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贵州从建省以来就一直被"三无"语句所笼罩着,"天无三日晴"作为"三无"之首也是一直令贵州在外界的眼中留下了一个十分不好的形象。本文将从徐霞客游记着手,分析徐霞客眼中贵州的"天无三日晴"以及其真实性。徐霞客游记中贵州的部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中《黔游日记一》是他旅游贵州盘江以东的游记,《黔游日记二》则是他旅游贵州西部的游记。徐霞客于崇祯十一年(1638)三月  相似文献   

2.
(一)、徐霞客贵阳日记简略的疑义明季大游历家徐霞客(宏祖)游黔,始於崇祯十一年(1638)戊寅三月二十七日进入黔境下司,五月初九日离黔境而入云南,复於是年八月二十四日由云南罗平州的三板桥渡江底河再入黔境,经步雄而至黄草坝(今兴义市),於九月初三日渡黄泥河离黔而再入滇。《徐霞客游记》:由都匀至贵州(明人称贵阳为贵州),行程八日,每日只记里程与宿站,不言其他;到省会贵阳为四月十一日,十四日离贵阳南行,是日记云:“晨饭於吴,遂出司南门,度西溪桥,西南向行。五里,有溪自西谷来,东注入南大溪,有石梁跨其上,曰太子(慈)桥。……”遂经岜堰塘(今甘荫塘),水边寨、大  相似文献   

3.
1979年,《徐霞客游记》钞本(季会明本)在北京被发现,这件事轰动了学术界,这一发现对“徐学”研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贡献。季会明钞本是《徐霞客游记》的原始钞本,直接由《游记》转钞而来,它直实地反映了《游记》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
爱好读书和旅游的人肯定都知道徐霞客和他那部著名的《徐霞客游记》,而让台帅1人感到自豪的是,《徐霞客游记》的酋篇即是《游天台山日记》。398年前,即1613年的初夏,“游圣”徐霞客经宁海,长途跋涉来到天台山游览,开始了他一生伟大的考察事业,游历大山名川,并时刻走笔为记,写出了具有很高科学、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相似文献   

5.
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 ,一生遍游祖国名山大川 ,将他所见所闻用日记写下来 ,留给后世一部具有很高科学和文学价值的著作《徐霞客游记》。这部珍贵的著作中也真实地记录着他对河南名胜———中岳嵩山的一往深情。徐霞客在少年时代就对嵩山情有独钟。正如他在《游嵩山日记》中所写的“余髫年蓄五岳志 ,而元岳 (即中岳嵩山 )出五岳上 ,慕尤切”。这也许是他虽为江阴人 ,但他的血管里 ,仍然流淌着河南人的血液 ,燃烧着他对祖先故土的殷殷真情吧。徐霞客的先祖徐锢是河南新郑人 ,曾担任过北宋的开封府尹。金人攻陷开封后 ,他随宋高宗…  相似文献   

6.
<正>《徐霞客游记》中的《游嵩山日记》是天启三年(1623年)作者游历嵩、华等山的真实记录。有学者(杨仲伦:《徐霞客的嵩山情结》,《中州今古》,2001年5月)从首句"余髫年蓄五岳志,而玄岳出五岳上,慕尤切"一句中,品读出作者浓厚的嵩山情结,认为作者为游览嵩山多次拟定出游路线,出于对嵩山急切的渴盼,最终选定  相似文献   

7.
《徐霞客游记》是三百三十多年前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宏祖(霞客)用臼记体裁写下的一部地理考察著作。作者鄙弃仕途,从二十二岁起,用三十多年的时间考察祖国山川地貌,足迹遍及华东、华北、东南沿海及至云贵高原,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字纪录。《游记》寓科学考察于文学描写之中,既是优美的散文作品,又是珍贵的科学文献。现存《游记》二十卷中,滇游部分占十分之七,为了解云南地理沿革及有关物产、民族、宗教、历史等方面的情况,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材料。《游记》校注本将由本社出版,下面选载的是从洱源到保山的部分。  相似文献   

8.
徐霞客于祟祯十一年(1638年)入云南考察旅行,到祟祯十二年冬在鸡山修志,祟祯十四年病故家乡。在云南三年左右的时间里写下了《滇游日记》,几乎占整个《徐霞客游记》的五分之二。从滇游记中不难发现霞客在云南曾留下一些墨迹,如《鸡山志》、《鸡山十景》、《云迈淡墨叙》、与唐泰互赠诗句,手书赠沈莘野、刘北有、俞禹锡等的诗文,遗憾地是没有发现原作。四十年代后见到关于徐霞客《山中逸趣叙》和《山中逸趣跋》的发现和文章介绍。笔者六十年代又收购到徐霞客赠鸡山妙行僧诗稿,以上实物孰真孰假,有必要进行以下考证。  相似文献   

9.
近日我在翻看对我国地理学发展史作出重大贡献的《徐霞客游记》时,有幸看到了明末时徐霞客对“太子桥”的记载。在明祟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的四月,徐霞客游历贵阳时,他在十四日从贵阳前往广顺的白云山考察过程中写道:他“出司南门(今次南门)度西溪(今市西河)桥,西南向行。五里,有溪自西谷来,东注入南大溪;有石梁跨其上,曰太子桥”。从徐霞客详记的地理方位看,太子桥即今存的太慈桥(老石拱桥),从次南门西南出“五里”便是此桥;“有溪自西谷来”现太慈桥下的小车河是从西流来,“东注入南大溪”小车河就是在今贵阳监狱外向东汇入南明河的。有…  相似文献   

