的青春。  相似文献   

2.
我的父亲王炎是一位电影艺术家,导演过《战火中的青春》、《冬梅》、《独立大队》、《从奴隶到将军》、《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悠悠故人情》等十几部电影,晚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佛郎机铳佛郎机铳是明代对某类火器的命名。它出现于明代中叶,大盛于嘉靖之后,到清朝建立后,便逐渐消声敛迹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杂集》里都有关于制作佛郎机铳的记述,他可能是我国最早记载制作佛郎机铳的人之一。他把佛郎机铳称为“佛狼机”。关于铳的长短,书中有二种不同系列的数据。一是:“二尺、  相似文献   

4.
张悦 《神州》2012,(11):7-8
在台湾电影的银幕上,从来不乏青春的身影。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艋岬》中的残酷青春物语,到《夏天协奏曲》、《不能说的秘密》中的音乐青春与青涩爱情的交织,再到《蓝色大门》、《盛夏光年》中模糊的性别认同,都展现了发生在最美好年华时的不同类型的故事。这些青春电影在勾起观众对青春美好回忆的同时,也让观众在电影情节的发展中代入自己的电影经验,去寻找那个躁动迷茫的青春期时的身份定位。本文希望通过对电影《阳阳》中主人公的角色进行研究,并对台湾青春电影中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探访和追寻,去了解青年作为独立的个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寻求自己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5.
马波 《百年潮》2005,(5):35-41
关于小说《青春之歌》的争论北京电子管厂的工人郭开对《青春之歌》有意见,提出了十分尖锐却是不正确的批评。怎么办?讨论呗!《中国青年》为此开辟专栏,发表郭开以及支持郭开意见的文章,同时也发表反对郭开意见的文章。当然,后者占绝大多数。郭开不服,在《文艺报》再次发表文章,坚持己见,于是,更多的人投入讨论。自然,肯定《青春之歌》的人仍然占绝大多数。不过有关方面并没有企图“压服”郭开,在准备将小说改编为电影时仍然邀请郭开参加座谈会,听取他的意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文艺、发展科学的正确方针,但是,常常得不到认真的贯彻。本期相关文章记述的关于《青春之歌》的讨论是一个好例子。它表明,对于文艺、科学领域的是非,只应该采取讨论的方法、争鸣的方法,而不应该采取粗暴的方法、不让人讲话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世界》2009,(3):80-81
青春的母体始终萦绕在台湾每一代人心中,年轻的导演们拿起摄影机,拍摄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影片,于是,《刺青》《爱的发生练习》《盛夏光年》《蓝色大门》粉墨登场,将台湾的银幕渲染成青春的海洋。这些电影出自毕业不久的年轻导演之手,题材总是与青春有关。  相似文献   

7.
来信     
他们脸上都有皱纹对青年的界定,每个时代似乎都有不同的标准。而本刊今次评选的年度青年领袖,以联合国确定的45岁以下为界限标准,让人产生错觉:那首"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上世纪老歌,依然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08年青年领袖们的群体,除了极个别人之外,多数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这就是他们的脸上或者眼角,不同程度地都呈现出细细密密的鱼尾纹,他们或者都很阳光,但更多时候是一脸严峻,似乎总是  相似文献   

8.
“三经一疏”是现代学者对古代译入的佛教四部造像典籍的总称,它们分别为《佛说造像量度经》、《造像量度经》、《画相》和《佛说造像量度经疏》。《佛说造像量度经》,又称《佛身影像量相》,全称  相似文献   

9.
小托 《南方人物周刊》2013,(14):102-102
有一种幸福属于成年后的我们——我们从未突然决定爱上一个人.为他跳上舞台,勇敢地唱一首歌,于是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永远错过了什么,这其实也是种幸福,只可惜这种幸福偶尔会被《致青春》这类电影戳破:影片行至40分钟,  相似文献   

10.
在另一个时空、游离现实场景之外的对话,往往能够让我们看清迷雾中自己的困境。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巧遇贾樟柯,在中国之外谈中国电影,就是如此。4月12日,受联合国中文书会的邀请,包括贾樟柯在内的“中国第六代导演”一行人来到纽约与联合国职员交流。2006年贾樟柯的电影《三峡好人》,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金狮奖,中国第六代导演由此更加引人关注:他们的镜头是否能走出一条中国电影的新路?  相似文献   