10.
我看过《徐霞客游记》,也看过《马可·波罗游记》。徐霞客是中国人,马可·波罗是外国人。虽然徐霞客(1586—1641)比马可·波罗(1254—1324)晚出生332年,但有趣的是,他们两人都写了有关中国某些地方的游记。 按说,虽然同是游记,外国人写的和中国人写的,不大好比较。但由于马可·波罗到过的诸如江苏、浙江、福建、江西的某些地方,徐霞客在三百多  相似文献   

11.
《徐霞客游记》方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高士徐霞客自万历三十五年(1607)始游起,“驰骛数万里,踯躅三十年”访奇访胜,探幽抉奥,还往往在白天劳累之余,“就壁枯树,然松拾穗,走笔为记”撰写成号称“千古奇书”的《徐霞客游记》,实为晚明的一部重要文献.值得注意的是,霞客生活在吴方言区,年少时在家乡江阴受过较为系统的教育,无疑他深受吴方言的熏陶和影响,甚至可以说他操的  相似文献   

12.
徐霞客《粤西游日记一》即桂林游记,记述了行者亲历之桂林山水,还涉及桂林的风土人情。其中对桂林的风物出产,风俗习惯(包括饮食、节庆、语言等方面)有生动的呈现;同时展现了作者与桂林僧道、文人雅士、普通百姓及导者的交往情况,从中可窥见桂林当时之民风。这些关于桂林生动的记录,是观照桂林明末社会生活.也是串联桂林文化线索。思考未来文化发展重要的、生动的、可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明崇祯十年(1637年)闰四月初七,徐霞客自湘江乘舟进入粤西境内,前三日在全州湘山寺等地游览;四月十一日在全州白竹江午餐时,云开日丽,望见“西北有山甚屼突,问之为钩挂山,其上又有金宝顶,甚奇异”,毅然决定往西登山,开始原计划外的九日越城岭(今全州县与资源县交界一带)之旅,这才有缘进入西延(今资源县)境内。徐霞客《粤西游日记一》中多有西延及越城岭风土事物的记录,今择其若干辨析考略。  相似文献   

14.
明代“靖难之变”后,建文帝朱允坟去向何处曾为历史疑案。从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王济的《君子堂日询手镜》、邓士奇的《应天禅寺记》等同朝人的记述中,从钦定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中,从地方志书记载中以及有关专家学者著述中,可考证得出结论:建文帝朱允坟“靖难之变”出逃后,曾驻跸广西横县宝华山寿佛寺达15年,这段历史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5.
从《徐霞客游记》看明末广西饮食、服饰、居住民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尉富国 《广西地方志》2004,(1):57-59,62
《徐霞客游记》里记载的广西民俗文化资料丰富,其中关于明末广西的饮食、服饰、居住民俗文化的记载,可供当今广西民俗旅游开发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去年初夏,我的一篇旅游博文获得"当代徐霞客游记"大赛一等奖,主办方让我去宁海领奖。说起宁海,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但如果提起《徐霞客游记》,几乎是家喻户晓。宁海,就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地,也是中国旅游日"5·19"的发祥地。宁海这个让徐霞客出发的日子成为今天中国旅游日的城市,一下就让我兴致高涨起来。  相似文献   

17.
《贵阳文史》2005,(4):F004-F004
青岩古镇是贵州省著名的所史文化名镇.形成于明洪武年间,历明清两代,迄今600余年。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南郊。明崇桢十一年(1638)年.大旅行家徐霞客经过青岩.他在《徐霞客游记》中称:“青岩其城新建,城中颇有瓦楼街市.是贵省南部要害”。  相似文献   

18.
<正>去年初夏,我的一篇旅游博文获得"当代徐霞客游记"大赛一等奖,主办方让我去宁海领奖。说起宁海,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但如果提起《徐霞客游记》,几乎是家喻户晓。宁海,就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地,也是中国旅游日"5·19"的发祥地。宁海这个让徐霞客出发的日子成为今天中国旅游日的城市,一下就让我兴致高涨起来。  相似文献   

19.
《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了徐霞客游历各地时所见到的美丽独特的花卉与果实,游记中徐霞客写出了这些花果的特性,表现了其喜爱之情。徐霞客旅行途中欣赏、描绘这些奇花异果的行为表现出了晚明乐游、尚奇的士风。  相似文献   

20.
《阎锡山日记》,初名《感想日记》.台湾“阎伯川先生纪念会”于1997年(民国86年)5月23日,出版阎的《日记》,并易名为《阎伯川先生感想录》.《阎锡山日记》始写于1931年(民国20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民国39年)12月31日,历时近20年.1938年以前,基本上是逐日记述;1939年至1950年时断时续.阎曾自述其日记经历:“其时余适旅居大连.21年春,余出任晋绥事,事繁而日记未停,多于晨起与盥洗时间为之.抗战军兴,作战、训练、穿衣、吃饭等事之策筹,已使人精疲力竭,故此日记亦遂不能按日记载.”台版阎之《感想录》出版说明补述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