11.
刘波 《文史春秋》2000,(2):11-13
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多次听到曾为我国音乐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名作曲家雷振邦创作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蝴蝶泉边》、《青春多美好》、《冰山上的雪莲》等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的歌曲,尤其是他创编的电影《刘三姐》的歌曲,更是令人为之倾倒。  相似文献   

12.
《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是仅存于敦煌石窟的一种早期佛本生故事经典,唐代以后国内无传本。经过考察发现,明清宝卷中的《金牛宝卷》也讲述着同样的佛本生故事,二者内容性质、情节结构十分相近。此文依据中、韩所存相关文献与壁画材料,考察了《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与《金牛宝卷》的关系,认为《金牛宝卷》与韩国存《释迦如来十地修行记·第七地》都是承接唐代《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而来,是该典籍在中国民间通俗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2004年9月,中国影迷即将迎来《2046》的公映。众所周知,王家卫的《2046》今年5月份在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颗粒无收;而张艺谋雄心勃勃地带着《十面埋伏》杀向戛纳也铩羽而归;战绩不错的就剩下台湾的李安了,他的获了奖的《卧虎藏龙》在评论界也争议颇多——近年来备受观众瞩目的这两岸三地的三大导演已经几乎成为中国蒙太奇的代言人,但他们到底是否代表当代中国电影的真正水平?王家卫、李安、张艺谋三人,从地域看,恰呈鼎足之势;从他们三人的成长历程看,又颇具有相似之处——他们三人的生活经历中都分别有两个主要城市作为背景。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王、李、张亦如是。不同的地域文化,在他们的电影中构成了不同的元素,体现出不同的风格。本文试图从三个人生长的地域因素来探讨,中国近20年来的电影人文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
武侠影片不仅是国内影坛的一大亮点.也是当今世界影坛上最富中国特色的电影种类。关于它的历史渊源.多有以上世纪80年代初《神秘的大佛》为开端,经《神鞭》《武当》至《少林寺》形成高潮。殊不知早在此前的20年代末,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经理张石川主持摄制的《火烧红莲寺》,就点燃了武侠电影这把火,且成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15.
赵亮 《神州》2010,(9):70-71
电影导演田壮壮曾谈起他所认为好电影的标准,那就是看完后"绝对是三天五天缓不过劲来"。其实好的文学作品同样如此。"自由即奴役。"——《1984》"人获得自由,究竟意味着什么?难道就是从一个牢笼里巧妙地逃出来,其实是置身于另一个更大牢笼吗?"——《1Q84》被誉为村上春树"集大成之作"的《1Q84》甫一出世,  相似文献   

16.
迈克尔·西姆威是英国的一名作家,自从他的妻儿因车祸去世后,他便对人生失去信心,不愿再写一个字。百里之外,西姆威的老家,同样有一个遭受巨大打击的人——78岁的南莉娜老人。她的孙子因偷窃被判入狱,两个小曾孙也被送进福利院。他们是老人在这个世上仅有的3个亲人。  相似文献   

17.
我们太念旧     
很难想象,一个80年代前期出生的人会没有看过吴宇森的电影。《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纵横四海》和《地道战》、《地雷战》、《西游记》、《红楼梦》、《变形金刚》、《圣斗士星矢》混杂存一起,是一个80后影像记忆的标配.  相似文献   

18.
人们或许已非常熟悉《三国志》记载的关羽因中毒箭,华佗为其刮骨疗毒的故事,并对关羽那不畏刮骨巨痛的凛然神情万分钦佩。然而这只是传说。爱看电影的朋友可能对20多年前的一部轰动一时的美国电影《第一滴血》中的硬汉兰博也很熟悉,他曾把火药撒在伤口上,给自己消毒。然而这只是电影虚构。或许有许多人并不知道,在400多年前我国的明朝,有一位铮铮硬  相似文献   

19.
麦群忠 《文史精华》2005,(10):61-64
著名作家白桦与著名电影演员王蓓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他俩才华横溢,因电影而喜结良缘,因电影而遭受磨难。但历史是公正的,粉碎“四人帮”后,伉俪二人焕发青春,携手创作谱新篇。详情请看《白桦与王蓓的电影情缘》。  相似文献   

20.
黎军 《文史春秋》2003,(10):37-38
在中国当代名作家中,陈残云是兼诗人、小说家、电影剧作家于名下的坛前辈。大约现在中年以上的人都会读过他的长篇小说《香飘四季》,看过他创作的电影《羊城暗哨》、《南海潮》等片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